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北京對農村婚宴大集嚴加管理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昨日(1月7日)表示,目前看,國內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大多與境外輸入有關,與超長潛伏期有關,與冷鏈環節有關,與防控漏洞有關,與沒有做好自我防護有關,與聚集、聚餐有關。
另外,針對極寒天氣,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提醒市民做好7項防寒防疫措施。
新京報訊 昨日(7日),北京召開第20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1月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2例,實現「零新增」。
協同做好環京地區防疫管理
徐和建表示,當前,北京市局部聚集性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境外疫情大流行還在加速,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個別地區出現局部暴發聚集性疫情,疫情輸入風險始終存在。
要從快從嚴做好中高風險地區管控。嚴格入京人員、貨物高等級防控。繼續動態關注中高風險地區變化,上述地區人員非必要不進京。對已入京的迅速落位核查,落實核酸檢測和「14+7」措施,全過程閉環管理。協同做好環京地區的防疫管理,有針對性地加強通勤人員風險排查和健康篩查。加強進京貨物運輸防疫,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市場供應。廣大市民群眾近期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農村地區是防疫的薄弱環節
徐和建表示,目前看,國內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大多與境外輸入有關,與超長潛伏期有關,與冷鏈環節有關,與防控漏洞有關,與沒有做好自我防護有關,與聚集、聚餐有關。要抓緊抓實外防輸入「人」「物」兩條線,加強直航北京國際航班管控,對入境人員嚴格落實遠端篩查措施,繼續實施全過程閉環管理,嚴格落實集中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措施。強化進口冷鏈貨物監管,嚴格落實「不消毒不入庫,不驗核酸不入庫」等疫情防控措施,加大「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應用推廣力度,持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環境、從業人員核酸檢測。
同時,要堅持社會面防疫不鬆勁,做到封閉管理區域核酸篩查和健康監測,強化集中醫學觀察點防疫管理。要加大對防控措施不落實單位的曝光通報力度,確保社會面防控不鬆勁。農村地區是防疫的薄弱環節,要對農村婚宴大集等活動嚴加管理,防範聚集性風險。
春節假期非必要不離京、不出境
針對大家關心的河北省石家莊等地疫情,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提示市民,隨著春節假期臨近,市民走親訪友、聚餐聚會等人員流動活動增多,首都疫情防控工作面臨重大考驗。「我們倡導市民朋友非必要不離京、不出境,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減少疫情風險。」
高小俊還提醒去年12月10日以來有河北省石家莊市、邢臺市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以及來(返)京的人員,應立即主動向社區、單位報告,配合轄區落實管控措施。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要及時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並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旅行史、接觸史等情況,便於及時排查。
■ 關注
工作日高峰6條地鐵線縮減最小行車間隔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表示,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市交通部門通過增加運力、優化調度等措施,保障在合理控制滿載率基礎之上的運輸效率。
為有效控制軌道交通的滿載率,同時減少排隊等候時間,1月4日起,工作日尖峰時段對10號線、4號線-大興線、6號線、9號線、13號線、14號線6條線路優化調整列車運行圖,加開列車18組,再次縮減最小行車間隔。此外,針對近期市民反映雙休日期間地鐵發車間隔長、出行不便的問題,1月1日起,雙休日期間對1、5、6、7、9、10、13、昌平、亦莊線等9條線路的列車運行圖進行優化調整,加大了運力投入。
地面公交方面,目前日均客運量600萬人次左右,較疫情前900多萬人次減少了30%;日均發車15萬車次,是疫情前的94%。在客運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地面公交投入的運力基本沒有降低。另外,對400多條重點線路、40條途經中風險地區的線路和38條跨京冀公交線路全運營時段監控客流變化,不斷優化運營時刻表。對通勤時段客流較大的30多條線路增加配車40多部,日均增發近100車次,確保滿載率在控制範圍內。密切關注六裡橋、東直門、國貿、來廣營等重點區域的高峰運營組織情況,安排50部機動車輛隨時待命,當瞬間客流較大時採取區間車、快車等措施迅速組織車輛投入運營。調配170部大型通道車補充郊區運力,降低部分市郊聯絡線的客流滿載率。
此前確診8月齡患兒恢復良好 體溫正常
1月2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8個月女嬰。孩子現在情況怎樣?
