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Netflix的電視劇《艾米麗在巴黎》(Emily in Paris)地點設在巴黎,獲得了影迷的高度評價,但同時因其對法國的不現實和過分刻板的刻畫而遭到法國評論家的抨擊。無論您是否喜歡,這檔電視劇都是可以讓您重新發現巴黎最迷人的地方的好方法。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巴黎光之工坊數位化藝術中心建立於2018年,由著名的私人文化運營商Culturespaces以「Atelier des Lumières」命名。這個數位化藝術中心所在的地點由Plichon兄弟於1835年創立。Jacques Fran ois Alexandre 和 Hilaire Pierre在1835年建立了Chemin-Vert鑄造廠,作為高品質鐵件的製造商。1929年,經過近百年的成功,國際金融危機迫使企業停止運營,並將這些地點和建築物賣給了馬丁家族。
2019年,數字藝術展再次啟程,這次以「梵谷,星光燦爛的夜晚」為主題。展示梵谷生活中的足跡,以及在他活著時不被人們認可的掙扎,並展示他最出名的藝術傑作。
潛遊在梵谷的藝術世界裡
展廳內部,燈光變暗,畫面鋪展開來。數字藝術投影在大廳的所有牆面和地面上,帶有視覺和音樂表現。第一個展以「梵谷」為主題,他在生命的最後10年中繪製了2000多幅畫作。策展人帶來了梵谷享譽世界的傑作,如《星夜》(1889年),《吃馬鈴薯的人》(1885年),《向日葵》(1888年),《阿爾勒臥室》(1889年),以及更多作品,由先進的數字藝術呈現在我們眼前。
「梵谷,星光燦爛的夜晚」 沉浸式全感聲光展,帶你的五官360度徹底融入梵谷的藝術世界!
在梵谷的2000幅畫作中,策展人選擇了許多標誌著關鍵性節點的畫作。梵谷有力的筆觸和他大膽奔放的色彩躍然紙上。這些動人的數字藝術品帶您聆聽梵谷的心語,為您打開他混亂但詩意的內心世界的大門。
當然,每件傑作都包含其背後的意義。展覽一共分為10小部分,描繪了梵谷在尼厄嫩,阿爾勒,巴黎,聖雷米和奧維爾的生活。頭頂和腳下,鋪天蓋地地被梵谷地作品包圍,從他早期到成熟的歲月,陽光明媚的風景,迷人地夜景,他的自畫像和靜物場景,紛紛呈現出來。
《吃馬鈴薯的人》(1885)描繪了窮苦的農戶,在昏暗的燈光下聚在一起吃土豆的場景,灰暗的色調透露出生活的拮据貧寒,配上憂傷的音樂,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自然」這一部分,主要以《開花的杏樹》(1890年)為主題,梵谷藉此描繪著他生命的盡頭轉瞬即逝的燦爛。震撼人心的數字藝術表現著杏仁樹的逐漸生長,枝繁葉茂,繁花盛開。在生機勃勃之後,花朵隨風凋零,花瓣一片片散去,畫面過渡成黑色。
展覽的最後,以盛開的杏樹和他自己的自畫像結束。這象徵著重生,新生的生命能量以及藝術的綿延不絕和永恆的更新。
法國護照項目優勢
1)可轉換申請歐盟27個國家身份 英國丹麥 德國 比利時 盧森堡、西班牙等
2)世界通行便利無阻,自由通行188個國家或地區,名額稀缺,合理合法;
3)4-6個月獲法國公民,身份及護照,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浪漫之都,品質生活;
4)無移民監,無社保稅 無語言要求;
5)稀缺名額,真正政府保障,申請全程在法國市政廳辦理;
6)世界上福利最多的國家,醫療世界排名第一;
更多法國護照詳情,歡迎關注公眾號「漢德歐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