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行、肆業、堅守,稅務「地震」一周年,影視行業都經歷了什麼?

2020-11-29 和訊

  作者 / 張一瓜

  稅務大地震,整個影視行業的痛。 將近一年過去了,創傷還未撫平。輕輕地問一句,影視行業的人們,你們還好嗎? 今年7月底,影視行業終於可以鬆了口氣。關於國家稅務總局在去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入了第四階段,即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總結完善階段。這也意味著,影視行業叫囂了近一年的稅務風暴告一段落。

  然而,狂風過境,心跳加速只是瞬間,行業後續的重建才最為關鍵,這也更考驗行業人的耐力和恆心。 在短短的一年裡,影視行業從項目到公司運營方向,再到從業人的職業轉型和外界資本的投資心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至今仍堅守在這個行業的人,既有咬牙堅持的,也有被項目套牢無法脫身的,但更多的是用愛發電的理想者,還有篤信這個行業至暗時刻已經過去的樂觀者和職業人。無論各自的出發點如何,在此,大家都在等待舉杯歡慶的黎明到來。 稅務一周年,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同大家一起回望過去,展望未來。

  稅務一周年:那人

  2018年,影視稅務地震從一場「崔馮對峙」開始,而範冰冰的8.8億罰款迎來高潮。 談起這場影視圈浩劫,除卻馮小剛和崔永元因為電影《手機》的矛盾,範冰冰是永遠都繞不開的話題。 因為偷稅漏稅,繳納8.8億元巨額罰款的範冰冰,如今已經復出。然而從「我就是豪門」到汙點藝人,範冰冰的復出之路可謂異常坎坷,曾經那個黃袍加身霸氣十足走紅毯的冰冰範,變得相當低調、謹慎。即使在接受國外媒體《紐約時報》專訪時,回答有關於稅務風波的問題,還不忘強調「沒有國家的好政策,我什麼都不是」。

  重回公眾視野的範冰冰,將更大的精力投向了公益事業,以此來挽回和重塑自己的公眾形象。 旋渦裡的人要麼變得沉默,要麼徹底成為啞巴(崔永元已經消失很久了)。 經過整頓之後,關於國家明確禁止的「陰陽合同」、「天價片酬」,明星們紛紛響應。其中,在今年舉辦的全國電影工作座談會上,張藝謀就明確說過,「大家要自律,要加強自身修養,杜絕這個不好的現象。」而章子怡則強調演員做好業務的重要性。 一場稅務風波,讓整個行業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風貌大變。明星與流量們向專業回攏,熱錢也開始退潮。 曾經在霍爾果斯、浙江橫店、上海產業園、寧波保稅區等地註冊影視公司的明星,現當今基本能註銷的也都註銷完畢,該補稅的也補稅完成。據悉,影視行業去年共補繳了300多億元稅款,金額龐大到嚇人。

  這場風暴,影視行業裡的人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傾家蕩產、血本無歸的有之;損失些許,即時撤退的也不少;還有默默忍受這場永夜,相信黎明的同樣大有人在。 中國的影視行業之所以不斷發展,沒有停滯下來,就是因為即使有些人選擇離開,但仍有大把大把的人用愛發電,用信仰加碼。而且,當下少了資本遊戲的追逐,所有人都變得平和務實了不少。 2019年,影視行業裡的人比往年更加團結。這其實也是難得的一道風景。

  稅務一周年:那公司

  影視公司無論大小,目前仍處於重建之中,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身邊的很多會計告訴拍sir,現如今,仍有很多影視公司忙著註銷,而註冊的卻寥寥無幾。

  當下,影視公司舉步維艱,經營不易,這是事實,沒必要隱瞞。但是,這只是暫時的,畢竟最壞的已經過去,重建需要過程,否極泰來的輪盤運轉也需要時間。 文化科技領域著名投資人曹海濤預測,影視行業重建至少需要4-5年光景要走,2023年-2024年行業將迎來爆發。對此他還給出建議,「現在是整個行業信任危機最重要的關頭,挺過去的影視公司迎接四年後的光明,挺不過去的影視公司趕快壯士斷腕,不可加重槓桿拼命前行,否則再無重啟之日。」 重建中的影視公司,日子之所以難過,主要源自兩方面:直接原因是影視公司因稅務地震後,大多陷入了三角債之中,難以脫身。 眾所周知,2018年,各個上市的影視公司財報都不太樂觀,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計提商譽減值數額巨大。有人說,虧損主要是因為公司都拿去補繳稅款了,其實不然。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它的資本是要經過審理的,偷稅漏稅的事情發生概率遠沒有那些未上市公司來得方便。虧損,主要是因為投資的項目運作遙遙無期,要麼無法開機,要麼拍攝完後上映無望,只能記為壞帳;還有的則是因為項目款項難以收回,或是合作的公司出現問題,應收帳款無法到帳,這些都導致上市公司業績不佳。

