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兒童弱視不關注,未來或成孩子夢想「攔路虎」

2021-01-08 健康界

我們時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中80%的信息都是通過眼睛獲取。2020年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眾所周知,兒童時期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弱視和斜視是兒童患病率最高的三大常見眼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付晶教授指出,其中屈光不正居於首位的主要原因在於,兒童罹患近視的概率較高。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6月5日發布的首部《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相較於近視,大家對兒童弱視的了解較淡薄,時常將近視和弱視混淆。但實際上,弱視是兒童時期十分常見的眼部疾病,它比近視危害大得多。據統計,國內兒童弱視發病率為1%~4%,也就是說全國大約有近2000萬名兒童患有弱視。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視和弱視傻傻分不清

那麼,弱視與近視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弱視是導致幼兒期患者視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很多弱視兒童同時伴有屈光不正的問題。如果只是普通的近視,一般戴上眼鏡經過光學矯正之後,視力就能恢復到1.0或相應年齡最佳矯正視力。弱視是指兒童雙眼或單眼視力低下,它是一種發育性疾病,即使佩戴矯正眼鏡也無法讓視力保持在正常範圍。」付晶補充道,「剛出生的新生兒其實視力都非常低,但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視力也會發育到正常值範圍。如果一個孩子經過鏡片矯正之後視力達不到相應年齡段視力標準,且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如眼底疾病、青光眼),就有可能是弱視。

付晶與患兒交流(專家供圖)

弱視或可成為孩子未來夢想的「攔路虎」

付晶告訴健康界,屈光不正、屈光參差、斜視、形覺剝奪是導致兒童弱視的主要原因,其中屈光不正和屈光參差的原因佔85%以上,尤其與中高度的遠視、比較大的散光、雙眼屈光不一致有密切關係。「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雙眼屈光度數相差較大,因為雙眼黃斑顯現的物象在清晰度或大小方面存在較大差別,成像清晰的眼睛經常被用,以至於另一隻屈光參差較大的眼睛視覺信息被抑制,這種狀況長期積累就容易形成弱視。」

在英文俚語裡弱視被叫作「懶惰的眼睛」—Lazy eye,大致意思就是這隻患病的眼睛很懶惰,不會主動去看東西。

而形覺剝奪性弱視的發生多與嬰幼兒時期疾病有關,包括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上瞼下垂、角膜混濁等病症。

「多數兒童弱視都是屬於先天性的,比如個體胚胎發育異常或者與遺傳相關。」付晶強調,弱視帶給兒童的危害不僅是雙眼或單眼視力低下,而且會導致雙眼視覺功能不完善狀態,會影響立體感。當兒童無法形成完整的立體視覺時,會影響對距離、相對位置等的準確判斷,從而影響孩子的一些生活娛樂,甚至成為未來如航空、駕駛、測繪等行業報考的「攔路虎」。

「形覺是單眼視覺功能之一,長期以來形覺功能是用視力測定判定的,實際上對比敏感度才是最全的形覺功能定量檢測方式。」付晶舉例道,就拿視力表來說,它是白底黑字,對比度接近百分之百。如果辨別視覺能力有問題的兒童,白紙黑字看得很清楚,一旦將白底換成灰色的,可能就辨別不清楚了。」

臨床當中,雙眼視覺功能分為三級,即一級同時視,二級融合視,還有大家最為熟悉的三級立體視。「我們看3D電影的時候必須有立體視功能,否則看到的只是一個平面。」付晶說。

此外,弱視還會導致兒童產生自卑、性格孤僻等心理變化,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及早識別孩子弱視,家長要多留心眼兒

兒童時期的弱視只要能早發現、早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檢查孩子視力正常與否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視力篩查(幼兒園、學校、婦幼保健院等),一旦發現孩子有明顯屈光問題,應當帶孩子到專業醫院眼科接受全面檢查,再針對病因進行有效治療。」付晶表示,兒童視力不同於成年人,孩子三歲時正常的視力數值為0.5-0.6,四歲時0.7-0.8;五歲的孩子基本可以達到視力1.0,六歲孩子的視力發育接近完善,通常數值在1.0~1.2左右。

除了篩查之外,家長怎麼發現孩子是否有弱視呢?這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多觀察孩子的眼部問題。「如果發現孩子有白內障、眼皮睜不開、角膜不夠透亮清澈的問題,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儘早前往醫院檢查。」付晶告訴健康界,生活當中孩子如果出現了不良的視物習慣,比如看東西喜歡湊得很近、眯著眼睛,或者走路的時候沒有碰到、絆到卻經常跌倒,在光線較暗的地方看不清東西,對物體的大小、明暗度辨別困難,也需要到正規醫療機構給孩子做專業檢查。

