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槍手,真的非常少,可謂百裡挑一;其他士兵,槍法其實都是八九不離十的,大家都差不多;也有極個別,槍法真的不敢恭維,每個連隊總有個別槍法稀巴爛的人。
其實,這也非常正常,想想當年學校念書時,成績非常拔尖的,在班裡鶴立雞群的就是一、二個同學(家長會上常被表揚的對象),絕大部分同學都處於中遊或稍上或偏下的位置,當然,也有少數人成績墊底的(家長會上常被批評的對象)。
每年新兵除了隊列訓練、器械訓練、體能訓練、擒拿格鬥、單兵戰術、上政治課、學唱軍歌,坐板凳上背條例等以外,還要進行投彈、刺殺、包紮、脫戴防毒面具等訓練,其中,射擊肯定是新兵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核內容,反映的就是單兵技戰術綜合素質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新兵打靶,基本上都是100米臥姿固定胸靶射擊,一般會先打5發子彈,由於許多人從小到大,可能就是第一次正式摸到步兵槍械,因此,其心情之激動會溢於言表。
此時,對於射擊可能不一定是好事,射擊這玩意定要氣定神閒,人一開心激動,心跳都會加速,呼吸也會加快,況且,是第一次射擊,第一發子彈出膛,許多人會被震得耳膜嗡嗡響,真的會影響打靶成績。
因此,新兵出現第一次射擊時,5發子彈只能上3-4發,其中,有1-2發子彈脫靶的現象,也是常見的現象,大可不必大驚小怪。
新兵射擊出現子彈脫靶現象,班長除了鼓勵以外,還會幫助新兵找子彈脫靶的原因,可能會開個班組會,全班討論射擊時子彈脫靶的問題。
因為射擊之前,班長或射擊教官早就強調了瞄準時要三點一線、扣動扳機時發力要均勻等射擊要領,但是新兵聽說的,與自己實際操控槍械射擊時,還是會有非常大的差距。
射擊其實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心急不來的,如同上課做作業一個道理,悟性高的士兵,當然射擊成績就好了,大多數士兵也就中遊水平,5發子彈能打個40-45環,槍槍命中靶心,成績50環的士兵是極個別。
張桃芳,當年是我志願軍第24軍三營八連的文書,其部奉命秘密前往元山,到達指定地點以後,為了不讓士兵戰鬥力銳減,連隊就展開了射擊訓練。
在射擊場上,每人打3發子彈,1發上靶,算成績過關,在眾目睽睽之下,作為標兵的張桃芳連打3槍,卻1發子彈都未上靶,讓連長折了面子,射擊訓練以後,張桃芳就成了炊事員。
平常用三八式步槍射擊訓練時,成績非常過硬的張桃芳,竟然連開3槍,槍槍都不上靶,張桃芳就不停地琢磨手中這把蘇制莫辛·納甘5發手動步槍,其射擊究竟和日式三八5發手動步槍有什麼不同。
終於,在537高地實戰中,張桃芳用這把蘇制步槍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擊斃了214個敵人,創下了當時朝鮮戰場上狙擊射擊的一個新紀錄,被志願軍總部為其榮記特等功並授予他「二級狙擊英雄」榮譽稱號。
舉射擊英雄張桃芳三槍脫靶的真實案例,就是為了說明新兵第一次打靶,出現子彈脫靶的現象非常正常,不存在什麼嚴重的問題。
只要認真總結經驗,找到子彈脫靶的原因,平常加以苦練巧練,一般戰士都能取得良好以上的射擊成績,步兵如果射擊都不達標,不如捲鋪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