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環境汙染 美軍研製不含鉛的子彈(圖)

2021-01-09 網易科技

  餘夫


  最近,美國五角大樓宣布斥資500萬美元,委託阿連特(Alliant)公司為美軍研製一種不含鉛的「環保型」子彈。總部設在明尼蘇達州的阿連特是世界最大的彈藥生產商,每年能生產34億發子彈。


  自從子彈誕生以來,它的形狀、構造以及彈藥成分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的核心材料卻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鉛。鉛這種金屬密度很大,同時又很柔軟,具有良好的可延展性,是作為子彈頭內殼的理想材料。在擊中目標後,它會擴展變平,因此能夠使傷口擴大,提高殺傷力。


  但鉛對環境的破壞也是十分嚴重的。美軍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小口徑武器的子彈都含鉛,雖然每發子彈的含鉛量僅為約2—3克,但每年僅新兵訓練就會打出2億多發M—16步槍子彈,也就是說,會有幾百噸的鉛殘留在靶場的土壤裡,它們有可能被動物吃掉,或隨著雨水進入地下水,因此可以說「遺害無窮」。1997年,美國環保署曾一度關閉麻薩諸塞州的50個陸軍射擊場,就是擔心那裡的鉛汙染過


  於嚴重。迫於當地公眾和環保署的壓力,五角大樓開始消除靶場中的鉛,但這是件勞神傷財的事。靶場洗鉛的辦法主要有兩種,即所謂的「幹處理」和「溼處理」,但無論哪一種方法都必須將靶場上的泥土篩一遍,因此成本很高。據估計,清除一發5.56毫米口徑子彈中所含的鉛需要77美分,而一發子彈的成本也不過25美分。迫於經濟壓力,五角大樓近年來減少了實彈射擊訓練。


  從1994年起,美軍開始研製不含鉛的子彈。在「陸軍環境中心」的資助下,阿連特公司研製出用鎢作為彈頭主要材料的「綠色子彈」。鎢的毒性較低,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而且鎢彈的準確性、殺傷性和穿透性完全可以和鉛彈媲美。但是鎢的硬度太大,必須加入錫或尼龍才能加工成需要的形狀,此外它的硬度還會加速對槍管內膛的磨損。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生產了8500萬發鎢彈,它們在靶場上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只不過沒有接受過實戰的檢驗。


  5.56毫米鎢彈的成本要比鉛彈稍高,每發約為36美分,此外它的生產過程也比較複雜。五角大樓此次投資500萬美元,是希望阿連特公司能夠研製出新一代鎢彈,以適合各軍種所有口徑的武器。但維吉尼亞州的「美國政策中心」卻對「換彈」計劃提出了反對意見,它擔心美國會越來越依賴從中國進口鎢,此外新彈頭會加速對槍膛的磨損,提高武器成本。


  但美國國防部已經下了決心。「陸軍環境中心」發言人鮑勃·迪米切爾說:「阿連特公司的新型鎢彈將在2005年全面生產,五角大樓希望在未來10年內將大部分子彈實現無鉛化。屆時軍方將不必再擔心子彈的環境影響。」



