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北京防疫21天:17天檢測768.7萬人,大數據精準防控路線堪稱典範

2020-11-25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

北京經歷了21天的生死時速。

6月11日,唐先生成為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的首例確診病例,為北京市新一輪疫情的出現拉響了警報。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確診病例不斷攀升。面對新一輪疫情,北京迫切要回答的兩個問題是:從何而來?如何控制?

6月10日,「西城大爺」唐先生佩戴好口罩,獨自騎車前往發熱門診。彼時的他並沒有想到,自己將成為打破北京56天平靜的那個「1」,和新一輪疫情的吹哨人。

接下來的幾天內,新增確診病例以每天兩位數的速度飆升。北京需要做的,是爭分奪秒完成一場與病毒的賽跑。

可以看到的一個結果是,北京做的不錯。由於及時鎖定新發地市場、迅速隔離密切接觸者、精準篩查重點人群等舉措,後期90%的新增病例主要在集中隔離點出現,杜絕了在人群中傳播的可能,並且輕症、普通症較多,新增病例數量已連續四天保持個位數。

截至7月1日,北京累計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29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中疾控」)26日判斷,「北京疫情近期有望得到控制。」

復盤這次北京的戰疫,「精準」二字非常重要。「這次疫情防控對全國的示範作用非常好」,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北京整體防控策略是精準防控,可以把有關病例、所有病例追蹤得非常到位,流調完成得非常好。所有病人的傳播途徑是清晰的。北京精準防控路線堪稱國內防疫的模板。

與病毒的時間賽跑

唐先生在的詳盡回憶讓相關部門找到了切入點。在流調過程中,他列舉了自己自5月30日以來去過的所有地方,還提供了一份2周內密切接觸的38人名單。其中,他準確表述了6月3日去了新發地購買海鮮並做短暫停留這件事。「(那天因為)我們家孩子想吃魚」,自己去新發地市場買,「結果就中招了。」他說。

自此,相關部門初步鎖定新發地並做出迅速反應。6月12日,北京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全市開展了農貿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排查,多家市場暫停營業。排查結果證實了新發地正是此次北京疫情傳播的關鍵之處:當日,北京新增6例本土病例,均有新發地活動史。在農貿批發市場大排查中,5424份環境樣本,新發地有40份核酸檢測呈陽性;517名從業人員中,45人咽拭子陽性。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現場流調組成員竇相峰表示,在發現首例確診病例後,流調人員迅速對其活動軌跡進行調查,48小時內便確定了重點人群並採取相應防控措施,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

「北京的防控節奏是,6月11日報告首例病例,6月12日開始採取措施,6月13日措施全面落實。」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

6月11日至16日的五天內,確診病例攀升至137例。在此期間,北京有關部門的行動非常明確——阻斷疫情傳播渠道。主要分為以下三方面舉措:一是新發地及其他出現確診病例的農貿市場休市,附近的小區封閉,市場工作人員、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截至6月16日,除新發地外,海澱玉泉東市場、廣外天陶紅蓮菜市場也出現確診病例。這三家市場周圍共計28個社區均已進行封閉管理,人員居家隔離並進行核酸檢測。

二是通過大數據技術以及入戶排查,全市篩查5月30日以來與新發地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比如,不少去過新發地或在新發地停留的市民都收到了大興區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簡訊,簡訊顯示,「經過全市大數據分析,您可能在5月30日以後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並提示停止外出、居家隔離,有相關工作人員會與其聯繫,安排進行核酸檢測。此外,還有一些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敲門,詢問是否有人曾到過新發地等出現確診病例的市場,進行排查。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專家吳浩對此表示,最近幾天檢測的36萬人都是利用大數據找出來的,迅速得多。時間就是生命,這樣就可以跟病毒在時間上賽跑。

三是對全市農貿市場和已復工復產餐飲服務單位開展環境消殺工作。截止6月16日6時,全市共消殺農貿市場276家,關閉地下、半地下農貿市場11家;完成部分餐飲服務單位(含單位食堂)消殺33173家。各區預計6月16日24時完成全部餐飲服務單位的消殺工作。

擴充應檢盡檢人群

早期防控措施得當,但是北京市並未放鬆警惕,應急響應級別升至二級,「應檢盡檢」人群進一步擴大。

根據輕重緩急,北京全市共分四個批次對「應檢盡檢」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上述市場工作人員及周邊居民、新發地接觸史人員屬於前兩批次。第三批是對北京市中高風險街道鄉鎮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交通運輸、銀行、商超市場、社區便利店、餐飲企業、快遞外賣、美容美髮等公共領域服務人員;已返校學校學生及教職員工;參與社區防控一線工作人員採樣檢測。第四批是對重點區域人員採樣檢測。「應檢盡檢」人群的檢測費用按照每人次120元的標準,主要由醫保負擔。

