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說明:眼吧的3D專業技術人員正在設計製作新的用於立體空間訓練的立體電影和用於互動凝視訓練的3D遊戲。其採用的Origo Engine 3D引擎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高品質3D引擎。 |
「3至9歲是立體視覺建立的敏感期,預防幼兒立體視覺功能異常尤為重要」。眼科專家、北京嘉鋮視欣近視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眼科門診主任劉生榮說,「通過後天訓練,可以恢復立體視覺。」
劉生榮說,立體視覺是人類感知前後、高低、深淺的能力,是人類後天獲得的一種高級視覺功能,是人類從事精細化工作不可缺少的。影響立體視覺建立的因素包括四個方面,即視敏感度差、屈光不正、視野範圍小、大腦融像功能弱等。其中,發生在青少年中的最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屈光不正的50%會導致立體視覺功能異常。
「得了近視正確地配鏡,對立體視覺的建立是有好處的;而立體視覺功能弱了,則可通過後天訓練得以恢復。」劉生榮說,「在立體視覺訓練方面,目前的方法並不太多,眼吧的立體養眼法被實踐證明是卓有成效的。」立體養眼法是組成由北京嘉鋮視欣近視防治研究中心推出的「眼吧」的六個模塊之一,即6M之一。
劉生榮介紹,立體養眼法是眼吧的主體護眼項目之一,本系統通過計算機虛擬實境技術,依據人眼的視覺生理特點設計出別具一格的動態立體場景,通過觀看該場景達到健眼護眼的目的。
立體養眼法包括晶體操、雙眼視覺鍛鍊和眼外肌鍛鍊。晶體操是讓受訓者交替望遠和看近,促使睫狀肌一張一弛。通過人的高級視功能——立體視覺,使人看屏幕中虛擬現象時產生的眼內外肌生理變化,與看實物時基本上是一樣的。當畫面中的物體或動物沿遠—近—遠軌跡運動時,相當於在做晶體操,可以充分伸展晶狀體,緩解調節緊張,恢復睫狀肌的調節功能,並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使眼內肌排出積聚的代謝物,改善眼部營養,活躍和恢復眼的生理功能。本系統使用的立體訓練片引導眼睛所做的動作,比我們常規所說的晶體操要強大得多,它包括了從無窮遠到眼前這樣一個範圍。經常使用,可以解除由於過度看近導致的睫狀肌痙攣,從而去除假性近視和混合型近視的假性成分,並可增強眼球對近視的抵禦能力。
一個景物的每一個投影點在兩個視網膜會形成微小的相位差,即視差。視差是外界景物給予眼的深度信息,眼睛將這種深度信息傳到大腦,經過加工融合就產生了人的最高級的雙眼視覺——立體視覺。視力是引起立體視覺最基本的條件,國內外研究表明,視力下降將導致立體視功能下降,而屈光不正是引起視力下降的最重要因素。雙眼視功能是可以通過鍛鍊得到提高的,從這個角度講,屈光不正接受雙眼視覺鍛鍊,有助於視力康復。
立體養眼法的顯象方式,可模擬實現屏幕面積到雙眼這一空間任意角度、任意景深的目標和任意的運動軌跡,從而奠定了虛擬實境技術可以實現複雜、多樣的眼外肌訓練的基礎。
(責任編輯:韓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