家長還可以通過遮蓋試驗法來了解雙眼視力情況,比如遮蓋一隻眼睛,讓孩子單眼注視物體,若孩子表現安靜,而遮蓋另一眼時卻撕抓遮蓋物,那就提示未遮蓋的一隻眼視力很差。

「斜視問題也應該引起注意,不是所有的斜視都有弱視,但是有一些斜視就會直接導致弱視。比如孩子總是右眼看,左眼總是斜著的,那這隻總處於偏斜位置的眼睛就有可能會造成弱視。」付晶建議,為了能更好的觀測到孩子的視覺功能發育,建議家長定期帶孩子做眼部檢查,這樣就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眼睛變化,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付晶與患兒合影(專家供圖)

發病年齡就是弱視治療的「黃金期」

弱視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隨著年齡增長,視覺發育速度變得緩慢,傳統上認為視覺可塑期在12歲以前,超過這個年齡視覺發育逐漸停止,12歲以後弱視治療是比較困難的。

「這個年齡並非絕對。」付晶對此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其實還是說治療的效果跟敏感度隨年齡增長越來越差,我們更加強調越早越好。」

據了解,兒童的視力發育從出生到2歲是一生中屈光度數變化最快的時期,是視覺發育關鍵期,3~6歲是視覺發育敏感期。弱視發生於兒童早期,此時兒童視覺發育尚未成熟,如果經過及時恰當的治療,視力有恢復正常的可能。如果發現太遲,錯過了治療時機,成年後幾乎無望治癒,有可能形成終身的視覺障礙。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弱視的發病年齡就是治療的黃金期。」

付晶介紹,治療弱視之前,需要對兒童進行全面詳細的眼科檢查,消除病因之後再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如果是屈光不正性弱視,就需佩戴適合的眼鏡對視力進行矯正,使得視網膜上可以得到有效的圖像刺激,促進視覺發育;如果是屈光參差性弱視,在佩戴眼鏡的同時還需要進行常規的遮蓋治療,擋住健康的眼睛,強迫孩子用弱視眼睛看東西,促進弱視眼睛發育,其治療理念是「用進廢退」。

「弱視的遮蓋時間要根據孩子年齡、弱視的類型、程度和發病時間來決定每天遮蓋多長時間,不需要全天遮蓋。」付晶提醒,遮蓋要遵循醫囑,認真觀察療效並防止好眼發生遮蓋性弱視。

還有一種是光學壓抑,是不完全的遮蓋,通過一些藥物、過矯眼鏡、壓抑膜,把好眼的視力壓下去,讓壞眼的視力優於好眼。

「在這些根本治療的基礎上,還可以配合一些視覺訓練,一個是視覺刺激,比如可見的紅光(非紅外線);另一個是精細作業,通過手、眼、大腦皮層協調訓練,能使弱視眼黃斑功能抑制較快解除而中心視力提高, 如穿珠子、穿扣子、畫圖、描圖和刻剪紙等。」付晶補充道。

推拉模型訓練方法讓孩子擺脫「獨眼龍」

弱視治療是一個長期治療的過程,需要得到完全治癒,除了正確的治療以外,孩子的依從性也非常關鍵。對於屈光參差性弱視的兒童而言,遮眼罩不但影響美觀,而且總是容易被「特別關注」,常被同學嘲笑為「獨眼龍」,容易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造成影響,甚至拒絕配合治療影響效果。

研精究微的付晶發現,推拉模型訓練的方法恰恰能夠彌補遮蓋的這些不足。

「什麼叫推拉模型?實際上它就是往上推壞眼,往下拉好眼,將雙眼之間的競爭抑制關係變為協同作用,從而使壞眼視力提高,並且兼顧了雙眼視覺的建立。」付晶介紹,這個模型訓練的理念就是讓屈光參差的兒童帶上偏振光眼鏡(類似看3D電影的原理),把兩個眼看到的東西進行分視。「這時雙眼看到的圖像是不一樣的,我們通過軟體控制圖像,使好眼看到的圖像在清晰度等各方面較差,而壞眼看到的圖像清晰度較高來實現雙眼的平衡,使大腦皮層中形成的兩個像趨於一致。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改變好眼對壞眼競爭、抑制的關係,使雙眼協同發展,進而提高壞眼視力。」

在第20屆歐洲視覺和眼科研究協會大會上,付晶向國外專家分享推拉模型研究。

據健康界了解,近年來,付晶已通過這種推拉模型訓練幫助了眾多屈光參差性弱視患兒改善了弱視問題,已成為目前最新的知覺訓練方法之一。

「這種訓練方法的最大優勢就是提高了孩子的依從性,不僅考慮了雙眼視力的提高同時也兼顧了雙眼視覺的發育,減少了兒童心理影響。」付晶欣慰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推拉模型的訓練也是要在戴鏡矯正屈光問題的基礎上進行,並且在治療過程中持續隨訪,根據病情進展的情況進行調整模型的刺激模塊。

