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鹿尾為何退出「國菜」?時代變化連累一道菜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燒鹿尾為何退出「國菜」?時代變化連累一道菜

2016-03-15 10:10:16來源:北京晨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2016年03月15日 10:10 來源:北京晨報

參與互動 

  燒鹿尾(音同以)是清代名菜,列在「滿漢全席」中,其主料是鹿的尾巴,用滿族傳統做法烹飪而成,因皮爛肉香,汁紅色亮,味道醇厚,被贊為「味中奇」。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鹿尾。尹文端公品味,以鹿尾為第一。然南方人不能常得。從北京來者,又苦不新鮮。餘嘗得極大者,用菜葉包而蒸之,味果不同。其最佳處,在尾上一道漿耳。」

  鹿尾不僅味道美,還是藥材,有補益身體的功效,藥典上稱它「暖腰膝,益腎精,治腰脊疼痛不能屈伸,腎虛遺精及頭昏耳鳴」。

  鹿尾製作非常複雜,先講由尾椎骨處割下,掛起陰乾;或將割下的帶毛鹿尾,入水中浸潤,取出,除去根部殘肉、油脂,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即石花,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並含少量的鎂,鐵及酸不溶物質,多採自海中,故稱為海浮石)搓光,用線穿掛通風處陰乾,後置乾燥處,宜多翻曬。帶毛稱毛鹿尾;不帶毛稱為不帶毛鹿尾。乾燥的鹿尾形狀粗短,略呈圓柱形,質堅硬,氣微腥,一般以馬鹿尾為好,梅花鹿尾瘦小,甚少採用。

  燒鹿尾原料難得,成品味道佳,且能補益身體,因而成清代「國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在燒鹿尾受寵的背後,還有一個原因,即它源自關外,是「滿席」的代表,雖然滿漢全席名義上兼收並蓄、不存偏見,但背後有用「滿席」壓「漢席」的傾向,在燒鹿尾走紅的時代,出自「漢席」的燕窩、魚翅明顯受排擠。

  燕窩是雨燕科動物金絲燕及多種同屬燕類用唾液和絨羽等凝結所築的巢窩,因其中雜質、汙物太多,需專業人員精心挑選,且原料難得,主產自菲律賓西至緬甸沿海附荒島的山洞裡,人工採收極為困難,古人認為燕窩營養豐富,可以強身健體,故明代燕窩成為宮廷宴席之尊。

  魚翅是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是用鯊魚的鰭加工而成的一種海產珍品,本身並無滋味,也無特別營養,倒是有鉛超標之虞,但材料難得,因此被列入宮廷宴席中,僅僅是為了表示奢華而已。由於鯊魚是保護動物,採收魚翅危及鯊魚物種的生存,在今天,吃魚翅已被認為是不文明、不環保的做法,但在元代、明代,魚翅被認為是最尊貴的食品。

  從乾隆膳食檔案記錄冊看,不僅沒有燕窩,連出自漢席的魚翅、海參亦很少見,周邊國家進貢的魚翅、海參等,往往只做皇家賜禮,轉手贈給近臣,直到慈禧時,燕窩才受到重視,但魚翅仍被壓制,只能列入小炒中。

  清朝滅亡後,滿漢全席受到排擠,一度改稱大漢全席,其中滿菜又被剔除,據郭文納先生文章介紹,1913年10月10日,義大利參贊代辦丹尼爾·華雷和《泰晤士報》駐京記者喬治·莫理循應邀參加了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儀式,並記下了宴會菜品清單:

