可重複使用的袋子就是環保的選擇了?這可不一定!(雙語)

2020-12-05 百度翻譯

小譯說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稱讚可重複使用袋子的環保效果,理論上如此,實際上又如何呢?這樣的袋子我們應該怎麼用才算是真正的環保呢?

Although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an traditional single-use plastic bags, reusable bags, depending on what they are made out of, are more energy-intensive to produce, distribute, and recycle.

雖然環保袋比傳統的一次性塑膠袋更環保,但可重複使用的袋子在生產、銷售和循環利用方面更加耗電。

To be clear, plastic bags are rightly thought of as a menace that’s hazardous to human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over a decade ago, the average American family took home almost 1,500 plastic shopping bags a year, clogging our cabinets, kitchen drawers, and landfills.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塑膠袋的確是一種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威脅。根據美國國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ion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的數據,十多年前,美國家庭平均每年要用掉近1500個塑料購物袋,這些塑膠袋塞滿了櫥櫃、廚房抽屜和垃圾填埋場。

Today the numbers are slightly better: According to National Geographic, as of 2018, shopp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e almost one plastic bag per resident per day. (Compare that to the fact that shoppers in Denmark use an average of four plastic bags a year.)

如今,這一數字略有下降。根據《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Geographic)的數據,截至2018年 ,美國購物者平均每人每天使用一個塑膠袋。(相比之下,丹麥購物者平均每年使用四個塑膠袋。)

This is a story on whether the reusable bag can justify its existence.

這事關可重複使用袋子的生死存亡。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depending on their composition, reusable bags might have to be deconstructed in a costly recycling process to separate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的一份報告,「根據可重複使用袋子的成分不同,它們需要在拆解回收過程中將不同的材料分離,所以可能成本更加高昂。」

Consequently, in many cases, reusable bags are not recycled.」 That means despite the best intentions, millions of reusable bags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need for conventional plastic shopping bags, will also end up in landfills.

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可重複使用的袋子是不進入回收流程的。這意味著,儘管出發點是好的,數以百萬計的可重複使用袋子將如願取代傳統的塑料購物袋,最終卻也將被扔進垃圾填埋場。

Another point to consider, not all reusable bags are equal in terms of their recyclability.

另一點要考慮的是,並非所有的環保袋在可循環再造性方面都是一樣的。

There are a wide range of reusable bag options on the market, from the popular Baggu bags that fold up to the size of a handkerchief, to the thicker plastic totes often made from recycled water bottles, constructed to have a longer life.

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可重複使用的袋子可供選擇,從廣受歡迎的可摺疊迷你袋子,到回收水瓶製成的厚塑膠袋,它們的構造使其使用壽命更長。

Generally speaking, reusable bags tend to be made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to give the bag added reinforcement and added street appeal. On a life cycle basis, stronger, heavier bags—no matter what material they are made from, although cotton is the worst culprit—will have a more substa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 That’s because heavier bags use more resources to create as well as distribute.

一般而言,可重複使用的袋子往往由多種材料製成,以增加袋的堅固性和設計感。在使用壽命的基礎上,更結實、更重的袋子——不管它們是由什麼材料製成的,都會對環境產生更實質性的影響,連棉花也不能免俗。這是因為較重的袋子在製造和銷售的過程中消耗的資源都更多。

Although reusable bags are still the lesser of evils, here are three things you need to consider before you grab that tote.

雖然環保袋的危害較小,但在你拿起環保袋之前,有三件事你還是需要考慮的。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東西雖好,濫用怎行?

Part of the problem with tote bags is that they are irresistible and insidious in equal measure. Just like plastic bags, reusable bags multiply, but unlike plastic bags, there is no formal recycling designation for tote bags.

可重複使用袋子的一大問題在於,它們不可抗拒,又暗藏狡猾。跟塑膠袋一樣,可重複使用的袋子使用量日益增加,但與塑膠袋不同的是,它們沒有正式的回收標識。

Used for promotional purposes and marketing of all kinds, tote bags』 swelling popularity, according to the Atlantic, means bags that have been used very little (or not at all) can be found piled on curbs, tossed in trashcans in city parks, in dumpsters, and basically everywhere. Ubiquity breeds contempt—consumers have come to see them as disposable, defeating their very purpose.

