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繪製繁瑣耗時?這款AI工具用衛星圖像有效預測全球道路網絡

2020-12-05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7月25日報導(編譯:圈圈)

我們雖然有著衛星圖像和繪圖軟體,但是製作一張精確的地圖仍是一項艱難且費事的工作。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各自都有未被地圖記錄的領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和工程師開發了一種使用深度學習和弱監督訓練的新方法,用於從商業上可獲得的高解析度衛星圖像預測道路網絡。由此產生的模型為最先進的精確度設置了一個新的標準。此外,由於它能夠適應道路網的區域差異,因此可以有效地預測全球的道路。

我們會通過Map With AI(一組新的專業地圖編輯服務和工具)分享模型的詳細信息並將數據提供給全球所有的繪圖專家們。Map With AI有一個編輯器界面RapiD,它將允許專家們根據需要輕鬆查看、驗證和調整地圖。

我們使用這個系統在OpenStreetMap上繪出了泰國境內之前未被記錄的30萬英裡路。如果是讓100名繪圖專家來手繪這份地圖,他們估計會用36個月的時間。而在這一系統的幫助下,我們僅用了18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項目。

準確的地圖數據將有助於Facebook Marketplace和Facebook Local等產品更好地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服務。Map with AI也符合我們的核心目標:連接各個用戶並確保所有人都會在地圖上顯示。與Facebook AI的人口密度地圖項目一樣,該地圖也將作為災害響應、城市規劃、開發項目和許多其他用例的資源公開。例如,2018年印度喀拉拉邦被洪水襲擊時,Map With AI加快了人道主義OpenStreetMap團隊(HOT)對該地區的繪圖以協助救援工作。我們希望RapiD能夠幫助OSM和HOT志願者們的工作,以繪製出世界各地的地圖。

利用新技術實現更高效、準確的繪製

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測繪研究。在2018年的CVPR上,我們為DeepGlobe Satellite Challenge提供了數據和競賽平臺,還參與了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解決方案的評估,以此來提高衛星圖像分析的技術水平。我們還在開發關於遙感空間問題的新技術和架構;調查弱監督學習技術以在全球範圍內應用我們的地圖;並與繪圖團隊合作,大規模測試這些方法以創造出適用的工具。

道路劃分

在從衛星圖像中提取信息時,我們對完全卷積神經網絡進行語義分割並將其和大規模弱監督學習聯繫起來。道路檢測是語義分割的直接應用,其中道路是前景,而圖像的其餘部分是背景。對於道路分段,我們使用了修改過後的D-LinkNet架構(在全球衛星圖像道路提取比賽中獲獎);然後,矢量化和後處理技術可以將這些輸出轉換為與地理空間資料庫(如OSM)兼容的道路矢量。

全球範圍的弱監督訓練

作為泰國道路測繪項目的一部分,我們讓人類專家審查並糾正了人工智慧系統確定的道路網。然後,我們就用這些校正過的地圖作為模型的訓練數據。在泰國測繪項目中,我們繪製了泰國的整個道路網,因此我們對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都很有把握。我們發現,對該數據集的訓練為泰國提供了高度準確的驗證結果,但讓其他地區的準確率急劇下降。由於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繪製全球道路網,所以我們還研究了如何使用其他地區的OSM數據來訓練新模型。

其它不同國家之間的地圖繪製仍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研究了新方法以獲得更多關於地形方面的高質量訓練數據。我們從之前關於OSM數據的弱監督圖像分類和訓練建立的檢測模型中得到靈感,嘗試將弱監督的訓練思想從分類轉換為語義分割。該實驗需要在準確數據覆蓋範圍的區域,然後將OSM資料庫的道路向量轉換為光柵化語義分段標籤。

