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解讀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裡面蘊藏的宇宙奧秘讓人驚嘆!

2021-02-24 宇宙探索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物理中幾大延伸至普通流行文化中的思想之一,這個思想是說你永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和準確速度,並作為隱喻頻頻出現於文學批判,甚至體育評論中!

測不準原理經常被解釋為測量的結果,也就是測量一個物體的位置時,你改變了它的速度,反之亦然。而真正的起源比這要深奧得多,而且也更讓人驚異。

測不準原理存在的理由是因為宇宙中所有的東西都同時表現出粒子和波的形態。在量子科學裡,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和準確速度沒有任何意義。要想搞懂這些,我們需要思考表現出粒子或波的形態的意義。

粒子的定義是於時間中任何一瞬間存在於唯一一個地方,我們可以將它用圖表描繪出來,顯示著找到這個物體在某個位置的可能性,100%在某個位置,0%在其他所有位置。

而波是空間中散開的幹擾,就像池塘上覆蓋著的漣漪,我們可以清楚地識別出波型整體的特徵,最重要的是它的波長,也就是相鄰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或是兩個相鄰的波谷。但是我們不能將其分配到一個未知上,它在一個位置上的可能性很小。

波長是量子物理的基本,因為一個物體的波長與它的動量息息相關,動量是質量乘以速率。一個移動得很快的物體有很大的動量,相應的波長就非常短。一個很重的物體即使速度不快,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動量,同樣波長也非常短。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注意不到日常物體波的本質。如果你將一個棒球向上扔的話,它的波長是10的負33次方米,小得完全無法發現。

但是微小的物體,比如原子核電子,有足夠大的波長,可以用物體實驗來測量。所以如果我們有一個純波,我們可以測量出它的波長,並以此推出它的動量,但是它沒有位置。我們可以很好地測量出一個粒子的位置,但是它沒有波長,所以我們不知道它的動量。

要得到一個同事有位置和動量的粒子,我們需要融合著兩種思想,也就是畫出一個有波的圖表,但是只在一個小區域內有波,要怎麼才能做到呢?

答案是將不同波長的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給我們的量子物體一些有不同動量的可能性。當我們將兩個波加在一起時,我們發現有些地方波峰對齊,創造出一個更大的波,而其他地方則是一個波的波峰抵消了另一個波的波谷。

結果就是有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波,中間隔著一段空白。如果我們加入第三個波,這些波相互抵消的地方則更大,加入第四個則會變得更大,而有波的區域越來越小。

如果我們繼續加入波,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波包,在小區域內由一個明確的波長,而這就是一個本質同時是粒子和波的量子物體!

但是為了達到這點,我們必須要放棄對於位置和動量的確定性,它的位置並沒有被限制到一個點上,在波包中心附近找到它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我們時將很多波加在一起創造出的波包,也就是說測量出的動量有可能對應其中任何一個波的動量!

位置和動量都是不確定的,並且這兩個不確定性是連接的。如果你想減少位置的不確定性,則要做出一個更小的波包,也就是加入更多的波,也就是更大的對動量的不確定性。而而如果你想要更確定的動量,則需要一個更大的波包,也就是更大的對位置的不確定性!