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接到患兒轉運地壇醫院通知後,醫院安排與其已確診的母親共同隔離治療,房間內安置加護嬰兒床,準備了嬰兒診療救護的體溫計、血壓計等專用醫療物品,安排兒科與感染科醫生、有嬰兒護理經驗的護士共同組成診療組。患兒轉入地壇醫院時體溫37.8℃,血常規正常,胸部CT顯示雙肺病毒性炎症改變。
陳效友表示,目前,經積極治療和精心照護,患兒恢復較好,體溫正常,精神狀態好,食慾食量正常,無嘔吐,嗆咳等症狀減輕。
下一步,地壇醫院將繼續針對患兒病情變化,採取積極診療,爭取母女一家早日康復。
■ 釋疑
對來自石家莊、邢臺等地人員核酸願檢盡檢
會上,有記者提問,有網民反映,從河北省石家莊等地返京來京人員,核酸檢測預約比較難,請問北京市衛健委如何予以解決?
高小俊表示,近期,河北省石家莊等地發生疫情,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醫療機構對去年12月10日後有石家莊、邢臺等地旅行史的就診人員,要進行登記並引導至專門診區或診室,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同時,對急需診治的患者給予積極治療。
截至1月7日,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有252所,其中疾控機構21所,醫療機構157所,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其他機構74所。有檢測意願的人員可通過114預約掛號平臺、各檢測機構網站、App等進行預約。北京市衛健委已提出工作要求,對於來自石家莊、邢臺等地的人員,儘量滿足其預約檢測需求,不得推諉,做到願檢盡檢。
極寒天氣如何做好防疫?
昨日,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介紹,這輪冷空氣還未完全結束,預計9日開始最高氣溫可以回到零上,大概在1℃到2℃。16日之前,應該沒有更強的冷空氣,氣溫會緩慢回升,期間要注意防寒保暖。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也提醒市民,氣溫驟降時,人體若無法適應劇烈的冷暖變化,抵抗力就會下降,且冬季在密閉的場所活動時間增多,呼吸道傳染病發生風險加大,要做好7項防寒防疫措施。
1
注意保暖,重點人群減少室外活動。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減少外出。如需外出,要選擇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到室外活動。
2
避免去人多擁擠密閉場所。人多密集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戴口罩。客流較多時,排隊等候。
3
科學佩戴口罩。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和電梯、去醫院就診、進入公共場所、環境中有患病的人或健康狀況不明的人時,要戴好口罩。
4
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清潔雙手前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等遮掩。
5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寒冷天氣可以一個房間一個房間逐一通風,通風時注意防寒保暖。
6
極端天氣不建議選擇室外健身方式。建議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可以適當增加室內運動。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更應注意防範。
7
做好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戴好口罩及時就醫,不要帶病上學、上班。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加重要及時就醫。
綜合首都之窗、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網消息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昨日(1月7日)表示,目前看,國內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大多與境外輸入有關,與超長潛伏期有關,與冷鏈環節有關,與防控漏洞有關,與沒有做好自我防護有關,與聚集、聚餐有關。
另外,針對極寒天氣,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提醒市民做好7項防寒防疫措施。
新京報訊 昨日(7日),北京召開第20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1月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2例,實現「零新增」。
協同做好環京地區防疫管理
徐和建表示,當前,北京市局部聚集性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境外疫情大流行還在加速,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個別地區出現局部暴發聚集性疫情,疫情輸入風險始終存在。
要從快從嚴做好中高風險地區管控。嚴格入京人員、貨物高等級防控。繼續動態關注中高風險地區變化,上述地區人員非必要不進京。對已入京的迅速落位核查,落實核酸檢測和「14+7」措施,全過程閉環管理。協同做好環京地區的防疫管理,有針對性地加強通勤人員風險排查和健康篩查。加強進京貨物運輸防疫,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市場供應。廣大市民群眾近期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農村地區是防疫的薄弱環節
徐和建表示,目前看,國內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大多與境外輸入有關,與超長潛伏期有關,與冷鏈環節有關,與防控漏洞有關,與沒有做好自我防護有關,與聚集、聚餐有關。要抓緊抓實外防輸入「人」「物」兩條線,加強直航北京國際航班管控,對入境人員嚴格落實遠端篩查措施,繼續實施全過程閉環管理,嚴格落實集中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措施。強化進口冷鏈貨物監管,嚴格落實「不消毒不入庫,不驗核酸不入庫」等疫情防控措施,加大「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應用推廣力度,持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環境、從業人員核酸檢測。
同時,要堅持社會面防疫不鬆勁,做到封閉管理區域核酸篩查和健康監測,強化集中醫學觀察點防疫管理。要加大對防控措施不落實單位的曝光通報力度,確保社會面防控不鬆勁。農村地區是防疫的薄弱環節,要對農村婚宴大集等活動嚴加管理,防範聚集性風險。
