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定律:信息(思想)與能量的轉化

2020-12-04 環視天下mj

人體特異功能研究報告中,有關於「意念致動」、「意念遙控」等現象的描述。歷史神通記載中,更是提及到意念(思想)可以操控宇宙的說法。

人類意識能否改變世界?

宇宙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目前,物理學家把構成宇宙的第一要素追溯為能量,認為能量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元素。可是,宇宙中除物質以外還存在人類意識。人的思想是不是能量?它與能量是什麼關係?(如果思想不是能量,能量就不是宇宙的根本;如果思想是能量,它與能量有什麼關係?)

思想是什麼,它來自哪裡?

思想是人對自然事物認知形成的意識反饋,它是宇宙信息在大腦中的呈現。人類通過觀察自然中的現象以及自然事物的規律在大腦中產生意識及思想。

量子場論揭示,自然世界(宏觀宇宙)歸根結底是由能量場激發產生的(自然萬物是能量創造的)。

能量創造了宇宙萬物,宇宙萬物形成人的(意識)思想。

因此,人的思想來自於能量(能量場是人思想的根本發源地)。

思想(在科學中思想可被稱為信息)是什麼,它和能量是什麼關係?

在物質世界裡,信息是物體存在形式的總和(物體「存在」所表現出的一切性狀)。比如,質量、結構、顏色、味道、位置、速度等一切屬性。(註:宇宙中任何存在物都包含信息,反之,沒有信息的物體象徵不存在。)

能量場是空態的場能機制(它就如真空,不存在一樣),它沒有任何屬性(純態能量不攜帶信息);能量場激發並創造了物質世界(純態能量凝結成物質粒子,物質組合成宇宙萬物),任何物體都具有物質特性(物體攜帶信息)。

註:宇宙本質是能量場,它沒有任何形態和特性;宏觀世界是信息的呈現,任何物體都具有結構和特性。宏觀物體來自於無形的能量場,物質的結構形態本質並不存在,所以,宏觀世界本質是「信息」在物質世界的呈現方式。

因此,能量與信息存在轉化關係(宇宙純態能量與宏觀物質世界—「信息」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宇宙能量場受激發形成物質(能量轉化為信息),正反物質湮滅產生能量(信息轉化為能量)。

舉例:資訊理論裡提到了,計算機在處理信息時需要消耗能量。其次,人的思考過程(意識信息的構建)也需要消耗人體能量。

在精神世界裡(心靈世界),思想(信息)是意識(宇宙)的主體,它構成內心世界,並主宰了世界的一切(在心靈世界裡,信息是第一要素,它控制內心世界如何呈現)。

比如,人的精神世界完全是由思想(信息)構建而成,人的思想及念頭決定意識(精神世界)的呈現方式(思想是精神世界的第一要素)。

從物理角度(按照唯物思想),意識是大腦綜合功能呈現的現象,大腦運作以能量為基礎(大腦的運作以消耗物質能量為前提)。能量是產生意識(信息)的根本(能量比信息更根本);

從精神角度(按照唯心思想),思想(信息)是精神世界的主體(意識是世界的主體),大腦是「精神」(信息)在物質世界呈現所需的容器(信息創造了大腦結構以及物理腦的能量消耗機制),思想(信息)是創造能量的根本(信息是宇宙的根本,信息創造了能量,演變出物質世界)。

總結:在物質世界裡,能量是構成物質世界的第一要素(物質世界以物質形態的方式展現,能量是物質世界的第一要素);在精神世界裡,信息(靈)是構成世界的第一要素(靈性世界以信息為核心元素)。能量與信息可以相互轉化(能量本質就是信息,信息可以轉化為能量),物質世界與靈性世界同時存在。

舉例,現實中,若人使用「物理腦」,大腦以物理機制運作(大腦以消耗能量為代價,處理信息形成思想意識),大腦消耗能量處理信息(物質能量轉化為意識信息);如果人開啟大腦潛能使用「靈性腦」,大腦意識主宰宇宙(心造萬物),運用意念(思想)即可創造宇宙(製造能量)、控制萬物(意識信息轉化為物質能量)。

結語:如果宇宙本質是靈性世界,信息才是宇宙的第一要素。宇宙能量是靈性信息的外觀體現。信息創造了能量,演化成宏觀世界。信息(信息場)可以製造能量(真空漲落),能量(物質)攜帶著信息(宇宙規律)