  燕窩,煮魚,魚肉菜品,燉鴨,蝦肉菜品,蔬菜,燉雞,水果罐頭,菠蘿炒肉絲,新鮮水果,雞蛋糕,咖啡。

  從這份清單看,燕窩捲土重來,而燒鹿尾卻被清理門戶,「吃燕窩而不吃燒鹿尾」,清晰地傳達出鼎故革新之意。時代變化,竟至於連累一道菜,也屬無可奈何。

  本文主要內容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相關焦點

  • 燒鹿尾為何退出「國菜」
    (原標題:燒鹿尾為何退出「國菜」) 燒鹿尾(音同以)是清代名菜,列在
  • 吉林十大代表菜 吉林傳統名菜「吉林菜排行榜」
    此菜香甜可口、獨具風味。雪衣豆沙主料選用豆沙,輔以蛋泡糊,採用松炸的烹調方法製成。成品喧軟漲滿,形圓色白似朵朵棉桃。在炸制中因其底部受熱膨脹,雪白的豆沙球在油中自動翻轉不停,極富情趣。鹿茸三珍湯,菜餚名,以長白山梅花鹿的鹿茸、鹿筋、鹿鞭為主料,輔以高湯,佐料烹製而成。常飲鹿茸三珍湯,有補精髓、壯筋骨之效,是高級滋補佳品。宮廷菜,用料均為上品,營養豐富,味道極美。
  • 波蘭羅茲省食品文化節成都站啟幕 快來嘗波蘭「國菜」
    波蘭羅茲省食品文化節成都站啟幕 快來嘗波蘭「國菜」       本報訊(沈馨記者袁婧)11月3日,由波蘭羅茲省政府主辦,波蘭駐成都總領事館協辦的2017波蘭羅茲省食品文化節成都站盛大啟幕。
  • 中國隨處可見的蝸牛,在法國被當成國菜,為什麼中國人從來不吃?
    大家好,說到吃,中國在世界上可是,屈指可數的美食大國,尤其是中國的廣東,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沒有不吃的,可是,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道美食是蝸牛在我們中國很少有人會吃蝸牛吧,我們經常會吃一些田螺花甲什麼的,可是對於蝸牛,我們可從來都沒有吃過
  • 它曾是中國一道「禁菜」,了解這道菜的做法後,網友直呼:太殘忍
    它曾是中國一道「禁菜」,了解這道菜的做法後,網友直呼:太殘忍!相信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自詡為吃貨的人,他們常常說自己吃遍天下美食,可是今天要講到的這道菜,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可以說是聞所未聞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而其中吃作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發展至今也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形式,這就是我們通常聽說過的中國八大菜系,這八大菜係為了突出自己的特殊地位就會選擇一些稀有的食材或者特殊的處理手法來做出那些讓人們為之震驚的美食,但是正是因為手法的特殊隨之而來的就出現就許多讓人反胃甚至噁心的菜品,比如著名的中國十大禁菜,接下來講到得便是其中之一醉蝦。
  • 洋蔥木耳拌芹菜,是一道美容菜疏
    是一道美容菜疏。原料:洋蔥、芹菜、木耳、小蔥、紅辣椒、花椒粒、香醋、生抽、鹽、白糖、雞精、芝麻油、花生油、黑芝麻、胡椒粉。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食材。第2步、洋蔥切絲用鹽水寖泡十分鐘,木耳撕成小朵,芹菜切段,水開後放少許油,鹽焯水30秒。
  • 風靡日本的「假中國菜」網友:連中國菜都不知道,好意思嗎
    風靡日本的「假中國菜」網友:連中國菜都不知道,好意思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可以說真的是越來越好了,現在大家應該都是這麼認為的吧,尤其是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好了之後,人們對於美食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中國美食的種類是有很多的,尤其是現在隨著中國不斷的發展,我們中國有很多美食都已經走出了國美,尤其是現在我們大家有了錢之後都是會去國外旅遊的,當然現在國外也有不少中式餐廳中餐廳,可以說在國外是很受人歡迎的,將菜色和外國人的口味在進行調整
  • 一道讓外國廚師忍不住「大罵」的宮廷菜,1天做一次,損失1個鍋!
    一道讓外國廚師忍不住「大罵」的宮廷菜,1天做一次,損失1個鍋!不知道大家認識《三不粘》這道菜嗎?其實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中國菜,叫它三不粘的原因也很簡單。如今這道菜在國外非常火,但是做法卻讓外國廚師忍不住「大罵」,據說1天只能做一次,一次還會損失1個鍋!究竟怎麼回事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據說這是一道宮廷菜,多年前被一位御廚帶到安陽!三不沾主要材料應該是雞蛋,豬油,糖,木薯澱粉,一層蛋液一層豬油要不停攪拌翻炒幾百次!才能讓它吃著軟糯,卻不沾鍋、不粘筷、不沾牙。
  • 武漢味道:一道驚豔的魚丸獅子頭,湖北菜與淮揚菜居然可以融合
