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傑作發現百年蚱蜢 高倍放大鏡才能看到

2020-12-06 IT168

近日,在對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內一系列法國名畫作研究時,工作人員在文森特?梵谷創作的經典傑作《橄欖樹》中發現了一隻嵌入到厚重顏料內的小蚱蜢,這個小蚱蜢已經嵌入畫作中超過一個世紀。

在高倍放大鏡下檢查這幅傑作時,油畫管理員瑪麗?謝弗 (Mary Schafer) 發現了嵌入到顏料中的小蚱蜢。這隻昆蟲處於位置較低的風景前景中,無法被人觀察到。

謝弗表示:「在室外完成的畫作中發現昆蟲或植物材料的情況並不少見。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好奇,是否可以用這隻蚱蜢確定作品繪製的特定季節。」

▲橄欖樹

恩格爾觀察到,蚱蜢的胸腹部都不見了,周圍顏料中沒有明顯的運動跡象。這表明在落於梵谷的布面油畫上之前,這隻昆蟲已經死亡。因此,該蚱蜢不能用於確定更確切的繪製時間。

相關焦點

  • 梵谷傑作《橄欖樹》中驚現蚱蜢 或已「沉醉」畫中百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據法國「24小時」新聞臺11月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近日,美國研究人員在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珍藏的梵谷名畫《橄欖樹》中,發現了一隻融入顏料中的蚱蜢,並推斷它可能自畫家1889年創作時起就在畫中
  • 張晉藩:高倍放大鏡裡的堅持
    提起張晉藩先生,我腦海裡最先閃現的,是那個靜靜躺在書桌上自帶光源的高倍放大鏡。  謙虛、儒雅,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年近90的他,斜倚沙發,耐心等待著我們架起機器,調好燈光。  高倍的放大鏡,是我在晉藩先生的書房裡看到的,在滿滿當當的手稿和大部頭著作中,它尤為醒目。  由於雙眼患黃斑病變,這些年晉藩先生只能依靠放大鏡勉強閱讀,卻依舊保持每天四五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如今,他在擔任國家重點項目「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理論體系研究」帶頭人的同時,還進行著新版民法史的寫作。
  • 艾米麗在巴黎,與Gabriel一起走入梵谷的世界!
    無論您是否喜歡,這檔電視劇都是可以讓您重新發現巴黎最迷人的地方的好方法。 1929年,經過近百年的成功,國際金融危機迫使企業停止運營,並將這些地點和建築物賣給了馬丁家族。 2019年,數字藝術展再次啟程,這次以「梵谷,星光燦爛的夜晚」為主題。展示梵谷生活中的足跡,以及在他活著時不被人們認可的掙扎,並展示他最出名的藝術傑作。
  • 高倍放大鏡裡的堅持-光明日報-光明網
    提起張晉藩先生,我腦海裡最先閃現的,是那個靜靜躺在書桌上自帶光源的高倍放大鏡。    2019年初春,微寒,晉藩先生在家中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謙虛、儒雅,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年近90的他,斜倚沙發,耐心等待著我們架起機器,調好燈光。
  • 集郵中常備的放大鏡,到底用多少倍最合適?
    首先集郵者在詢問看郵票要多大的放大鏡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明確自己使用放大鏡是用于欣賞郵票還是用於鑑別郵票,如若是用于欣賞郵票一般選用5倍左右的即可,而如果用於鑑別郵票就需要10倍以上的放大鏡。
  • 齊白石畫展配放大鏡?放大5倍還是10倍,你說了算!
    米粒上雕刻了幾十個人臉我們平時看到一些關于欣賞畫家畫作的文章,往往會看見諸如放大8倍、放大10倍甚至幾十上百倍的字眼,很多人都會認為這完全是為了博人眼球,其實我想說,這真的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網友們誤解了!
  • 恆星形成過程與梵谷名作驚人相似
    在歐洲航天局的這幅圖中,有渦狀顏料,有明亮的色彩,整幅圖看起來就像是梵谷的另一幅傑作。事實上,這是歐洲航天局「普朗克」衛星所探測到的恆星形成過程。  在歐洲航天局的這幅圖中,有渦狀顏料,有明亮的色彩,整幅圖看起來就像是梵谷的另一幅傑作。事實上,這是歐洲航天局「普朗克」衛星所探測到的恆星形成過程。在獵戶座分子雲團中,無數恆星正在氣體和塵埃巨浪中形成。專家認為,本圖與梵谷的名作《星夜》的相似度十分驚人。  歐洲航天局專家介紹說,「在這幅圖中,藍色調讓人聯想到海洋的天堂,而紋理由讓人想起湧動的海浪。」
  • 他的畫展還配放大鏡?放大10倍還是20倍,你說了算!
    他開畫展還配放大鏡?放大10倍還是20倍,你說了算!雖然很少有畫展主辦方會想到這一點,但很少不等於沒有,比如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一場齊白石畫展,就很貼心地為觀眾準備了放大鏡,至於放大10倍還是20倍,完全由你說了算!