相關焦點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信息量子的序動量與熱輻射的熵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嗎?》
    我們在深入研究黑洞信息悖論問題時發現:物體毀滅,物質不滅。信息丟失,熱熵增加。能量守恆,序動量減少,熵能量增加。我們最終發現了:「物質質量、信息量、能量、熵能量」四者之間存在此起彼伏的正相關關係。這就是質能量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質能量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或者信息量子熱力學第一定律認為:物體是生成的,信息是生成的,時空是生成的,熱熵量是生成的。
  • 經典力學: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各種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所有這些轉化的過程中,能量都是守恆的。以焦耳的實驗為基礎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實際上就是內能與其他能量發生轉化時的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的結果是,第一類永久運動機器不能存在(這種機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卻可以源源不斷的對外做功)。
  • 4123.物質能量轉化守恆定律
    所以,原子和光子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光子和電子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質量不變,是為物質能量轉化守恆定律。物質能量轉化守恆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或者由電子聚變形成,或者由原子裂變形成,或者隱藏在其他物質形態之中。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現代自然科學家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材料、能量資源和信息要素共同構成的。從而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時代,人們及物理學家們提出了並證明了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化學家們提出了並證明了物質轉化和質量守恆定律。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了並證明了質量能量轉化和質能守恆定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霍金和索恩提出了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因為霍金輻射讓一切物體和信息都變成了渣渣一一無序的熵!
  • 第三次量子革命:信息與能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的重要發現
    如果說德國醫生邁爾和英國科學家焦耳對「熱量與功之間的熱功當量關係」作出了劃時代的巨大貢獻,那麼說法國量子物理學家布裡淵和美國IBM電子計算機科學家蘭道爾就對「信息和熱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就作出了同樣劃時代的巨大貢獻。邁爾、焦耳的「熱功當量關係」導致了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發現,布裡淵、蘭道爾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就導致了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發現。
  • 如果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人類為什麼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
    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不同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能量守恆定律肯定是對的,但對的也不一定能使能量輕易變成物質質量。當然能量都對應著質量,這從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中可以看出。實際上能量和質量之間的轉化很難,別說能量很難轉化為質量,即使質量轉化為能量也很難。大家千萬不要把日常的燃燒、爆炸,簡單地看成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燃燒、爆炸屬於化學反應,它們遵循質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中質量並沒有減少,質量並沒有轉化為能量,只是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是貯存在物質裡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 宇宙也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當能量無法進行轉換就是宇宙的終點!
    宇宙當中所有物態的變化都是要以能量的轉化為前提條件,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有損耗的現象發生呢?以前我們一直信奉的能量守恆定律是真的嗎?或許這裡面存在能量的損耗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能量損耗的數量是比較小的,我們幾乎探測不出能量的損耗程度。有些物理學家認為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在這個範圍內有能量是可能利用,而有些能量則不被利用。在宇宙生命存在的過程當中,就是能量利用率在不斷下降的一個過程,當能量變為不可利用時,就是宇宙生命結束的時間了。
  • 宇宙能量從哪裡來?按照能量守恆定律很難解釋,難道是錯誤的?
    文/百家號科學年輪科學家的成果是全人類的財產,而科學是最無私的領域---高爾基能量守恆定律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定律,這個定律很簡單,也非常容易懂,宇宙中的任何東西都遵循這個定律。宇宙中的任何能量都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只會相互轉換。能量守恆是目前科學界的公認真理,在宇宙中任何能量都是可以隨意轉換的,例如動能會轉化為熱能,熱能也會轉化為動能,各種能量相互轉換沒有約束。最神奇的是能量甚至可以轉換成質量,成為肉眼看得見的實物。
