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麥田群鴉》與梵谷執拗的生命

2021-01-08 澎湃新聞

1890年7月的某日,梵谷在焦慮、無助的情緒壟罩之下,走到麥田當中,用厚實的顏料鋪墊,完成了《麥田群鴉》。這幅創作於梵谷生命最後幾天的畫作是梵谷在奧維爾小鎮時期留下最讓人驚豔的作品。然而當時梵谷在麥田裡面對了什麼,使他在離開聖雷米療養院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便走向死亡?這是藝術史上最大的謎題之一。可以說談到《麥田群鴉》,離不開梵谷的死亡;談到梵谷的死亡,更離不開《麥田群鴉》這幅畫。看著《麥田群鴉》,能看到什麼?是死亡?還是執拗的生命?

《麥田群鴉》(局部)  1890年7月  創作於奧維爾 現藏於梵谷博物館

《麥田群鴉》創作於梵谷生命的最後幾天。那天,他先走過了天主教堂,然後走進墓地對面的麥田裡,

「將近日午,火熱的陽光射在他的頭頂,一陣山烏驀然自天外飛來。群鴉飛滿了半空,遮暗了太陽,把文森特圍入一層濃密的黑夜,又飛入他的頭髮、眼睛、鼻孔、嘴巴,把他埋入一叢緊湊、窒息、紛如烏雲的狂撲的翅膀之中 。」

當時的梵谷面對了什麼,使他在離開聖雷米療養院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便走向死亡?

奧維爾小鎮

1890年5月,梵谷受到弟弟提奧的邀請,離開待了一年的聖雷米療養院,只身前往巴黎北邊的奧維爾小鎮,準備在那裡展開新的生活。提奧已經和當地的加歇醫生談妥,他將悉心照料梵谷的精神狀況,一切看起來安穩妥當,畫家即將重生。

加歇醫生肖像畫,1890年6月,創作於奧維爾 現被私人收藏

在梵谷前往奧維爾小鎮前,先到巴黎拜訪了弟弟、弟媳,以及他們才3個月大的兒子。一家團聚,看似和樂融融。實際上提奧的兒子生了一場病,照顧生病的孩子讓一家人身心俱疲。雪上加霜的是,提奧持續了16年的畫廊工作,很可能因為虧本而不保。梵谷心事重重的返回了奧維爾小鎮。

梵谷在奧維爾小鎮認識了加歇醫生。加歇醫生不只作為醫生照料著他,也作為賞識他畫作的好友與梵谷互動,提供他作畫的工具與空間。然而,雖然梵谷身在自己喜愛的農村,而且有著加歇醫生的支持,但他對於作畫的熱切似乎不如以往,「往日大自然使他震顫而激動的美景,如今竟使他無動於衷。」

梵谷對於世人總是狂熱的存在,但歐文. 斯通形容此時的梵谷「已經燃成灰燼了」。他作畫的唯一理由,是為了維持溫飽的費用、為了不給提奧帶來負擔。然而,梵谷作畫作到一半,會想到他在提奧巴黎的家中,那些賣不出去的作品塞滿屋子的景象,他對此忍不住感到煩躁。

7月的某日,梵谷在這些焦慮、無助的情緒壟罩之下,走到麥田當中,用厚實的顏料鋪墊,完成了《麥田群鴉》。

《麥田群鴉》(局部)  1890年7月  創作於奧維爾 現藏於梵谷博物館

梵谷之死

1890年7月10日,梵谷給弟弟提奧和弟媳喬寫了一封信,信中梵谷坦誠的表達了自己的孤獨與絕望。並且他向弟弟介紹了自己近些日子完成的三幅畫——《多比尼家的花園》、《麥田群鴉》、《暴風雨來臨前的麥田》。

多比尼家的花園,1890年7月,創作於奧維爾 現被瑞士巴塞爾的收藏家私人收藏

在信中,他寫道:

「當我們感到日常生活中的麵包都處於危機之中時,就沒有別的更細微的東西了,也不會有別的原因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的生活是如此脆弱……回到這裡後,我依然感到非常難過,在你身上發生的風暴我感同身受……我能做什麼——我像往常一樣努力好好生活,但是這次,我的生活從根本上受到打擊,我步履蹣跚的前行。我怕在你資助下度日的自己是你的拖累,雖然喬的信中說你理解我跟你一樣努力工作並經歷苦難……我經常想起那個孩子,養育一個孩子總比養一個消耗所有人精力的畫家要好……」

絕望失落,溢於言表。

暴風雨來臨之前的麥田,1890年7月,創作於奧維爾 現藏於梵谷博物館

《麥田群鴉》是這批畫作中最有感染力的一幅,梵谷在信裡說:

