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用「立體視」玩找茬遊戲 專家:訓練後都行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用這兩張圖玩「找不同」,你行嗎?

他是這樣用「鬥雞眼」搞定的

  這兩天,很多人都在議論「像素眼」鄭才千。上周五,他參加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在4.5萬個小色塊組成的巨大魔方牆中,找出了唯一不同的1塊。昨天,這位超級「找茬王」又遭網友爆料:他運用的是眼科中的「立體視」原理,所以才會被拍到雙眼「擰成一團」(鬥雞眼)的畫面。

  那麼,如果正常人經過培訓,也能練成「像素眼」嗎?揚子晚報記者昨採訪了南京部分三甲醫院的眼科醫生。醫生表示,「立體視」其實不能算「特異功能」,每個雙眼功能正常的人通過訓練,都能實現「立體視」,但鄭才千的視覺敏感度確實非常高。  

  南京眼科專家揭秘——

  「立體視」並不算「特異功能」

  南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張曉俊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鄭才千的在節目用的其實就是眼科的「立體視」原理,這其實不能算是鄭才千的「特異功能」,每個雙眼功能正常的人其實眼部都有著融合、同時視和立體視這三級功能。但鄭才千的視覺敏感度的確非常高,加上記憶力超強,所以才能迅速找出不同,成為「找茬王」。

  「立體視」其實並不難 正常人訓練後也能變「超人」

  鄭才千在《最強大腦》中的爆紅也引發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眼科張瑞主治醫生的興趣。「我看了節目,鄭才千確實是用到了眼科中的『立體視』原理。」張瑞表示,「立體視」其實並不難,只要雙眼功能正常,經過訓練應該都可以實現。但是,實現「立體視」有一定的要求,看的時候必須有一定的距離,一定的視角,兩邊的圖必須一樣大小,一樣的高度及把兩眼的畫面疊加起來,形成立體圖。

  眼科多有「立體視」檢查 戴眼鏡看「小蟲子」就可以了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在正規醫院的眼科,其實都可以進行「立體視」的檢查。南醫大二附院眼科主任張曉俊說,醫院的立體視檢查需要佩戴一副專用的檢查眼鏡,檢查的畫冊名叫「立體視圖譜」。這本「立體視圖譜」雖然不同於更為常見的色覺圖譜,但它也是經過特殊處理的。「舉個例子,畫冊的頁面中間會印著一隻小蟲子,如果是一個立體視功能正常的人,戴上眼鏡後,畫面中就會看到類似於3D的效果,小蟲子會飛出來。」

  而在斜視的檢查和就診過程中,「立體視糾正」這一項就必不可少。專家表示,斜視的孩子會出現三級功能不全的情況,有的立體視功能比較差,通過立體視的檢查,能夠更方便地進行診斷,同時也可以幫助斜視患者更好地進行恢復治療。

  你是不是畫畫不好呢?可能因為「立體視」太差

  「立體視」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並不陌生。

  南京明基醫院視光中心沈燁宇主任告訴記者,報考飛行員、從事繪畫創作、進行精細雕刻的工作都離不開「立體視」,因為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空間構建能力。「在醫學上,立體視有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弧秒』,一個視覺功能正常的人立體視的範圍是小於等於40弧秒,如果大於等於100弧秒,就可能對飛行員、畫畫等工作造成影響。」

  曾有一個學畫畫的女孩到醫院就醫,她學了很多年都沒啥長進。結果,發現她立體視功能很差,「畫得不好,可能不是你沒有畫畫的天分,眼睛功能也很關鍵的。」

  解析

  「鬥雞眼」在「找不同」時到底有啥用?