付晶提醒,家長一定要積極正確面對孩子弱視問題,前往正規醫療機構積極治療。

付晶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從事眼科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斜弱視、屈光不正等兒童眼病及視光方面功能性眼病、神經眼科傳出疾病的診治。為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學科骨幹。北京市醫管局知名專家團隊-斜弱視、視光及兒童眼病團隊的領銜專家。

近年來以第一作者和責任作者發表醫學論著50餘篇,其中9篇為SCI收錄。主持和參加了國家級、省部級等多項科研項目。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麻省眼耳醫院作為訪問學者,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Wilmer眼科中心作為博士後進行工作學習。現任《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誌》副主編,《眼科》編委,《中華眼科醫學雜誌》編委。

相關焦點

  • 【愛眼小課堂】弱視兒童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弱視治療期間可以看...
    ,而由於近視或遠視引起的弱視(醫學上稱屈光不正性弱視)也成了兒童眼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喜歡玩樂,是孩子的天性,電視往往成了孩子在家裡最愛的娛樂設施。然而,患有弱視的孩子,在治療期間,還能不能看電子產品呢?
  • 兒童弱視危害遠大於近視,別錯過關鍵治療時機!
    有一群小朋友可能總會遇到這種提問的困擾,他們是弱視的孩子。  而說起「近視」「老花」相信很朋友都不陌生,但說起「弱視」,相信大部分人都說不上來具體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弱視?  通俗的講,就是眼睛排除眼疾病,戴上眼鏡,視力低於相應年齡正常兒童。
  • 弱視兒童能治癒嗎?6歲弱視多久能治好?
    很多家長都清楚地知道,兒童弱視眼的治療效果,與孩子的年齡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當發現弱視,孩子的年齡已經偏大的時候,家長就會很害怕、很擔心,覺得已經到了無法治癒的地步,甚至擔心孩子的弱視眼在未來漫長的一生,都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
  • 看不清未必是近視 小心弱視找上孩子
    為什麼都是看遠看不清,怎麼我家的就是『弱視』呢?」同樣看不清,弱視和近視有不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中80%的信息都是通過它獲取。但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升學壓力的日益增大,許多青少年出現了各種視力問題,這其中,近視最為普遍,也最受家長關注。
  • 弱視治癒後,多久才能不戴眼鏡?
    看著小小年紀的孩子戴著厚厚的眼鏡,相信很多家長心裡是很不舒服的。一旦知曉孩子弱視好了就想趕快摘掉眼鏡。那麼,弱視治癒後,多長時間才能摘掉眼鏡呢?接下來,由OJO眼鏡網為您講解!一、弱視治癒後,多久才能不戴眼鏡?
  • 兒童弱視 3~6歲治療最好
    幸好最終澄清了疑點,考試成績沒有受到影響,但小徐坦言,這個眼疾確實經常讓他遭遇窘況,比如影響交流、別人誤會自己不真誠等等。這是發生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一個真實病例。該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徐小平教授介紹,兒童斜視和由此引發的弱視等問題,患病率大約為3%,大部分人及時治療可以消除影響,但因延誤治療將眼疾帶到成人,從而引發種種尷尬和其他問題的個案也不少。
  •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宜昌近視兒童孩子哪裡治療,宜昌弱視孩子能治好嗎,宜昌弱視治療哪家醫院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爸媽已經開始提倡「科學育兒」,但再怎麼嚴謹和細心,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孩子成長上的難題。
  • 孩子弱視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恐終身不愈!
    如下樓梯時沒有深度感、看顯微鏡時沒有立體感、不能愉快地看3D電影等,這些還不重要,關鍵是會直接影響你的孩子高考升學和職業選擇,比如想從事一些精細的工作,飛行員、警察、外科醫生等等基本都不可能了。
  • 「科普」弱視近視傻傻分不清,專家教你如何區分
