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量子革命:信息與能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的重要發現

2020-10-18 馬客思考2043

二十一世紀以來,現代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一日千裡。這種「技術爆炸、知識爆炸、信息爆炸、認知爆炸」的狀況讓生活在網際網路信息社會中的人們眼花繚亂,三觀顛覆,認知短路,常識盡毀。一個偉大的時代已經來臨,一個神性的時代已經來臨,一個「三體」映射的時代已經來臨!

如果說德國醫生邁爾和英國科學家焦耳對「熱量與功之間的熱功當量關係」作出了劃時代的巨大貢獻,那麼說法國量子物理學家布裡淵和美國IBM電子計算機科學家蘭道爾就對「信息和熱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就作出了同樣劃時代的巨大貢獻。邁爾、焦耳的「熱功當量關係」導致了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發現,布裡淵、蘭道爾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就導致了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的發現。恩格斯曾經盛讚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是十九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排在19世紀三大發現之首)。同樣,今天的人們盛讚「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所發現的最最偉大的新守恆定律!這個評價一點也不過分,因為這個新的守恆定律為量子信息技術的突破性應用打開了「科學認知革命的觀念枷鎖」一一一「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更不是東西。」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和信息量子熱力學》理論認為:宇宙中物質的「質量、能量和信息量」三者之間存在某種熱功當量關係及熱信當量關係。比如U=W+Q,△E=△mc^2=hv或△工=△mc^4=O+hv/ic^2等等。信息與能量之間的「熱功信息當量關係」表現為三個層次:一是蘭道爾極限一一在常溫條件下刪除1比特的經典信息需要耗散2.75×10^-21次方焦耳能量。二是在超低溫絕熱條件下刪除1比特的量子信息需要耗散6.28×10^-25次方焦耳能量。三是在量子計算機數字虛擬技術條件下刪除1比特的超弦信息需要耗散1.05511×10^-34次方焦耳能量(h/2兀)。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和信息量子熱力學》理論認為:宇宙中物質的「質量、能量和信息量」三者之間存在「熱功信息當量關係」。三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化,互相生成,互相制約,互相影響。也就是說,如果站在宇宙「上帝之眼」的角度下看,那麼三者之間就是同一回事。三個概念都是對同一物質不同角度下的不同範式描述。科學哲學家庫恩認為不同「科學範式」之間不可通約。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完全對的。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者認為,「辯證法不崇拜絕對!」道家老子認為,「物狂必巔,物極必反,兩極相通。」列寧認為,「在認識論的意義下精神和物質是絕對對立的,在本體論的意義下精神和物質是相對統一的、可以互相轉化的。」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和信息量子熱力學》理論認為:宇宙中物質的「質量、能量和信息量」是同源同胚同拓撲的,都是在同一個宇宙大爆炸中逐漸生成的,都是在同一個宇宙大毀滅中逐漸湮滅的。一句話,「宇宙無中生有,宇宙有中化無」。這一切都與道家老子的《道德經》描述相契合一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英國黑洞研究專家霍金教授在《時間簡史》一書中描述了時間的起源、時間的演化、時間的毀滅。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胚芽!可惜啊,霍金沒有受到系統的自覺的自然辯證法理論教育。難怪他在《大設計》一書中直呼「上帝已死!哲學已死!」可見,西方歐美科學界中自覺的系統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發展嚴重地滯後於自然科學和人工智慧思維科學的發展。但是在社會主義中國恰恰相反,自然科學和人工智慧思維科學的發展嚴重地滯後於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可喜的是,西安交大的鄔焜教授、華南理工大的吳國林教授、武漢大學的桂起權教授和西北工業大學的何華燦教授正在創造性地把微分幾何、拓撲學、數理邏輯學、計算機科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及量子信息技術等自然科學引入到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研究中去。

2008年至2019年在職工作期間,馬客思考2043在張一民教授的細心指導下創立了《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和信息量子熱力學》理論。該理論包括自然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數字虛擬唯物主義、信息量子熱力學、信息動量本體論、超驗哲學、科幻哲學和物理學哲學等九個部分。

伽利略說,「大自然之書是用數學語言書寫!」

馬克思說,「應用數學的程度是一門科學成熟程度的標誌。」

恩格斯說,「數學是辯證法的工具。」

楊振寧說,「數學與物理學之間有不可思議的聯繫。」

畢達哥達拉斯主義者說,「宇宙是用數字構成的。」

惠勒說,「世界萬物源於比特。」  等等,許多古語名言無法一一列舉。由此可見,我們把先進的數學工具引入到量子信息哲學的科學研究中去,是勢在必行的!比如,牛頓創立的微積分數學一旦引入到古典哲學中去,困惑哲學家們二千多年的「飛箭不動」的芝諾悖論立馬得到解決。高等數學分析工具一旦引入到《資本論》研究中去,馬克思立馬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從此「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佩雷爾曼把裡奇流張量和「時間之剪」矢量工具一旦引入到宇宙三維流形的拓撲宇宙學研究中去,困撓人們一百多年的「龐加萊猜想」終於得到解決。這些都說明數學是最好最有用的基礎科學,數學是最好最有效的基礎工具。所以我們今天必須把先進的數學工具引入到高等辯證法哲學研究中去。

