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中國的亮麗答卷——迎接全國兩會系列述評之一

2020-11-23 哈爾濱新聞網

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題:奮進中國的亮麗答卷——迎接全國兩會系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

時序更替,2017年「兩會時間」即將開啟。

這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年份——

「十三五」規劃實施進入重要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

矚目改革與發展,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備受關注。

GDP首次邁上70萬億元臺階、仍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不斷積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彰顯、百姓獲得感不斷提升……一個自信而篤定的中國正在前行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擊鼓催徵穩馭舟」——面對嚴峻挑戰,中國砥礪奮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第一引擎,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7年開年,裝備製造企業濰柴集團迎來「開門紅」:繼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後,今年1月匯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利潤增長365%,發動機銷量增長140%。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2012年我們的銷售收入一下子減少了167億元。」全國人大代表、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說,濰柴實現「V」型反轉,一個重要原因是未雨綢繆,依然增加研發投入,最終靠著一系列技術含量更高的新產品贏回了市場。

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這是中國發展過程中攻堅克難,重塑發展新圖景的生動寫照。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坦言:「一年前大家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擔憂,有的機構預言中國經濟可能出現『塌方式』下滑。但如今看,這些預言落空了。」

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陣陣寒流中,中國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十三五」開局答卷。

這是一份提振信心的成績單——2016年,我國GDP首次突破7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7%,雖然增速是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但經濟增量與五年前經濟年增長10%的增量基本相當;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自去年9月份打破54個月連續下降走勢以來持續正增長,外貿進出口數據前低後高,劃出一條逐步上揚的曲線……數據釋放暖意,不斷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勢頭。

這是一份傳遞決心的成績單——2016年,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為64.6%,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51.6%,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之年,「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初步成效;簡政放權等政策推動下,創業創新熱情高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

這是一份溫暖人心的成績單——2016年,新增一千多萬人口告別貧困,全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城鄉收入差距繼續縮小,百姓共享越來越多的發展成果。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

發展成績的背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謀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推進改革,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引領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中國將是推動2017年全球經濟加速復甦的關鍵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個月前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上調0.3個百分點至6.5%。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歐盟委員會等多家境外機構也陸續發布報告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

「不畏浮雲遮望眼」——面對複雜局勢,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開創發展新境界

「去年4月至6月,我們先後赴浙江、吉林、湖北等地調研,就突破體制機制瓶頸,通過改革培育新生中小城市進行探索。」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說。

今年全國兩會,民建中央準備了一份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的提案。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必須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蔡玲說,「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以提升質量、增加數量為方向加快發展中小城市,關鍵要在改革落地上取得新突破。

大盤謀局,首在度勢。

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面臨深刻調整,充滿各種不確定性;進入發展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也面臨產能過剩、民間投資乏力、經濟內生動力不足、金融風險逐步積聚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今年世界經濟展望呈謹慎樂觀,但主要經濟體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給經濟復甦投下巨大陰影。」世界銀行全球經濟發展預測局局長阿依漢·高斯稱,中國經濟正朝著再平衡、更加可持續的增長模式發展,但同時面臨投資增速下滑等挑戰。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機遇和不斷湧現的新矛盾新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為中國經濟巨輪撥開迷霧、平穩前行,指明了新的航向。

新發展理念指明新的發展路徑——

藉助「一帶一路」建設,億利資源集團正計劃進入巴基斯坦、沙特等開展生態修復、清潔能源、創新型農牧業、旅遊業和生物醫藥業,改善當地民生。「『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生態產業市場空間巨大,我國可以通過技術輸出助力『綠色絲綢之路』。」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說。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點燃新的發展動力——

從攻堅之年步入深化之年,從「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擴展到農業、實體經濟、房地產等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不斷擴充,共識進一步增強,對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和探索不斷深入。

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把準新的發展方向——

「中國要發展,必須在穩的基礎上發展;穩的目的是進,目標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黨的十八大以來逐步確立的一整套經濟政策框架,是黨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更加深入基礎上,對經濟形勢做出的重大判斷,是對經濟工作做出的重大決策和更加系統、完備的政策安排,經受了實踐的檢驗。」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中國向世界展示了應對挑戰的「中國方案」,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

國際投行摩根史坦利近日發布題為《我們為什麼看漲中國》的報告指出,更多轉向發展消費和服務業,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以及更專注於預防金融風險,將使中國在十年後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而今邁步從頭越」——沿著「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奮力邁向全面小康,為民族復興打下堅實基礎

