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從零開始」系列文章,按照順序閱讀下來,相信您會收穫滿滿噠!
高手們可以看看」高手之路「系列,相信你會對海缸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這是新手寶典的第十一篇文章呦~!
快來跟東傑一起下海吧!
關於底缸的文章我之前已經發表過兩篇,適合已經在玩的朋友閱讀。新手建議先看本篇文章。
可以點擊我的頭像,查看我之前的兩篇底缸文章:
海水魚缸的底缸及水泵的選擇
底缸,底缸!柏林系統的底缸你真的會玩嗎?
正式閱讀前,我建議淡水玩家徹底忘記你的淡水缸,海缸≠淡水缸,淡水缸那套經驗基本不適合珊瑚海缸。
什麼是底缸?
主缸的水通過溢流槽的下水管到達底缸,底缸對水進行淨化與處理後,再通過溢流上水管,回到主缸。
借用《美國傳統字典》對底缸的定義:能夠接收排水,並且內部循環速度較低的坑槽。
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對水族箱的底缸的定義非常精確。
柏林系統的底缸會放置這些東西:活石、高等藻、蛋分、濾袋、上水泵(可以仔細看看上面圖片中的底缸)。
這些東西要有一個合理的順序配合水的流向來擺放。
來看下面的示意圖理解:
海缸底缸建議分成3個區域,不同區域使用玻璃進行隔離。主缸水到達底缸後必須先經過蛋分,(後面會詳細介紹什麼是蛋分)蛋分將水中一部分顆粒物,蛋白質、其他不易溶於水的物質撇出水體。水繼續流向藻缸。藻缸可以放置活石,高等藻。水中的一部分灰塵會在這裡沉澱,藻缸的微生物\藻類會處理吸收水中一部分的營養物質。水在這裡進一步被淨化。藻缸的水最終流到水泵格,被水泵抽回主缸。
通過上圖可以更好理解水的流向:
水首先進入「下水+蛋分」格,通過隔斷玻璃上部進入到藻缸;「藻缸+活石」格的水通過隔斷玻璃下部進入到上水倉。這樣設計保證了蛋分倉水位恆定,同時上水倉與藻缸底部相連,可以避免水分蒸發導致上水倉水位快速下降,影響水泵正常工作。
底缸隔斷:
底缸的幾個區域是通過「隔斷玻璃」來實現的。
通常底缸的隔斷會做成「單片隔斷」和「雙層隔斷」兩種。
如上圖所示,就是一款「單片隔斷「:通過單片玻璃/亞克力板將底缸分割成三個區域,利用玻璃高低差及玻璃打孔實現水流的通暢。
下圖是採用了「雙層隔斷」:
雙層玻璃的做法主要來自淡水魚缸,利用兩片玻璃實現了溢流+隔斷的作用。
東傑的建議是,在海缸裡,有眾多的雜質撇除設備,(蛋分,濾袋)雙層玻璃的溢流作用並不如淡水缸有意義;並且大部分家庭的海缸尺寸集中在90cm以內,雙層玻璃無意更浪費底缸空間。所以,我建議海缸使用單層玻璃做隔斷就是最佳的方案。
底缸尺寸的建議:
常規90cm長度以內的魚缸,我建議底缸卡著底櫃尺寸來做,越大越好;
而超過90cm長度的魚缸,底缸做到90cm-100cm長足以。
底缸的高度控制在35-40cm,底缸頂端距離柜子內部底部要留30-35cm的空間。便於後期管理設備。
底缸的作用:
底濾缸是整個底濾過濾系統的核心區域,雖然平時底缸隱藏在底櫃之中,但是底缸承載了整個魚缸最重要的幾個功能:
隱藏設備,蛋分、水泵、加熱棒、多餘的活石、藻等都可以放置在底缸中。讓主缸更為的整潔。增加總體水量,大水體更容易抵抗水質波動,例如對抗溫度,酸鹼度,PH,以及大量的生物排洩物。換水以及添加劑:底缸方便操作,並且起到了緩衝的作用。
減少主缸的水面汙染:油膜,粉塵,夏季昆蟲的屍體都會汙染水面,影響觀展,通過溢流及合適的水流,可以減少或者避免這種現象。
保持主缸內水位的恆定,魚缸蒸發水量,底濾中的水位會下降,但是主缸水位可以保持恆定。我們只需要及時對底缸進行補水即可。底缸的建議就這麼多哦。最後一句忠告:柏林系統的底缸不要設置淡水的乾濕分離!至於原因,可以在我往期文章中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