  「鬥雞眼」能幫他擴大「融合」

  在昨天的新浪微博上,網友「@Draco9」說「我用鬥雞眼看3D立體圖、玩大家來找茬非常神。」

  「鬥雞眼可能真的幫到了他,因為鬥雞眼可以擴大融合功能範圍。」浙江一位侯醫生這麼解釋。這裡涉及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融合功能」。他舉了小例子,可以讓大家感受一下什麼是「融合功能」:比如你把手機拿得很近,快貼近臉的時候,用一個眼睛看,沒問題,就看到一個手機;如果兩隻眼同時看,會看到兩個手機,產生重影,眼科術語叫「復視」。這個時候,如果你扭成「鬥雞眼」,重影就可以改善。

  「立體視」不等於「鬥雞眼」

  「鬥雞眼」是不是就等於高明的「立體視」呢?醫生們紛紛否認。

  立體視是正常人都有的功能,而鬥雞眼是嬰幼兒時期一眼注視目標,另一眼偏斜,久了就產生了斜視。如果眼球看物體的時候視覺角度向內傾斜,就被稱為「內斜」,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了。

  所以,6歲以下的嬰幼兒不能訓練看3D圖等立體視功能,否則可能導致鬥雞眼。

  7釐米是近距離用眼的「臨界點」

  那麼,是不是利用「鬥雞眼」原理,貼得越緊看得越清呢?沈燁宇提醒,不是這樣的。7釐米是近距離用眼的「臨界點」,如果物體和眼睛的距離小於7釐米,此時視物就會分外加重雙眼的負擔。(通訊員 崔玉豔 揚子晚報記者 楊甜子)