據《大西洋月刊》(the Atantic)報導,可重複使用的袋子被用於促銷和各種營銷,它們愈發流行,這就意味著有些袋子沒用過幾次(或根本沒用過)就被堆在路邊、扔在城市公園的垃圾桶裡,基本隨處可見。它們實在太不稀奇了,人們根本不把它們當回事——消費者開始將它們視為一次性產品,違背了它們的初衷。

Tote tip: One way to chip away at your bag of bags is to donate them. Use them to bring clothing donations to shelters, houses of worship or Goodwill, and leave them as part of the donation or take fabric ones to a textile recycling drop off location.

可重複使用袋子小貼士:捐贈是減少可重複使用袋子的一種方法。用它們把捐贈的衣物帶到避難所、教堂或慈善機構,作為捐贈衣物的一部分,或者把織物袋子送到紡織品回收處。

Put the use in re-use

重複使用

To legitimize the extra effor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at producing tote bags requires, consumers need to use their reusable bags—a lot. One study out of the United Kingdom found that you』d have to reuse a cotton tote 327 times to achieve the same carbon-usage ratio as using a paper bag seven times, or plastic bag used twice.

為了讓生產可重複使用袋子所需的額外能源和勞動力合法化,消費者們需要將它們重複使用——重複使用很多次。一個英國的研究發現,為了達到相同的炭利用率,一個棉質袋子要使用327次,一個紙袋要使用7次,而一個塑膠袋只要使用兩次。

As strange as it sounds, plastic bags have the lightest per-use impact of the various bags the study examined. Cotton tot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erms of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actually have according to the Atlantic, 「the highest and most severe global-warming potential by far.」

聽起來很奇怪,在研究調查的各種袋子中,塑膠袋的每次使用影響最小。另一方面,根據《大西洋月刊》的報導,就生產和銷售而言,棉質袋子實際上是「迄今為止全球變暖最大、最嚴重的潛在因素」。

Tote tip:Whatever type of bag is used, the key to reducing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is to reuse it as many times as possible. If you leave your reusable bag in your car the next time you’re at the grocery store, go back and get it.

可重複使用袋子小貼士:無論使用何種類型的袋子,減少其對環境影響的關鍵就是要儘可能多次地重複使用。如果你下次去商店的時候把袋子忘在了車裡,那就回去取。

Beware of bacteria magnets

小心細菌滋生

Sad but true—your tote bags, if you have been using them diligently, are probably filthy. Especially when totes are used for groceries, the bags can be breeding grounds for food-borne bacteria.

這是個悲傷但真實的情況——如果你一直在用你的手提袋,它們可能真的很髒。特別是用來買雜貨的袋子很可能成為食源性細菌的滋生地。

If the bags are used to carry meat, fish 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chances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re especially high. According to the Cleveland Clinic, cross-contamination can occur when meat, produce, and pre-cooked foods are placed in the same bag.

如果是用來裝肉、魚、水果和蔬菜的袋子,細菌汙染的機率尤其高。根據克利夫蘭診所的調查,肉類,農產品,和預煮食物共用一個袋子時就有可能發生交叉汙染。

Research out of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found that half the bags they sampled had coliform bacteria including E. coli. Worse, of those interviewed, 97 percent admitted they had never washed their reusable bags.

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發現,他們取樣的塑膠袋中有一半含有大腸型細菌,包括大腸桿菌。更糟糕的是,在受訪者中,97%的人承認他們從未洗過可重複使用袋子。

Tote tip:Wash your bags regularly, either weekly or after each trip to the store, to kill all the accumulated bacteria. To take it one step further, you could designate particular reusable bags for meat and for produce.

可重複使用袋子小貼士:袋子要定期清洗殺菌,可以是每周洗一次, 也可以是每次購物後洗一次。更進一步地,你可以為肉類和農產品選擇固定的可重複使用袋子。

And where you keep your bags matters. Especially in summer, storing your bags in the trunk of a hot car creates an optimal bacteria friendly environment, encouraging bacteria to multiply. Try storing them in a hallway or closet instead.

