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魅力展示:傳奇老師及他們的經典語錄

2020-12-04 高考網

  最近有一些網友向我表達了想要了解我所就讀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情況的意願,今天我僅僅想從一個很具體的小角度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光華,那就是光華的那些令人拍案叫絕的老師和他們無比睿智的語言。

  江明華——成都人的龍門陣

  江老師是營銷系的教授,光華少有的土鱉,本碩博讀的全是北大的經濟學。上學期給我們開《營銷學導論》這門課。出身成都的他跟很多四川人一樣,就愛擺龍門陣。下面是他上課的一些經典語錄,我覺得其中一些完全可以選入《讀者》或者《青年文摘》那類雜誌的「言論」專欄。

  1、爸爸,我知道怎麼區分有錢人和沒錢人了,只要看樓梯就行了。有錢人樓梯在家裡,沒錢人樓梯在門外……

  2、爸爸,我覺得理想是用來想的,不是用來實現的。

  (以上兩句是他轉述他還在上小學的女兒的話。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解,真是「有其女必有其父」!所以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江明華老師的表現吧!)

  3、我很年輕,只有20歲,20公歲。(我暈!那句話是當著教育部課程評估專家組的老師聽課時候講的,那位專家當場笑翻了!)

  4、現在的人都是言而無信,就是只打電話不寫信。

  5、2500塊錢一個月能讓教授安心工作嗎?安心的話只能靠覺悟。(停了半天)靠覺悟也只靠得了一兩個星期!(全場爆笑)

  6、三十年前,吃頓飯就像腐敗一樣;而現在,腐敗就像吃頓飯一樣。(大學生應該都知道「腐敗」是什麼意思吧!)

  7、婚姻就像投資,有的人拿金錢入股,有的人拿長相入股,有的人拿感情入股,有的人拿青春入股。

  8、愛情就像博弈,誰更愛對方,誰就更吃虧一些。

  9、多元化是餡餅,也是陷阱。

  10、現在人都不願意買大房子,就怕房間多了,嶽父嶽母來了就不走了!

  11、我的話,大家要從營銷的角度去理解……

  12、豬肉漲價,老師也是食肉動物,所以我們要漲學費。(也有道理哈!)

  13、廣告學裡有句話:「廣告投入有一半會浪費,但不知道是哪一半「。我站在這講桌後面,你們看不見我的下半身,這是不是就說我的下半身沒用了呢?

  14、蒙牛把企業賣給了政府!(最經典的營銷!那句經典的順口溜「家裡養了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還牛!」其實暗含的就是蒙牛為政府解決牧民生計,政府無論如何也要支持企業發展!)

  15、人總是在努力證明自己是聰明和正確的。(這是我見過對人性最直觀、最簡單、最公正、最實用的闡釋了。)

  16、人在多數情況下都是感性動物,行為往往是由情境和當時的角色決定的。

  17、消費者是怎麼長大的,這是決定消費者行為的最重要,但最不可能改變的因素。

  18、有人作息規律,有人不規律,只是因為目標不同:前者想健康長壽,後者想及時行樂,其實都沒有錯。(明華同志非常理解我們每天早起去趕9點鐘的課是多麼的不容易,還要求上課吃東西一定要光明正大的吃,嗯,身體要緊,明華聖明啊!)

  19、唯心主義比徹底的唯物主義對社會來說要更好。(這個有點深奧……)

  2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勿施於人……)

  21、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就現在來說是最好的。高考也一樣。

  22、與高敏同時代的跳水運動員是一個悲劇。

  23、事情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往往不是一樣的。重要的事往往不緊迫,緊迫的事往往不重要。

  24、幸福不是一個終點,而一個過程。我們不應該追求幸福,而應該享受幸福。

  25、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行業。

  註:江老師上課喜歡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個品牌,什麼「明華」牌牙膏、「明華」時裝(直接跟範思哲一樣,就用名字做商標),他說他要開飯店就叫「明華館」。不巧的是,我們院的一位上海的同學寒假回家,居然在上海的隆福寺真的拍到了這麼一家「明華燒麥館」。

  張建君——以儒法之手段,致老莊之境界

  張老師是北大社會學系的本科,在鼎鼎大名的UC Berkeley讀的博士,在美國呆了近十年,儘管如此,他根本沒有被西化,反而是十分推崇中國傳統的文化。他一生的志向就是「以儒法之手段,致老莊之境界」。上學期在《組織與管理》這門課上,張老師也往往有驚人之語,但與江老師不同的是,江老師自己也會為他的那些睿智的語言折服,因此一邊講一邊偷著樂;而張老師則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娓娓道來。下面是他的一些經典語錄,通常站得比較高看得也比較遠。

  1、清華學生的Stereotype(刻板印象)是什麼樣的?

