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紫外線輻射強度增加
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約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為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並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大氣層,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
-
外經貿部對進口鄰苯二酚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
2002-11-30 00:00:00 原創 11月4日,外經貿部發布2002年第43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鄰苯二酚反傾銷調查的初裁決定,並決定對該被調查產品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
-
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公務人員查詢
-
消耗臭氧層物質是破壞臭氧層的元兇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質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元兇,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s,俗稱氟裡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龍(Halons)。氯和溴在平流層通過催化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
國務院公布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 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該條例已經於2010年3月24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消耗臭氧層物質,是指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並列入《中國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清單》的化學品。 《中國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清單》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和公布。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銷售、使用和進出口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前款所稱生產,是指製造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活動。
-
臭氧空洞再度加劇,是誰在偷偷破壞臭氧層?-虎嗅網
近年來,「臭氧空洞」問題似乎已經很少出現在人們視野裡了。隨著《蒙特婁議定書》的籤訂和實施,臭氧層消耗問題正在逐漸改善。但是,近年來的監測數據顯示,又有一些未知的排放源正在偷偷破壞臭氧層。在南極洲的上空,出現了一個「臭氧層空洞」,並且逐漸擴大。人類很快找到兇手——氟氯烴等消耗臭氧層物質。這讓全球的神經緊張起來,如果臭氧層被消耗,皮膚癌等疾病的發生率要高出許多。1987年,包括中國在內的26個國家籤訂了《蒙特婁議定書》,之後締約國增加到197個。議定書規定各締約國必須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使用。經過三十年的努力,臭氧層的惡化終於遏止。
-
破壞臭氧層也會被判刑!德清已經有違法者獲刑十個月並被處以罰款
浙江在線4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黃玉環)你知道破壞大氣臭氧層也會被判刑嗎?近期,浙江德清便成功查辦了一起違法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環境刑事案件,違法企業不僅被罰款70萬元,企業法人也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這是全國第一例違法經營、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環境刑事案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
對消耗臭氧層物質說「不」 重慶環保宣傳活動進企業進社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6日19時20分訊(記者 馮茴花)「打擊涉消耗臭氧層物質非法行為,進一步加強臭氧層保護意識。」今(16)日,是第32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重慶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長壽區生態環境局、長壽經開區環保分局、渝北區龍山街道聯動,走進企業和社區,開展保護臭氧層宣傳活動。
-
修復臭氧層 善待保護衣
自20世紀80年代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出現後,國際社會高度重視臭氧層破壞問題,中國也不例外,一直採取行動修復和保護臭氧層,打贏藍天保衛戰。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隨著冰箱、空調等家電需求增多,大量產生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化學製品被廣泛使用。
-
低溫和極地渦旋破壞北極臭氧層
,其作用產生的極地平流層雲中的非均相化學反應釋放氯原子等物質損壞臭氧層 臭氧層破壞不能忽視人為因素的作用,需要全球行動減少人為破壞來保護臭氧層 低溫是破壞臭氧層的催化劑 臭氧層位於距離地球上空10 千米至50 千米的大氣層中,可有效阻擋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
-
美國NASA發現不明來源破壞臭氧層物質
據ENN環境新聞網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發現,地球大氣層中含有大量不明來源的破壞臭氧層化合物——四氯化碳,儘管全球範圍已經禁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四氯化碳曾作為乾洗劑和滅火劑使用。由於四氯化碳和其他氯氟烴會破壞臭氧層並導致南極地區形成臭氧空洞,1987年《蒙特婁公約》將這些物質列為管制化合物。
-
張丹: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研發綠色替代技術_新華訪談_新華網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質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要保護臭氧層,必須逐步淘汰。氟利昂是本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
-
什麼是消耗臭氧層物質(ODS)
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工業上大量生產和使用的全氯氟烴、全溴氟烴等物質被釋放並上升到平流層時,收到強烈的太陽紫外線UV-C的照射,分解出C1.自由基和Br.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對臭氧分子有幾大的破壞力,人們把這些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物質稱為:「消耗臭氧層物質(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簡稱
-
研究發現:一種破壞臭氧的化學物質正在被秘密生產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證明某種人造化學物質正在逐漸侵蝕我們地球的臭氧。不過據科學家推測,儘管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禁止使用該種物質,但是這種對臭氧層造成破壞而被禁止的化學物質可能依然在世界某個地方秘密生產。而它的存在最終會損害恢復地球大氣層所作出的一切努力。
-
警惕臭氧殺手(ODS)捲土重來
保護臭氧層我們在努力 早在1993年,中國政府就批准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方案》,確定在2010年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2009年全國各省市保護臭氧層工作都在如火似荼地開展著。 2009年5月四川省全面啟動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申報工作,在四川省範圍內所有用於維修和必要用途需要生產、使用ODS的企業和單位,必須向環保部門申報備案,未申報備案的,不得擅自生產、銷售、儲存、使用全氯氟烴(CFCs)製冷劑等消耗臭氧層物質。 2009年6月,上海市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能力建設,到目前已全部關閉ODS的生產企業。
-
AGAGE:全球合作高精度觀測臭氧層耗損物
在上月剛結束的「改進的全球大氣實驗網」(AGAGE)第57屆工作會議上,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等全球17個成員單位的30餘名科學家,就臭氧層耗損物質觀測技術、方法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探討。
-
消耗臭氧層物質執法監管難在哪?
聯合國於1987年在加拿大蒙特婁向全球各國開放籤署《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其中主要被用於製冷和泡沫生產的三氯氟甲烷(CFC-11,俗稱「氟利昂」)被列為全球禁用化學品。今年年初,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消耗臭氧層物質執法專項行動,在全國範圍內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CFC-11等禁用消耗臭氧層物質,其中有三方面問題需引起重視。一是市場需求量大,禁用難。
-
民生智庫 | 四項措施應對臭氧重汙染天氣
雖然大氣中大部分汙染物濃度都呈降低趨勢,但臭氧的含量一直居高不下。臭氧已經成為近年來較為突出的空氣汙染物之一,且已成為北京地區的首要汙染物。建議從兩方面進行防治,採取四項有效措施應對臭氧重汙染天氣。一、什麼是臭氧?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化學式是O3,是大氣中天然存在的一種氧化性痕量氣體。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走近臭氧
1、守護生命的臭氧臭氧層是一個脆弱的氣體保護層,防止地球受太陽光線有害部分的損害,有助於保護地球上的生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受控使用以及減少有關物質,不僅有助於為今世後代保護臭氧層,而且可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努力作出重大貢獻。此外,這一舉措還通過限制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表,保護人類健康和地球生態系統。
-
2020年,我們的臭氧層到底怎麼樣了?
其實,臭氧層「空洞」 並不真的是一個洞,而是一個臭氧分子極其稀薄的區域。那麼這個「空洞「是怎麼形成的呢?人類活動會產生消耗臭氧層物質,例如氟氯烴、哈龍和甲基溴等,對臭氧層有顯著的破壞作用。▲ 含氯氣體會嚴重損耗臭氧。消耗臭氧層物質中含氯或溴原子越多,在大氣中的壽命越長,對平流層臭氧的破壞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