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討論重啟核試驗,與俄展開核軍控談判想拽上中國,美國這番操作有何...
資料圖:美軍裝備的B61-12核彈主持人:美國國防部負責核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沃爾特日前稱,如果美國總統川普出於技術或地緣政治原因下令,五角大樓可在「數月內」安排一次核試驗。我們知道,從1992年起,美國一直依靠模擬和非爆炸試驗來評估核武器的安全及性能,因此美國這次宣布計劃重啟核試驗馬上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不能排除華盛頓故意製造輿論。
-
多名諾獎得主喊話美政府,敦促放棄重啟核試驗,川普:正在投資
在1945年7月16日世界首次核試驗75周年之際,包括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大約70名科學家,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封信中說,重啟核試驗可能會增加另一場核軍備競賽以及無意或有意的核戰爭的危險。科學家們說:「由於核武器對人類和地球的有害影響,科學家們一直反對核武器,因此我們要求美國政府停止進行核試驗的計劃。」
-
如果美國重啟核試驗,威脅有多大?俄專家給出分析
作者:尋陽編輯:坤守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抵擋住核彈頭的威脅,正因如此,多年以來世界各國都只是將核武器作為提供威懾力的裝備,連核試驗也被各國禁止。然而,最近美國意欲重啟核試驗,這將給世界帶來的威脅有多大呢?
-
美媒又用「電磁脈衝」忽悠:小心中俄核電磁攻擊!
報導稱,前中央情報局分析師、《電磁脈衝曼哈頓計劃》一書的作者彼得·普瑞(Peter Pry)正在敦促美政府儘快針對電磁脈衝(攻擊)強化美國電力系統,並實施一項與1942年製造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類似的三年應急計劃。21世紀初,普瑞曾在美國國會電磁脈衝委員會任職。
-
美專家稱朝鮮或使用武器級鈾鈽進行第四次核試驗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12月9日消息,美國智庫「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ISIS)所長戴維·奧爾布賴特當地時間8日表示,朝鮮若進行第四次核試驗,為提升爆炸力,很可能會混合使用武器級鈾鈽進行試驗。奧爾布賴特在鈾核領域的權威性一直被世界所認可。
-
地球局|美國想重啟核試驗,隨便說說還是蓄謀已久?
距離美國上一次核試驗已經過去28年,但今天的美國政府內部,有些人對於核試驗的渴望又開始蠢蠢欲動:5月15日,美國政府的一次國家安全會議上,一些高級官員討論了重啟核試驗的問題,只是分歧嚴重,並未做出任何決定。
-
川普將這項「核試驗」,頻度提到了一年兩次|京釀館
美國從1997年7月就開始進行亞臨界核試驗,名曰「流體動力試驗」。俄羅斯啟動的時間更早,叫「非核爆試驗」,而且每年都要試驗。英、法也做過類似試驗。因此亞臨界核試驗不稀奇,但美國把試驗頻度提到一年兩次,意味就變了。川普政府的核戰略具有侵略性這一切得從川普政府2018年2月發布的《核態勢審議報告》說起。這份報告是管美國5至10年的核戰略方針的。
-
國際觀察丨俄少將陣亡後,俄解密史上最強核彈視頻,美:請克制
俄少將陣亡徹底觸犯俄羅斯底線俄羅斯和美國一直都有矛盾,當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把自己目標轉向俄羅斯,對俄羅斯進行各種制裁。俄羅斯一直沒有做出強勢回應,不過隨著前些日子俄羅斯少將在敘利亞被炸死,徹底觸犯了俄羅斯底線。在第二天,俄軍就對敘利亞武裝分子,進行大規模空襲,以及地面掃蕩工作,對武裝分子造成重大打擊。
-
美進行亞臨界核試驗遭批:不應一邊核試驗一邊要求朝鮮棄核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日媒稱,10月10日獲悉,美國2017年12月在西部內華達州進行了使用鈽的不伴隨核爆炸的「亞臨界核試驗」。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在季度報告中透露了上述消息。這是川普執政以來的首次核試驗,也是美國時隔約5年進行的第28次核試驗。
-
朝擬核試驗半島局勢升溫 中國呼籲重啟六方會談
朝方表示:「在這一全面對抗戰中,朝鮮將繼續發射的各種衛星和遠程飛彈、將進行的高水平核試驗,都針對朝鮮人民不共戴天的仇敵美國。」這是朝鮮繼2012年12月12日成功發射第二顆「光明星3號」衛星後,首次具體提及「核試驗」。此前,朝鮮曾在2006年、2009年進行兩次核試驗。如果朝鮮如聲明所言進行新的核試驗,那將是該國的第三次核試驗。