  間接原因則是稅務風波的威懾,它讓很多人心生恐懼,對這個行業敬而遠之。 從今年可以看出,大製作的影視劇其實並不多見,很多頭部影視公司都將目光投向了網大和網劇這些體量較小的項目。「限薪令」的推出,讓部分明星望而卻步,處於觀望階段,由此大項目沒辦法開展。而作為資本方,稅務整頓本身就已經讓他們心驚膽戰,行業裡的政策收緊更是讓他們退避三舍。「現在投資人能退出的都退出了,我就是想用基金投影視項目,現在初步的募資都有難度。」一位文化產業投資人告訴拍sir。 因為稅務地震,銀行方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他們透露,「現在影視公司去找銀行貸款,你會發現利息有明顯的提高。而且,項目審核難度也比之前加大了許多。之前,一些銀行投資影視項目就不賺錢,現在更不敢碰影視項目了。」 如此看來,間接原因的影響比直接原因影響更為深遠。 但讓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2018年的影視公司經營遭到重創,是因為之前的項目的累積,或許因為周期的問題還會影響到2019年的報表上。但是,去年有去年的項目,今年有今年的調整,緊跟國家政策去選擇項目和投資項目,像北京文化(000802)、正午陽光一樣,總能獲得盈利。 一切都將會過去。

  稅務一周年:那行業

  一時的稅務地震,動搖的卻是整個行業的信心。但,有現金流,就能活著。 影視行業遭此波折似乎早有預告。 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300027)作為「電影第一股」登陸創業板。由此,外界資本將目光投向影視行業,這個對於我國來說當時還處於落後的行業,真正的開始興盛起來。來自各個行業的企業紛紛湧入影視行業,瘋狂進行跨界併購,與影視公司進行重組整合,借殼上市的影視公司水漲船高。根據資料顯示,在2016年,影視業併購重組多達88起,達到峰值。