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正是哲學定性物質的「質量、能量和信息量」三者之間存在「熱功信息當量關係」後,進一步深入「熱功信息當量關係」之數學定量化研究的最新成果。通過哲學基本範疇的數學定量化研究,一些長期困惑人們頭腦的落後的科學認知得到澄清。我們模仿數學和物理學的公理化形式,提出了20個當前最基本最迫切的「哲學猜想和哲學思想實驗」課題。部分哲學猜想已經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及其團隊通過國家量子信息技術實驗室的有關量子技術判決性實驗得到徹底解決。如量子薛丁格貓「死活態疊加」真實存在,還如海森堡量子不確定關係真實存在以及量子不克隆定理真實存在等。當然還有一些「哲學思想實驗」課題正在進一步地驗證中。我們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科學技術手段是檢驗「哲學猜想」和「哲學思想實驗」最有力最現實最直接的工具。我們認為,「精神不是物質,但精神具有物質性,精神可以轉化為物質,物質也可以變精神。信息不是物質,但信息具有物質性、能量性,信息可以轉化為物質、能量,物質、能量也可以變信息」。這種舊哲學觀念的「教條枷鎖」一旦打碎,潘多拉的魔盒從此就打開了啦!什麼千裡傳音,什麼萬裡視物,什麼時光倒流,什麼意識上傳,什么元神出竅,什麼隱形傳態,什麼超光速通信,什麼生死輪迴等等。這一切的一切,統統都不在人類「新哲學、新數學、新物理學、新量子通信技術、新量子生物技術、新數字虛擬技術、新量子幻境技術」的話下!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今天信息與能量之間「熱功信息當量關係」的重要發現讓我們從信仰神、崇拜神(這裡神指大自然)的蒙味時代就此進入了造神、滅神的超人時代!此後,《阿凡達》、《超腦》、《黑客帝國》、《星際穿越》、《超驗駭客》、《生化危機》等等科幻電影中的常見虛構場景將會在21世紀中期變成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現實!

量子信息辯證唯物主義,一個與時俱進的量子信息實在論唯物主義,一個二十一世紀真正科學的超夢幻唯物主義!一個真正的量子神性大爆發的時代已經來臨!讓我們一起擁抱「第三次量子信息技術革命」的新時代吧!