「它們在動蕩的天空下是一片麥田,我在畫裡要強調悲傷感和極致的孤獨感。……你會儘快看到這一點,因為我希望儘快將它們帶到巴黎,我確信這些畫會告訴你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內容。」

他做到了,畫作中噴薄而出的孤獨絕望讓人們一度以為,這幅畫是梵谷的絕筆(其實創作於1890年7月的《樹根》才是放在梵谷畫架上的最後一幅畫,並且或許是一件尚未完成的作品。)。湛藍的天空風起雲湧,與翻滾的金色麥田形成強烈對比,一群黑色的烏鴉驟然飛起,劇烈的不安和激昂的情緒在這幅畫中盡顯無餘。

不久後的7月27日,他在麥田中對自己開了槍。

梵谷和提奧的墓碑

一般來說,梵谷被認為是在精神的崩潰之中,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後來一直有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從分析當時梵谷的心理狀態、中槍的位置、梵谷身邊找不到槍、未留下遺書等等疑點,指出梵谷其實是被他殺,嫌疑犯則是經常欺負梵谷的少年。

然而,根據梵谷居住的酒店主人的女兒回憶,梵谷在中槍後回到酒店,聲稱自己是自殺,

「我的身體是我的,我可以自由地做我想做的事,不要指責任何人,是我自己想要自殺的。」

梵谷是選擇自殺?還是選擇接受突如其來的死亡?這仍是藝術史上最大的謎題之一。可以確定的是,梵谷中槍的兩天後,他在提奧的陪伴下離開了世間的折磨。提奧因此陷入過度的悲痛,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甚至出現幻覺。

6個月後,提奧也離開了人世,與他摯愛的哥哥梵谷一同葬在奧維爾的瓦茲河畔。

麥田群鴉

儘管有人認為梵谷之死仍待爭論,但《麥田群鴉》無疑是梵谷在奧維爾小鎮時期留下最讓人驚豔的作品。而這一幅50.3釐米乘103釐米的橫向畫作,目前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中,時隔130年仍令見者止息。

麥田群鴉  1890年7月  創作於奧維爾 現藏於梵谷博物館

梵谷在《麥田群鴉》中用了極度鮮明的色彩,暗藍的天與黃色麥田形成對比,而道路的紅色則因為一旁的綠草而被凸顯出來。天空中的雲翻卷不止,天色在藍與黑間糾纏,漸次地包覆大地,而地上的麥田在梵谷的筆下翻飛,褐黃相間、躁動不安。《麥田群鴉》裡的麥田、小路、泥土、野草幾乎都被簡化到只剩筆觸,但卻堆疊出梵谷心裡的抑鬱、焦慮、抵抗,以及無所遁逃。

《麥田群鴉》(局部)  1890年7月  創作於奧維爾 現藏於梵谷博物館

「他畫得很快,好像沒有時間了,夏天午後頃刻的烏雲密布,頃刻的雷聲,頃刻的暴雨都蓄勢待發。」

不知梵谷是否已經聽見了生命的終曲,使他急促地將所有對藝術的渴望揮灑在《麥田群鴉》上,成為一次強力的「迴光返照」。

蔣勳曾這麼評價梵谷的畫:

「他的繪畫裡不只是視覺,他帶領觀者的眼睛去觸摸堅實的山巒、巖石與泥土;他帶領觀者的眼睛去嗅聞空氣中杉木與柏樹的氣味,嗅聞麥穗成熟以後的芳香,他帶領觀者去感覺陽光在草野上的溫度,雲在天空流轉與風的聲音,最遠最遠的天際一顆星的聲音。」

看著《麥田群鴉》,我們能看到什麼?「砰」的一聲槍響、群鴉起飛瞬間羽翼的震顫,以及烏黑的天空壓下大地時,麥浪湧動求生而發出的陣陣低鳴。那究竟是死亡?還是執拗的生命?