大多數可用於訓練道路分割模型的數據集都偏向於某一特定區域或發展水平。例如,DeepGlobe道路數據集僅包含來自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數據,而SpaceNet Road Extraction Challenge的數據集僅關注主要城市。我們創建的數據集橫跨六大洲和各類發展水平,提供比其他可替代方案更多的數據。為了評估更大、更多樣化的數據集是如何影響我們模型的普遍性,我們評估了OSM訓練模型以及DeepGlobe模型。我們在其他幾個數據集(拉斯維加斯、巴黎、上海等)上也評估了這兩個模型。在這些測試集中,DeepGlobe模型的IoU(一種測量在特定數據集中檢測相應物體準確度的一個標準)得分為0.218,OSM訓練模型的平均IoU得分為0.355。

基於人工智慧的工具,可有效創建新地圖

一旦模型識別出潛在的道路,我們需要驗證該道路的真實性並將其提交給OSM。將這些數據帶給社區是我們工作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模型的結果儘管很強大但並不完美,地方或地區差異會影響對道路的正確分類。一些結果錯誤地追蹤了其他衛星圖像特徵,例如幹河床、狹窄的海灘和運河。此外,該模型可能找不到區域內的所有道路,或者可能忽略對專業人體映射器而言顯而易見的連接點和潛在道路。因此,我們的下一步是將模型的結果加入到有能力的映射器中,這些映射器已經接受過如何驗證模型結果的專業訓練。為此,我們使用的是社區地圖比較熟悉的工具(iD、JavaOpenStreetMap和Tasking Manager)。

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構建RapiD,這是廣泛使用的基於Web的iD地圖編輯器的開源擴展。此外,我們構建了一個系統,它會將模型的結果與OSM中已有的數據相結合。這個過程稱為合併,它們會建議如何將新道路與現有數據相結合,並防止用建議道路覆蓋現有道路數據。我們希望RapiD能夠讓社區地圖的人們為他們自己的用例改進和利用這些工具。

RapiD編輯器允許審閱者可視化混合道路,突出顯示新更改的道路,並使用新命令和快捷方式執行最常見的數據清理任務,例如調整道路的分類以適應周邊環境。因為我們擴展了現有的編輯工具iD,所以映射器能夠使用熟悉的工具來處理新數據。為了確保向OSM提交高質量的數據,我們通過完整性檢查來發現模型結果的潛在問題。

地圖界領先者的早期反饋鼓舞人心

「該工具在建議機器生成的功能和手動映射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對iD的調整及增加的快捷鍵使其足夠強大,足以滿足那些想要隨意使用它的地圖製作者的需求,」OSM的長期撰稿人Martijn van Exel說道。「這肯定會成為OSM未來的關鍵部分,我們永遠不會繪製世界,並在沒有機器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繪製,重點是要找到繪製的最佳點。OSM是一個人物項目,地圖反映了地圖製作者的興趣、技能和傾向等。」

「在我看來,RapiD最獨特的優勢在於它可以用於世界上最複雜的地理區域,那些地區急需自動化。大多數現代算法、訓練集和技術被發明用於具有高度發達基礎設施的區域。在許多道路沒有明確界定和維護的發展中國家(例如非洲、東南亞、拉丁美洲),即使是受過最好訓練的人也很難識別並對其進行正確的分類,」共享單車行業的測繪專家Dmitry Kuzhanov說。

「RapiD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因為它將人工智慧與人類天生具有的智慧相結合。我們人類仍然參與其中,但結果卻變得更加有效,」Mapillary的戰略合作夥伴經理Edoardo Neerhut說。

總而言之,合適的工具可以優化地圖、減輕繁瑣和耗時的道路繪製工作,提高道路繪製的準確性、並為識別最佳道路提供選擇。提供不影響繪圖專家能力和判斷力的工具非常重要,我們將根據這些專家的反饋不斷改進RapiD,以使製作過程更加順利。我們相信最終的RapiD將有助於提高衛星圖像的繪圖效果。

