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羅達·威廉士考入了麻省理工學院,那天晚上人類發現了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她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有些醉意地凝望著天上那個藍色星球,大意中卻撞到了另一輛車,造成車上一家三口兩死一傷的悲劇。
被送進監獄呆了四年後,出獄的羅達為減輕罪惡感找到了那個受害者的家,由於發現倖存的作曲家約翰一直生活在悲傷之中,她不敢表達自己的虧欠向他請求寬恕,而是找藉口以清潔服務人員的名義幫他收拾房間。漸漸地兩人在相處過後產生了感情,約翰也因此恢復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 後來羅達獲選前往「地球二號」,但她覺得在地球2號上自己造成的慘劇也許不會發生,因此把這份機會給了約翰,也開始了一段尋找自我救贖的心路歷程。
片中交代,從earth 2開始逼近地球的那一天(也就是4年前車禍發生的那晚)兩顆星球的synchronicity就終止了,所以在earth 2上車禍可能並未發生,約翰的妻兒有可能健在,他和Rhoda各自的生活軌跡有可能並未發生改變。正是懷著這樣美好的希望,羅達把去earth 2的機會讓給了約翰;也正是懷著這樣美好的希望,約翰願意嘗試。如願以償,約翰能找回甜蜜的家庭,羅達也能免於自責。
影片結尾,earth1的約翰去了earth2,earth2的羅達來到了earth1,證明這種對稱已經被打破,Richard Berendzen博士的理論是正確的。Keith Harding提到的罪犯和百萬富翁之間的區別其實微乎其微,也預示著片尾導演要傳達的內容,站在地球1的羅達對面的那個穿黑大衣的Rhoda,已經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或許就是4年前的一念之差,一個羅達成了罪犯,生活潦倒;而另一個羅達順利地讀完麻省理工,有著令人豔羨的生活。
這是一部包裹著科幻外衣的文藝片,一個關於自我救贖的故事。一場車禍毀了兩個人,也聯接了這兩個人,兩個陌生的個體因此繫上了血色的紐帶,肇事的女孩渴望救贖,生還的男人渴望內心的平靜。大量的手持攝影營造了真實生活的質感,但影片又無時不透露著淡淡的優雅氣質,天空中藍色的神秘星球,女孩蒼白而又美麗的臉,蔚藍的大海,陽光中輕輕飛舞的塵埃,這些美麗的意象讓影片沉重的主題不那麼令人不忍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