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樓墜下的小傲賽能說話了 目前已赴武漢開展顱底手術

2020-12-04 瀟湘晨報

小傲賽生命體徵穩定,能輕聲說話了。

今年9月19日,白浪9歲男孩張傲賽在玩耍時,不慎從7樓摔下,傷勢嚴重,後一直在市人民醫院治療。事隔兩個多月後,記者獲悉,張傲賽生命體徵穩定,還能輕聲說話。因腦積水和上頜竇骨折,已於20日轉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受相應手術治療。

19日下午,記者在獲得醫生準許後,和張傲賽媽媽塗秀梅一起進入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病房,張傲賽正臥床睡覺。聽到媽媽和醫生叫喚後,他才醒來。媽媽拿出一枚棒棒糖,張傲賽當即奪了過去,握在手裡不放。因氣管切開,他沒有說話,目前仍靠鼻管進食。

9月19日,張傲賽在白浪馬路村7組家附近和兩名小夥伴玩耍時,不慎從7樓摔下,後緊急送往市人民醫院搶救治療。經有效治療後,張傲賽於10月6日從持續17天昏迷中醒來。

據塗秀梅介紹,張傲賽醒來後,起初病情穩定,但從10月20日開始出現高燒不退的情況,檢查發現顱內有感染。經醫生處理後,感染逐漸得到控制,高燒退去,病情恢復穩定。

「孩子現在意識是清醒的,將氣管切開的口子堵上後,還能輕聲說話。」塗秀梅告訴記者,14日張傲賽就對她說了幾句,「說他腿疼,想回家。」

據主治醫生陳欣介紹,目前,張傲賽的生命體徵已經穩定,主要問題是有腦積水和上頜竇骨折的問題。其中,腦積水需要引出,而上頜竇骨折需進行顱底手術修補,建立一道屏障,避免後期引發顱內感染。「我們可以開展腦積水引出的手術,但武漢上級醫院專家會診後,針對上頜竇骨折問題,還是建議轉診到武漢手術治療。」陳欣介紹,張傲賽已於20日轉診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開展顱底手術治療,術後回到該院開展康復治療。