-
美又無證指責,稱我國在羅布泊進行核試驗,趙立堅:並沒有也不會
據外媒報導稱,美國近日宣稱有可靠情報顯示,中俄兩國正在進行秘密的小型核試驗,以發展更先進的核武器。這已經不是美國第1次指責中俄了,但是每次在報告中又拿不出具體證據。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駁斥表示,我國並沒有也不會在大氣層內繼續進行核試驗,我國一向嚴格遵守已經籤訂的相關國際條約。與此同時,聯合國旗下全面禁止核試驗組織發言人也對外表示,該組織在我國布設的幾個傳感器在2019年一直在工作正常,並未監測到有任何在羅布泊進行核試驗的跡象。
-
香港特區政府強烈反駁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報告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香港特區政府今日(12月2日)強烈反駁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的報告,堅決反對其在香港章節中作出的無理攻擊和不實指控。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是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
-
因威脅國家安全 俄宣布將兩家美NGO列入「不受歡迎」名單
俄羅斯總檢察院18日宣布,美國在俄羅斯的國際共和研究所(IRI)和媒體發展投資基金會(MDIF)為「不受歡迎」組織。兩家NGO否認俄方指控,美國務院也為他們辯護。據俄《生意人報》19日報導,俄總檢察院通報稱:「已經確定,IRI和MDIF的工作對俄聯邦的憲法制度基礎和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目前已提交給俄司法部審議,將這些NGO列入『不受歡迎』組織名單。」
-
戰略焦慮致「安全困境」 俄與西方仍問題纏身?
> 喬希·科恩(美國國際開發署前項目官員) 喬治·佐戈普魯斯(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學者) 戰略目標相左,西方對俄「遏制」色彩趨濃 馮玉軍:自2008年以來,歐巴馬政府對俄政策經歷了一個從波峰到浪谷的戲劇性轉變,美對俄戰略定位從「夥伴」轉為「對手」甚至「威脅」,對俄政策也從「戰略重啟」轉為「戰略對衝」。
-
俄政府對破壞臭氧層物質進口採取臨時限制措施
俄政府對破壞臭氧層物質進口採取臨時限制措施 俄塔斯社8月27日報導,俄聯邦政府總理梅德韋傑夫籤署政府令,對破壞臭氧層物質的進口採取臨時限制措施。根據該令,為履行維也納保護大氣臭氧層公約和蒙特婁議定書規定的義務,俄將於2019年9月7日至12月31日對破壞臭氧層物質的進口採取數量上的臨時限制措施。俄聯邦自然資源部負責為申請方分配進口破壞臭氧層物質的配額,2018年已進口過相關產品的申請方將獲得約60%的配額,未進口且無進口許可證的申請方將獲得35%的配額,其餘5%的配額將分配給擁有進口許可證但未進口的申請方。
-
美國:俄羅斯在北極進行核試驗
上月29號,美國單方面宣稱,俄羅斯可能正在做低當量核試驗,沒有以符合「零當量」標準方式遵守暫停核試驗承諾。對於美國這種不切實際的言論,俄媒更是嘲諷說,美國又使用「老招數」,指責別人「可能」幹了某件違反的條約的事,而美國不僅拿不出證據,甚至連自己都沒有加入這個條約。
-
今天進行核試驗的地方變成了什麼?
爆炸湖俄羅斯的核武器1949年至1990年在蘇聯境內 進行了715次測試。其中大多數是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測試場和Novaya Zemlya群島上進行的。它們主要在地下進行,對環境的破壞要小得多。但是,核爆炸的後果影響了塞米巴拉金斯克和附近其他城市的所有居民。長期以來,他們接受了大劑量的輻射。許多嚴重的腫瘤疾病和肺和心臟疾病的發展。今天,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的核試驗已經停止。有短途旅行,也有農場。但是,當然,領土上也有骯髒的地方,沒有保護就很難走路。
-
朝鮮稱已新生產用於核武器的原料鈽和高濃縮鈾 或進行第五次核試驗...
朝鮮方面6日稱進行了「成功的」氫彈實驗。此前據日韓歐美多家媒體以及地質勘探部門報導,北京時間6日上午9時30分,朝鮮發生震級為芮氏5級左右的地震,震源深度0公裡。《首爾新聞》稱,朝鮮之所以執著於武器級鈽,就是希望實現核彈頭小型化,鈽比濃縮鈾在技術層面更容易實現。韓國軍方人士稱,製造一枚小型鈽彈僅需要幾公斤武器級鈽,而濃縮鈾則需要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