    我想大家應該對近視都不陌生,但是對弱視的了解卻微乎其微。 亮睛護眼小衛士表示,大多數家長見到小孩視力下降,就認為是近視眼,其實造成低視力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遠視、散光、近視,有的甚至還具有斜視,家長應該先帶小孩到醫院做眼部檢查,查明原因。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弱視不早治,小心失明  及時發現弱視並針對性治療,絕大多數是可以治癒的;否則可能有失明風險。  弱視的病因,部分是遺傳,譬如高度遠視;有些則未必,如散光。一般來說,7歲前是視力發育的敏感期,弱視的治療效果最好;12歲前積極治療,弱視也有望治癒;其後療效會隨著年齡增長有所下降。
  • 家長們注意了!質檢總局說了,這幾樣東西是兒童視力殺手
    家長們注意了!陶利娟表示,醫院裡也有診治一些由於鉛筆、剪刀的不小心使用,以及點鞭炮等危險行為造成的兒童眼外傷。陶利娟認為,包括使用雷射筆玩耍這些行為,都需要家長平時對兒童加強教育與糾正。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家長不知道作業本螢光增白劑超標的問題,且41.8%的兒童使用過紙張過於偏白的作業本。陶利娟解釋說,若兒童長時間使用紙張偏白的作業本,更易產生視覺疲勞。
  • 愛眼日:3D技術幫助弱視兒童重獲「立體感」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毛偉豪、孟菁)弱視是兒童眼病發病率中排名第二的疾病,患兒如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不僅視力低下,還將一輩子生活在一個近乎平面的世界,沒有立體感。在國內臨床使用近5年的視感知覺3D系統,被證明可有效幫助弱視兒童恢復良好的雙眼視覺功能,重獲「立體感」。
  • 6月6日全國愛眼日,醫生提醒:0至6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期 定期做...
    即使現代醫學技術有了極大的進步,近視人群能夠通過手術實現「摘鏡」的夢想,但該方法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近視。現有的全飛秒等各種雷射手術是通過改變眼角膜厚度讓近視的人摘掉眼鏡,但對於因近視而導致的視網膜病變卻無法得到根治。在接診過程中,有不少家長抱有類似的想法,而這一想法是不正確的。
  • 如何判斷孩子視力好不好?孩子近視弱視該如何檢查和治療?
    孩子3周歲的時候能達到0.4及以上,這時可以教小朋友辨識兒童視力表,進行初步的視力檢查。 許多弱視和斜視的患兒開始被發現。 特別說明:4歲孩子視力大於等於0.4即正常;但是,如果四歲孩子視力超過0.6達到0.8-1.0,那麼反而糟糕了! 這說明4歲寶寶視力提前發育,遠視儲備不足,以後很可能會發展成高度近視眼!
  • 兒童近視與弱視分得清嗎|視力表|弱視|兒童|近視|遮蓋|-健康界
    先從發病表現上講:  近視是由於眼調節肌肉睫狀肌過度緊張或遺傳原因造成眼軸變長看遠不清,但戴鏡後矯正視力恢復正常的眼病;  弱視是一種視功能發育遲緩、紊亂,常伴有斜視、高度屈光不正,戴鏡視力也無法矯正到正常的眼病。
  • 8歲女童患上先天性白內障,卻因久未治療拖成弱視
    正在上三年級的小談,重返校園後總感覺右眼看東西模糊,將此事告知家長後,卻沒有引起重視。家長還以為是孩子宅家上了大半年的網課,用眼疲勞所致。好在秋季開學沒多久就迎來了國慶長假,家長帶著小談來到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漢口醫院,打算檢查一下眼睛配副眼鏡。當小談蒙起左眼查右眼視力時,竟發現視力表上最大的字母都看不見。看著站前視力表前的孩子,家長心中不由得驚了一下。
  • 你清楚近視與弱視的區別在哪裡?
    重慶泰恆眼科醫院飛秒全雷射手術專家徐智勇教授介紹:近視與弱視的區別:1、近視眼是由於眼調節肌肉睫狀肌過度緊張或遺傳等原因造成眼軸變長,引起的看遠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近視眼看遠處,圖像不能顯現在視網膜上,而是落在視網膜前面,為了要將焦點移到視網膜上,需要將東西靠近眼球去看。戴鏡後矯正視力多可恢復正常,眼球檢查沒有器質性的病變,矯正後視力在0.8以上。
  • 眼球震顫、斜視、弱視可導致立體視覺喪失
    眼球震顫、斜視、對眼、看東西歪頭眯眼、沒有立體感、眼手協調差、眼睛不隨人或物體轉動……這些是典型的兒童弱視症狀。其中,缺乏立體視覺,看東西沒有立體感,是較容易被家長忽視的。一旦立體視覺喪失,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不完全、不真實的,不僅影響正常學習和智力發育,還可能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
  • 孩子眼睛看不清楚就是近視?
    經常有家長誤以為孩子眼睛看不清楚就是近視,帶孩子到眼科門診檢查時才發現原來是弱視!雖然都是視力問題,但是弱視和近視存在本質性差異。一般來說,近視患者佩戴矯正眼鏡後就能看得清楚,而弱視患者即使戴上眼鏡,也無法達到同齡人的正常視力水平。
  • 兒童斜視有哪些類型?4種類型,希望你能多多了解
    斜視一種既影響外形美觀又影響視力的常見眼部疾病,一般發生在兒童群體,發生斜視最關鍵的就是影響患兒的雙眼視功能發育。患有斜視的兒童,如果不及時診治,很容易引發生弱視或立體視覺缺失的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