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餘先生有一兒一女,女兒對父親是體貼有加,言聽計從。可兒子對父親卻是三緘其口,拒絕溝通。為了避免「火藥堆」爆炸,餘先生也是用心良苦,他專門委託女兒跟兒子直接對話。果然一上場,兒子就給了餘先生難以接受的評價。讓人意外的是兒子接下來的一番話卻餘先生潸然落淚。他竟主動要求上場。兒子到底說了什麼?這番特殊的父與子的對話是會引發風暴還是平息波瀾?
姐姐說弟弟在大二開始,就不斷地犯一些低級錯誤,更讓他們抓狂的是弟弟往往在犯錯之後還會犯一個更大的錯誤,那就是什麼也不說。姐姐舉例,那時候他們給了弟弟一筆學費,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到了學校之後,這筆錢就被弟弟給揮霍掉了,之後要不是老師打來電話,他們可能還一直蒙在鼓裡,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弟弟解釋,當時可能是出於攀比心理,所以就在同學面前花光了所有的錢。他知道要是家裡人知道這件事之後,他不會好受的,出於鴕鳥心態,他就一直沒敢去說。
姐姐接著提到另外一件事,那天弟弟開車回家的時候,一不小心蹭到了路邊的一輛車,可他卻什麼也沒處理,就這樣離開了。當她注意到這個擦痕時,她立馬找到了弟弟質問怎麼回事,這時候弟弟再一次撒謊騙了他們,說是有人不小心擦了他的車一下。要不是兩月後對方找上門來了,他們可能還不知道真相。
弟弟坦言,當時確實蹭了一下,但不是很嚴重,所以他就沒怎麼放在心上,什麼處理都沒做,就離開了。另外當時他確實是抱有僥倖心理的,這點他不否認,只不過運氣不好,對方找上門了。
姐姐表示,更接受不了的是之後在大四的時候,弟弟還犯了一個大錯,竟瞞著全家人,偷偷網貸了一筆錢開奶茶店。之後要不是父親敏感發現了這件事,他們都不知道會捅出多大的婁子,這也正是一家人擔心的點。
弟弟解釋,那時之所以會去網貸是因為他不甘心,雖然生意上確實虧損了很多,但是他投入的精力也不小,他不想就這樣接受失敗的結果,於是無奈之下,他便選擇了網貸。好在之後在他的苦心經營之下,收支漸漸平衡了,也開始有了盈利,這讓他很有成就感。對於為什麼一定要堅持開店賺錢,是因為他想讓父親看見他的成就,給他想要的認可。
可事情並沒有小餘想得那麼好,雖然父親確實看到了他的能力,也確實讓他回家接手了一部分的家族企業。但是他與父親還是處於雞同鴨講的狀態,就比如他曾多次向父親提議廣告宣傳的重要性,可父親卻堅持反對,因為他們經營多年,從沒有靠過宣傳,所以覺得沒必要花這錢,這讓他很是無語。
就這樣小餘離開了,去找了一份新工作,他不想再與這樣的父親共處,因為時不時就會起衝突。另外他表示,讓他奇怪的是雖然當初的他很想要離開,但是到了真離開的時候,他又會很想念父親,可不知道為什麼他很難拿起電話打過去問候。回憶過去,他坦言,自己與父親共處的時間,其實並不多,這是他很遺憾的一件事。
姐姐表示對於弟弟的感受,其實她也明白,因為她也曾經歷過。由於父親教育等一些方式上的問題,她也曾壓抑過一段時間,時常會在晚上躲衛生間裡哭,之後她勇敢邁出了主動交流的第一步,這才走出了困境。為此她也曾多次勸過弟弟,在家裡要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樣會好一點。
觀察員希望餘先生能夠明白,孩子撒謊,相對於批評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原因。同時也希望餘先生能夠多愛孩子一點,多去接納孩子,這樣對於關係的改善可能會更好。另外對於小餘事後的處理方式,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需要去好好反省一下,最後希望這個家以後能有個更加寬鬆的家庭氛圍。
調解的最後,父子倆終於敞開心扉,表達了對彼此的愛。其實這個家庭原本就沒有很深的矛盾,只是父親放大了兒子的錯誤,因此變得焦慮不安。而兒子一心想要證明自己,才一次次犯錯。只要未來的日子裡,父親多多相信兒子,鼓勵兒子,相信小餘會及時地糾錯改錯,將百年老店的優良品質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