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CHIME望遠鏡檢測到了13個快速射電暴
天文學家史上第二次探測到來自外太空神秘的、超短的重複性能量爆發,一些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存在高級外星生命的證據。
快速射電暴(FRBs)是一種毫秒級的無線電波脈衝,其起源尚不清楚,但大多數科學家表示,它們由銀河系外數十億光年處產生的強大天體物理現象(比如黑洞或密度超高的中子星的合併)生成。
然而,包括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阿維·勒布(Avi Loeb)教授在內的一些人提出了更為離奇的理論,他們認為這些快速射電暴可能是極其先進的外星技術的證據。
這一發現由一加拿大人領導的天文學家小組尋找快速射電脈衝時獲得,發表在《自然》雜誌。在這之前,去年夏天的三個星期內該小組使用一種新型的射電望遠鏡CHIME望遠鏡(Canadian Hydrogen Intensity Mapping Experiment )在加拿大卑詩省的奧肯那根山谷檢測到了13個快速射電暴。
60多個快速射電暴記錄中重複檢測到其中一個,迄今為止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Arecibo radio telescope)在2015年觀測到的。2007年,在2001年收集的射電天文數據中,首次意外發現了快速射電暴。
很可能有更多頻率更低的快速射電暴經常經過我們的星球。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可能會檢測到更多。
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英格麗德·斯特爾斯(Ingrid Stairs)博士說:「目前為止我們只找到一種已知的重複快速射電暴。現在知道還有另一種,說明可能還有更多等待我們發現。有了更多的重複快速射電暴和可供研究的資料來源,我們也許能夠理解這些宇宙之謎,即它們從何而來,成因是什麼。」
科學家表示,13個快速射電暴中大多數都顯示出散射的跡象,這表明它們可能源自地理位置特殊的強大天體。
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員Cherry Ng博士說:「這可能意味著快速射電暴在某種緻密的星團中(比如超新星殘骸)或者星系中央黑洞附近。但是它必須在某個特殊的地方才能發出我們所看到的散射。」
新的快速射電暴記錄自異常低的無線電頻率下。之前檢測到的大部分頻率都在1400兆赫(MHz)左右,但新發現的頻率在800兆赫以下。其中7個頻率為400兆赫,是CHIME望遠鏡所能探測到的最低頻率。
2017年,勒布和他同在哈佛大學的同事馬納斯韋·林加姆(Manasvi Lingam)提出快速射電暴可能是行星大小的外星發射器的洩漏物。科學家們說,它們更有可能用於推動由光帆驅動的巨型宇宙飛船,而非用於通信。光帆可以將光線(或者這裡所說的電暴)反射到巨大的反射片上來提供推力。
勒布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發表一篇論文之後,在一篇聲明中表示:「鑑於快速射電暴持續時間短、亮度極高且來源遙遠,我們目前還無法確定其可能的自然來源。如果其來源包含人為因素,那這值得我們思索和檢驗。科學無關信仰只講證據。要提前確定限制我們發展可能性的因素會是什麼。把想法說出來,讓數據來做評判是值得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