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矢量圖—窗戶竟然可以進行視覺訓練!

2020-12-03 弱視許老師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來討論關於立體矢量圖訓練的策略。

訓練環境

如果你的視覺訓練室有一扇窗戶,你會發現,把立體矢量圖貼在窗戶上,BI(發散)會更容易實現。對我來說,這是正確的做法,有幾個原因。首先,在真實空間中眼睛看向遠處(發散)更真實。窗外的景像,為BI(發散)提供了便利。在我看來,使用立體矢量圖在窗戶上練習BI(發散)能力,能幫助你將在訓練室獲得的技能轉移到真實空間中,因為對患者來說看起來更真實。BO(會聚)在矢量圖燈架上完成更好,因為白色塑料板提供一些必要的空間和視覺基礎等等。

【未完待續】如果您有任何弱視相關的疑問,請搜索WX「RS2325」,公眾號:同仁專家說弱視

明確視標

繩圈畫片,小丑畫片,迷宮畫片,芝加哥飛機畫片和鵝媽媽畫片都是不同的難度等級。是更多細節(比如小丑),將更多的注意力吸引到中心視覺上的視標會讓患者受益,還是一個細節較少(比如繩圈),更多的周邊視覺的視標會讓患者受益呢?-患者會從尺寸更大的視標中受益嗎?是的,尺寸很重要。對於一些患者來說,我們選擇的視標不那麼重要,對一些患者來說,這就是一切。

讓立體矢量圖動起來

幾年前,我參加了在聖安東尼奧舉行的西南視光大會,那年大衛·庫克博士是主講人。順便說一下,庫克博士用立體矢量圖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最讓人驚奇的是,他在患者面前使勁地搖晃著那張立體矢量圖畫片。當我回到家後,我對一些沒有深度感知的患者使用了這個方法,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有幫助。庫克博士解釋說,視標的移動幫助刺激周邊感知,也助於深度感知。

改變空間

這是目前為止對我來說最好的。即使他們很少或沒有深度感。首先,遠離視標會降低難度,使它變得更容易。其次,要求他們意識到身體和視標之間的空間變化,打開周邊視野,並喚起負責深度感知的視覺區域的意識。對於那些在邏輯輸入與視覺輸入之間掙扎的人來說,在空間中移動,給了他們可以看到深度的「許可證」,因為在他們移動的過程中,畫面會發生改變。