袋子收納在哪裡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夏天,把袋子放在炎熱的汽車後備箱裡無疑給細菌繁殖創造了最佳的環境。試著把它們放在走廊或壁櫥裡吧。

In the end, the best practice for reusable bags is to have no half measures: Either use them all the time or don’t use them at all. Using a reusable bag once or twice, and then throwing it away, doesn’t do the environment any favors.

最後,對於可重複使用的袋子,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半途而廢:要麼一直用下去,要麼乾脆就別用。畢竟只用一兩次就把袋子扔掉的話,可是對環境沒有任何好處的。

讀完這篇文章,大家對可重複使用袋子的認識是不是有了刷新呢?為了發揮它應有的環保作用,每一個可重複使用袋子都應該被儘可能多次使用哦。

本文為百度翻譯原創內容

翻譯:吳子瓊 (北語)

編輯:Caitlyn

文章來源:RD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中國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在指定地點
    官方媒體報導,中國發射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翻譯:塗博士儘管報導中沒有提到這次測試的技術細節,但這一次的突破有望大幅降低以後往返太空的費用。官方的新華社報導,中國兩天前發射的一架可重複使用實驗太空飛行器已於周日成功返回指定地點,這標誌著一項突破性進展,
  • 環保咖啡杯 PLA杯子 可重複使用
    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咖啡杯,是用了PLA可降解的材質,下面一起了解下吧。這款咖啡杯,通體使用的材料是玉米粒粉製作(pla材質),沒錯 !就是平晚吃的玉米,用了特殊工藝製作。但卻實在不知道設計師是如何突發奇想,製作了這款環保咖啡杯呢?這種名為「PLA杯子」的材質擁有將形態改變為環保可降解杯子,這些產品從所在壞境中顯現出來而不是借鑑周邊事物。
  • 南京試點使用可降解環保垃圾袋 首批將分發到戶
    南京已經開始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明確要求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要用指定的可降解垃圾袋,目前,垃圾袋的製作已經敲定由南京江寧的一家環保公司生產。那麼可降解垃圾袋究竟啥模樣?昨天,記者先行實地探訪看到,垃圾袋分黃綠兩種顏色,每隻容量為10升,承重三公斤以上,由於採用了生物原料,在堆肥狀況下,1年左右就能分解。
  • 在新加坡,為什麼塑膠袋反比紙袋布袋更環保?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研人員發現,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如新加坡,由於垃圾最終將被焚化,因此塑膠袋比一次性紙袋和可重複使用的棉布袋更加環保。南大研究人員分析了五款不同材質的袋子,即高密度聚乙烯一次性塑膠袋、牛皮紙袋、棉布袋、可生物分解的聚合物袋,以及聚丙烯無紡布塑膠袋(polypropylene non-woven plastic),根據袋子的生產周期評估它們在生產、分銷、運輸、垃圾回收和處理到最終「壽終正寢」整個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 俄羅斯突發奇想,開發可重複使用的甲烷火箭,想學馬斯克
    從沃斯託克尼宇宙飛船出發,阿穆爾甲烷運載火箭將能夠將9.5噸的可重複使用的第一級射入低地球軌道,將12噸的貨物一次發射到地球轉移軌道,並將2.5噸送入地球過渡軌道。運載火箭發射場每年要進行15次發射。-甲烷完全燃燒,不留菸灰,這對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動機至關重要。這是由於可製造性:使用氣體總是比較困難。液態氧-液態甲烷燃料的理論比衝比液態氧-煤油燃料的理論比衝高3.4%。
  • 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這又是項什麼黑科技
    標誌著我國在低成本運營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這一全新的技術領域邁上一個新臺階,對未來我國太空任務探索以及載人航天發展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目前,該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尚處於技術試驗和技術驗證階段。鑑於官方並沒有過多的披露該太空飛行器的技術參數以及此次試驗的圖頻資料,對於該新型太空飛行器的類型也無法做更多直白的分析,但是綜合當前國際上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總體發展現狀,絕大部分人也能猜出個大概。
  • 新型口罩可用手機充電器插電消毒 可重複使用
    以色列研究人員近日表示,他們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通過手機充電器插電加熱殺死新冠病毒的口罩。以色列理工大學教授、研究小組帶頭人亞伊爾·埃因-埃裡教授說,口罩單次插電消毒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口罩消毒時不應使用。新研發的口罩有USB接口,可直接與手機標準充電器等電源相連。接通電源後,口罩內層碳纖維可加熱至攝氏70度,殺死病毒。
  • 我國成功回收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發射方旗下有這兩隻A股標的
    財聯社9月7日訊,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在軌期間,太空飛行器按計劃開展了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