這就是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被德國物理學家沃爾納-海森堡在1927年第一個提出。這種不確定性並不是測量方法的好與壞,而是將物質粒子與波的本質和在一起後不可避免的結果。測不準原理並不是測量的一個實際限制,而是一個物體性質的限制,是宇宙基本結構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
    月,年輕的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發展出了量子理論中的一個主要關鍵——測不準原理,涵義極為深遠。 雖然其他的科學家也許覺得波動的方法比較容易使用,但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卻很自然地讓他發展出了測不準原理,也因此聲名大噪。在矩陣數學中,並非都會是 a×b=b×a,對於不可交換的變量組,例如位置和動量,或是能量和時間,就會產生不確定的關係。海森堡還做了一個思考性的實驗,他設想以γ射線顯微鏡來測量電子的位置。
  •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的是用光測不準粒子,但並非指其他方法都測不準,是這樣嗎?
    (宇宙探索QQ群:1145693748)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 對「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最大的誤解進行深度剖析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們能同時測準速度和位置,這個僅僅是在宏觀世界才能做到,在微觀世界是做不到的,因為微觀世界遵循「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關於這個原理我之前已經詳細講解過,如果你沒看可以先往前翻下。這個測不準原理的核心就是:我們永遠無法同時精確測量出一個微觀粒子的速度和位置(速度也可以替換成動量)。
  • 科學百科53期丨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是怎麼回事?
    ▼第五十三個問題: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是怎麼回事?要解釋測不準的問題,我們先得問一問:什麼叫做測準了?再舉個例子,假定你想測量輪胎中的空氣壓力,你就要讓輪胎逸出極小量的空氣來推動測壓計的活塞。但是,有空氣逸出這個事實就說明,空氣的壓力已經由於測量它這一動作而稍稍降低了。有沒有可能發明一些非常微小、非常靈敏,而又不直接同所要測量的性質發生關係的測量器件和方法,因而也就根本不會給所要測量的性質帶來絲毫變化呢?
  •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揭開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神秘面紗
    量子力學的靈魂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世界的救世主。如果不是在量子力學中,量子力學在它開始之前就已經崩潰了。根據海森堡說法,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常數除以4π(ΔxΔp≥h/4π)。
  • 平行宇宙與測不準原理之間的聯繫
    hello,大家好,我是夜世界的夜先生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一聊測不準原理和平行宇宙的關係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的測不準原理是構成量子力學的基礎原理之一,在該理論中表述了一個概念,你沒有辦法同事確定一個微觀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 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是儀器本身測不準,還是其他原因?
    測不準原理,這幾個字其實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會誤認為是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測不準原理或將被打破?新技術「繞過」了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例如,在量子力學中,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暗示了「測量反作用」的存在:對粒子位置的精確測量總是會破壞任何關於它的動量,因此也就破壞了預測它的任何未來位置。回溯規避技術專門設計為「繞過」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通過仔細控制測量中獲得的信息和未獲得信息,例如只測量振蕩器的振幅而忽略其相位。理論上,這種方法具有無限的靈敏度,但代價是只有一半的可用信息。
  • 科學異聞錄之測不準原理——上帝為人類蒙上的雙眼
    於是,上帝之說再一次出現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上帝為了怕我們窺探到他的存在而設定的原理——測不準原理。測不準原理的背景這裡不得不先提一個人,一個量子力學的開拓者——海森堡。今天的主題是測不準原理,這件歷史懸案就先放一放。
  • 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是個啥?通俗的給你解釋一遍!
    接觸過量子力學的人都知道,量子力學中有一個怪異的現象,那就是測不準原理。好吧,這其實是當初翻譯時的誤解,確切的來說應該是不確定性原理,是由海森堡首先提出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準確的來說,就是微觀粒子的動量和位置不能同時測量到。
  • 量子力學與測不準原理
    可惜的是,宇宙說明書沒找到,當年在丹麥的同僚,玻爾同學,橫空出世,拿著一柄「測不準原理」魔杖,反而把愛因斯坦的根刨了!    ——什麼都測不準了,現代物理學還搞個球啊?    看如何用華夏文明的「道」的思維維度來解讀這個所謂的世紀大殺器「測不準原理」。        中國的「道」,包含著一種最高維度的世界觀。
  • 「測不準」迷霧:我們如何知道所有人共享著同一個世界?
    沃納·海森堡,出生於德國的維爾茨堡,自幼聰慧過人。當年,二十歲剛出頭的海森堡就敢挑戰量子力學泰鬥玻爾,後被慧眼識英才的玻爾收為學生;24歲創立了矩陣力學;31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力學中著名的「測不準原理」即是由海森堡提出的。所謂測不準原理,是指任何粒子的位置和動量無法同時被確定,知道了位置,動量就不確定;知道了動量,位置就不確定。
  • 宇宙已註定,人類是程序嗎?測不準原理是如何幹掉拉普拉斯妖的?
    這裡大家可以試著,將我們的科學格局和視野放大到整個宇宙,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出這樣一個猜想:假如存在著這樣一隻妖怪,它擁有足夠的計算力,它知道這個宇宙所有物質的運轉規律,知道每一個基本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計算出了所有能量的流動,那麼這個妖怪會否能了解宇宙的所有過去和所有未來呢?這個妖怪名叫「拉普拉斯妖」。
  •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最精密的數學推導出的唯心主義
  • 是真的測不準,還是測量過程無法改善使得測不準,你想過嗎?
    是真的測不準,還是測量過程無法改善使得測不準,你想過嗎?我們知道哥本哈根詮釋由波爾和海森堡於1927年在哥本哈根合作研究時共同提出的。此詮釋建立在由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Max Born】所提出的「波函數的概率表達」上,之後發展為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
  • 量子哲學與唯識(三):測不準原理
  • 上帝不會擲色子,測不準原理僅僅是測不準
    海森堡整出了個測不準原理,意思是無法同時確定電子的動量和位置,是這樣的嗎?當然是,這和實驗結果符合的很好,但這只能說明是測不準,而不表示電子的位置和動量無法確定。測不準原理只是測不準,不表示量子的動態無法確定,電子核內運動方程我已經給出了,我們可以根據電子半徑算出它的頻率或動量,以及經過時間t以後電子的位置。電子和其它所有物質和粒子一樣走的是螺旋線,橢圓方程。電子是有運動軌跡的,當然測量也會干擾電子運動,但不表示電子是以概率存在,如果是這樣,概率就不會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