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世界各地抗擊新冠疫情的醫護人員正面臨N95口罩等防護設備的短缺。於是,各家醫院不得不尋找辦法給口罩消毒,以便重複使用。新研究顯示,既能消毒、又能保持材料品性的最有效點是85攝氏度和100%相對溼度。
據合眾國際社網站9月28日報導,與其他消毒策略不同,研究人員說,他們新的口罩消毒辦法可以較容易地實現自動化和規模化。
研究報告的資深作者、史丹福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理學教授朱棣文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因此,如果能找到多次回收口罩的方法,短缺問題將會大大緩解。」
朱棣文說:「你可以想像一下,每個醫生或護士擁有十幾個口罩。如果能在他們短暫休息的時候為這些口罩中的一部分進行消毒,這將減少受新冠病毒汙染的口罩使其他病人受感染的機會。」
報導指出,研究人員此前測試了一系列消毒策略,包括紫外線、過氧化氫蒸汽和化學消毒劑。一項研究發現,在微波爐裡轉一轉可以成功地為用過的N95口罩殺菌。
不幸的是,這些策略都會降低口罩的過濾能力。
在本月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納米》月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含有新冠病毒的液體噴灑在N95口罩的主要過濾成分熔噴布上。等這些布變幹後,研究人員對它們進行加溫加溼處理,讓它們暴露在25至95攝氏度的溫度下最長達30分鐘,相對溼度最高為100%。
溫度調得越高,科學家們在這些熔噴布樣本上找到的病毒就越少。但在最高溫度時,研究人員發現,熔噴布失去了部分過濾能力。
測試顯示,既能消毒、又能保持材料品性的最有效點是85攝氏度和100%相對溼度。
當研究人員對導致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和奇昆古尼亞病毒進行類似測試時,他們得到了相似的結果。結果顯示,口罩可以反覆處理多達20次,然後它們的過濾能力才開始下降。
科學家們說,他們的消毒方法應該被醫院和醫護人員採納,以緩解個人防護設備供應方面的壓力。他們還說,重複使用N95口罩有環保和經濟上的好處。
史丹福大學材料學教授崔屹說:「全都是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