  ——……

  ——就一個字,水木清華,就是「木」!(一字中的!)

  2、和北大的學生相比,清華畢業生的標準化程度比較高。

  3、香港高校也加入了「北大-清華」的混戰,為國分憂來了。

  4、咱們的看風水、算命,不也是諮詢嗎?

  5、在歷史上,情商高的人總是壓迫和剝削智商高的人。我就是被壓迫的那一類,但我認了,因為我知道我是哪根蔥。(人貴有自知之明)

  6、人容易做到不自私,但很難做到無私。

  7、信命的人都是有所求的,不信命的人有兩種:無欲的和無知的。

  8、智商是天生的多,情商是後天的多。整天玩人的人和整天玩泥的人不會一樣。

  9、智商高而情商低的人報光華是一個錯誤,是個人的悲哀,國家的損失!(這話說得當場60名同學魂飛魄散!)

  10、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

  11、Everything you can do I can do better.美國人最喜歡說的一句話

  12、成功後要做兩件事:謙虛,助人。

  13、環境決定戰略,戰略決定結構,結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14、上一代人買東西:I need it;這一代人買東西:I want it.

  15、聰明的人都容易太picky,不要期望保姆能把什麼事都做到你想像的那樣,否則她還會給你當保姆嗎?(這句話我這個學期真是受益匪淺。)

  16、(講中國歷代組織結構時)美國的政府是「看門狗」,是功能最小化的政府。

  17、美國是年輕人的天堂,老年人的地獄

  18、只有肚裡能撐船的人才能做宰相。

  19、人在組織中要做到八個字「不黨不私,踏實肯幹」。

  20、三十歲之前要著力於揚長補短,三十歲之後著力於揚長避短。

  21、做老闆的對下屬,打擊一次到位,恩惠分次給予。

  22、天命只能約束一般人,大善大惡之人是不受天命約束的。

  23、年輕時是「原來如此」,中年時「並非如此」,老年就是「不過如此」。

  俊妮姐姐——天才的小魔女

  俊妮姐姐全名張俊妮,除了這個親切的稱呼以外,我們一到期中和期末考試的時候就改口稱她為「小魔女」了。先看一下她的簡歷吧:

  1993年15歲考入中科大;1998年中科大畢業獲得計算機軟體學士學位;在校期間參加精算考試獲得滿分;之後拿到了哈佛、斯坦福、芝加哥大學的全額獎學金,而且她只交了哈佛的申請費,斯坦福和芝加哥就上趕著給offer了……她是美國統計學會會員、泛華統計學會會員。在哈佛期間,張俊妮曾出任擁有廣泛影響的哈佛中國評論共同主席和主編,她還擔任過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主席特別助理。

  2002年只用四年時間念完PHD;然後到光華任教,成為光華最年輕的教員,現在是副教授,她只有29歲!!!

  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卻有無數邪惡的考試題……

  她的數理統計,用的是哈佛的教材,全英文授課。本來好好的一個多項式,一旦用英文念起來就長的煩人,一長就暈頭轉向。她的考試,本來定的是兩個小時,可兩個小時以後,和我們一同考試的助教(讓助教也參加就是為了評估一下考試難度)也還有好幾題沒做。於是延長到三小時,結果最後助教還是沒做完。但考試不能繼續了,考場馬上會有別的課要上。考她的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證明自己不是天才,但人家是天才,所以上課要尊重老師,好好聽講。

  不過不管怎樣,從這樣的課堂,真的學到了很多很多的東西!