  • 物質轉化能量很容易,為何能量轉化為物質卻很難?這裡告訴你原因
    其實木頭沒有消失,它只不過從木頭的形態變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微小固體顆粒和其他物質,還有釋放熱能,而這些物質和能量未來經過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之後依然可以變回一塊木頭,所以本質上木頭並沒有消失,它只不過暫時從木頭變成其他物質,並且還轉化成一部分能量,這就是質能守恆定律,根據質能守恆定律,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能量同樣也可以變回物質,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上的結論,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物質轉化為能量隨處可見,
  • 高維時空的演繹(24)宇宙的能量
    低維時空中人類所認識的能量1、物理的能量守恆定律 現代科學中,對於人們所認識的許多不同類型和形式的能量存在,如機械能、熱能、光能、勢能、電能等不同的能量形式,在經典力學中也發現了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能夠相互傳遞、轉化,因而對這些不同能量之間的傳遞、轉換現象用能量的轉換和守恆定律來認識和描述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開啟了第三次量子革命
    量子比特會毀滅,量子么正性會歸0,量子信息單元會化無,黑洞信息會照樣丟失,黑洞信息不守恆定律也會照樣成立。當然啦,在相當一部分條件下,量子比特不會毀滅,量子么正性不會歸0,量子信息單元不會化無,而只會在宇宙物體間轉移,這時量子信息相對守恆。但是在一些極端條件下,比如宇宙大爆炸時刻、宇宙大毀滅時刻、宇宙時空膜相碰撞時刻,量子信息會毀滅轉化為純無的能量毛線。
  • 為什麼物質轉化能量天天出現,能量轉化物質卻只出現過一次!
    相信大家都聽過宇宙大爆炸假說,這個假說認為我們的宇宙來源於一個「奇點」,這是一個質量和密度都是近似於無限大的存在,因為爆炸產生了無比巨大的能量,此後數十億年,能量有慢慢轉變成了宇宙中的物質,這就是最基本的物理定律之一,物質和能量之間的互相轉換。
  • 一個讓人害怕的物理定律,預示了宇宙結局,被愛因斯坦稱為第一
    那麼,人類科學上最重要的定律是什麼呢?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這個定律被愛因斯坦稱為「科學定律之最」,它就是——熵定律。關於這個定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得很少,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定律,既然被愛因斯坦稱為「第一定律」,為什麼它的名氣這麼小呢?
  • 如何運用能量守恆定律?老山禪思想提倡的生活智慧
    ,叫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無法被銷毀,它掌管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加熱一杯牛奶所用的熱量、花朵產生氧氣的化學反應、月球圍繞地球的公轉軌道等等。動物不吃東西就無法存活,汽車沒有燃料就發動不了。因此,物理學的老師們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實驗看上去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這個實驗一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生活中如何運用能量守恆定律?
  • 宇宙初始能量來自大爆炸,那麼是什麼能量促使了宇宙大爆炸?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在物理學當中有一條非常著名的定律,那就是質量守恆定律,而對於世間萬物的存在都遵守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主要內容為所有的物質能量既不會憑白無固的產生,也不會無聲無息地消失,能量只能從一種形式的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力,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當中,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當中
  • 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為啥能量很難轉化為物質?
    同時愛因斯坦又告訴我們物質和能量其實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質量和能量其實就是一回事,就好像一個硬幣的正面和反面,這也說明物質和能量其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不過物質轉能量比較簡單,比如原子彈爆炸。但是能量要轉化為物質就難的多了,為啥逆過程就很困難呢?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 87.5%經濟增長來自能量轉化效率
    原標題:87.5%經濟增長來自能量轉化效率多年來,經濟學家僅滿足於通過機械資本和勞動力表現兩個要素衡量生產力發展。直到最近才發現「能源」帶來絕大多數份額的經濟增長。我們認為,向第三次工業革命基礎設施轉型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未來40年生產力增長將比肩整個20世紀。
  • 宇宙第一定律揭示了真相
    愛因斯坦認為:熵增定律是所有科學定律的第一定律,而愛丁頓爵士把熵稱為整個宇宙至高無上的哲學定律。確實,熵增定律所揭示的不僅是自然界的基本奧秘,同時也揭示社會科學發展變化最基本的規律。熱力學的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既不能消滅,也不能創生,只能由一種形式轉變到另一種形式。
  • 預感和心靈感應 - 宇宙不是機器,而是一個偉大的思想?
    卡默爾認為,我們稱之為的巧合,實際上是宇宙連續性的表現。我們只是模糊地意識到它的存在,遠未理解。「連續性在生命、自然和宇宙中無處不在,」他說。「是臍帶把思想、感情、科學和藝術與孕育它們的宇宙子宮聯繫起來。」
  • 揭露「宇宙之前」的真相
    信息(意識)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信息(意識)與能量(物質世界)在「奇點」沒有分別(信息與能量相互轉化),被統一為「場能」(意能)。(相關閱讀——宇宙第一定律:信息(思想)與能量的轉化)比如,人的思想有重量,物質也有思想;意識可以控制物體(意識有物質特性),物體具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