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一份上天計劃:利用火箭把你的聲音發射到全宇宙

2020-09-15 漫成都

你知道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太空人是誰嗎?你知道為什麼日常生活所用的GPS導航可以如此精準地知曉你的位置嗎?你知道貓、狗、猴子和猩猩也曾上去過太空嗎?是哪個國家率先踏上月球?而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空間站叫什麼名字呢?……


9月13日,我們聯合新東方成都學校、環球中心、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館,舉辦了2020開學季升空計劃啟動儀式——「你好,太空」活動。邀請到中國科協航空科學技術文化普及首席傳播專家王亞男教授,為近百名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知識科普講座,現場掌聲、歡笑聲連連。

看看籤到時我們的小粉絲們多麼開心!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進場聽講座啦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空軍上尉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裡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而其實在此之前,就不斷有小動物被送上太空,為人類航空航天研究起著「投石問路」的作用,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例如:1951年9月20日,一隻名叫Yorick的猴子和11隻老鼠在美國Aerobee飛彈的一次飛行試驗中成功活著返回了地面,它們飛行了72公裡高;1951年7月22日,兩隻流浪狗Dezik和Tsygan被蘇聯的R-1火箭送到了100公裡的太空,雖然時間上它們並不是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動物,但是它們是第一批進入太空後安全返回地面的動物。

在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早期,人類的近親猴子常被用做實驗動物,成為早於人本身進入太空的先驅者,我們需要銘

地球之外是否真的存在生命?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1960年10月10日,蘇聯首次發射「火星」-1A號無人探測器邁出了人類向火星探測的腳步,而美國也不甘示弱,於1965年7月14日,由「水手」4號探測器從火星表面上空9800千米處掠過後首次向地球發回了21張照片。到今天為止,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30多顆無人探測器,傳回了大量的科研數據。

王教授發問:火星如今被考證有水存在,這是否說明火星上此前有過生命的存在?而火星的今天,是否就會是地球的未來呢?答案雖不明朗,但是,至少有一點是確信的:地球是迄今為止,我們唯一能夠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必須要保護好她。

王亞男

講座現場

在王亞男教授的精彩講述結束之後,孩子們也非常踴躍地提出很多異想天開的問題:飛機為什麼會飛上天?地球是如何產生的?人類還有多久能住在火星?也許是小朋友們的提問太可愛了,每次提問後,現場都爆發出陣陣歡笑聲,為小朋友們提問的勇氣點讚哦。