相關焦點

  • 後天訓練可恢復立體視覺
    「3至9歲是立體視覺建立的敏感期,預防幼兒立體視覺功能異常尤為重要」。眼科專家、北京嘉鋮視欣近視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眼科門診主任劉生榮說,「通過後天訓練,可以恢復立體視覺。」  劉生榮說,立體視覺是人類感知前後、高低、深淺的能力,是人類後天獲得的一種高級視覺功能,是人類從事精細化工作不可缺少的。
  • 我國近視人數超6億 3D立體視覺訓練或成未來趨勢
    2018年1月,《武警後勤學院學報:醫學版》刊發了武警後勤學院附屬醫院兒童眼科醫生譚軍偉、喬麗萍、杜明洋聯合署名文章《3D立體視覺訓練對學齡輕度近視兒童視力的影響》,文章指出:3D立體視覺訓練可提高有效(視力提高兩行及以上)146眼,總有效率達到83.9%。這為眼保健操升級到3D立體視覺訓練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
  • 立體視覺的重要性與如何恢復?
    立體視覺是雙眼觀察景物能分辨物體遠近形態的感覺,是較為獨立的一種具有三維空間的視覺功能。也是我們三維世界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它是基於投射到雙眼視網膜上的圖像的視差而產生的深度感知。,眼位對齊和融像是恢復立體視的第一步,而且也是立體視訓練中的關鍵環節。
  • 3D雙目立體視覺在機器人視覺的應用
    隨著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機器視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傳統的2D定位無法解決產品的空間坐標信息,而3D雙目立體視覺可提供較高精度的定位。在汽車行業,汽車後底板的抓取搬運主要交給工業機器人完成,這面臨一大難題:每一塊後底板的平面坐標XYR和空間坐標ZWP都相差較大,而機器人夾具的兩個尖削必須精確的插入後底板兩孔位,才能進行搬運。
  • 視覺訓練選得好,視力健康直到老,來試試3D視覺訓練吧
    丁香醫生提醒:「近視恢復」可選擇3D視力恢復訓練 選取輕度近視的兒童進行3D立體視覺訓練。囑受訓者使用3D裝置,注視投影幕上的3D場景,每日訓練 30 min,連續訓練 2 個月,分別記錄患兒治療前後視力。
  •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抓住寶寶視覺敏感期多玩遊戲,孩子更聰明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在最一開始沒有重視孩子視覺敏感期的保護與訓練,也許就會給孩子造成終生遺憾。每個年齡段寶寶的視覺發展標準寶寶的視覺發育是分階段來進行的,從新生兒的降生到7個月的時候,寶寶的視覺發育基本成熟。每個階段寶寶的視覺發育情況:新生兒新生兒出生後便有視覺能力,1.5~2個月時,可看清活動的物體。
  • 淺談立體視覺
    淺談立體視覺 2020-10-23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3D視覺訓練卓有成效 成為新型護眼方式
    何為3D立體視覺訓練?3D立體視覺訓練是一種新型的、科學的護眼方法,它通過觀看特定動態、立體的三維視覺訓練影像,帶動眼睛的晶狀體跟隨3D影像做規律運動,進而達到放鬆睫狀肌,緩解眼睛緊張,提高視力的目的。 3D視覺訓練卓有成效 作為新型的護眼方式,3D視覺訓練效果如何?
  • 小夥用「立體視」玩找茬遊戲 專家:訓練後都行
    昨天,這位超級「找茬王」又遭網友爆料:他運用的是眼科中的「立體視」原理,所以才會被拍到雙眼「擰成一團」(鬥雞眼)的畫面。  那麼,如果正常人經過培訓,也能練成「像素眼」嗎?揚子晚報記者昨採訪了南京部分三甲醫院的眼科醫生。醫生表示,「立體視」其實不能算「特異功能」,每個雙眼功能正常的人通過訓練,都能實現「立體視」,但鄭才千的視覺敏感度確實非常高。
  • 立體視覺是怎麼產生的?
    立體視是指三維空間中對物體立體深度和遠近距離的判斷,也被稱為深度感知。 人類和動物都經常在環境中活動。
  • 立體視覺介紹
    立體視覺雙眼單視包括有:同時視、感知性融像能力、運動性融像能力、立體視覺、深度覺。
  • 3D電影與立體視覺的關係
    3D電影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想體驗一下震撼的視覺效果,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看3D電影,雙眼立體視覺功能差的患者戴上3D眼鏡也看不到立體效果,或者立體感很差,而且時間長了還容易出現眼睛疲勞、頭痛等症狀。那什麼是雙眼立體視覺呢?
  • EyeSight之父:雷達愛誤報,立體視覺更適合自動駕駛
    dWLEETC-電子工程專輯儘管立體視覺曾經被視為ADAS來說至關重要的差異化技術,聚焦於高度自動化駕駛車輛的一線汽車零組件供應商(Tier One)與車廠傾向於認為立體視覺不那麼相關;產業界形成的共識是,單視覺(Monovision)的局限可以透過單眼攝像頭與雷達的結合來解決。
  • HALCON高級篇:立體視覺
    立體視覺立體視覺的基本原理是對象點的3D坐標是由兩個或者多個從不同角度同時獲取的圖像決定的,HALCON提供了兩種立體視覺方法:雙目立體視覺和多視角立體視覺。雙目立體視覺用兩個相機,返回差異圖,距離圖,或者3D坐標。下圖展示了一個板子的立體圖像對和板子部件的結果高度圖。雙目立體視覺的基本原理,頂部:立體圖像對;底部:高度圖多視角立體視覺也可以用超過兩個相機,其要麼被用來重構作為3D物體模型被返回的表面,或者去重構單獨的點。
  • 安霸立體視覺處理SoC會給自動駕駛市場帶來什麼?
    、圖像處理、4Kp60視頻編碼與立體視覺技術。J48EETC-電子工程專輯CV1和CV2都可在同一晶片上提供單眼和立體視覺處理。VisLab創辦人Alberto Broggi解釋:「單眼視覺可在遠處偵測並分類對象——最遠達180公尺——而立體視覺相機能夠捕捉3D物體的形狀,而且無需訓練即可檢測到一般障礙物。」
  • Google利用立體視覺快速測量透明物體的3D位置與形狀
    Google與史丹福大學合作,開發了處理透明物體的全新計算機視覺方法,這個稱為KeyPose的機器學習系統,能夠直接預測3D關鍵點(Keypoint)來估測透明物體的深度,比起過去的方法又快又準。在發布研究成果的同時,Google也發布了用來訓練KeyPose模型的透明物體資料集,供研究社群使用。
  • 計算機視覺方向簡介 | 多視角立體視覺MVS
    作者: 黃浴https://zhuanlan.zhihu.com/p/73748124本文已由作者授權,未經允許,不得二次轉載多視角立體視覺(Multiple View Stereo,MVS)是對立體視覺的推廣,能夠在多個視角(從外向裡)觀察和獲取景物的圖像,並以此完成匹配和深度估計。
  • 偉景智能CEO董霄劍:可見光立體視覺產品全球領先
    (集微網 /文)「機器人的感知需要高精度的立體視覺,偉景智能可見光立體視覺產品感知能力從1毫米一直到0.1毫米級別,這一點可以毫不誇張的講我們是全球領先。」這是北京偉景智能創始人兼CEO董霄劍博士在上個月廈門舉辦的「集微半導體峰會」上演講的表述。對於偉景智能這家公司很多人可能還不太了解,不過對於董霄劍博士圈內不少人都早已接觸過。
  • 視覺訓練真的可以讓人類擁有「超視力」嗎?
    在這項將視知覺訓練與人眼自適應光學技術相結合的實驗中,研究小組對20 歲左右的正常受試者測量視力等視功能後,讓他們每天參加一小時的視覺訓練。這種訓練,即在自適應光學系統上,呈現一種高空間頻率光波的黑白條紋圖像,讓受試者根據要求完成圖像的檢測任務。訓練程序根據完成任務情況,自動調控圖像參數,使之維持在一定的難度水平上。如此反覆多次,堅持10—12 天,每天1 小時左右。
  • 烏賊和人類一樣擁有立體視覺!戴3D眼鏡的烏賊準確捕捉虛擬蝦
    但是不要以為科學家給它們戴 3D 眼鏡是讓它們看 3D 電影,實際上,這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神經學家 Rachael Feord 和其同事為了研究動物的 3D 視覺是如何工作的而進行的一項科學實驗。Wardill 懷疑烏賊和我們人類一樣擁有立體視覺。為了找到答案,他和他的同事 Rachael Feord 用魔術貼條粘在了 14 只烏賊的頭上,以便他們可以快速,輕鬆地安裝 3D 眼鏡。其中三隻烏賊在放回缸中時,它們總是會弄掉眼鏡,但是還有 11 只可以接受戴著眼鏡。然後,他們訓練戴著眼鏡的烏賊用觸鬚攻擊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