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出液體表面張力及其溫度變化率的理論公式,展示理論計算的結果

2020-12-03 物態

第5章 液態自然體系的數學描述(之三)

5.8 水表面張力係數及其溫度變化率的理論計算

「水,及水的三相變化:冰、液態水、水蒸氣,對整個生態圈系統和地球環境有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其中對冰、水及其界面性質和相變的研究,不僅可以加深對自然界最常見物質,最常見相變的理解,而且對凝聚態物理、化學、環境科學、生物學有巨大的影響。該課題研究,已經成為相關交叉學科的研究熱點,……」[21]。水的表面張力係數及其溫度變化率等物理量,是人們認知水及其表面性質的最基礎的理論與實驗課題之一.

問題迄今為止,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尚無理論計算液表面張力的先例.

解答: 推導表面張力及其溫度變化率的理論公式, 並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展示定量計算的結果.

1. 推導表面張力係數方程

表面張力係數在數值上等於增加單位表面積所增加的表面能。嚴格說來,表面能是在等溫條件下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表面內能部分,在熱力學中稱為表面自由能.所以從能量角度看,表面張力係數α就是增加單位表面時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據此,液態體系物態方程

上式代入式5-24得

進展:半經驗的式5-26、式5-27表明,液體表面張力係數只是溫度、液體密度與飽和蒸氣密度(或飽和蒸氣壓)的函數.在試驗確定具體液體的常數b之後,應用兩式都可以在定量意義上計算該液體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表面張力係數.

2. 推導表面張力係數溫度變化率的理論方程

進展:純理論的5-28中不含任何經驗常數,是純理論的普適公式,真實地描述了液體表面張力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客觀規律,清晰地解答了「液體表面張力為什麼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的古老問題.

3. 水及部分液體的表面張力係數的理論計算

1.0% ;3項小於2.0% ;小於4.0%與6.0%的各1項.

進展:半經驗5-27不僅對水正確,而且對物理性質迥異的其他液體,也具有普性意義.

4. 水表面張力係數溫度變化率的理論計算

對9個不同溫度區間的水,採用物理手冊上的液體密度與飽和蒸汽密度的實驗觀測數

進展:純理論的5-28用簡潔的數學語言準確地描述了水表面張力係數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自然規律.

5. 臨界點表面張力係數的數學描述

應用式5-26至式5-28,不僅可以在定量上準確計算水、汞、乙醚、乙醇等液體物質的表

進展: 5-26用簡潔的數學語言,描述了臨界點時液體表面張力係數都為零的自然特性.

2)液氦的表面張力係數極小

氦原子間的相互作用(範德華力)和原子的質量都很小,很難液化,更難凝固。富同位素

進展:理論計算結果與實驗觀測值高度吻合的事實證明:簡潔的數學語言可以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正確描述液體表面張力係數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自然規律。

