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為名、不為利,只是為了國家的發展、為了人民的生活而奮鬥,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梁。今天要介紹的黃旭華院士,就是這麼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在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讓我國擁有了現代戰爭體系中重要的戰略威懾力量——核潛艇,讓我國從美國等核大國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黃旭華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船舶製造專家,被稱為是「中國核潛艇之父」。建國初期,我國提出了要建造核潛艇的計劃,但當時的形勢十分嚴峻,國內缺乏經濟基礎、科研設施以及人才,國際面臨西方勢力的技術封鎖。這這種情況下,想要研製核潛艇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接到命令後,當時尚且年輕的黃旭華沒有絲毫猶豫,雖然那時連核潛艇是什麼都不太清楚。
在既沒有相關資料,更沒有相關經驗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國外的相關報導來獲取信息,但這些信息真假難辨,前面也提到了,一些國外勢力對我們實施技術封鎖,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極有可能專門透露一些假消息,以誤導我們研究方向。所以,一方面是要費心費力找線索,另一方面又要仔細甄別這些信息是真是假,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不僅如此,當時國內科研設施極度缺乏,連計算機都沒有,黃旭華帶領的團隊只能通過算盤和計算尺來對成千上萬的數據進行演算。
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只用了8年時間,就攻克了反應堆技術、水下發射、水下通訊等核潛艇關鍵技術,成功的製造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與美國相比,研究時間少了近兩年。而這,也讓我國成為全球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極大震懾了那些別有用心的宵小之輩。
核潛艇建造成功後,自然是需要進行深潛試驗的,這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也是非常危險的一環。開展實驗之前,艇員的心情比較沉重,這畢竟是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雖然對質量也很有信心,但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看到這種情況,當時擔任總設計師的黃旭華,一方面是各種動員、鼓勵;一方面是主動提出要一起下水的決定,那時,他已經62歲了。就這樣,黃旭華成為世界上首個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總設計師。
從接到命令開始,到完成任務結束,在30年裡,黃旭華從未回過老家,連通訊地址都沒告訴家裡人,工作單位、工作性質等更是守口如瓶,相當於是隱姓埋名30年,家裡人都抱怨他跟「人間蒸發」了一樣。正是在他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下,我們才能在短時間內擁有核潛艇,正是因為向他這樣的人有很多,我國才能得以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