比如,豐臺區海戶西裡北社區處於中風險地區,居民被納入「應檢盡檢」範圍。6月24日下午,社區工作人員告知居民分批次前往社區內樓前空地進行核酸檢測。每位居民在檢測前需要通過「京心相助」小程序登記個人信息,並掃描採樣編碼,每人一碼,這樣事後就可以在健康寶上查詢到檢測結果。

截止6月28日12時,北京全市累計完成採樣829.9萬人,已完成檢測768.7萬人,基本完成「應檢盡檢」人員動態清零。

17天,檢測768.7萬人,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要檢測45.2萬人次,按照本輪疫情暴發前市衛健委公布的數據,北京全市98家核酸檢測機構,日檢測能力只有9萬多人。

檢測能力提升五倍,是怎麼做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關部門參考了此前武漢990萬人全民篩查核酸的經驗,採用了混檢的方法,單次混檢不超過5個樣本,在短時間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所謂混檢,是將多個待測樣本混合在一起檢測,如果是陰性則無問題,如果是陽性需要回溯樣本池,進行分開檢測或重新採樣,直至發現陽性樣本。一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開始的時候,北京市衛健委給的標準是單檢或者是3:1樣本混檢,即三個人的樣本混在一起檢測一次。如今,因為樣本量不斷擴大,改為了5:1,即五個人的樣本混在一起檢測一次。

這也與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相符,在多個社區內,工作人員將排隊的居民五人分成一組,由一名採樣員採樣,採集後的五根咽拭子會被放在一個試管內存放。

專業人士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混檢的準確度如何?國家衛健委28日在官方微博回應稱,「混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採樣時,將幾個人如3人或5人分別採樣後,放至同一採樣管中,這種模式也叫做「混合採樣」或稱「混採」,北京多數情況下採用這種模式;另一種則是在實驗室檢測時,將3人或5人的樣本取相同體積混合在一起,也稱「樣本混合」。從科學角度講,第一種「混採」模式,不會影響核酸檢測的敏感性,後一種將樣本混合檢測的模式,則對檢測敏感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是已知的。

北京市疾控中心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穆效群則解釋得更為詳盡:「目前常用的採樣管容量是10毫升,預裝3.5毫升保存液,可以浸沒5個拭子。檢測時,需要從採樣管中吸取一定體積的保存液,這時,保存液裡已經混入了5個人的分泌物。而且現在用的是實時螢光RT-PCR方法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只判定陰性或陽性,靈敏度很高,在病毒含量比較低的時候就能測出陽性。」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華表示,北京的檢測機構已從此前的98所擴大至124所,日最大檢測能力從4萬份擴增至30萬份以上,「如按照規定比例進行混檢,日均可檢測100萬人以上。」

在這個過程中,第三方檢測機構承擔了較重的任務,業內數據顯示,至少60%以上的檢測能力都由第三方提供。上述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由於檢測需求直線上升,實驗室現在24小時不停,我們都在拼命工作。這不僅是我們一家面臨的情況,每一家都一樣。」記者看到,為了滿足井噴的核酸檢測需求,不少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招人、買儀器,提升檢測能力。

病毒從哪裡來?

在精準防控的同時,北京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新發地新冠病毒從何而來?

病毒溯源需要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再將之與世衛組織共享平臺上公開的全球約200個新冠病毒序列對比,從而發現本輪北京樣本病毒與哪個地區相近。

在這方面,相關信息得到了及時的披露,回應了公眾的關切。6月26日,中疾控公布了《6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其中指出,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Ⅰ,該毒株比當前歐洲流行同型毒株更「老」。由此可以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也排除今年4月前北京本地傳播毒株或武漢流行毒株導致本次疫情。

中疾控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表示:「根據新發地疫情的調查,尤其是全基因序列對病毒進行的研究分析,發現它跟歐洲三四月份流行的(毒)株基本是一致的。」

歐洲三四月份的「老」病毒如何輸入北京,並在新發地暴發?中疾控推測主要為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傳播和/或經物品表面汙染的間接接觸傳播。

「首先要考慮到人的傳播,是不是在這造成了一次暴露引起的。我們環境當中也檢測到了,比如(新發地)的水溝裡面,在魚的表面等檢測到了,是不是環境汙染?當然我們也可能不排除食品的汙染。歐洲疫情流行也相當嚴重,是不是那的工作人員在冷加工的時候造成汙染帶到中國?」武桂珍說。