相關焦點

  • 後天訓練可恢復立體視覺
    圖1說明:眼吧的3D專業技術人員正在設計製作新的用於立體空間訓練的立體電影和用於互動凝視訓練的3D遊戲。  「3至9歲是立體視覺建立的敏感期,預防幼兒立體視覺功能異常尤為重要」。眼科專家、北京嘉鋮視欣近視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眼科門診主任劉生榮說,「通過後天訓練,可以恢復立體視覺。」  劉生榮說,立體視覺是人類感知前後、高低、深淺的能力,是人類後天獲得的一種高級視覺功能,是人類從事精細化工作不可缺少的。
  • 解密《最強大腦》裡的奇人小夥子 最強眼力可以訓練
    但是,記者的幾位眼科醫院的朋友看了節目之後,特冷靜地告訴我:這不難,訓練之後都可以做到的。  「你小時候有沒有玩過立體畫,使勁兒盯著一幅圖,過一會兒就能看出立體效果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浙江省眼科醫院侯立傑醫生跟我說,立體畫的原理是這樣的,兩幅同樣的圖,稍微偏移一點角度再疊加。  節目當中,左右兩面魔方牆,尺寸、圖案完全一樣,相當於兩幅一模一樣的圖。
  • 震撼「找茬」遊戲最強大腦挑戰笑傲巨幅原畫
    前幾日,一副《笑傲江湖OL》遊戲中的場景驚現於北京某廣場的天幕上,同時被外界譽為「世界記憶大師」的鄭才千也出現在此,並現場挑戰了自己的「像素眼」,與粉絲們一起對著天幕上的畫卷玩了一把創記錄的「找茬」遊戲。
  • 為什麼人工智慧專家喜歡用遊戲訓練AI?
    《經濟學人》日前撰文稱,人工智慧專家之所以喜歡用視頻遊戲來訓練算法,是因為它可以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場景,降低訓練成本,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人工智慧甚至自然智能的底層原理。  《我的世界》不像現實世界那麼複雜,但其複雜程度已經足夠吸引人工智慧專家的注意,因而成為了一個完美的測試場。例如,霍夫曼博士和她的同事就在使用這款遊戲訓練電腦,使之與人類選手配合抓住虛擬豬。由於機器無法理解手寫指令,所以只能通過觀察人類的遊戲方式來學習。  然而,視頻遊戲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作用可不只是訓練無人駕駛技術。
  • 盤點沉迷遊戲的花樣死法 玩遊戲會得病?
    [摘要]在很多專家眼中,沉迷遊戲是種病,得治!雖然很多玩家不是很認可這種說話,但是確實有的人因為玩遊戲得了疾病。玩家為遊戲肌肉受傷、禿頭,甚至用頭撞車;專家:這是病,得治!在很多專家眼中,沉迷遊戲是種病,得治!
  • 立體矢量圖—窗戶竟然可以進行視覺訓練!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來討論關於立體矢量圖訓練的策略。訓練環境如果你的視覺訓練室有一扇窗戶,你會發現,把立體矢量圖貼在窗戶上,BI(發散)會更容易實現。在我看來,使用立體矢量圖在窗戶上練習BI(發散)能力,能幫助你將在訓練室獲得的技能轉移到真實空間中,因為對患者來說看起來更真實。BO(會聚)在矢量圖燈架上完成更好,因為白色塑料板提供一些必要的空間和視覺基礎等等。
  • 拆彈專家玩拆彈遊戲是什麼樣的?
    像是中國、美國的軍隊裡,都有著專門用於士兵任務訓練的遊戲,據說美軍有一位海軍上尉,在伊拉克期間有一次只用了短短十幾秒鐘就完成了進攻任務,他說這是因為他在遊戲《 光環 》中已經無數次地重複過這套戰術動作了。
  • 專家談「最強大腦」:腦力達人不一定智商高
    這檔宣稱「專注於傳播腦科學知識和腦力競技的節目」播出後也引發熱議,節目中專家評審「Dr.魏」(北京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魏坤琳)對於挑戰項目難度係數的界定與現場其他嘉賓及觀眾的感受相去甚遠。他表示,科學是其評判的唯一標準。那麼,讓我們嘆為觀止的那些大腦能力中,又有哪些是天生的,哪些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超級找茬王」哪兒來的神奇能力?
  • 90後小夥自嘲太宅找不到對象,在遊戲貼吧發帖相親,被留言嚇跑
    最近,就有一名90後小夥在天諭手遊的貼吧內,專門發了一個相親貼,試圖通過此方法給自己找個對象,結果卻被網友們的留言嚇跑,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這位90後小夥說因為自己比較宅,平時下班回家就愛打打遊戲,導致交際圈比較窄,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已經而立之年了,還要面對長輩們"有對象了嗎?"
  • 淺談立體視覺