春節假期非必要不離京、不出境
針對大家關心的河北省石家莊等地疫情,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提示市民,隨著春節假期臨近,市民走親訪友、聚餐聚會等人員流動活動增多,首都疫情防控工作面臨重大考驗。「我們倡導市民朋友非必要不離京、不出境,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減少疫情風險。」
高小俊還提醒去年12月10日以來有河北省石家莊市、邢臺市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以及來(返)京的人員,應立即主動向社區、單位報告,配合轄區落實管控措施。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要及時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並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旅行史、接觸史等情況,便於及時排查。
■ 關注
工作日高峰6條地鐵線縮減最小行車間隔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表示,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市交通部門通過增加運力、優化調度等措施,保障在合理控制滿載率基礎之上的運輸效率。
為有效控制軌道交通的滿載率,同時減少排隊等候時間,1月4日起,工作日尖峰時段對10號線、4號線-大興線、6號線、9號線、13號線、14號線6條線路優化調整列車運行圖,加開列車18組,再次縮減最小行車間隔。此外,針對近期市民反映雙休日期間地鐵發車間隔長、出行不便的問題,1月1日起,雙休日期間對1、5、6、7、9、10、13、昌平、亦莊線等9條線路的列車運行圖進行優化調整,加大了運力投入。
地面公交方面,目前日均客運量600萬人次左右,較疫情前900多萬人次減少了30%;日均發車15萬車次,是疫情前的94%。在客運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地面公交投入的運力基本沒有降低。另外,對400多條重點線路、40條途經中風險地區的線路和38條跨京冀公交線路全運營時段監控客流變化,不斷優化運營時刻表。對通勤時段客流較大的30多條線路增加配車40多部,日均增發近100車次,確保滿載率在控制範圍內。密切關注六裡橋、東直門、國貿、來廣營等重點區域的高峰運營組織情況,安排50部機動車輛隨時待命,當瞬間客流較大時採取區間車、快車等措施迅速組織車輛投入運營。調配170部大型通道車補充郊區運力,降低部分市郊聯絡線的客流滿載率。
此前確診8月齡患兒恢復良好 體溫正常
1月2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8個月女嬰。孩子現在情況怎樣?
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接到患兒轉運地壇醫院通知後,醫院安排與其已確診的母親共同隔離治療,房間內安置加護嬰兒床,準備了嬰兒診療救護的體溫計、血壓計等專用醫療物品,安排兒科與感染科醫生、有嬰兒護理經驗的護士共同組成診療組。患兒轉入地壇醫院時體溫37.8℃,血常規正常,胸部CT顯示雙肺病毒性炎症改變。
陳效友表示,目前,經積極治療和精心照護,患兒恢復較好,體溫正常,精神狀態好,食慾食量正常,無嘔吐,嗆咳等症狀減輕。
下一步,地壇醫院將繼續針對患兒病情變化,採取積極診療,爭取母女一家早日康復。
■ 釋疑
對來自石家莊、邢臺等地人員核酸願檢盡檢
會上,有記者提問,有網民反映,從河北省石家莊等地返京來京人員,核酸檢測預約比較難,請問北京市衛健委如何予以解決?
高小俊表示,近期,河北省石家莊等地發生疫情,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醫療機構對去年12月10日後有石家莊、邢臺等地旅行史的就診人員,要進行登記並引導至專門診區或診室,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同時,對急需診治的患者給予積極治療。
截至1月7日,北京市核酸檢測機構有252所,其中疾控機構21所,醫療機構157所,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其他機構74所。有檢測意願的人員可通過114預約掛號平臺、各檢測機構網站、App等進行預約。北京市衛健委已提出工作要求,對於來自石家莊、邢臺等地的人員,儘量滿足其預約檢測需求,不得推諉,做到願檢盡檢。
極寒天氣如何做好防疫?
昨日,北京市氣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梁豐介紹,這輪冷空氣還未完全結束,預計9日開始最高氣溫可以回到零上,大概在1℃到2℃。16日之前,應該沒有更強的冷空氣,氣溫會緩慢回升,期間要注意防寒保暖。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也提醒市民,氣溫驟降時,人體若無法適應劇烈的冷暖變化,抵抗力就會下降,且冬季在密閉的場所活動時間增多,呼吸道傳染病發生風險加大,要做好7項防寒防疫措施。
1
注意保暖,重點人群減少室外活動。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減少外出。如需外出,要選擇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到室外活動。
2
避免去人多擁擠密閉場所。人多密集場所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戴口罩。客流較多時,排隊等候。
3
科學佩戴口罩。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和電梯、去醫院就診、進入公共場所、環境中有患病的人或健康狀況不明的人時,要戴好口罩。
4
做好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清潔雙手前不要用手觸碰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等遮掩。
5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寒冷天氣可以一個房間一個房間逐一通風,通風時注意防寒保暖。
6
極端天氣不建議選擇室外健身方式。建議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可以適當增加室內運動。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更應注意防範。
7
做好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戴好口罩及時就醫,不要帶病上學、上班。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加重要及時就醫。
綜合首都之窗、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