【來源:十堰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4歲男孩28樓墜下,一個月就康復了!怎麼做到的?
    8月5日,從28樓墜下的印江4歲男孩嘉佳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後康復出院,他的出院凝聚了印江縣人民醫院所有醫護人員的努力付出,更彰顯了醫者救死扶傷的大愛。嘉佳家人向醫院送來錦旗和感謝信。事件回顧:28樓墜下,一個4歲小孩要承受多大的撞擊可想而知,尚有一絲呼吸印江縣人民醫院是如何拼盡全力為孩子贏得一線生機。
  • 顱底腦膜瘤手術後遺症及規避策略
    關於什麼是手術後併發症的觀點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並且已經進行了許多嘗試來將這些事件分類為醫學或外科手術,輕度或嚴重事件,或者根據嚴重程度對其進行分級。這對於評估結果以及比較技術或治療方法很有用。顱底腦膜瘤手術後遺症及規避策略介紹。      腦膜瘤一直在神經外科醫師的心靈中佔有特殊的位置。
  • 顱底腫瘤外科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目前,約有95%以上的垂體手術採用經鼻-蝶竇入路。垂體手術所經歷的開顱手術-顯微鏡下經蝶竇入路手術-開顱手術-顯微鏡下經蝶竇入路手術的歷程也從側面反映出顱底腫瘤外科的發展。我國顱底腫瘤外科起步略晚於國際同行,雖然臨床早已開展多種手術,但將顱底腫瘤外科作為專業領域進行系統研究卻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20餘年來,在國內神經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及其他相關專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顱底腫瘤外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對巖骨-斜坡區腦膜瘤、枕骨大孔區腹側腫瘤、頸靜脈球瘤、顱底內外相交通性腫瘤等均能達到根治性切除。
  • 多模態神經導航技術在顱內腫瘤手術的應用進展
    以該技術為基礎發展的神經導航系統,能將數字影像數據與神經系統實際解剖結構建立動態關係,實時向神經外科醫生反饋手術過程。 內鏡手術具有創傷小,顱內結構破壞少的優勢,大大縮短病人住院時間。內鏡技術與導航技術結合,顯著提高手術成功率,對於複雜、侵及範圍較大的顱底病變,導航技術不僅能清晰顯示重要的解剖結構,且增加病變全切成功率,降低手術時間。
  • 工友不慎從12樓墜下 男子蹲起馬步張臂接住(圖)
    農民工扎馬步張開雙臂接住從12樓墜下工友  工友不慎從12樓墜下,他奮力跑過去,蹲起馬步,張開雙臂,成功接住工友。他的這一接,挽救了工友的生命,工友只是受了點輕傷很快出院。而他,如今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 上海一2歲幼童3樓陽臺墜下身亡
    上海一2歲幼童3樓陽臺墜下身亡 3月27日11點多,位於上海中山南一路的一小區發生一起悲劇,一名剛滿2歲的男童從自家3樓陽臺墜下,經送醫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 江蘇「國字號」專家在武漢完成新冠肺炎後期肺纖維化雙肺...
    該患者是湖北開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轉陰者終末期肺移植手術的受者,也是目前世界上實施肺移植手術前,使用ECMO(人工肺)時間最長的器官移植受者。從他被確診以來的三個多月裡,醫護人員不放棄、不拋棄,創造了又一生命奇蹟。
  • 男子深夜6樓墜下渾然不知 掉入泥潭大難不死
    今天,城陽第三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裡的小張給生活在線打來了求助電話,說自己從六樓墜樓了。這可耽誤不得,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小張身邊。原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那麼疑團究竟能不能解開呢?醫生說,幸好7月1號下午下了一場雨,小張墜落的地方正好是個泥潭,否則這一跌性命難保。只是,大半夜的,好好睡在床上的人,怎麼會從六樓墜落呢?小張朋友說,7月2號早上,自己上班時發現小張的房東已經在單位門口等著了,是他通告了小張墜樓的事兒。作為第一個到達現場的人,房東那裡會不會了解更多的情況呢?
  • 兩人從大連一小區五樓先後墜下身亡!知情人透露:男子有家室,而女方…
    12月3日下午4時許,旅順龍河家園三期一居民樓一樓女業主聽到自家院裡有聲響,不料眼前一男一女躺在血泊中,驚出一身冷汗,隨即立刻報了警。據一位住在事發居民樓內的業主稱當天下午風力很強,她回家時看到樓下有警燈閃爍,靠近圍觀人群,能隱約看到有一男一女,兩人一躺一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身下有不少鮮血。現場有業主可以看到,仰面平躺的男子鼻子和眼睛上都有血。沒多久,120急救車趕到現場將兩人拉走。
  • 內鏡經鼻入路治療中央顱底病變的解剖和臨床進展