相關焦點

  • 鎢作為彈頭主要材料美軍研製不含鉛的子彈(圖)
    鎢作為彈頭主要材料美軍研製不含鉛的子彈(圖)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最近,美國五角大樓宣布斥資500萬美元,委託阿連特(Alliant)公司為美軍研製一種不含鉛的
  • 美軍研綠色技術:空氣海水變油 用生態子彈(圖)
    可攜式能量增強型背包系統,可通過一塊62瓦不反光且可靈活轉換角度的太陽能面板為電池充電。北約軍隊使用噴霧泡沫絕緣材料在前方作戰基地搭建的臨時建築,防塵、防熱、防冷、防噪等功能得到明顯增強,可節省50%的能源需求。
  • 美國成功研製雷射制導子彈 可自動鎖定目標(圖)
    2月初,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對外宣布研製了一種類似飛鏢的雷射制導子彈。這種雷射制導子彈長4英寸(約合10.16釐米),適用於點50口徑(指彈殼直徑為0.5英寸,約合12.7毫米)槍族武器。研究人員稱,雷射制導子彈在飛行過程中能自動調整方向,像微型飛彈一樣擊中1英裡(約合1.6公裡)以外的目標。
  • 美軍研製新型太空武器「上帝之杖」
    「上帝之杖」假想圖    上帝之杖:是「神器」還是「雞肋」    ●佔領太空制高點,今日美軍又出新招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上帝之杖」從太空發射後,不依靠任何彈藥,完全依賴動能撞擊來對目標產生破壞力,但攻擊效果卻堪比核武器,能毫不費力地摧毀大型建築群和幾百米深的地下掩體,而且還不會產生輻射。美軍希望把「上帝之杖」打造成為未來空間對地作戰的「殺手鐧」,進而取代令人聞之色變的核武器,成為軍事領域新的戰略級威懾力量。
  • 美軍下一代子彈比我軍粗1毫米,這1毫米意義重大
    這標誌著美軍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應用的,至今還在北約通用的5.56毫米彈藥系統將被取代。據稱美國陸軍正在評估新武器,包括NGSW-R和NGSW-AR步槍,並確定它們將採用全新6.8毫米口徑。圖為5.56毫米北約制式子彈和6.8毫米SPC子彈。如我們之前的文章所述,5.56毫米彈藥在小口徑彈藥中性能出眾。
  • 美軍新型空爆榴彈:子彈當迫擊炮彈使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1月5日發表題為《美國陸軍欲造更好子彈——五角大樓為消滅敵人藏身地而設計的新型空爆榴彈》的報導稱,過去,士兵向所看到的敵人發射一顆子彈,將其擊斃。後來出現了間接射擊,即從遠處用迫擊炮發射炮彈,希望能幸運命中。
  • 一旦爆炸威力比氫彈還恐怖,一枚讓歐洲變無人區,美軍也不敢研製
    對於各國來說,手裡擁有強大的武器是一個國家實力的象徵,而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看來,核武器才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除了比較常見的氫彈、中子彈、原子彈以外,世界上還有一種只存在於設想中的核武器,一旦爆炸比氫彈的威力還要恐怖,只需一枚就能讓歐洲變無人區。
  • 路邊炸彈死裡逃生 詳解美軍10大保命招(圖)
    被派上前線的「水牛」防彈車(資料照片)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伊拉克戰爭後,美軍因路邊炸彈而傷亡的人數不斷增加,路邊炸彈已成為美軍在伊拉克的頭號「殺手」。為了對付路邊炸彈的威脅,美軍的招數可謂層出不窮。第一招:電子幹擾器美軍已開始使用一種高技術的電子幹擾器對付路邊炸彈,並取得一定的效果。雖然駐伊美軍開始使用電子幹擾器,但並非所有美軍車輛都有必要配備這種幹擾器。電子幹擾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電子幹擾,阻止或者延緩引爆器啟動。
  • 美軍新口徑子彈即將問世,對我國的參考價值有多大?
    近年來美國軍隊長期都在恐怖分子和蓋達組織作戰,因此更多的作戰環境處於狹窄地區或城市反恐。而以往美軍所使用的5.56毫米子彈在面對恐怖分子穿著的防彈衣時,其威力被大大削弱。對恐怖分子的打擊能力下降,因而近年來美軍也開始了其新型彈藥的研發。
  • 美國研製的這款聲波武器,不汙染、不破壞設施就能使人致命
    次聲武器具有隱蔽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播距離遠、穿透力強、不汙染環境、不破壞設施等特點,是世界各國方爭相研製的非致命武器,並將成為未來戰爭中非常重要的新概念武器。次聲武器一般由次聲發生器、動力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目前研製的次聲武器分神經型和內臟器官型兩種,前者能使人神經錯亂,癲狂不止,後者能使人周身劇烈不適,失去戰鬥力。法國、美國、俄羅斯都在研製,美國後來居上。
  • 駐日美軍帶來有毒物質和環境汙染 日本民眾苦不堪言