相關焦點

  • 通過人工智慧、衛星圖像和智能無人機繪製全球汙染地圖
    從繪製全球捕魚船隊到繪製地球上不斷變化的森林,數據、計算和人工智慧都可以得到非常積極的利用。如果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全球汙染,特別是測繪非法垃圾堆積物,結果會怎樣?四年前,我遇到了下級法官Kenk讓我們基金會的使命是「連接,使世界各地的人們和組織,使我們的地球浪費自由」,當時有113個國家的1500萬名志願者工作清除非法傾倒世界各地的網站。
  • 繪製海底地圖:衛星數據顯示海床以下1英裡處有未知山脈
    專家收集了裝備有高清高度計的衛星數據。他們用電腦程式建立了一個海底重力模型,精確度是現有版本的2倍。這個地圖顯示了北大西洋的洋脊。紅點繪製出了地震帶,同時也揭示了板塊的邊界。  另外一張垂直重力梯度圖也繪製出地震帶的位置,在印度洋的中心,三大板塊交界的地方。  包括非洲板塊,印度 - 澳大利亞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印度洋這一區域的地圖繪製一直很弱,包括今年3月8日馬航墜機的地點。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怎麼繪製地圖的?此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譬如傳統的地圖繪製業便是如此,自從人類發明了遙感衛星,繪製地圖的工作就徹底告別的人工。如今,我國成百上千顆「北鬥」遙感衛星在地球外太空公轉,24小時全方位將地球的各種影像資料拍下傳回地面,繪製一張地圖足不出戶,在室內便可輕鬆完成。 那麼,在沒有衛星的時候,我國古人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
  • 商業遙感衛星助力,谷歌 / 必應地圖壯大高清圖像
    如果你是必應地圖、谷歌地圖的忠實愛好者,那你一定非常熟悉衛星地圖服務。現在,全球新一款商業遙感衛星「Worldview-3」近日將發射升空,搭載了分辨高達50cm的攝像頭裝置,同時免費為公眾提供這些高清圖像。
  • 全球空氣汙染地圖繪製
    這些地圖使用了來自哥白尼Sentinel- 5p衛星的數據,用14天的移動平均值顯示了二氧化氮的平均濃度。這些地圖不僅顯示了全球範圍內隨時間的變化,還為用戶提供了放大到感興趣區域的可能性,例如中國的任何城市或地區。
  • 被人口普查漏掉的人,AI在衛星地圖上能看見
    分區密度地圖引入了許多輔助信息,其中既包括山嶺、水域等地形信息,也包括農田、森林等土地性質信息。隨著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發展,道路、建築等設施的遙感圖像也被添加進來。這些信息可以體現不同地理環境下,人口分布水平的大致範圍,將它們與人口統計數據相結合,就可以獲得更加符合真實情況的人口分布地圖了。
  • 探秘谷歌地球,它如何繪製全球98%的地圖?
    幕後——谷歌地球圖像谷歌地球依靠衛星和航空圖像繪製地圖,並在此基礎上增加其他數據。谷歌地球(GoogleEarth)將數千萬張圖片拼接在一起,以在不同距離創建合成圖像。陸地衛星和哨兵衛星提供了主要圖像。
  • 谷歌地圖試圖為全球超過10億用戶繪製全球地圖
    打開APP 谷歌地圖試圖為全球超過10億用戶繪製全球地圖 發表於 2020-03-15 17:05:00 谷歌地圖試圖為全球超過
  • 你永遠不知道,衛星幫我們擋了多少災
    最近20年,隨著微型立方體衛星技術發展成熟,一些民營衛星公司開始嘗試,用廉價的立方體遙感衛星組成衛星星座,以遠低於傳統中大型遙感衛星的成本捕捉和傳輸更多遙感圖像。,Flock-1能夠以3米的解析度,每天更新一次全球影像數據,其覆蓋的廣度和更新程度無與倫比,這也讓Flock-1成為全世界唯一具有全球高解析度、高頻次、全覆蓋能力的遙感衛星系統。
  • CB Insights:2017全球AI企業100強(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Anki的主要產品是Anki Overdrive,用技術結合電子遊戲和物理道具。6. Appier這是一家臺北的技術公司,幫助企業用人工智慧獲得增長和成功。7. Atomiwise Inc他們用人工智慧發現新的潛在的藥物,研發了第一個設計藥物結構的深度神經網絡。8.
  • MIT 更新最大自然災害圖像數據集,囊括 19 種災害事件
    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自然災害衛星圖像數據集。2020 年,多災多難的一年。,這對於搶救工作極為不利。人員觀察分析衛星圖像耗時耗力這些圖像包括了災前、災後圖像,圖像可用於構建定位和損傷評估這兩項任務。
  • 為什麼說地圖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工具?