目前來看,在新發地工作人員中,賣水產的感染人數較多、發病早,其次是賣牛羊肉的,再次是其他。新發地多處進行環境採樣顯示,汙染較嚴重的地方為牛羊肉大廳(有水產和牛羊肉)。中疾控主任高福16日表示,北京這場疫情很可能不是6月初、5月底才出現的,很可能要提前推一個月,這裡已經有好多無症狀感染或輕型病人,才使得環境裡能有這麼多的病毒。他認為,(新冠病毒)會在一些陰暗潮溼,比較汙染、環境不好的地方潛伏下來,在一定時間內再突然暴露給好多人。但高福表示,這一推測是從防控予以提醒,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北京疫情復發,或將為尋找新冠病毒源頭帶來新的啟示。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楊佔秋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對於武漢,北京本輪疫情進行溯源有著更有利的因素,北京目前的疫情基本鎖定,都與新發地相關,病例更集中些,通過流調對行為軌跡進行追溯,相對更容易找到源頭。

新發地牛羊肉大廳,很容易就能讓人聯想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過,這裡不售賣活禽,也不售賣野生動物。「過去我們在做病毒溯源時一直在尋找中間宿主,現在或許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病毒到底是不是來自於野生動物。」武桂珍說,「不同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北京出現野生動物導致疫情的可能性很小。這就留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是不是有可能源頭就是一個感染者或者被汙染的食品,而海鮮市場的環境給它造就了快速傳播的機會。」