  然而,也就是在這一年,國家提出脫虛向實政策,並開始有了各方面的行業管制,首先提出的就是禁止跨界併購,並接連發布「限制明星片酬」等文件,但當時反響不大,直到2018年,從崔永元曝出「陰陽合同」開始,到稅務部門的金三系統後臺報警聲響起的那一刻,標誌著影視行業的變革正式開啟,這個行業要推倒重建了。 去年政府公布的《通知》的四個階段,如今已經結束。很多影視公司仍處在去年10月10日-12月底前的自查自糾階段。 「沒聽說哪個影視公司被稽查,這個(《通知》)主要還是針對明星公司和知名藝人工作室,對於不太知名的影視公司,就是起個威懾作用。反正我們已經自查自糾了。」在去年經歷了稅務風波後的影視公司會計告訴拍sir,不過,談起影視稅務,她仍顯謹慎、敏感。霍爾果斯開票的經歷,讓她有生之年不希望再經歷第二次(去年,在霍爾果斯註冊影視公司的,敏感時期根本開不出票)。 雖然有些影視公司有驚無險,但對於整個行業而言,稅務問題的爆發,實打實的改變了這個行業的航向。 有的影視人轉行去做了微商,還有的賣起了保險,這些工作對於影視行業人來說並不存在太大的轉行門檻,反倒是因為曾在影視行業工作過,更容易在轉行後如魚得水。 而另外有一些人,他們留戀這個行業,但因為大環境的問題無法推進項目,於是選擇了迂迴發展,即將業務轉向國家政策更為支持的影視邊緣行業,譬如投向影視教育、影視版權出口等,這些業務不僅可以獲得國家政策的扶持(教育有減免政策,文化出口有退稅政策),而且如果在這一領域有人脈積累(影視教育需要機構掛靠,版權出口要有海外資源),更容易獲得資金回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業務發生轉型的某個知名影視人如此說到。 2018年,我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2019年,雖然行業還並未完全回暖,但已經處於重建階段。一起都在向好。 稅務一周年,影視人共勉。 恰如馬雲當年所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卻見不到後天的太陽,所以我們幹什麼都要堅持!」 為後天的太陽,影視人,繼續加油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起拍電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影視行業過冬指南
    對於這一事實,行業裡有很多人仍然不為所動,在盲目擴張。但不管你信與不信,影視行業凜冬已至,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前不久,賽富亞洲投資基金會首席合伙人閻焱曾表示,有電影公司市值最高的時候接近1000億,現在可能200億都不夠,而目前現在市值最高的電影公司,接近300億,但這也是從高峰跌到了三分之二。
  • 烏魯木齊稅務:「衝鋒」是我們不變的堅守
    在烏魯木齊市稅務系統,有這樣一群人,從身披「橄欖綠」到衣著「稅務藍」,無論身上的「顏色」是否改變,永遠不變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初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在不同的「陣地」上堅守著,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
  • 建築行業衰敗,轉行才是出路?
    建築行業就是一個圍繞建築的設計、施工、裝修、管理而展開的行業。 然而現在的形勢是越來越多的建築行業從業者開始轉行,原因是什麼?他們會轉到哪裡去呢? 下面小編來一一揭曉答案。 —— 為什麼要轉行?
  • 談談遊戲行業與影視行業的「搶人風波」
    對於本次事件,黑潮互娛董事長許一帆告訴遊戲陀螺,他有很多朋友找他聊,想轉行到遊戲行業,做些他們的項目。許一帆是國內早期動畫製作者,很早期就轉行到遊戲行業。就整個大環境而言,他認為「影視行業轉遊戲行業,是不得不轉。因為現在影視行業不好,甲方沒錢,就會壓價,而乙方價格再低,又不得不做,即便如此,還是僧多粥少,項目飽和度很低。而遊戲公司,大部分公司都缺人。
  • 為了那些難以忘卻的瞬間——寫在基督城大地震九周年之際
    脫下口罩的醫護人員/來源 網絡這次的防疫戰鬥,更像是一場漫長的攻守相爭,幾乎每一個華人都身處其中,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約束自己,共同防禦。但是對於大多數災難,就是一瞬間。12年前,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18年前,2001年9月11日,「9·11」恐怖襲擊案件嚴重破壞了美國經濟,並改變了世界格局。1年前,2019年3月15日下午1時40分,一名槍手闖入基督城一清真寺開槍射擊,造成51人死亡。槍擊案發生一周內,紐西蘭迅速修改槍枝法,軍用半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被禁止。
  • 地震人的堅守
    在地震科學的視角中,北緯40度線附近地區是各大板塊的交界處,曾發生過多次大地震:美國舊金山大地震、葡萄牙裡斯本大地震、日本十勝近海地震、義大利波察坦以南地區地震、中國海城地震和唐山大地震。地震行業內著名的原地復發13次6級強震群就發生在喀什地區。喀什地震臺的建立,有著特殊的地震背景。
  • 護士轉行發展的並不少,什麼行業更具優勢?
    每一個行業發展都有各自優勢,根據行業不同,對於專業要求亦不相當。護士是很常見職業,許多年輕朋友因為護士工作累、待遇低,從而選擇轉行,選擇什麼行業發展更有優勢,了解發展前景是轉行必須清楚的。都是與醫學相關的,進修考研學歷提升了,日後發展的前途則會更好。2、選擇銷售行業目前銷售是很熱門行業,每一個產品都離不開銷售,是推動一個行業發展的關鍵。銷售的種類分為許多種,例如:醫藥代表、保險、話務員等等,各個行業不同,對於銷售的要求及形式亦不一樣。若是自身能力足,銷售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
  • 2020年超5300家影視公司註銷,影視寒冬後,影視行業再遇重創
    2020年,全社會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影視行業自然難以獨善其身。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但對於絕大多數影視公司以及影視從業人員來說,是學著改變,還是繼續堅守在影視行業?說實話,對於誰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01 影視行業復工困難今年電影院線想要恢復,線下來看,還是比較困難的,別說暑期檔,春節檔都恢復不到以往。
