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女科學家,為國隱姓埋名30年,她有多厲害?

2020-11-23 騰訊網

引言

《梁紅玉》有言:「一戰光榮青史垂,鬚眉若個爾賢愧。」

雖然說在近代中國發展的進程中,因為一些特殊歷史的影響,我國被遠遠甩在了世界發展潮流之後,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也逐步走向了正軌。在許多愛國人才的共同努力之下,現如今,中國的高科技發展水平也有了飛速的提升。

在對中國的核武器事業進行研究之後可以發現,除了錢學森等科學家之外,還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存在,她雖是一位女性,但卻為國隱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沒有她的幫助,那麼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也將受到一定的阻礙。那麼,神秘的女科學家究竟是誰?她為何會有如此高的成就呢?

這位女科學家的名字就是王承書,她出生於1912年,由於王承書的家庭背景較為殷實。因此,在王承書小的時候,她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而在1930年時,王承書考入燕京大學物理專業,開始了對物理學的深造。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中,女性的地位是比較低的,而這也就導致了大學校園內女性的數量相對較少。在王承書的班級內,她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生。

在經過了四年的學習之後,王承書順利從燕京大學的物理學畢業,而由於她成績較為優異,因此,在本科畢業之後,她也繼續留在燕京大學,對研究生學位進行攻讀。在1936年時,拿到了碩士學位的王承書正式畢業,後來,為了母校的發展她也留在了燕京大學任教

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無法繼續任教的王承書也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1941年時,王承書正式來到美國,對博士學位進行攻讀。而在美國期間,王承書也完成了許多關於物理研究方面的論文,在1944年時,順利獲得博士學位的王承書也開始了在美國工作的日子。在後來的日子裡,成績優異的王承書也被聘為了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研究員。

雖然說在美國工作的過程中,王承書的是擁有著非常光明的發展前景的,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王承書卻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並親自參與到我國科研事業研究的進程當中。在決定回國之後,為了避免美國政府對他的搜查,因此,在回國之前,她也將自己的許多珍貴資料分成了三百多個包裹,並陸續寄往北京地區。而在1956年時,王承書正式回到了中國,並投身於我國的近代物理研究事業當中,同時,她也被聘為了北京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而在1958年時,王承書被調到原子能研究所的核聚變研究室中工作。在研究室工作的過程中,王承書將自己在美國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中國的核物理事業發展事業中,在她的幫助之下,我國的核物理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突破。

雖然說王承書是一位女性研究者,但是她在核物理方面的研究水平卻是比較高的,相比於其他的科學家來說,王承書為我國核武器發展事業所作出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在回國之後,王承書便開始對鈾同位素分離研究進行著努力,而她的研究成果也為我國核物理事業的理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裝料工作中,王承書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為原子彈的順利製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那個年代中,為了對我國核武器研究事業進行保密,因此,王承書也經歷了三十多年隱姓埋名的生活。雖然說在那個時候,王承書是一位不為人知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她卻並沒有對自己的身份有過任何的抱怨。1980年時,王承書正式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而在1994年時,82歲的王承書也因病離開了人世。

結語

通過對王承書的人生經歷進行了解之後可以發現,雖然說為了我國的核武器研究事業,王承書隱姓埋名了三十餘年,但是,她卻並未對自己的行為而感到後悔,對於這樣的民族脊梁來說,能夠看著中國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就已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在王承書等人的影響之下,我們認識到了為國奉獻的重要性,相信通過這些英雄科學家的指引,未來的中國社會中也將湧現出更多優秀的人才。雖然說曾經的中國遠遠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腳步,但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我國人民也會重新站起來,並走向復興之路。