    這本書是為希望通過地圖能告知和擴大自己的統治的國王羅傑二世所繪製的,包含了70張區域地圖,每張地圖上均附有其城市,道路,河流和山脈的詳細說明。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中,它是已知世界中最精確的地理作品之一。後來,它幫助指導了Vasco da Gama通過海上航行到印度。
  • 美國領跑AI創新?福布斯全球AI 創企Top 50
    但是,哪些公司會在這場競爭中領先呢?研究公司CB Insights日前評選了「AI 100」,列出了全球100家最有前途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通過CB Insights的Mosaic算法,基於融資歷史、投資者質量、業務類別和動量等因素,他們從超過1650名候選公司中得出了結論。
  • 衛星圖像提供了一種新的棲息地檢測方式
    ——衛星圖像,它可以通過算法來運行對地球的俯視快照,以便「識別和量化土地覆蓋變化和棲息地喪失狀況」,這使「系統的保護監測」成為可能。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和其他關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人士已經開始利用衛星圖像來尋找新的研究區域,如估測無管制的捕魚活動、繪製全球森林損失地圖、定位海洋中的塑料廢物並請人們注意某些特定棲息地的破壞案例,但能夠有效掃描關注領域並觀察變化的工具並不多。目前缺乏可靠的、廣泛的監測有幾個相關的影響。例如,研究人員不知道當前棲息地退化的程度,現有保護措施得不到有效執行等等。
  • 谷歌地圖將用上更高解析度衛星圖像
    六月中旬,美國政府放寬了對衛星圖像清晰度的限制,原先衛星地圖提供商只能使用或售賣精度在50cm左右的衛星地圖,但規則放寬之後,限制更改為了31cm,這意味著我們將獲得更為清晰的地圖。
  • 有沒有可以瀏覽高清衛星地圖的APP或者網址?
    有沒有可以瀏覽高清衛星地圖的APP或者網址?下面分幾類,網址、 APP,都是有高清衛星圖像的,在測繪、建築、規劃等領域,高清衛星圖像有很多功能,很多節點需要看清楚項目所在位置,所以,高清衛星圖像非常重要。
  • WMO繪製全球大氣汙染物沉降圖,日本研發強風預測系統|國際
    轉眼間5月也已進入尾聲,在3月至4月間,全球氣象界發生了哪些大事?有哪些事情最受關注?小編這就帶大家回顧過去兩個月的全球氣象科技大事記。世界氣象組織繪製全球首批大氣汙染物沉降圖世界氣象組織(WMO)正在全球召集研究大氣汙染物沉降模擬和觀測方面的專家繪製首批全球大氣汙染物沉降圖。
  •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美繪製出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衛星地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3日 09:16 來源: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宇航局7日發布報告說,宇航局和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繪製出了迄今最精細的高清晰度南極洲地圖
  • 古代沒有北鬥衛星,那古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這人搞定...
    但是當時並沒有像北鬥衛星這樣的導航系統,那古人究竟是通過何種方法完成地圖的繪製呢?除此以外,完成一張地圖還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測量方式也在不斷的改進,等到了西晉時期,地理學裴秀提出了「製圖六體」的地圖測量要素,分別是分率、準望、道裡、高下、方邪和迂直。可能這樣說大家不太清楚這幾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事實上,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它們就是指比例尺、方位、距離、地勢起伏、傾斜角度和河流道路的曲折。
  • 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應用廣泛 各國用戶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充滿期待
    寮國天眼公司總經理程曉陽介紹說,寮國已經在工程施工測量、安全監測、土地確權等方面有效地應用北鬥技術,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有了北鬥系統,再加上已經建成的地域增強系統網絡,就能夠實時得到施工所在地的高精度的點位坐標,可能只需要1到2分鐘。效率的提高幫助這些重大工程更加有效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