(本文原標題為《梵谷畫作:引向死亡的《麥田群鴉》,原刊於梵谷博物館官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孤獨而偉大,梵谷的這10幅畫作你值得一看!
    五、《麥田群鴉》《麥田群鴉》描繪了法國瓦茲河上奧維爾鎮鄉下一帶麥田裡的情景。金黃色的麥田,群鴉飛過,沉沉的藍天烏雲密布,空氣似乎都凝固了,整幅畫面十分沉重,充滿了不安。綠色的小路和黃色的麥田延伸自遠方,在梵谷激蕩的筆觸下,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凌亂低飛的群鴉更增添了壓迫感和激奮情緒。《麥田群鴉》是梵谷臨死前的畫作之一,畫這幅畫時的梵谷或許在極力表達內心的孤獨和壓抑。金黃色的麥田如同作者內心生的欲望,現實卻是如同被烏鴉壓住的感覺,掙脫不開。最終梵谷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 文森特·梵谷:天才和瘋子介於一線之間,其實他只是個孤獨的人
    潦倒的生活、路人的諷刺、親人的嘆息、朋友的嫌隙……種種命運的苛責,都沒能讓梵谷妥協,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被迫接受精神病治療,也沒有停止創作。他依然像一團孤獨的烈火,自我毀滅般地燃燒著創作的熱情,日以繼夜地瘋狂繪畫似乎是他生命唯一的出路。在短短十年的繪畫生涯中,創作了有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
  • 這首「梵谷的歌」除了「致敬」你還聽出什麼
    原標題:這首「梵谷的歌」,除了「致敬」你還聽出什麼   歌手唐·麥克萊恩在1970年為梵谷創作的《Vincent》至今依然戳人淚點。   一部以梵谷書信和繪畫為靈感,由125位畫師手繪的65000幀油畫組成的動畫片《至愛梵谷》正在上映,電影以一種獨特方式對梵谷的精神世界的探尋,打動不少觀眾,當片尾那首《Vincent》唱起,「starry, starry night(繁星點點的夜裡)」的歌詞一出,更戳中大家淚點,這首堪稱最著名的致敬梵谷的歌曲,從朋克樂隊NOFX到喬詩·葛洛班,到這次的利安妮·拉·哈瓦斯,被演繹出數不清的版本
  • 《至愛梵谷(Loving Vincent)》美到哭!| 優秀歌詞譯文公布
    65000幅油畫,《至愛梵谷·星空之謎(Loving Vincent)》終於在國內上映了!  電影的片尾曲《Starry Starry Night(又名Vincent)》,是美國民謠歌手唐·麥克林(Don Mclean)在欣賞了這幅畫作後,特別創作獻給梵谷的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紀念館,人們總能聽到這首歌。
  • 怒放的生命:品讀梵谷的《鳶尾花》
    在梵谷的存世畫作中,《鳶尾花》幾乎家喻戶曉,受到世人的喜愛。然而,梵谷為什麼如此執著地描繪這些平凡的花朵?在這些美麗的畫作背後,梵谷又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痛苦和抗爭呢?02生命的最後歲月:依然怒放的花朵與這幅著名的《鳶尾花》相比,另外兩幅也許沒有這麼高的知名度。然而,作為梵谷生命歲月最後的見證,它們的藝術價值絲毫不亞於前者。1890年5月,凡高在聖雷米精神病院的最後幾周裡,他更加瘋狂的作畫。
  • DIGIX TALK│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畢卡索與梵谷的不解之緣
    「自我營銷」逐漸成為一種專業技能,這一點同樣體現在文森特·梵谷和巴勃羅··畢卡索兩位家喻戶曉的西方繪畫藝術大師的創作生涯中。有一種說法:「梵谷是窮死的,畢卡索是富死的。」畢卡索一生創作無數,且出售的作品不勝枚舉、價值不菲;梵谷一生只賣出一幅畫,售價僅僅400法郎。
  • 感受生命中吶喊的靈魂畫家,梵谷
    梵谷究竟是怎麼死的呢?1890年7月27日,文森特梵谷早上出門拿著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並射中自己胸部,但子彈沒有殺死他。他被發現時在房間裡流血。梵谷對他的未來感到心煩意亂,因為當年5月,他的兄弟西奧已經訪問過他,並要求他對他的財務狀況更加嚴格。梵谷認為這意味著西奧不再對出售他的藝術感興趣。
  • 看展覽|梵谷X蒙克:瘋狂的生命在藝術中重合
    一聲槍響與一聲尖叫在那棟黃色的房子裡迴響,回聲傳過海峽,使9月25日在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開幕的「蒙克X梵谷」(Munch Van Gogh)充斥著遺憾與恐怖的氣息。展覽海報,梵谷和蒙克的繪畫中存在著某種隱秘的關聯。
  • 十二幅畫回顧梵谷的一生
    以下 12 幅作品記錄了他的 12 道生命軌跡。 1. 文森特·梵谷本有個同名同姓的哥哥,但哥哥不幸胎死腹中。梵谷因此成了家中的長子。梵谷 1889 年的自畫像。 2. 梵谷最初的夢想是追隨父親的步伐,在荷蘭改革總教會內當一名牧師。