而未來,隨著航空航天事業不斷超越發展,軌道旅遊、駐留月球、奔向火星、飛向更遠並非沒有可能。

而未來,隨著航空航天事業不斷超越發展,軌道旅遊、駐留月球、奔向火星、飛向更遠並非沒有可能。

大合影來一張吧

接下來,我們聯合新東方成都學校、天儀研究院,共同推出的「2020開學季升空計劃——點亮未來的聲音」也將正式啟動!將邀請更多的孩子發揮充分的想像,錄製音頻,向全宇宙發聲。我們將組織對徵集到的故事音頻按照既定的規則進行評選,優秀的音頻將搭載真正火箭飛上太空,讓宇宙聽到你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截止目前,軌道科學公司利用「安塔瑞斯」火箭發射了 9 艘「天鵝座」(Cygnus)貨運火箭。接下來還有直到 2019 年的三次計劃飛行。造好火箭之後,發射它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SpaceX 「獵鷹 9 號」這個級別的火箭,必須使用專門的發射臺發射。
  • 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你知道第一位飛上太空的太空人是誰嗎?你知道為什麼日常生活所用的GPS導航可以如此精準地知曉你的位置嗎?你知道貓、狗、猴子和猩猩也曾上去過太空嗎?是哪個國家率先踏上月球?而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空間站叫什麼名字呢?
  • 火箭發射後的殘骸會砸到人類居住區嗎?它們到底去哪兒了?
    媽咪說Mommy Talk告訴你火箭衛星送上天之後會去哪裡,是否存在砸到人類活動區域的問題。我國目前火箭回收技術還屬於探索階段,火箭飛上天之後一般有兩種存在形式,一是自己掉落,二是跟著衛星一起留在太空,這讓大家紛紛表示火箭掉落時會不會砸到我們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編者按今天,「鋼鐵俠」馬斯克的載人火箭上天了,這意味著前往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終於不用坐著俄羅斯的飛船上下班了。航天時代落幕後,美國已近10年沒有載人發射能力,但今天發射的SpaceX將掉隊的美國拉回了載人發射國家之列。那麼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如何?我們的「造火箭新勢力」和美國相比,差距有多大?
  • NASA將發射「威力最猛」火箭 或用於登月計劃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10日報導,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一份聲明,NASA計劃在1月17日發射有史以來威力最猛的火箭。
  • 剛發射完火箭又要布局免費WiFi,馬不停蹄
    這次發射行動的代號為 Demo-2,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站在了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上,這也是當年載人登月火箭這一點曾經引起了很大爭議,在太空梭運行時期,將燃料裝載到太空飛行器中被認為是具有危險性的,因此一般會在太空人登機之前就完成,但 SpaceX 選擇在發射前半小時加油,使用了一種低溫推進劑來提高飛船的性能。鑑於美國當下的新冠大流行狀況,NASA 已事先向公眾呼籲「最好是在網絡上觀看發射情況,不要像以往那樣,成群地擠在發射基地附近的海灘上圍觀」。
  • 中美阿聯扎堆火星,火箭燒的都是人民幣,航天發射如何更省錢?
    天問1號升空瞬間火箭嗖嗖上天,神秘的宇宙被逐漸揭開神秘面紗。但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探索火星的底氣,畢竟比上天(技術)更艱難的是——省錢啊!想要少花錢,先要知道火箭是怎麼發射的。火箭是通過氣體高速向後推進,產生與地面的反作用力。
  • NASA計劃在發射大型SLS火箭前進行最後的「初步試運轉」測試
    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1年有一些雄心勃勃的計劃,其主要目標之一是發射Artemis I,這是一項非載人的月球任務,旨在向人們展示其獵戶座飛船和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可以將人類送到月球。但首先,NASA計劃在本月對SLS火箭進行一次熱火測試。
  • 親手造一米高的大火箭,這也太酷了吧!|飛船|太空人|火箭發射|貼紙...
    利用這個盒子,你娃可以獨立做出高達1米的超大火箭,還附贈超魔性、能飛9米高的飛天小火箭:    有了他們,孩子就可以逼真模擬火箭發射現場啦!    還可以給自己加點戲:我當然可以直接告訴你,但你自己探索到的答案印象更深刻,這個過程也更有樂趣呀!
  • 火箭脫落的殘骸遺落到哪裡?砸到人怎麼辦?看完你就明白了
    最近關於航行的好消息不斷,23號天文一號發射成功,同月25號資源三號衛星也成功發發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惑,當火箭把衛星送上天以後,火箭去了哪裡?它是否會掉落?會傷害到我們嗎? 其實目前我國關於火箭材料的回收技術還在研究探索中,所以說火箭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自己把衛星送上天以後