    內鏡經鼻手術依賴著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除需要特殊的手術器械與長柄磨鑽外,也融入神經導航,同時聯合都卜勒微探頭確定硬膜下結構是否為大血管,為精確切除病變,減少誤傷神經、血管等奠定基礎。現代技術進步,已明顯改善以往內鏡景深不足的缺點,三維可視化內鏡的出現和應用,糾正內鏡下圖像的魚眼效應,為顱底病變的手術治療帶來飛躍式進步。
  • ...血管畸形」「顱底腫瘤」「功能神經外科 SCS」學術年會與高峰論壇
    數十位國內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出席會議並就「腦血管畸形」、「顱底腫瘤」、「功能神經外科SCS(脊髓電刺激裝置植入術)」等主題舉行學術年會及高峰論壇。此次活動線下線上講課討論同步進行。目前, Onyx液體栓塞技術是國內外治療腦動靜脈畸形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教授是Onyx介入治療中國首位獲得介入資質許可的醫生,多年來已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和理論經驗。顱底腫瘤因病變部位、病變性質及其周圍神經血管等結構的重要性,術中處理頗為棘手,使得顱底腫瘤外科成為極具挑戰性的神經外科亞專科之一。
  • 武漢一新冠患者危在旦夕 如今奇蹟恢復
    5月5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間特殊的隔離病床上,崔安接受雙肺移植手術已滿14天。據悉,崔安是湖北開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轉陰者終末期肺移植手術的受者,也是目前世界上實施肺移植手術前,使用ECMO維持時間最長的器官移植受者。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表示,肺移植不是新冠肺炎的常規治療手段,但肺移植是目前臨床治療終末期肺部病變唯一有效方式。
  • 興和縣人民法院幹警赴賽烏素鎮、大庫聯鄉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活動
    興和縣人民法院幹警赴賽烏素鎮、大庫聯鄉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活動 2020-09-1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中有人卻沒察覺,兩名女童19樓墜下不幸身亡...
    、小學都延遲開學孩子們雖然每天宅在家但各式各樣的居家安全問題依舊不容忽視昨天下午廣東深圳就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意外事發樓棟3月9日下午4時許,南山桃源村二期某住宅樓發生高墜事件,兩名女童從19樓墜落據記者從南山警方核實,兩名女童高墜身亡,初步排除刑案可能,目前情況仍在進一步了解中。有知情人士介紹,兩名女童年齡分別是9歲和5歲,從陽臺防盜網位置墜下,事發時家中有人但未能注意到悲劇的發生。
  • 脖子痛未必是頸椎病 顱底凹陷也可導致脖子痛
    他說,顱底凹陷症患者常常在顱底及寰樞椎發育畸形的基礎上合併有「寰樞椎脫位」。臨床上顱底凹陷症表現形式多樣,可有多種類型,其中較常見的是兩種:一種不合併寰樞椎脫位,稱為「穩定型顱底凹陷症」;另一類更加常見的是合併寰樞椎脫位,稱為「不穩定型顱底凹陷症」。
  • 男子爬3樓失足墜下,頭部著地當場身亡,疑因矛盾被兒子反鎖門外
    據新聞晨報報導,有居民表示當天那家的小孩把門反鎖了,他的父親無法進入屋內才打算從二樓平臺爬上自家陽臺。在三樓左右的高度,這位父親失足掉到了二樓的平臺上。事發後消防、公安、120急救車陸續趕往事發現場,但不幸的是,由於是頭部著地,這位父親當場死亡,並沒有給醫生留下搶救的時間。據報導,該小區居委會表示,這個男子才40多歲,家中有一個14歲的兒子。孩子尚在青春期有些叛逆,因教育方法、孩子玩手機打遊戲等問題,父子經常發生爭吵。
  • 武漢愛爾「七年7000例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成果發布會」
    10月30日,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湖北總院)舉辦的「國際同步 煥晶定製」七年7000例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成果發布會在武漢友誼國際大酒店圓滿落幕。  白內障與老視專科副主任周莉博士為現場朋友做白內障防治科普
  • 落地前砸破兩層遮陽棚 女子從6樓墜下竟毫髮無傷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孝斌蕭顥)前晚,漢陽區二橋街橋西村一名中年女子從自家6樓窗戶墜下,碰到5樓的遮陽棚後又砸破一樓一家日雜店的鐵皮頂棚。令人稱奇的是,她落地後竟毫髮無傷。
  • 2014顱底解剖、血管吻合神經外科論壇舉辦[圖]
    日前,浦南醫院在前幾年連續舉行的兩屆Fukushima浦東神經外科論壇的基礎上再次舉辦「2014Fukushima浦東神經外科論壇暨顱底解剖、血管吻合培訓班」。市內外100餘位神經外科醫師參加了論壇活動。  顱底及腦動脈手術均是神經外科最高難度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