  • 還以為梵谷又窮又瘋?那他怎麼會成為全球icon?|你知道的梵谷故事可能都是錯的
    「這種沒有生命的東西根本沒有畫的價值。」「沒有活人的手腳可畫時,我才會去畫模型。」—— 換而言之,就是生命。」梵谷,《麥田上的群鴉》,1890年,傳說中梵谷的最後一幅畫,但其實並不是歐文・斯通在1934年寫的傳記小說《渴望生活——梵谷傳》的這一段,不知道打動了中國80年代多少文藝青年,包括海子
  • 梵谷筆下的柳樹,美極了
    總第1058期  編輯 / 王發光   上方廣告位招租,微信聯絡:ARTFIRE888誰在畫一棵柳樹的時候,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種生命的東西
  • 12 幅畫回顧梵谷的一生
    以下 12 幅作品記錄了他的 12 道生命軌跡。1. 文森特·梵谷本有個同名同姓的哥哥,但哥哥不幸胎死腹中。梵谷因此成了家中的長子。梵谷 1889 年的自畫像。2.《向日葵》第 3 版的樣子,藍綠色背景。
  • 長著「雞冠頭」的鴉科鳥類-暗冠藍鴉
    暗冠藍鴉 又名斯特勒藍鴉,分布於北美洲西部和中美洲。
  • 梵谷名畫《向日葵》賞讀
    梵谷,一個世紀前,偉大的荷蘭畫家梵谷,用極為強烈的色彩對比和飽含激情的有力筆觸,畫出了金色的向日葵。仔細的看,它有與一般葵花細尖花瓣不同的橢圓花瓣,讓人親身體驗了梵谷對生命的體驗和神奇的光與影色彩。每次看梵谷的向日葵,都能讓我的靈魂為之震撼 他的畫,如燃燒般的絲柏、風吹過的麥田、夜幕中的咖啡廳,燦爛迷人的星光……,每一個細節都散發出溫暖和動蕩的激情,一幅幅狂囂般的畫面,都是梵谷孤獨內心底層最深的吶喊。 正如大師自己所說:「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艱難的航行,但是我又怎麼會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淹沒嘴唇,甚至會漲得更高呢?
  • 【大自然】長著「雞冠頭」的鴉科鳥類——暗冠藍鴉
    暗冠藍鴉的學名是以德國自然學家格奧爾格·威廉·斯特勒(Georg Wilhelm Steller)命名的,他於1741年在阿拉斯加海岸的探險途中發現了此物種。暗冠藍鴉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的省鳥。暗冠藍鴉在其分布區內表現出很大的區域性差異。北方的暗冠藍鴉頭部為黑褐色,而南方的暗冠藍鴉頭部顏色趨向深藍色。
  • 艾米麗在巴黎,與Gabriel一起走入梵谷的世界!
    2019年,數字藝術展再次啟程,這次以「梵谷,星光燦爛的夜晚」為主題。展示梵谷生活中的足跡,以及在他活著時不被人們認可的掙扎,並展示他最出名的藝術傑作。 潛遊在梵谷的藝術世界裡 展廳內部,燈光變暗,畫面鋪展開來。
  • 星夜中的漩渦,是梵谷用眼睛計算出來的嗎?
    紐格萊奇墓石雕明代石濤畫作《霜林扶杖圖》以及,我們怎麼能不想起文森特·梵谷,他的《星夜》《麥田鴉群》《絲柏之路》等幾幅後期畫作中,都有著非常明顯的漩渦形態,可以說是對遙遠天幕上的紊流的一種藝術刻畫。星夜麥田鴉群絲柏之路2004年,哈勃望遠鏡捕捉到一幅恆星V838Monocerotis的圖像,圍繞著它的光暈正在慢慢擴大,在新聞發布會上,NASA發言人就把它稱作是宇宙版的《星夜》。就在2019年年初,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James R.
  • 暗冠藍鴉你真的了解嗎?暗冠藍鴉知識科普
    暗冠藍鴉別名是斯特勒藍鴉,英文名Steller's Jay,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鳴禽亞目、鴉科、冠藍鴉屬的一種動物。中文名:暗冠藍鴉;英文名:Steller s Jay;學名:Cyanocitta stelleri。
  •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12幅畫讀懂梵谷的一生
    以下12幅作品記錄了他的12道生命軌跡。1. 文森特·梵谷本有個同名同姓的哥哥,但哥哥不幸胎死腹中。梵谷因此成了家中的長子。《向日葵》第 3 版的樣子,藍綠色背景。6.梵谷生前只售出過《在亞爾的紅葡萄園》這一幅油畫作品。他在死後 11 年才真正成名,這全靠弟弟提奧的妻子約翰娜·邦格的努力。邦格整理了梵谷的全部畫作和書信,並一生為梵谷的名譽奔走。
  • 69朵梵谷「向日葵」綻放白鷺洲
    顧業亮在工作室趕製梵谷向日葵花燈。 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希攝    在第34屆中國·秦淮燈會白鷺洲公園展區,一片明亮的「向日葵」令人過目不忘:濃烈的黃色層層疊疊,面向東方、禮讚生命。沒錯,這就是梵谷的「向日葵」!數一數共69朵,那是梵谷一生畫作中向日葵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