  • 簡單易學的親子蚱蜢摺紙教程,大蚱蜢背著小蚱蜢
    蚱蜢能跳過相當於自己身長 15~20倍的距離,因為蚱蜢的身體就是為跳躍而設計的。它的兩條後腿特別長、特別有勁。但是蚱蜢的後腿只適合於跳躍,所以在行走時這兩條腿反倒顯得很笨拙。小編今天就帶大家折一隻蚱蜢,不對應該是兩隻蚱蜢,因為這是一隻大蚱蜢身上背著一隻小蚱蜢,方法很簡單哦快來一起學吧!
  • 放大率3.3倍,發現細胞內天然生物放大鏡,可用於亞波長成像!
    等離子體/光子納米鏡和納米除溼器等新興技術的目標是實現納米尺度的解析度,但高折射率材料結構容易對納米尺度的生物特異性造成機械和光熱損傷。在發表在《光:科學與應用》上的一項研究中,中國納米光子學研究所的李玉超(音譯)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光學顯微鏡系統。
  • 哪兒賣30倍放大鏡
    本報訊(記者張寧寧)「好不容易通過幫辦把看戲機修好了,無奈白內障又厲害啦,連看戲機的人像都看不清楚,用放大鏡都看不清楚報紙標題的字兒……」昨日,柳先生焦急地致電本報
  • 親子蚱蜢摺紙圖解教程,大蚱蜢背著小蚱蜢
    蚱蜢是一種很常見的昆蟲,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要,草地、農田這些地方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小編是一個很怕蟲的人,別說看到蟲了,光是看到照片小編都起一身雞皮疙瘩。但是今天小編教大家的這個蚱蜢摺紙一點都不恐怖,甚至還有點可愛。首先,準備一張正方形卡紙,最好是綠色。
  • 趣味摺紙蚱蜢圖解教程,大蚱蜢背著小蚱蜢
    創造紀錄的體育健將會妒忌小小的蚱蜢,它能跳過相當於自己身長 15~20倍的距離——而且不需要助跑!不過話又得說回來,蚱蜢的身體就是為跳躍而設計的。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喜歡的話就和小編一起來折吧!首先,拿出一張正方形紙。第二步,對角對摺然後展開。
  • 如何通過小工具來挑選珠寶玉石(二):放大鏡
    我們的實物寶石都得拿著放大鏡放大多少倍才能看清內在的品質,從而進行判斷他的價格和價值。一張圖片又如何看的清楚呢?動腦子想想就應該想出來了。何況現在的拍攝技術,P圖技術都那麼發達,內部的雜質顏色都沒有定論,是無法進行一個準確的判斷的,如果能拿著照片就講一堆的專家,最好還是要考慮下。
  • 如何正確使用放大鏡來鑑別郵票?
    通過放大鏡,可以更好地欣賞郵票,區分郵票的版別,或是對郵票進行套印刷色等方面的真偽鑑定。放大鏡的品種繁多,常見的放大鏡是帶握柄的,也有帶電源燈光和紫外線燈的抽拉式、旋轉式放大鏡,還有帶架子有刻度線放在桌上使用的放大鏡,以及便於攜帶的數碼屏顯示放大鏡。放大鏡放大倍數一般使用的是3倍到5倍,如果要鑑別郵票的真偽版別、網點、暗記等,就要選用30倍左右的放大鏡。
  • 蚱蜢和螞蟻對冬天的態度,決定了它們不同的一生!
    在一個美麗的夏日,一隻蚱蜢在草叢中開心地跳來跳去。它熱情,快樂,精神飽滿,並且因為生活的美好而歌唱。 蚱蜢在享受這一天的時候,一隻螞蟻正忙著搬運穀物,辛苦地帶到巢裡。 看到辛勤工作的螞蟻經過,螞蚱邀請它加入自己的行列,和它一起唱歌,並分享它的樂趣。
  • 攝影大師密碼:梵谷和他巫術般的藝術,「憨」人的底層思維
    陳丹青盛讚梵谷是個「憨人」,今天也聊聊梵谷,有朋友問「梵谷的作品在美術史中的意義」,其實研究梵谷的作品在美術史的意義,到不如來研究梵谷的創作方法論,他的人性和他的人生哲學。梵谷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意義,後人給予了太多的評價:印象派三傑之一,突破了傳統古典主義繪畫,開創了全新的繪畫理念等等,都對都納入,但是從創作方法論的角度來看,梵谷藝術創作的靈感的同時卻被西方古典主義繪畫大師。
  • Chrome OS公測放大鏡功能:最高可以放大20倍
    【PConline資訊】Google的Chromium技術布道者Franois Beaufort通過Google+,分享了今年晚些時候會登錄Chromebook的一項實驗功能--放大鏡,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通過Chrome Canary通道下載體驗。
  • 蚱蜢、蟋蟀和狗尾巴草
    蚱蜢和蟋蟀在同一棵特別高大、毛茸茸的狗尾巴草的前面相遇了。  「這是我的狗尾巴草。」蟋蟀霸道地說。  蚱蜢也很喜歡,小聲說著:「是我的狗尾巴草。」  奪取狗尾巴草最好的方法就是比賽,「好,打架就打架,不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蚱蜢怯怯地說。「對,我也同意。」蟋蟀得意地說。  於是,他們約定三天後來這裡打架。
  • 豌豆莢聯手阿里魚和荷蘭梵谷博物館「發現美好」
    色彩濃烈的藝術海報、卷著放入漂流瓶的精美明信片、《如果我是梵谷》H5、油畫風的Uber彩蛋車……這幾天,一股「豌豆莢×梵谷」風席捲了移動網際網路圈,引起了不少人關注。12月20日,豌豆莢這場以「梵谷」作為核心傳播元素的「發現更大更美好的世界」主題發布會在北京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