  • 512地震十二周年祭 | 經歷過生死,人生會有什麼不同?
    地震之後的日子,我要拼命去接受爸爸已經離開的這個事實,這是一段持續了很長的艱難時間。大二的一個學期,我基本沒怎麼和人說話,每天都很絕望,會拼命想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別人都說災難是財富,要從災難裡學到東西。我那時候想的就是我不學。身邊的人都在嘲笑你的絕望,我隨時都能哭出來,常常想他,非常想他。
  • 科班出身零基礎轉行做前端的一些經歷
    我覺得在轉行的時候定一個薪資對於轉行有幫助薪資,對於自己轉行有幫助的 目前是在職程序開發,如果你現在也想學習web前端Java Python技術,在入門學習的過程當中有遇見任何關於學習方法,學習路線,學習效率等方面的問題,你都可以申請加入我的學習交流扣扣裙前面107中間418最後2891。
  • 影視寒冬未退:橫店新戲開機率同比銳減45%
    證券日報11月25日報導 文 |謝若琳影視行業寒冬未退,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7%,橫店影視城的開機率同比銳減45%。《演技派》發起人、著名影視劇導演於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行業開機率下滑,很多『腰部』演員一兩年都沒有戲拍。」一位影視行業分析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影視是二八定律極為突出的行業,80%的資源掌握在20%的人手中,絕大部分從業者處在產業鏈低端,他們沒有選擇權,更沒有退路。
  • 工作越來越難找了,如何轉行大數據行業?
    第一點,你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轉行到大數據。只有清楚自己轉行大數據的原因,才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第二點,你需要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大數據工作方向,比如大數據平臺研發、大數據分析、大數據開發等,每個崗位工作的內容都不盡相同。最後,在選擇完具體的大數據方向之後,就要深入地學習你選擇方向的專業知識和準備相關的面試,之後可以開始投遞簡歷。
  • 範冰冰補稅塵埃落定,一大波影視公司迎來「黑色星期一」
    偷稅漏稅、「陰陽合同」、稅務總局介入、巨額罰單、限薪令,每個關鍵詞都將影視圈推向了風口浪尖。範冰冰是引起這場海嘯的蝴蝶,但影視業所存在的問題,並不是只由範冰冰一人造成的。整個影視業正處在旋渦中心,颶風或許會越來越強烈。影視股股價的受挫便是最直觀可見的影響。
  • 那些機械轉行去做銷售和 IT 都怎麼樣了,到底應不應該轉行?
    最近在大學群裡聊天,發現我們很多同學都去考了公務員、事業單位,在體制內默默地奮鬥。還有不少人想著轉業,但又怕找不到好的工作。也有的人兜兜轉轉逛了一圈,網際網路也做過,生意也做過,最終迫於無奈又回到了機械行業。
  • 誰說轉行窮三年?利用「NFAB」法則,實現月薪翻倍
    但是每個行業背後都有其需要付出的地方,都有其優勢和劣勢。這就要你去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到底什麼對你來說更重要,或者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多思考,而不是受周圍環境或者輿論的影響,讓自己失去獨立選擇的能力。
  • 範冰冰案塵埃落定 一大波影視公司迎"黑色星期一"
    偷稅漏稅、「陰陽合同」、稅務總局介入、巨額罰單、限薪令,每個關鍵詞都將影視圈推向了風口浪尖。崔永元舉報範冰冰「偷稅漏稅」的時間發生在5月底,此後範冰冰銷聲匿跡,揮一揮衣袖卻大幅帶走了影視公司所剩不多的市值。
  • 地球局|蘇萊曼尼遇害一周年,中東經歷了一場「地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2021年1月3日,伊朗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遇襲身亡一周年紀念日。一年前,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的那次美軍無人機空襲,又一次將美國與伊朗推到了戰爭的邊緣,開啟了2020年中東地緣格局重構的序幕。
  • 轉行學什麼技術比較好?該怎麼選?
    想轉行但沒有目標?這是不是你現在正在面臨的問題?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很多人為了趕上時代發展的這趟「高速列車」,都會想要轉行,進入一個有潛力的行業,但是想要進入這個行業,往往需要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不過當今行業那麼多,到底現在轉行學什麼技術才有發展前景呢?
  • 都說買賣不好做卻還要堅持,明明不賺錢也不肯轉行,原因很現實
    我生活在北方的一個小縣城,人口不多,這裡有一多半的人是農村搬進城裡的,所以,對於開門店做生意的老闆來說,每個行業都有淡季和旺季。即便這樣,很多人仍然苦苦堅守,明知道不賺錢也不肯轉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有個朋友是開電動車行的,生意最火的時候一天賣上十幾臺車,能賺到6000快錢,即使有淡季,一年下來也能收入個30幾萬。到了今年,他說有時候幾天也賣不上一臺車,而且利潤也少的可憐,這樣下去,根本賺不到錢。我問他為什麼不轉行呢?
  • 9.21地震20周年,蕭敬騰新唱《讓愛轉動整個宇宙》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點燈文化基金會發起9.21地震20周年《Loving愛的行動》,找來歌手蕭敬騰新唱主題曲並拍攝MV ,傳達歷經磨難仍可高聲歌唱的精神。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點燈文化基金會共同推動9.21地震20周年「Loving愛的行動」,今天舉辦《讓愛轉動整個宇宙》唱MV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