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是古代傳說中神農氏的後代,屬於炎帝一族,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體。共工,為氏族名,又稱共工氏。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在黃帝的繼承人顓頊治世的時代反叛。
祝融是炎帝後代,黃帝夏官祝融容光為南方灶神火神、顓頊之孫重黎是高辛氏火正祝融為北方人的灶神火神、顓頊之孫吳回在帝嚳誅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共工反叛與火神祝融大打出手, 最後祝融打敗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輸而羞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撐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
九天弱水從天而降,神州厚土,九洲大陸,都被弱水淹沒。人間洪水泛濫,野獸橫行,九天之上。女媧不忍生靈受災,在這種情況下,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用蘆灰堆積起來堵塞住了洪水。
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復了平靜;兇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萬靈始得以安居。
地上 因共工怒而頭撞不周山,造成世界向西北傾斜。之後共工仍不斷地作亂使洪水爆發,最後被禹殺死,然後才有了大禹治水。大禹率領民眾,洪水猛獸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另一個版本。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之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黃河的經常泛濫威脅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領大家與洪水英勇搏鬥,他們採取「堵」而不是「疏」的辦法來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為後人治水積累了經驗。共工是華夏的治水英雄,被後世尊為水神。共工治水錶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之後與顓頊爭奪部落盟主地位,而顓頊則利用民眾迷信的心理,聲稱共工治水會「觸怒上天」,導致共工失去支持,最終失敗。而共工為捍衛自己的治水大業,撞山自殺,以表示「看,這樣都沒有『觸怒上天』」。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的故事,後被演繹成「怒而觸不周之山」的神話。
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神話,代表著不同時代,不同的關念,不同的智慧。不管是大禹治水,還是共工治水,主要表現出來的是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是團結就是力量的表現,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