  範奶奶——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與俊妮姐姐對應的就是範奶奶。歷屆參加過經濟類研究生考試的同學絕不能不知道範奶奶。奶奶如今已年過七旬,她1963年畢業於北大數學力學系,而且上的是當時的六年制強化班,1977~2000年參加了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數學命題和考試大綱修訂等工作,1987~2000年考研數學經濟類命題組組長,參加了歷年北京研究生數學考試閱卷工作,擔任經濟類閱卷組組長。任全國高校經濟數學學會副理事長。

  京城考研有兩大名師,一個是人稱「線代王」的清華大學教授李永樂,另一個就是我們的範奶奶。此二人經常被一些無良的考研輔導機構用作招牌寫在小廣告上,虛構為其講課教師。其實大家稍微思考一下也清楚,像奶奶這樣德高望重的名師,除非有分身術,否則怎麼可能同時去那麼多的考研輔導班講課呢?

  上學期的概率我選的是奶奶的班。雖然中學學的是理科,但俊妮姐姐的「魔女」名聲在外,我對選她概率實在沒信心。奶奶上課的特點就是一個: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上學期最後一堂概率課是我來北大以後最感動的一次。由於學院不再返聘老教師,上學期最後一堂課上完奶奶就真正的告別講壇了。那堂課的下班節奶奶給我們回憶了她當年在北大求學的經歷,並以她當年的親身體會告訴大家一定要心胸開闊,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忍讓,甚至向幾年前某一位掛了她概率課的女同學道歉,自責出題太難(希望該女生能有機會知道這一幕)。最感動的一幕是奶奶最後告訴大家她家裡的電話號碼,說以後誰要是有個鬧心的時候就給她打電話,可以盡情地跟她傾訴,她一定保密。並且甚至經濟上有什麼困難,都可以找她。能遇上這樣的老師,作為她的關門弟子,是何等的幸福啊!

  那天晚上未名BBS十大的第一就長久地被懷念奶奶的帖子佔據了……

  話說回來,奶奶最後一次出的題還是比俊妮姐姐常規多了,題也非常好,平穩而有區分度(這麼多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命題組長畢竟不是虛名啊),並且十分厚道地給了我4.0,不枉我平時上課經常主動給她擦黑板……

  不過很鬱悶的一件事情是,這學期選完專業後會計和營銷專業的應用統計本來應該是另一位老師上,但開學前他不甚摔了一跤,骨折了。學院只好把奶奶搬來救火,於是那天在同學們的驚訝和欣喜中,奶奶不好意思地說:「對不住大家,我又回來了……」嗯,只要不是「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就好!

  辛勤的範奶奶,懷念啊!

  黎叔——「絕頂」聰明的最佳詮釋

  對黎叔的第一印象,就是這絕對是「絕頂」聰明的男人!因為他本身就頂著個如燈泡般光亮的腦袋,雖然可能連40都不到。

  黎叔全名周黎安,北大經濟系的本科,斯坦福的博士。當初聽到他一臉嚴肅地說「我作為一名Economist……」那真是崇拜的要死。黎叔上微觀經濟學的課,至今仍不用PPT,在黑板上手書,思路超級清晰,邏輯超級嚴密,語言偏快,極為自信果斷。這樣的男人,給人的感覺就是可靠啊!

  黎叔今年來科研搞的很不錯,在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以及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上都發了文章,最近還獲得了院裡的優秀科研獎。

  光華的精彩,以後還會陸續跟大家介紹!

  最後說一句,歡迎有志同學成為光華的一員!