    多少年過去,這家店的楚菜水準依然很高。這次,遇見了該店的主廚董新洲大師。董新洲,武漢葛洲壩美爵五星級酒店總廚,多次榮獲業內大獎。大師的料理,讓這場宴席格外的精彩。首先,鹽水帶殼蓮子悄悄登場。蓮子老了,會有苦味。參考北方鹽水花生的做法,做了這一道菜。可以作為開席之開胃小菜。蓮子奇嫩,毫無澀味,可以當做小零嘴。
  • 名字最「離題」的3道菜,這道「四星望月」,你知道是什麼菜嗎?
    與「鴿子」無關卻又叫鴿子的菜眾所周知,秦皇島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其當地的美食文化也是別有特色的。有這樣一道秦皇島本地的美食,名字叫「秦皇島粉鴿子」。您若是光聽這個名字,或許會覺得這道菜是一道關於烹飪鴿子的菜式。這道粉鴿子,其實和鴿子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連形狀都跟鴿子不沾邊。
  • 四星望月,郭沫若稱其為天下第一菜,堪稱最有牌面的菜了
    四星望月,郭沫若稱其為天下第一菜,堪稱最有牌面的菜了贛南山區是我國紅色文化的起源地,也是紅色文化的傳承地。當然了,這裡傳承的不只有歷史文化,也不只有精神文化,還有美食文化。在贛州市興國縣有一種美食,叫做興國粉籠床。
  • 中國十大禁菜,《末代皇帝》中提到過一道,網友:難以下咽
    中國十大禁菜,《末代皇帝》中提到過一道,網友:難以下咽中國的文化可謂是萬古垂青的,不管是物質文化還是非物質文化,都是一等一的。而中國人對於飲食更是格外的鐘情,所謂民以食為天嘛,吃飯可是頭等大事,自然是馬虎不得的。
  • 河北最具特色的八大美食,承德老虎菜上榜,你的家鄉菜上榜了嗎?
    河北菜又叫冀菜。冀菜分為京北風味菜、京東風味菜、京南風味菜三大流派。由於河北地貌繁多,物產豐饒,於是大自然給冀菜饋贈了很多美味的珍貴食材。喜歡小酌一杯的朋友都知道河北省的衡水老白乾非常有名,早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就獲得最高榮譽「甲等金獎」。
  • 一道輕斷食食譜推薦,雞胸肉爆炒後的美味,明星也在炒這菜
    文/阿宏一道輕斷食食譜推薦,雞胸肉爆炒後的美味,明星也在炒這菜。德雲社相聲明星張霄白,曬出了他新鍋做的「醬爆雞丁」,手藝精湛,無可挑剔,隔著屏幕都覺得香。醬爆雞丁的推薦理由:這是一道輕斷食食譜,當然很多朋友可能有點懵圈,這麼多肉怎麼減肥的疑問又開始。其實,不必擔心,所謂輕斷食是一周中有兩天是節食控制的,其他時間是正常飲食,也就是所謂「5+2」。但是,話說回來,正常飲食也要注意食物本身熱量的配比,並不能敞開肚皮去吃高熱量食物。
  • 往菜上噴口水!大媽見菜不好,含水就往菜上吐,能賣錢就行嗎?
    口含清泉,顆顆新鮮…"但其實,更多的人則表示擔心,畢竟這樣的行為,不衛生的同時,還不安全,現在疫情還未過去,見到隨地吐痰、不戴口罩的人,都要遠遠地躲開,而大媽這樣的行為,無疑於會將細菌啥的,都噴到菜上,假如大媽有傳染病之類的,豈不是令人更加不放心。
  • 紅燒黃花魚,7個步驟讓你燒一道好菜!
    酌酒下飯都不錯,節日餐桌不可或缺的一道吉祥菜。原料:黃花魚、油、鹽、甜麵醬、腐乳、白糖、料酒、醬油、生抽、蔥、大料、姜、蒜。
  • 吃家鄉菜 貝建中在蘇州「倍感幸福」
    ,到吳門人家品嘗父親念念不忘的家鄉菜。從碧螺蝦仁、醬汁肉到雞頭米、豆腐花,蘇幫大廚精心複製貝聿銘先生品嘗過的一桌蘇幫傳統菜,讓貝建中稱吃到「最好吃的晚餐」。 貝建中  「每次到蘇州都要品嘗父親最喜歡的家鄉菜」,據介紹,15年前貝聿銘先生在吳門人家,品嘗蘇州傳統菜後,提筆寫下「天珍海味」,醬汁肉、雞頭米等家鄉味道,一直掛在貝聿銘先生心中。
  • 「風乾雞」——中國十大禁菜榜四
    「風乾雞」——中國十大禁菜榜四 但也有這麼一道菜品,以殘忍著稱,那就是「風乾雞」,風乾雞「榮幸」入選中國十大禁菜系列,居禁菜榜四。 「風乾雞」以其殘忍的製作方式而受到禁止。在湖北荊門沙洋縣十里舖鎮,有一道名吃,也叫「風乾雞」。但是我認為湖北荊門名菜「風乾雞」和禁菜「風乾雞」應該是不一樣的。湖北荊門的「風乾雞」做法是,先將雞殺死,然後再清理乾淨,進行醃製,風乾。
  • 「創作開運禮」過年上一道這菜,四種材料五個顏色,寓意紅運當頭
    「創作開運禮」過年上一道這菜,四種材料五個顏色,寓意紅運當頭過年團聚,吃吃喝喝肯定不能少,吃什麼菜肯定要有講究,如今大家都不缺吃的,大魚大肉不再是首要考慮的事了,我們要更多地關注健康,科學吃健康吃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年菜餐桌上,健康素菜的肯定少不了
  • 鹽幫菜「師婆」百歲大壽 山珍海味沒有 佳餚美味依舊
    3月23日,四川自貢老人倪淑榮迎來了100歲生日,前來賀壽的除了家門親戚,還有200餘名自貢餐廚界人士,其中不乏自貢鹽幫菜大師。  為何尊稱「師婆」?原來,倪淑榮的丈夫倪樹章是自貢一代名廚,被自貢廚師界譽為泰鬥級人物,是大家公認的「師公」。  一代名廚遺孀的百歲壽宴,是自貢餐廚界的一件大事,也引起許多市民的好奇:這場壽宴究竟會有些什麼菜?又會有哪些創意?實際上,這場壽宴從春節後就已開始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