參考文獻

[21] 潘鼎、王恩哥.10000個科學難題物理學卷.科學出版社,2009-5, 561頁

相關焦點

  • 溫度對表面張力的影響
    ,烷烴表面張力與溫度關係有以下特點: (1)圖中所有物質的表面張力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表面張力直到距臨界溫度30℃以下都是隨文獻認為許多純液體的表面張力直到距臨界溫度30℃以下都是隨溫度上升而線性下降
  • 推導解答「液體如何精確處理」問題的物態方程與表面特性函數方程
    [3]與統計物理學系綜理論方法不同,類似第4章中對氣態體系的處理方法, 將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式3-1直接應用於液體平衡體系邊緣區域的表面保守力場 方向上, 用表面保守力場所固有的表面自由能作為描述液體內部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特性的狀態參量,就可以導出描述液體平衡體系的玻爾茲曼因子方程.進一步可以導出液體的表面熱力學函數、克勞修斯—克拉珀龍方程
  • 氣液兩相共存體系的精確描述及冰升華熱與溶解熱的理論計算
    5.10 理論計算冰的升華熱與溶解熱1.冰與飽和蒸氣界面的表面特性函數方程由式5-37可直接導出:摩爾表面自由能方程5.理論計算冰的溶解熱進展:應用冰的物態方程, 不僅可以對冰的升華熱、溶解熱進行理論計算,而且計算結果與實驗觀測值高度吻合
  • 食品材料表面張力檢測儀
    按測試,軟體自動拍照-查找敏感點-計算接觸角值-顯示計算結果,整個過程無須人工幹預,以降低人為因素影響4、接觸角量測技術:數學模型擬合與真實液滴外廓實際量測相結合,解決非對稱圖像測值問題5、測試液滴狀態,共4種:懸滴法(Pendant Drop/測表面張力)、停滴法(Sessile Drop)(2/3態)、氣泡虜獲法、插板法等6、曲面修正:上凸曲面、下凹曲面
  • 【浙江大學】液體表面張力動態測量實驗儀
    基於「氣泡幅頻當量法」 原理設計的動態液體表面張力測量實驗裝置及實驗方法,將現代測量技術與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緊密結合,提高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液體表面張力動態測量實驗儀是一種應用於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上,面向學生使用的操作性強、可靠性高、重複性好,物理量顯示簡潔並可根據實驗原理進行不同實驗內容測量的實驗裝置。
  • 科學家計算出墨水傳播公式
    首先通過進行理論計算,一個研究小組給出了預測來自一根書寫的鋼筆的墨水傳播公式。 計算表明,在紙張的粗糙度中存在著一種平衡作用,它決定了驅動墨水流動的吸引力,或者說「表面張力」,以及墨水的摩擦力,或者說「黏性」。
  • 表面化學-表面張力測試(一)
    這個現象實際上是由於洗潔精減小油膜處水的表面張力,但是外圍的水的表面張力並沒有變化,力大的拖動了力小的。(如果立白洗潔精的推廣人員路過,下面的讚賞麻煩點一下。謝謝。)表面張力的定義1.  液體為達到最小表面積趨勢的能力。2.  液體沿線單位長度所受平行於表面的力。單位是毫牛每米(mN/m)。
  • 白酒與表面張力
    白酒的表面上存在著一種使其液面緊縮的力,這種液面上垂直作用於單位長度線段上的緊縮力稱為液體的表面張力。 表面張力的產生是由於白酒液體界面上物質分子與本體分子的受力情況不同,這種受力不均源於物質內部不平衡的分子間作用力。
  • 流體型滅火劑表面張力測量中的誤差分析
    而在消防科技 領域中,最常用來測量流體滅火劑產品表面張力的方法 是吊環法,即duNoiiy環法。吊環法是一種直接測定被 測液體表面張力,不需提供基準物質表面張力的方法。 因而具有精度較高、操作簡便、結果直接等特點。吊環法 測量原理。
  • 航天員展示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及液體表面張力
    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基礎物理實驗,展示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
  • 製作水膜、水球─液體表面張力
    晃動金屬圈,水膜也沒有破裂;往水膜表面貼上一片畫有中國結圖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她接荌竣F第二個水膜,用飲水袋慢慢往水膜上注水,水膜變成一個大水球。再向水球內注入空氣,水球內形成兩個球形氣泡,既沒有被擠出水球,也沒有融合到一起。最後,王亞平注入紅色液體,紅色慢慢擴散開來,把水球變成一枚美麗的「紅燈籠」。  解讀:這兩個實驗均展示了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
  • 表面活性劑表面(界面)張力的分析檢測方法
    表面張力(或者說自由表面能)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於表面或界面層的分子受力不平衡所致。分子之間作用力越大,表面張力越、大。一般來說,極性物質的表面張力比非極性物質的大,固體的表面張力比液體的大。    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很多,如環法、滴體積法(或滴重法)、最大氣泡法、平板法、毛細管上升(或下降)法、懸滴法、振動噴射法等。
  • 表面張力測試儀試驗原理和方法解析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不混合在一起的兩種液體的界面。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界面張力。表面和界面張力有幾個不同的單元。界面張力,也叫液體的表面張力,就是液體與空氣間的界面張力。在數值上與比界面能相等。固體表面與空氣的界面之間的界面張力,就是固體表面的自由能。
  • 446 氯化鋰溶液-表面張力
    計算公式氯化鋰溶液表面張力計算公式如下:T=t+273.15'KTCW=647.14'K,℃;sigmas為溶液表面張力,mN/m;sigmaw為純水表面張力,mN/m;x 計算軟體利用上述公式編制氯化鋰溶液表面張力計算軟體如下。
  • 用低電壓可控制液體材料表面張力
    原標題:用低電壓可控制液體材料表面張力  科技日報訊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新技術,可通過提供非常低的電壓來控制液體材料表面的張力,進而為新一代的重構電路、天線和其他技術打開了一扇門。   研究人員使用的是一種鎵和銦的合金液體金屬。
  • 普朗克黑體輻射理論
    理想黑體可以吸收所有照射到它表面的電磁輻射,並將這些輻射轉化為熱輻射,其光譜特徵僅與該黑體的溫度有關,與黑體的材質無關。
  • 神奇的表面張力
    什麼是水的表面張力?水分子靠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一種相互吸引力。 但是在水面上的水分子,上面是空氣沒有水分子,只能跟水下的水分子互相吸引,就在表面形成了一種指向內部的合力,也是一種令液體表面積縮小的力,這就是水的表面張力。
  • 表面張力的測試原理和方法
    力學角度理解:當液體與氣體接觸時,處於表面的液體分子少,沒有足夠的引力使其像內部分子一樣自由移動,整個表面受到內部的拉力,液體的自由表面有收縮的傾向,表面分子表現出相互結合的內聚力,即表面張力。能量角度理解:在單位長度上產生液體單位表面所需的功,即在單位長度上將內部分子移至表面層消耗的能量。
  • 防靜電屏蔽袋廠家介紹什麼是防靜電液體的表面張力
    防靜電屏蔽袋廠家介紹什麼是防靜電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於液體表面,使液體表面積縮小的力,稱為液體表面張力。其原因是液體與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薄層,稱為表面層,表面層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為引力。就象你要把彈簧拉開些,彈簧反而表現具有收縮的趨勢。
  • 導熱材料導熱係數計算公式解析
    是表示材料熱傳導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使用傅立葉定律作為其導熱係數的計算公式。材料的導熱係數會隨組成成分、物理結構、物質狀態、溫度、壓力等而變化。不同成分的導熱率差異較大,導致由不同成分構成的物料的導熱率差異較大。空氣為熱的不良導體,單粒物料的導熱性能好於堆積物料。此外,一般上面我們定義的導熱係數是針對均質材料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