  • 第一個成功發射火箭到太空的民科Ky Michaelson
    (原標題:第一個成功發射火箭到太空的民科Ky Michaelson)
  • 火箭脫落的殘骸遺落到哪裡?砸到人怎麼辦?西瓜視頻給你答案
    最近關於航行的好消息不斷,23號天文一號發射成功,同月25號資源三號衛星也成功發發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惑,當火箭把衛星送上天以後,火箭去了哪裡?它是否會掉落?會傷害到我們嗎?:一個是自己把衛星送上天以後,自己掉落下來。
  • 美國老人自製火箭上天 著陸後卻被擔架抬上救護車
    休斯在著陸時部署了兩個降落傘,第二個降落在距離發射點不遠的地方。一段視頻顯示,從火箭升空到降落的那一刻,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一分鐘。垂直發射是在洛杉磯以東200英裡以外沒有倒計時的情況下進行的,因為休斯一直無法擺脫自己的疑慮。發射被推遲了多次,部分原因是休斯說他無法獲得聯邦機構的許可在公共土地上進行發射。
  • 陸地發射火箭了這麼多年,為何還要到海上發射?
    為什麼在陸地上發射了這麼多年後,這一個個都紛紛把火箭運到海上去發射?在海上發射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相較於陸地發射火箭,海上發射優點多多,最獨特的優勢是靈活經濟,安全性,高效。選在越靠近赤道的地方發射,如果從赤道向東發射衛星,就能越充分地利用地球自轉產生的能量,使得衛星的飛行速度越大,這就可以更有效地節省燃料。同時在赤道附近發射,調姿變軌的燃料也能節省了,燃料佔用的空間少了,火箭一次就能攜帶更重或更多的衛星進入太空,發射的經濟成本自然得到有效降低。
  • NASA將發射「威力最猛」火箭 或用於登月計劃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月10日報導,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一份聲明,NASA計劃在1月17日發射有史以來威力最猛的火箭。報導稱,這將是太空發射系統(SLS)的首次發射。NASA早已計劃使用SLS執行非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 帶火星探測器上天的火箭,為什麼有著葫蘆形狀的推進器?
    想起來被稱作「胖五」的長徵五號,這不也快要發射了嗎。而且還是走帶著火星探測器,去火星這麼遙遠的路線。你說這個胖子怎麼這麼有信心?你還別說,火箭推進器就是類似於一個會噴火的葫蘆形裝置,火箭之所以能上天全靠這個葫蘆狀的法寶。
  • SpaceX完成今年首次火箭發射,也是二手火箭第50次發射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SpaceX公司利用回收獵鷹9號一級助推器完成的第50次發射。此時距離SpaceX首次成功回收一級助推器只有5年零幾天的時間,距離首次利用回收的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也不到4年時間。SpaceX下一次獵鷹9號火箭發射任務可能會在1月14日進行。   此次任務是SpaceX公司本年度首次火箭發射,重3.4噸的衛星被順利部署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火箭在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0號發射臺升空。執行發射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使用了此前回收的一級助推器以及有效載荷整流罩。
  • 直播間火箭發射上天了,羽西真會玩
    ,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地進行傳達;貼切而不乏創意的形容使「火星計劃」成為了受眾和品牌之間的共情點、完成了從產品層面到概念層面的過渡。​Social buff加持,引爆話題多維造勢「將火箭發射搬入直播間」,一場史無前例的活動體驗前有賺足噱頭的薇婭直播賣火箭,但只有羽西真正做到了「將火箭發射搬入直播間
  • 計劃2023年發射火箭的金星任務,將在金星雲層中尋找生命
    一家私人企業-火箭實驗室,主營業務是發射一些小的飛行器到近地軌道,計劃開啟他們行星間的業務,他們計劃2023年發射飛行器到金星,在雲層中尋找生命。火箭實驗室與SpaceX和藍色起源類似,是一家致力於可重複利用火箭推進器的開發公司,有別於這兩家公司,火箭實驗室在火箭回收階段,他們會使用到直升飛機。
  • 外國61歲老人堅持"地平說" 自製火箭把自己送上天
    不過61歲的邁克·休斯(Mike Hughes),作為一名瘋狂的「地平說」擁護者,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之後,他於3月24日終於順利地將自製火箭以523公裡每小時的速度送上了1875英尺(571.5米)的高空。本次實驗地點選在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莫哈維沙漠,休斯搭乘著自製火箭在升空到達571.5米的高度後開始墜落,最後平安地返回了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