參考資料:《氣體運動論》

相關焦點

  • 讓中國擁有核武器的女科學家,為國隱姓埋名30年,她有多厲害?
    在對中國的核武器事業進行研究之後可以發現,除了錢學森等科學家之外,還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存在,她雖是一位女性,但卻為國隱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沒有她的幫助,那麼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也將受到一定的阻礙。那麼,神秘的女科學家究竟是誰?她為何會有如此高的成就呢?
  • 幫助中國擁有核武器的女科學家,隱姓埋名30年,她到底有多牛?
    如果提到原子彈這一核武器的研發,大家肯定會首先想到錢學森、錢三強這些知名的科學家。他們確實是中國核武器的泰鬥,為了中國核武器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力量。但是在中國的原子彈研發中還有一位傳奇女性,她的一生都在研究氣體分子運動論,是第一個發現求解玻爾茲曼方程的本徵值理論,並且提出適用於多原子氣體的推廣的玻爾茲曼方程。後來更是隱姓埋名專心在原子能研究所中工作,一直到去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這位偉大的傳奇女性。
  • 隱姓埋名30年,助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美女科學家!她到底有多牛?
    有這樣一位美女科學家,她隱姓埋名30年,她幫助中國擁有了核武器,她的貢獻能和鄧稼先相媲美。那麼,這位美女科學家到底有多牛?她的名字叫王承書,父親是民國高等警官學校的老師,母親也出生於名門。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王承書從小對數學和物理學很感興趣。家裡人都稱讚她「算帳算的是又快又準。」王承書所成長的年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年代。這位年輕的女孩深知:要想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就得發展工業。
  • 中國女科學家隱姓埋名30年,為祖國研發核武器,貢獻卓越令人敬佩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爆發時,美蘇兩國的領導,在核武器按鈕旁不斷徘徊,差點就引發了一次全面戰爭,雖然雙方沒有真的打起來,但是這次危機還是給其他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在這之後,中國抓緊時間研發核武器,成功的克服種種技術問題,在1964年10月16日,我國在新疆地區成功引爆第1顆原子彈。當那顆巨大的蘑菇雲升起時,幾乎所有科研人員激動落淚。
  • 她捨棄國外的一切,為科研隱姓埋名30年,這位女科學家值得敬佩
    為了我國的科研事業,隱姓埋名30年,功成名就後,拋棄一切回國發展。人們常說,人總是往高處走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不過,我對這句話並不是很贊同。雖然人走的越高,才能看的更遠,但是,如果這個職業不是你最喜歡的,又或者說,工作的地方也並不是自己最滿意,那麼,站的再高,走的再遠,又能怎麼樣呢?
  • 隱姓埋名30多年,我國這名女科學家,一生說過3次「我願意」
    而談到中國軍事實力,我國這名叫做王承書的女科學家,隱姓埋名30多年,跨學科參與到中國的原子彈研製以及高能物理學鋪墊中,一生說過3次「我願意」,卻都是為國為民,即便逝世前也未曾忘記將積蓄捐給「希望工程」,將剩下的全部都奉獻給科研事業,卻是尤其讓人欽佩的。
  • 隱姓埋名30年,助中國擁有核彈的女科學家,到底有多牛?
    有這麼一位奇女子,她曾以一個公式轟動世界,又在事業巔峰時突然神秘消失。她是舊中國頂級學府,「燕京大學」13名新生中唯一的女性,連續三年佔據物理系第一名,是中國頂級核物理學家、氣體動力學和鈾同位素分離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她就是王承書院士。
  • 隱身30年造原子彈的女科學家:我不能等人把祖國建設好了再回來
    但是實際上並不只是這些頭銜科學家在努力工作,在他們的團隊中,也有這樣一位鮮為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同樣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家庭,放棄了美國的挽留,回來參與新中國的科研建設。作為504工廠唯一的女性,她隱姓埋名地從事中國原子彈的研發,她用一生的清貧與孤獨,來換取祖國的繁榮。
  • 她是中國女科學家,留美後毅然回國,為製造原子彈隱姓埋名30年
    但其實不僅僅是這些頭部科學家在為之努力,在他們的團隊當中,有這樣一位鮮有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同樣犧牲了自己的青春與家庭,放棄了美國的挽留,回來參與新中國的科研建設。可美國並不願意放他們回去,中美的關係依舊僵持,美國不願意放走中國科學家回國效力。何況王承書作為出色的物理學家,在美國科研界已經小有名氣,回國後肯定會極大加快中國科研發展的進程。就連她在美國的同事也十分不解,她明明在美國已經有車有房,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為什麼要捨棄這一切回到貧困落後的中國去?