相關焦點

  • 衡水中學20條勵志語錄:句句充滿正能量,給2020年正在備考的你
    除了這些一線城市的高中,還有一所高中,它雖然只是身居三四線城市的一個小縣城,但是卻在高考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它就是橫水中學。衡水中學每年超過600分的高考考生以千為單位,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高達幾百位。它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跟它軍事化的管理、優秀的教師隊伍以及優質的學生源是分不開的。
  • 最具生命力的課堂——記北大光華MBA首次行業課程周之醫療健康產業
    他們的體會是越做投資越發現,醫療健康產業挑戰與機會並存,深者做深、淺者做淺,一定要有對中國健康產業發展趨勢有判斷能力,「百戰歸來再讀書」,這一周《醫療及健康產業課程》的學習,張煒教授精心準備的課程講授以及生動活潑的交流討論,給了他們巨大的啟發,讓投資者們從行業系統、國際比較的角度重新思考投資的每個項目所處的產業角色和外部環境,對於他們總結過往的投資策略,研究未來的行業發展趨勢,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 那些年老師們的經典語錄,笑著笑著就哭了
    畢業的朋友們一定多少還記得,當初三尺講臺上揮斥方遒的老師。他們「平均每年吸入粉塵200g」「平均每天站立授課8小時」「平均每周批改作業500份」,育人教書,他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那句「沒有狀元老師,但一定有狀元學生」鼓勵過多少人?你又曾被哪些老師溫暖?若此時,你想起學生時代的某位老師,那麼請動動手指,給TA發個祝福吧!
  • 馬保國的經典語錄有哪些 馬保國語錄「耗子尾汁」被搶註商標
    馬保國的經典語錄有哪些馬保國語錄話術特色馬保國語錄話術特色誒..朋友們好啊,我是混元形意太極門——馬保國剛才有個朋友問我馬老師發生什麼事了,我說怎麼回事,給我發了幾張截圖。我一看!嗷!原來是昨天,有兩個年輕人。
  •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為那些對中國發展葆有好奇心的全球政商學人士,為那些試圖解構中國經濟奇蹟的全球有識之士,打開一扇理解中國發展的大門!15位北大光華學者,他們擁有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背景,將從不同維度和視角,以學者的科學精神、深厚的理論積澱、前沿的研究實踐和嚴謹的敘述方式,通過線上課程,帶領全球政、商、學各界人士理性、客觀地認知中國,解碼中國經濟發展的奧秘與邏輯。
  • 北大光華院長:中國製造企業的核心命門在哪?
    島 君 說 很久以前,在一個論壇裡看到有人推薦一本影評集,說是北大一個叫劉俏的金融學者寫的。後來,在北大光華一個新媒體班上課。講臺上,這個面容嚴肅的年輕院長,不時諷刺一下一些假大空的社會現象。學者相對比較自由一些,把自己管理好就行了,做院長的話,像我們學院老師就有112人,職員加起來有300多人,整個學院500多人,教授群體都很桀驁不馴,北大教授嘛,都是高水平,大家的想法和背景不一樣,或者說大家對問題的看法其實蠻新奇的。
  • ATTENTION | 您有一份光華MBA整合實踐邀請函
    北大光華MBA整合實踐項目自2011年啟動,先後與來自金融、網際網路、製造、能源、醫療、藝術等眾多行業的百餘家優秀企業合作,更有企業多次參與其中,與光華師生共同探討、解決企業經營的真實課題。讓我們一起聽聽往期參加企業對於整合實踐項目的反饋。
  • 【零距離看北大】心理學的學科魅力與廣闊前景
    近日,北大招生辦公室和北大新聞網聯合推出「零距離看北大」專題,全面介紹北京大學各院系特色,展示院系的風採與魅力,幫助考生和家長了解北京大學在教學、科研、國際交流、校園文化等方面的情況。【零距離看北大】心理學的學科魅力與廣闊前景(一)亂花漸欲迷人眼:什麼是科學心理學?「心理學」究竟是什麼?心理學是關於個體的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的研究。
  • 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因光華而聚攏
    #Why光華#系列訪談由光華MBA國際事務部特別出品,旨在介紹光華MBA在讀學生及其在光華學習的故事。專欄開設至今,一共發布了9位同學的專訪,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第1期在這裡,收穫的不只是學位
  • 偉人霍金的十張經典照片和十大經典語錄
    希望通過這10張經典的照片和10條經典的語錄,能夠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偉人。【圖:霍金教授獲科普利獎章】霍金經典語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圖:年輕時樂觀堅強的霍金】霍金經典語錄:時間沒有盡頭。【圖:思考中的霍金】霍金經典語錄:科學家和娼妓都是做他們喜歡的事賺錢。
  • 北大光華GK Master Class | 傅成玉:能源與未來世界