為期一個月的扶貧培訓,竟然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說起這一點,曾有「刺頭」之稱的甘肅渭源縣元古堆村村民郭連兵自己都樂了。

「沒去培訓前不知天高地厚,整天不務正業。培訓完真正見了世面,想著不能慪氣了,致富才是正經事。」郭連兵帶著學到的本領和見識,鼓起勇氣競選上了元古堆村村主任。

如今,整田地、修道路、種百合、建苗圃……郭連兵帶著全村人民忙得熱火朝天,向貧困宣戰。

這樣的攻堅拔寨場景,正在全國12.8萬餘個貧困村上演,匯聚成全國上下一心齊力脫貧的強大力量。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貧困依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塊短板,到2020年農村人口如期實現脫貧任務艱巨。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指引,以化解當前突出問題為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作出全面部署,為「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指明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更重要也更難做到的是全面,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圍繞全面小康目標,更需綜合施策精準發力。

重塑經濟版圖,縮小區域差距——

地處西部的重慶,區域發展的縮影。10.7%,重慶2016年經濟增長率超過所有東部地區省份。

一年多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勾連起廣袤的內陸與寬廣的海洋,昔日閉塞的邊疆成為開放橋頭堡,區域經濟格局進一步優化。

解決民生要事,提升幸福指數——

冬季取暖、垃圾分類、畜禽糞便……看似簡單的民生小事,卻登上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的「議事臺」。

枝葉關情的背後,是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施政理念的具體體現,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光芒。

優化公共服務,共享發展成果——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2.4億流動人口中全面落實11類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打通流動人口健康服務「最後一公裡」,實現貧困地區「人人有學上、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縣縣有幫扶」……

打破地域、戶籍隔閡,讓所有群眾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機會,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享人生出彩機會,全面小康的美好藍圖愈行愈近。