    原創 眼視光專家胡穎 眼視光專家胡穎Hi~新朋友,記得點藍字關注我喲立體視是雙眼對物體遠近、深淺、高低三維空間位置的分辨感知能力,是雙眼視覺中的最高級功能。立體視的建立必須是在具備雙眼同時視和融合視的基礎之上。立體視銳度是分辨雙眼視網膜影像間最小的水平視差的能力,其單位為秒弧角,或稱弧秒,正常值通常為40"~60",立體視銳度越小,其立體視功能就越好。
  • 濟南拓展訓練公司分享,適合團體玩的熱門搞笑小遊戲集錦
    一圈後,由主持人評判各人的對錯。對的不得聲張,保守秘密,做錯或仍未覺察其中奧妙的,可再傳著玩。最後,主持人才公布答案:原來,判斷書本的合開並不是依據書本,而是看傳遞者的雙腳交叉或張開,書本只是遮眼法罷了。2、猜硬幣大家圍坐成一圈,選一人居中當猜者,遊戲開始,大家齊唱:硬幣硬幣,你真奇怪,傳來傳去,無影無蹤,真奇怪,確奇怪,有個朋友站在場中央!
  • 立體還是平面?自製立體視錯覺的簡單方法
    它們在特定的角度拍攝下來的樣子看起來和立體的物品很相似,這是因為從特定角度看,這些圖像和立體物品在相機上產生的投影恰好是一樣的。製作這種效果,最重要的步驟是把立體物品的照片進行適當的變形處理,讓它從特定角度恰好能看起來和立體物品有同樣的投影效果。
  • 人教版課本被指出錯 評論:建議推出「找茬課」
    很多人小時候玩過「找不同」遊戲。多數找不同遊戲是兩個圖絕大多數細節完全相同,有N多處不同之處請玩家儘快找。多半人玩得樂此不疲,投入度極高。當然,更高級一些的此類遊戲也有,應該稱為「找不對」,也就是將畫面中不合理的地方找出來。比如,古人用起了手機,或者項羽騎的不是烏騅,而是摩託車。  在此建議,正在用人教版語文書課本的小學,儘快開設一門課(課外班也行),起名乾脆就叫「找茬課」。
  • 文明小遊戲:請你來找茬!
    畢竟現在小學生的課間談資都是排位上分瞭然鵝要論既能消滅無聊又能提升氣質清涼消暑絕佳款這款一起來「找茬」小遊戲絕對更適合倷伲文明無錫寧啦親,我是文明巡邏員妮妮,我很認真滴告訴你喲為了讓我們的家園更整潔、城市更靚麗,營造講文明的社會氛圍,同時對不文明行為起到提醒、教育作用,一款由無錫市文明辦出品的宣教類找茬遊戲「我是文明巡邏員」7月28日起火熱上線啦!
  • 專家:術後雙眼視功能重建同等重要
    原來,患有斜視的靈靈進行手術後經過短暫的1個月視覺訓練,眼睛就恢復了立體視功能。而孩子恢復了該功能,就可以從事精細工作,未來生活和就業就不會受到嚴重影響。斜視,通俗說法是「斜眼」,指當一眼注視目標時,另一隻眼的視軸偏離注視目標。該病在兒童中的發病率為1-2%,是兒童常見的眼病之一。
  • 北通阿修羅ne2遊戲手柄安卓和蘋果都行嗎
    北通阿修羅ne2遊戲手柄安卓和蘋果都行嗎 2017年08月21日 14:03作者:廠商投稿編輯:劉明鵬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款可以玩手遊的手柄
  • 專家:一切說視覺訓練能治療近視的宣傳都是騙人的
    原標題:專家澄清:視覺訓練不能治療青少年真性近視當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不斷增加已是不爭的事實。通過視覺訓練就能治療近視嗎?上海眼病防治中心專家許琰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視覺訓練不能治療真性近視,一切說「視覺訓練能夠治療近視」的宣傳都是騙人的。
  • 用強力膠泡澡是什麼體驗?小夥大膽一試,結果玩大了!
    用強力膠泡澡是什麼體驗?小夥大膽一試,結果玩大了! 強力膠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它的用途非常廣泛,一名小夥竟然腦洞大開,打算用它來泡澡,結果玩大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在實驗開始之前,小夥先是購買了大量的膠水。
  • 3D視覺訓練卓有成效 成為新型護眼方式
    何為3D立體視覺訓練?3D立體視覺訓練是一種新型的、科學的護眼方法,它通過觀看特定動態、立體的三維視覺訓練影像,帶動眼睛的晶狀體跟隨3D影像做規律運動,進而達到放鬆睫狀肌,緩解眼睛緊張,提高視力的目的。 3D視覺訓練卓有成效 作為新型的護眼方式,3D視覺訓練效果如何?
  • 我國近視人數超6億 3D立體視覺訓練或成未來趨勢
    各種不良用眼習慣,讓當代人眼睛承受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的壓力,眼睛的保護已迫在眉睫。2018年1月,《武警後勤學院學報:醫學版》刊發了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兒童眼科醫生譚軍偉、喬麗萍、杜明洋聯合署名文章《3D立體視覺訓練對學齡輕度近視兒童視力的影響》,文章指出:3D立體視覺訓練可提高有效(視力提高兩行及以上)146眼,總有效率達到83.9%。這為眼保健操升級到3D立體視覺訓練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