    北大光華-Kellogg國際EMBA項目始終秉持自身肩負的使命,站在國際市場的最前沿,碰撞真知灼見,分享思想光華。此次,項目特邀中石化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先生走進GK項目大師課堂,從「能源與未來世界」這一角度,為項目學員和校友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分享。值此百年未有之變局,能源市場的格局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石油企業將面臨怎麼樣的挑戰?
  • 同是網紅教授,為何於丹被北大學子轟下講臺,陳果卻獲復旦堅決維護?
    2006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在《百家講壇》上連續7天解讀國學經典《論語》,憑藉通俗易懂的講述以及新穎獨到的見解,於丹「一炮而紅」,迅速成為現象級網紅教授,被無數人追捧喜愛。
  • 北大光華與沃頓商學院籤署GCP項目合作協議
    9月19日,沃頓商學院的副院長LeonardLodish教授造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並與光華管理學院籤署雙方在全球諮詢實習項目(GCP)的合作協議,這是光華管理學院與世界一流商學院合作方式新的探索,也從原有的兩院的師資合作拓展到學生的合作,標誌著光華管理學院與沃頓商學院合作進一步加強。
  • 胡彥斌稱將入學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網友:厲害了
    原標題:胡彥斌稱將入學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探索商業領域胡彥斌稱將入學胡彥斌稱將入學7月4日,胡彥斌微博曬一組照片,配文:「謝謝所有人的生日祝福!今天我也給自己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想與大家分享,我即將成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學生!除了音樂以外,還有很多新鮮的課題想要去探索,去豐滿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多在商業領域非常成功的前輩值得我去學習!一直認為,學習這件事兒會讓我有安全感!」照片中胡彥斌站在光華管理學院門前,開心微笑狀態很好。
  • 北大光華女的超強面經:史上最牛「面試寶典」
    昨日,在人人網上,一則題為「北大光華女的超強面經」的帖子受網友熱捧。北大光華女的超強面經爆紅網絡,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面試寶典"。作者是今年從北大畢業生的一名女生。她抱著「體驗不同公司面試」的態度,用三個月時間給60多家公司投簡歷,參與70多次筆試、面試。依據面試經歷寫下近3萬字的「面試寶典」。這份「面經」約三萬字。
  • 北大書店:未名湖畔 安然若素
    搭建人與書籍溝通的平臺  在這裡,有為師生準備的教材和學術專著;有為校園專設的「@PKU」專區;有為孩子準備的經典誦讀;也有精選的新書、暢銷書展示區。在圖書的內容選擇上,北大書店既要滿足校園市場的需求,又要兼顧北大出版社讀者服務部的特性。  從師生的需求出發,是北大書店的立身之本。
  • 品小妖經典語錄,論成妖之道
    本文來源於軒轅傳奇官方資料站皇家記者團,作者:Nina.W獨家供稿 付費資料 轉載請在文首保留此信息小妖們有小妖們的生存之道,小妖們也有自己的經典語錄。閒暇之時,不防品品它們的經典語錄,論論它們做妖的道道。 怪物之一:背物資的馬賊 說到馬賊,不得不說它是一個很友好的馬賊。= =|| 因為不管你如何收拾它、蹂躪它,它總是不理會你,背起它的物資拔腿就跑,並且邊跑邊喊:「快跑啊,有人來搶貨了!」又或者是會以「被發現了,大家快轉移!」
  • 馬保國老師經典語錄合集
    話不多說,先上一張近期馬保國老師話題搜索熱度圖。 這時可能會有朋友問我,馬保國老師是誰?為啥會火? 首先介紹一下馬保國老師職業 ,據其自述,現為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 馬保國老師經典語錄: 誒..朋友們好啊,我是混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 剛才有個朋友問我馬老師發生什麼事了,我說怎麼回事,給我發了幾張截圖。 我一看!嗷!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建君:個人魅力型權威與「內聖外王」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自身領導魅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環境混沌和面對新生代員工的今天。而在中國的歷史傳統中, 「內聖外王」是很多士大夫的人生信條。那麼,什麼是「內聖外王」?如何做到「內聖外王」?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建君教授的分享。
  • 北大光華大灣區發展論壇深圳舉辦
    央廣網深圳11月17日消息(記者李強) 「北大光華大灣區發展論壇」近日深圳舉行。本次論壇以「致敬特區40載,改革創新再出發」為主題,10餘位來自政、學、企各界嘉賓齊聚深圳,建言特區發展,暢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