多位專家認為,海鮮市場的潮溼、低溫,適於新冠病毒的生存。此外,市場內人員聚集、人多且雜,基數大,也容易造成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見習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入境北京要嚴格執行14+7醫學觀察,隔離21天?最新官方回應來了!
    對境外回國人員  澳門入境隔離增至21天  北京嚴格執行「14+7」醫學觀察  中國最近也有新的入境措施!,禁止入境  入境前14天曾經到過香港,須持有24小時內進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要接受21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  入境前14天曾經到過臺灣,須持有7日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要接受14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
  • 北京連續7天0新增!「西城大爺」的驚人記憶力,是這樣「壓榨」出來的
    每經編輯:李淨翰據北京市衛健委消息,7月12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也是就說,北京已經連續7天實現0新增!最新一期的央視新聞《面對面》就進行了復盤。圖片來源:央視新聞《面對面》北京連續7天0新增據北京日報,7月12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14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 新疆大排查,2天17人感染!回國航班增加!這個國家動物感染!
    昨晚,東京奧組委宣布,東京奧運會定於明年7月23日舉行,為期17天。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7月18日5時38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超1392萬例,死亡超59.3萬例。目前,全球已有美國、巴西和印度三個國家的確診病例破百萬。
  • 天津部署秋冬季防控!北京本土新增!又一地全民檢測!印度日增6萬
    華盛頓大學最新研究預測,年底美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將逼近30萬,而堅持戴口罩可減少7萬人死亡。美國已取消最高級別旅行安全警告,但仍建議美國公民出國旅行時保持謹慎。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在與上海市市長龔正會面時表示,中國運往美國的防疫物資拯救了很多生命,感謝中國。
  • 觀象山 | 3天核酸檢測採樣超882萬人,「青島速度」燃爆朋友圈!
    觀象山 | 3天核酸檢測採樣超882萬人,「青島速度」燃爆朋友圈!2020-10-15 10 : 35 來源:觀象山3天內完成600萬人的核酸檢測,5天完成1100萬人的核酸檢測。截至10月14日18時,青島已採樣8825231份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出結果5410386份,除已公布的12例確診病例外,未發現新的陽性樣本。短短3天72小時,超882萬份採樣,青島以大比分超前完成既定目標,「青島速度」已經燃爆朋友圈。「這是真的嗎?」「青島是怎麼做到的?」「青島太快了!」這樣的驚嘆聲在全國各地此起彼伏,就連歐洲媒體也大呼:不可思議!
  • 北京重點區域核酸檢測259萬人,「臻票雲」助力防疫信息網絡服務...
    「1月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2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田濤介紹,自我市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以來,順義、朝陽及其他相關區緊急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
  • 多地發布考研期間防疫措施,山西要求嚴格檢測考前14天體溫
    距離2021年考研還有兩周,多地教育招生考試院出臺相應的招考防疫措施。12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發現,截至2020年12月7日,山東、山西、四川、安徽、浙江等地都已發布考研考生防疫要求,多地要求考生需提前每日進行體溫測量,考前籤署《健康承諾書》並持綠色健康碼進入考場。
  • 這些人需連續14天測量體溫!
    考前14天內有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人員接觸史、有疑似症狀等情況的考生;  考前14天體溫異常的考生;  考前14天在居住地有被隔離或曾被隔離且未做過核酸檢測的考生;  共同居住家族成員中
  • 北京3天建成全球最大單體核酸檢測實驗室,總指揮:也許新冠會和人類...
    新華社發(陳鍾昊攝)當前,中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而放眼全球,疫情仍在傳播蔓延,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1000萬例。「火眼」為什麼緊急「空降」北京?北京疫情防控進展給人以怎樣的啟示?全球確診病例突破1000萬人意味著什麼?究竟應該怎麼看人類和自然,人類和微生物的關係?
  • 用好核酸檢測打贏精準防控非常之戰
    用好核酸檢測打贏精準防控非常之戰 2020-06-21 09:25:33 目前,全市累計採樣人數已逾220萬,日均採樣人數近50萬,各檢測機構的地點設置、人員配備、服務保障日趨合理,為落實「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防控機制奠定了工作基礎。  要跑在疫情的前頭,必須依靠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每種病毒都有獨特的核酸序列,核酸檢測用以大範圍篩查,可儘快找出那些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減少病毒進一步擴散,為防患於未然創造積極條件。
  • 周口實現8.7萬人外出務工,提前14天測體溫,出具健康證明
    ,周口目前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服務保障本市務工人員跨省就業?吉建軍介紹,周口作為外出務工大市,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到242萬餘人,其中省外務工人員150萬人以上,佔總數的近2/3。春節過後,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工作,精心組織、及早謀劃,創優服務,有力有序保障農民工跨省外出務工。目前,周口已實現農民工跨省務工就業8.7萬人。主要作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專班,加強統籌指導。越是防疫形勢嚴峻,越應該為農民工兄弟作好外出務工服務工作。
  • 7天就獲刑!這對父子毆打防疫民警被依法嚴懲
    7天就獲刑!這對父子毆打防疫民警被依法嚴懲 2021-01-08 1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赴華航班乘客登機前核酸檢測時效調整為3天
    根據不同領館要求,乘客須於登機前5天內(部分國家要求出發前3天)在出發地中國使領館指定或認可的檢測機構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並憑檢測陰性證明申領帶「HS」標識的綠色健康碼或健康狀況聲明書。航空公司在乘客登機前予以查驗。各國具體要求請查閱中國駐有關國家使領館通知。
  • 北京對入境進京人員分類實施14+7措施
    北京對入境進京人員  分類實施「14+7」措施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近期北京及全國多個城市相繼出現入境人員在結束14天集中觀察後確診並引發本土病例的突出情況,為確保首都防疫安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決定對入境進京人員實施「14
  • 大數據賦能精準疫情防控 上海徐匯推出「看家護院、鄰裡互助」疫情...
    央廣網上海2月14日消息(記者周洪)累計註冊人數達8.88萬人、累計訪問次數達161.79萬次、每日訪問人次20W+……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後不是某款爆紅的APP,也不是任何一家商業網站,而是徐匯區近期推出的「看家護院、鄰裡互助」疫情防控系統,其包含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從口罩預約、返滬人員管理到沿街商鋪管理等功能,利用大數據技術,全方位保護徐匯市民安全。
  • 青島萊西市積極探索「1+N」信息化工作法,力求疫情防控精準協同高效
    為更好發揮大數據對疫情防控的支撐作用,青島萊西市始終高度重視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設,自主研發疫情防控綜合管理平臺,聚焦關鍵緊迫的疫情防控需求,自2020年2月6日以來,先後研發11個智能管理模塊,用「打卡」「掃碼」「秒推」「自動統計上傳」替代了各種手工操作,解決了人員組織難、信息登記難、數據統計難、協同作戰難、調度指揮難等諸多問題,真正實現了「人在做、雲在看」,藉助信息化手段,力求疫情防控精準協同高效。
  • 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13天 已接待觀眾近萬人
    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13天 已接待觀眾近萬人 2020-04-14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日增病例連續4天創新高 歐洲多國迎「第二波」疫情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 綜合消息:據世衛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日15時29分(北京時間21時29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07403例,達到37423660例;死亡病例增加4441例,達到1074817例。
  • 9月3日起,北京國際客運航班逐步恢復直航!入境人員集中觀察14天,並進行兩次核酸檢測
    在遠端源頭防控方面,直航北京國際航班旅客原則上應為通航國家和地區的公民以及在該地的中國公民,嚴格控制第三國人員在該地中轉入境北京口岸,落實關口前移、健康篩查、控制客座率等措施,在登機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行體溫檢測,途中做好健康管理、消毒防疫、應急處置等工作,「四類人員」、未持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體溫檢測超過標準旅客不予登機。
  • 北京防疫常態化,意味著什麼
    來源:Financial小夥伴 1 昨日下午4點消息,北京防疫常態化了。常態化,可能簡單說,就是說沒有頭的意思。從今天開始,北京再次豎立了一個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