  • 疫情是否影響了「再填充&重複用包裝」作為可持續包裝的優選方案?
    據制罐研究所(CMI)的一份聲明說:「在疫情期間,鋁製飲料罐及食品罐製造行業對環保容器的需求空前, 大多數新飲料都以罐裝形式投放市場,並且由於對環境的關注,長期的客戶正從塑料瓶和其他包裝基材轉向鋁罐。這些品牌享受到鋁罐的諸多好處。」「禁塑令延期」及有關重複使用的容器和包裝交叉汙染的擔憂的「爭論」 在美國有傳言可重複使用的袋子阻礙了應對病毒的鬥爭,這導致了塑料的支持行業進行遊說,從而導致政策改變。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由中國公益組織和環保人士共同發起的零廢棄聯盟長期關注北京限塑問題。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就是一名環保達人,他基本不點外賣,很少網購,出差都自帶拖鞋,儘量減少垃圾的產生。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謝新源表示,北京「限塑10條」擴大了限塑範圍,是一個進步,希望措施能更有針對性。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令外界好奇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
  • 中國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 或測試空天飛機?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
  • 一文讀懂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揭秘中美空天殺手鐧
    9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網站,有一則報導: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牌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迅速竄紅,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顧名思義,指能利用自身動力攜帶人員或有效載荷進入預定軌道,並可從軌道返回地面,可以多次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輸工具。
  • 埃隆·馬斯克對俄羅斯新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設計嗤之以鼻
    「這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但他們的目標應該是到2026年實現完全的可重用性,」馬斯克在推特上寫道。「更大的火箭對於規模經濟也有意義。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將軌道上每噸有用載荷的成本降到最低,否則只能滿足小眾市場的需求。」這兩種火箭的特點是頂部有一組網格翼,底部有降落支架。整流罩的整體形狀也是非常相似的。
  • 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近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兩次發射就可回本,SpaceX可重複使用火箭成本曝光
    設計一枚能夠回收的火箭意味著它可重複利用很多零部件,由此節省大量成本。本周,新一輪太空競賽的另一個參與者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nited Launch Alliance)聲稱,一家公司需要至少重複使用10次的火箭才能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現在,SpaceX的單枚助推器已經發射並回收了六次。
  • 太空梭,第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NASA的太空梭是世界上第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它像火箭一樣發射,像滑翔機一樣返回地球。它旨在將大型有效載荷(例如衛星)送入軌道,並在必要時將其帶回進行維修。在使用Enterprise太空梭(未進入太空)進行試飛之後,1981年4月12日,第一個太空梭飛行任務STS-1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發射升空。
  • 神龍一號返航,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白宮這回集體沉默了
    文/山峰記得之前我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的時候美國還有報導,如今我國的神龍一號就成功返航,而這一回白宮集體沉默。以前,美國是航空業的絕對領頭羊,美國早就有了可重複使用的X-37B型空天飛機,它的技術令世界望塵莫及,而美國在這一領域則沒有任何對手。
  • 請準備好進入可降解塑料製品時代
    記者沈麗煥文/圖  市民:環保理念逐漸影響日常生活  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從事會展相關工作,這幾個月他發現,環保理念已經慢慢滲透日常生活了。張女士說:「其實只要商店開始趨向環保,老百姓也會養成環保的習慣,在消費上會主動選擇不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在一些飲品店,店家也給吸管「升級」。
  • 低調,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又一航天大殺器誕生
    那麼,這到底是什麼事兒引發網友熱議呢?下面,東方老師就來說說這次航天科技集團研發的並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顧名思義,就是相對目前的運載火箭而言的,因為目前的運載火箭都是一次性發射的,而一次性發射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高,於是航天設計師便開始追求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