在這個飽含希望的春天,2017年全國兩會必將凝聚起廣泛共識,團結起全國各族人民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勇前進!(記者韓潔、安蓓、陳煒偉、林暉、季明、張志龍)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報》兩會報導:彰顯時代精神 突出強軍思想
    原標題:彰顯時代精神 突出強軍思想 今年的全國兩會,《解放軍報》的報導始終堅持世界眼光、中國立場、軍隊角度,持續發力、突出特色,緊密聚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推進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歷史成就,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風貌風採,聚焦大會關於審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等重大議題
  • 新華社社評:凝心聚力再出發,砥礪奮進新徵程——寫在十三屆全國...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新華社社評:凝心聚力再出發,砥礪奮進新徵程——寫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之際  特殊時期的重要會議,在發展歷程中鐫刻下特別的印記。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
  • 2018年全國兩會主要內容:兩會重要內容+熱點概括總結
    2018年全國兩會內容:兩會重要內容+熱點概括總結》》2018年全國兩會內容重點:換屆、修憲、推進機構改革  2018全國兩會精神內容 2018兩會精神要點概括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要內容、大會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憲法修改、
  • ——氣象部門離退休老幹部深入學習領會全國兩會精神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若嘉 通訊員 王琪  特殊時期的特殊兩會,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做好氣象服務」的要求擲地有聲,迅速在全國氣象部門離退休幹部群體中掀起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的熱潮
  • 新華社評論員: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原標題:新華社評論員: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一切偉大的事業都在接力奮鬥中推進。走過95載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又一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洛杉磯民眾街頭迎接「奮進號」太空梭
    洛杉磯民眾街頭迎接「奮進號」太空梭 (1/9)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兩會議題|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兩會議題是什麼
    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2020年兩會時間定了!「兩會」召開時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召開地點:在北京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
  • 中國深度——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述評之四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題:中國深度——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述評之四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3658米,國產鑽井平臺的最大作業水深,「可燃冰」噴薄而出;7018米,中國探鑽新紀錄,地球母親的「心跳」在此律動;10767米,洋底下潛的新標杆,萬米深海從此打開大門。
  • 奮進四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發展成就述評之一
    1978年1月,廣漢金魚公社,一種「分組作業,定產定工,超產獎勵」的農業生產責任制悄然萌芽,展開了中國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最早實踐之一。  進入新世紀,西部大開發春潮湧動。2000年5月,首屆中國沿海企業產品博覽會暨投資洽談會在成都舉行,這項後來更名為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的盛會,迄今舉辦17屆,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新時代,新使命。
  • 時政新聞眼丨特殊時期的全國兩會,誕生了這些新變化
    從4月29日正式公布兩會召開時間,到5月21日、22日全國政協、人大會議先後開幕,中國全國兩會在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走上時代前臺。(總臺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這是自1998年以來第一次打破全國政協會議3月3日開幕、全國人大會議3月5日開幕的慣例。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可以採取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活動的緊急措施。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需要適時推遲全國兩會,符合憲法原則和精神,符合有關法律規定。
  • 人民網2018全國兩會專題:融合聚力奏強音
    原標題:融合聚力奏強音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黨的十九大後的首次全國兩會,可謂意義非凡。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可以看到,人民網在此次全國兩會專題報導中,在鞏固傳統欄目的基礎上,積極策劃了融媒體系列品牌欄目,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服務大局,為展示黨在新時代的最強音做足準備。
  • 融媒矩陣齊發力 雲中報導綻多屏——2020年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
    2020年的全國兩會有些特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媒體記者主要通過網絡視頻、連線等形式進行採訪,這給主流媒體全國兩會報導帶來了新的挑戰。全國兩會報導成為檢驗主流媒體融合報導能力的一場大考。兩會開幕前,河南廣電提前策劃,加大報導力度,電視、廣播「河南新聞聯播」在《直通全國兩會》專欄中率先推出「履職這一年」「一個都不能少」等系列報導,聚焦代表履職故事;在兩會期間,電視推出《向總書記匯報》《緊跟總書記步伐》兩個系列報導,圖文並茂、聲畫字幕同頻,同時製作了海報、短視頻,閱讀量過百萬;新聞廣播開設了《兩會直通車》《奮鬥新時代》《我們都是追夢人》等專欄,充分報導代表委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到人大代表團和政協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河南各地的強烈反響
  • AI主播帶你了解什麼是全國兩會|全國政協的組織結構有哪些
    AI主播帶你了解什麼是全國兩會|全國政協的組織結構有哪些 2020-05-23 13:03:43
  • 新時代:中國選擇_2018全國兩會調查_中國網
    新時代:中國選擇 - 2018全國兩會調查
  • 答卷人民滿意 藍圖「美麗中國」
    十八大系列網評:    之一:十年中國全景 一程幸福民生    之二:讓網絡問政鮮活之力推動社會進步    之三:科學發展鑄輝煌:中國十年巨變的歷史相冊    之四:《科學發展鑄輝煌》闡釋中國經驗與中國道路    之五:建設廉潔政治,把反腐倡廉進一步推向深入    之六:中國盛會 全球矚目    之七:滿懷豪情迎接黨的十八大    之八: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
  • 如何理解兩會時間確定對全國的政治意義?
    京津冀和湖北是全國最後保持一級防控的地區,北京作為首都,它的絕對安全還多了一層輻射全國的政治意義。兩會在推遲了兩個多月後在北京召開,意味著全國有幾千名代表委員匯聚於此,形成疫情全球擴散以來最大規模的政治會議,也很可能是一段時間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群聚集。中國能夠這樣做,這是這個國家已將本土疫情鎖住的最好宣告,它展示了14億人口中國的能力和信心。
  •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2018全國兩會融合報導實踐
    3月14日,《河南新聞聯播》上出現了這麼一段30秒左右的消息:2018全國兩會特別直播節目「兩會進行時-河南時刻」將於明日下午13:30至14:30在人民網進行直播。這種不可多見的報導形式,正是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以下簡稱黨媒平臺)在全行業全媒體融合道路上不斷嘗試、不斷創新的亮點之一。
  • 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_2020全國兩會主要議題內容
    關於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_2020全國兩會主要議題內容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_2020全國兩會主要議題內容,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全國兩會,2020全國兩會7大看點提前看相關的信息
  • 「兩會」學習掀熱潮,練兵提質振士氣
    5月28日,隨著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圓滿閉幕,省三水所掀起了學習「兩會」精神的熱潮。同時,為貫徹落實司法部、省廳局關於做好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實現場所疫情防控「三零」和安全穩定「六無」目標,省三水所慎終如始、抓緊抓實抓細各項疫情防控和隊伍建設工作,依託封閉備勤區組織開展全所大練兵輪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