    今年8月,民間機構「二惡英·環境荷爾蒙對策國民會議」對在這兩個自來水廠供水區域居住超過5年的22名居民實施血液調查,結果發現他們的血液樣本中有害化學物質含量分別為全國平均值的兩倍和1.5倍。人們推測,美軍橫田基地可能是上述兩處自來水廠水源地的汙染源。業內人士非常自然的聯想到,有英國記者2018年援引美軍內部資料報導稱,在2010年到2017年間,橫田基地有超過3000升有機氟化合物洩露並滲入土壤。
  • 中國又一鎮國神器「中子彈」亮相 美國軍方叫苦連連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低當量小型氫彈。更正式的名稱是強輻射武器。中子彈是特種戰術核武器,爆炸波效應減弱,輻射增強。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築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汙染。它的體積比氫彈和原子彈都要小,但是在殺傷力上卻絲毫不弱於這二者,因此在機動性打擊上要遠強於原子彈和氫彈的能力。
  • 我為您的孩子準備了16道《探究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的中考試題
    4、對造成下列環境問題及主要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鳥類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濫伐森林使鳥類的食物減少 B、白色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為找到治理鉻汙染的有效方法,科研人員選用若干組斑馬魚,在濃度為79.30mg/L的鉻汙染水體中投加不同量的生物硫鐵,統計96小時後斑馬魚的存活率,結果如下圖:說明:生物硫鐵投加比是生物硫鐵與鉻的摩爾濃度比;PC組指水體中不含鉻,但生物硫鐵含量與投加比為4時相同;Blank組指不含生物硫鐵和鉻的對照組。
  • 逼著美軍換口徑!俄羅斯防彈衣就是強,5.56mm子彈打不穿
    美國軍方之所以放棄現役的M855系列5.56毫米子彈,是因為美軍在實驗中發現,即便是M855A1子彈也無法在作戰距離內有效地擊穿俄羅斯生產的新一代防彈衣。所以美軍急需一款口徑更大、侵徹力以及殺傷性更強的新型子彈。
  • 含鉛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精煉鉛產量為511萬t,廢鉛回收量約為237萬t,回收率達到46%。雖然廢鉛回收率不斷提高,但仍不足50%,半數以上的廢鉛進入水體、大氣、土壤環境中,主要進入水環境,形成含鉛廢水。含鉛廢水中的鉛最高達到90 mg/L以上,一般在2~100 mg/L(蓄電池行業)。
  • 美軍新一代6.8mm子彈 號稱可擊穿世界上任何防彈衣
    上世紀80年代美軍搞的先進戰鬥步槍計劃,折騰了小10年時間,最後黯然收場,主要是參選公司為了一鳴驚人,搞什麼無殼彈、箭形彈、雙頭彈,最後指標都不理想。不過這也不能怪武器廠商,在當年那種狂熱氛圍下,你要是把子彈口徑弄大一點點就膽敢送去選型,第一輪就會被淘汰了,因為技術含量太低了!
  • 威脅不遜於核武器,美軍下令處理三千萬發貧鈾彈,對士兵危害極大
    圖為美軍展示貧鈾彈近日,據媒體報導,美軍開始下令處理遺留在伊拉克等地的3000萬發貧鈾彈,請求環境專家制定處理方案,據稱貧鈾彈的威脅不遜於核武器,雖然它不能發生核爆炸,但是卻擁有輻射殘留,一旦投入實戰使用,將會對士兵造成極大的危害
  • 手榴彈扔到火裡或被子彈擊中可以被引爆麼?美軍胸前掛著為什麼不...
    電影《芳華》中也有這樣一個鏡頭,士兵腰間的手榴彈被子彈擊中而被引爆。那麼這些鏡頭是否符合現實呢?手榴彈可以用子彈觸發麼?再有,二戰時美軍士兵總習慣把手雷掛到胸前,他們不擔心被子彈擊中麼?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因。
  • 子彈再也不用一顆一顆壓,美軍想出新玩法,裝填速度更快
    在現代戰爭中,攜帶輕武器的參戰人員,一般都攜帶數個彈匣進行作戰,總彈藥數約為100到200左右。這個數量看似不少,但是要知道,在二戰中平均消滅一個敵人就需要超過2萬發子彈,而這一數字在伊拉克戰爭中已經提升到了25萬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所以一旦開戰,子彈的消耗是非常恐怖的,士兵隨身攜帶的子彈將有可能很快打光。這也就催生出了給彈匣快速補充彈藥的需求。
  • 中國警察習慣少裝幾發子彈:彈簧質量差,彈匣裝滿子彈可能就壞了
    使用習慣反映國產槍質量:中國警察怕壓壞彈匣,普遍不敢裝滿子彈圖:92手槍在早些年,國內的軍警中普遍存在這樣的習慣:彈匣不壓滿,要留上幾發子彈的餘地。這個習慣並沒有隨著92等新手槍的換裝而全面消失,至今依然非常流行。這並不是中國獨此一家的特色國情,國外也有很多的射手保持這類習慣,只是總體上顯著少於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