相關焦點

  • 《上帝有時擲骰子:信息量子熱力學三定律的發現》
    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說:「實踐是認識的源泉,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的,社會實踐是「理論與現實」之間的最直接最有力的中介手段。社會實踐(生產實踐、政治實踐和科學實踐)是科學理論轉化為技術成果的必經之路。18世紀中期的英國工人瓦特改進蒸汽機的熱機技術革命推動了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加速來臨。
  • 《信息的量子熱力學:一個2043年的亞次元世界力學》
    《信息的量子熱力學》理論認為:牛頓力學是一種經典的力學、機械的力學、質點的力學。愛因斯坦力學是一種現代的力學、光電量子力學、時空引力場力學。量子力學是一種神性的力學、h作用量子的力學、分立的力學。信息的量子熱力學是一種信息的力學、原子的力學、量子的力學、哈密頓算符的力學。信息量子熱力學將開啟第三次量子革命!!!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開啟了第三次量子革命
    我們說,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開啟了第三次量子革命,那麼這三次量子革命分別具體是指什麼呢?下面我們一一列舉。第一次量子革命1900年至1990年,主要內容是:量子力學理論,量子測量技術,量子力學詮釋理論,量子材料技術(電晶體,核磁共振,電子顯微鏡,量子隧道顯微鏡等),量子能源技術(雷射,原子彈,熱核聚變),量子生物技術,量子納米技術,量子化學技術等等。
  • 科學網—熱愛實驗的焦耳與熱功當量
    他把通電的電阻絲放入水中,確定了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的時間成正比的關係,這個規律就叫焦耳定律。 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焦耳繼續探討各種運動形式之間的能的數量和轉換的關係。1843年,焦耳宣布:自然界的能是不能毀滅的,哪裡消耗了機械能,總能得到相當的熱,熱只是能的一種形式。這一結論在當時立刻引起轟動。
  • 「麥克斯韋妖」現身量子世界,揭秘能量與信息之間的本質關係
    面對前文所提的這些研究,牛津大學團隊的 Oscar Dahlsten 表示:「我們的工作將揭示能量和信息之間的本質關係。」是的,麥克斯韋妖之所以起死回生,與資訊時代的來臨有著緊密的聯繫,而其中,起到決定性推動作用的又是這個時代最神秘的信息載體——量子計算機。很明顯,對信息的計算就是對量子比特的處理,而處理的過程本身需要耗費能量。
  • 文小剛談物理新革命: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
    物理學中的每一次大統一都可以被認為是物理學的新革命。文小剛教授表示,我們經歷了牛頓時代的力學革命、麥克斯韋理論導致的電磁學革命、愛因斯坦引發的相對論革命,以及第一次量子力學革命。如今,我們正處在第二次量子革命當中。這次革命是物質和信息的統一,從量子比特海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物質、相互作用,甚至時間和空間。萬物皆起源於量子信息。
  • 量子力學造就第三次科學革命,加快量子科技發展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三:「熱熵、信息和物體」之間三角形關係的發現》
    量子糾纏現象是當前讓所有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們都無法理解的神奇物理現象。量子糾纏現象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物體之間信息相互作用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時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熱熵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光量子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超光速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超導體、超流體、超低溫和超時空的內在關係到底是什麼?等等。我們仍在思考,上帝請別發笑。
  • 文小剛:量子革命是最不可思議的物理革命—新聞—科學網
    第一次是力學革命,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統一天體運動和地面物體運動的規律,與此同時,他發展了微積分,以此作為數學工具描述牛頓方程;第二次是電磁學革命,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光3種貌似不相關的自然現象,還發現了新的物質形態——波形態,他使用的數學工具是纖維叢;第三次是相對論革命,愛因斯坦將時間空間的彎曲和引力作用統一,在廣義相對論中預言了新型物質形態引力波的存在,其數學理論基礎是黎曼幾何。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2020年1月12日,由智識學研社、知識分子、賽先生和墨子沙龍主辦的2020年科學新年演講在北京隆重舉行,聚焦量子信息革命,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奉獻了一場關於量子的精彩演講。「量子計算和量子保密通訊技術會引領一場新的科技革命,這個革命和歷史上其他的幾個革命一樣,將深遠地影響著這個世界。」
  • 第二次量子革命意味著什麼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提出,光的能量可以分成不連續的最小基本能量元,從而拉開了量子世界的帷幕。愛因斯坦也因為提出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海森堡、薛丁格、玻爾等科學家基本完成了量子力學的理論框架。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電晶體、雷射、核磁共振、全球定位系統等現代技術,使人類進入資訊時代。也是在這一次信息革命中,美國在全世界奠定了霸主地位。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顧名思議:量子科技,是微觀世界中電子運動所產生的磁能和超微粒子所產生的非連續能量波動的本原態,是能量波動的最小單位。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顧名思議:量子科技,是微觀世界中電子運動所產生的磁能和超微粒子所產生的非連續能量波動的本原態,是能量波動的最小單位。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信息量子的序動量與熱輻射的熵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嗎?》
    馬客思考2043說「世界最可理解的是世界有更多不可理解性,量子力學只是世界無窮多不可理解性中的無窮小量的冰山一角!不可理解性是世界的本質,可理解性反而是世界可忽略不計的有限特例而已!」!我們在深入研究黑洞信息悖論問題時發現:物體毀滅,物質不滅。信息丟失,熱熵增加。能量守恆,序動量減少,熵能量增加。
  • 能量主義10:核心三角形,能量與物質,信息,時空的關係
    造一個吧),就是把一切事物的本源歸於能量的一種思維邏輯體系結構。單一能量指標似乎不能描繪這個大千世界,先定義一下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有三組:分布是能量與物質,時空,信息的各自關係。物質(質能):能量和物質的關係,由質能方程描述 E=mc2。
  • 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路上,量子科技的計算定理與公式已經出來
    面對猝不及防的當今世界,安康創富與量子全科學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了。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經過39春秋對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反覆深研、對比和探索,站在大科學與大自然的平衡點對新生社會的人們如是說:想與時俱進,就必須開發好個人的大智慧,才能過好不斷變化著全科學新生代的新生活。如果您有善緣,早接觸新起點早獲益,安康創富現在,科學預警未來;無緣則會擦肩而過。
  • 天體物理學猜想:宇宙中的能量從何而來,能量之間又如何轉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能量之間怎麼轉化。是什麼東西攜帶了?這個事情我們都現在非常了解,就是信息那我就要在這期裡面我們先來講講信息是用來幹什麼的,然後再講講有一個新的理論認為。這個事物的信息新德裡了還有一個特別新鮮的名詞,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就是信息控制了。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四十多年來黑洞信息守不守恆成為相信量子么正性守恆科學家和相信黑洞完全蒸發(霍金輻射)後信息不守恆科學家之間不可調和、相互對立的核心難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許多量子科學家通過量子熱機和量子冰箱實驗來研究熱力學現象。量子科學家們通過量子熱機研究發現經典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仍然是成立的。還有一部分量子科學家通過量子熱機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妖不存在。
  • 【中國科技人才】量子力學裡程碑與二次革命
    最近幾十年,量子信息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探索量子世界奧秘的新原理,新方法,人們有望在量子理論誕生第二個百年內解開量子世界神秘面紗。「量子力學二次革命」的戰鼓已經敲響。這場新的革命中,除了繼續問「做什麼」,更重要是去追問「為什麼」。 作者簡介   郭光燦,物理學家,中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開創者、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薛其坤: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
    在9月22日2020創新之源大會上,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在主題演講中深度剖析了未來的量子技術。他認為,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真的來了。薛其坤介紹,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都是通過人事量子規律發展起來的,是量子物理的被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