  • 中國最神秘的女科學家,連錢學森都敬她三分,被稱中國的居裡夫人
    我們不能忘記這麼一個偉人,她為中國核彈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為造核彈隱姓埋名30年,讓錢學森都佩服的巾幗英雄,卻在死後沒一個人記得她,她就是王承書。,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她毅然決然要為國家核武器研發貢獻自己的力量,可回國之路異常坎坷,還遭到了FBI的監控。
  • 她是中國的居裡夫人!為國家任務消失30年,一項成就前無古人
    在小學時代,我們就已經學習了有關居裡夫人的文章,說起她,大家肯定是不陌生的,在中國,也有一位這樣的女科學家,她就是王承書,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了,能夠成為女科學家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王承書也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她曾隱姓埋名30年來為國家奉獻,就算是去世之後,也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了希望工程
  • 王承書,隱姓埋名30年的女科學家
    但韓戰爆發後,美國不允許中國科學家回國,甚至有美國教授認為,你們回去後就是潛在的原子彈製造者。美國教授說的沒錯,這些理工科的留學生後來果然去造了原子彈。1955年中美達成有關協議後,王承書與張文裕立即提出回國申請。
  • 加州理工最出名華人科學家,一個為國隱姓埋名,一個為利改嫁上位
    加州理工學院是世界知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精英學府,有很多中國科學家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兩位「錢」姓科學家,但他們在國內的風評卻完全不一樣,一個萬人敬仰,一個萬人唾棄。如果細數從我國走向世界的知名女科學家,錢璐璐絕對能夠進前5名。她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研究方向是人工神經網絡,並用核苷酸成功研發了世界首個DNA機器人。這樣一位在科研成果卓越的女科學家,在國內學術圈的名聲卻不好,甚至國內科學家對她是嗤之以鼻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晉升之路太過風流。
  • 拒絕諾貝爾獎,隱姓埋名30年,「兩彈一星」功臣少有人知
    她,是一個奇女子!她,曾經轟動世界,不屑於「諾貝爾獎」;她,是鄧稼先、楊振寧的同事。她,為祖國事業「拋夫棄子」,隱姓埋名30多年,成為「兩彈一星」功臣,而她的名字卻少有人知道。她是誰?下篇:為了我國核武事業,隱姓埋名30多年,至今知道她的人並不多1956年,王承書夫婦終於回到了祖國。1958年,我國創造熱核聚變研究室。面對這個陌生領域,已經44歲的王承書沒有退縮,7天7夜把一本新書翻譯了出來,為國人學習提供理論支持。兩年後,她成了我國熱核聚變領域的頂尖專家。
  • 拒絕諾貝爾獎,隱姓埋名30年,「兩彈一星」功臣少有人知
    她,是一個奇女子!她,曾經轟動世界,不屑於「諾貝爾獎」;她,是鄧稼先、楊振寧的同事。她,為祖國事業「拋夫棄子」,隱姓埋名30多年,成為「兩彈一星」功臣,而她的名字卻少有人知道。她是誰?她認為,新中國需要她回國效力比什麼都重要!於是,她與丈夫張文裕準備回國。下篇:為了我國核武事業,隱姓埋名30多年,至今知道她的人並不多1956年,王承書夫婦終於回到了祖國。1958年,我國創造熱核聚變研究室。
  • 為國爭光!這位美女教授再獲國際獎項,顏寧教授究竟有多厲害?
    寫在前面27歲博士畢業,30歲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她滿腹才華又不輸顏值,她是網紅教授又飽受爭議,她是「科研大牛」同時又「特立獨行」,已是40餘歲的她卻至今單身,科研領域碩果纍纍的顏寧教授,或許我們並不陌生。
  • 隱身30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人家把祖國建設好再回來
    提到為中國原子彈研發做出貢獻的科學家,人們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錢學森、鄧稼先這樣赫赫有名的男性科學家。但其實不僅僅是這些頭部科學家在為之努力,在他們的團隊當中,有這樣一位鮮有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同樣犧牲了自己的青春與家庭,放棄了美國的挽留,回來參與新中國的科研建設。
  • 中國氫彈之父—隱姓埋名28年的人生
    有些科學研究事關國之安危,因此從事這項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必須得保密,從此隱姓埋名。無論他們研究出的成果,有多麼巨大。為了國家安危,他們也只能被掩藏。直到,有一天他們可以出現,才能站在臺前。而于敏,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 中國版居裡夫人,中國核研究頂級女科學家,一心為國,震撼國人
    中國有這樣一個傳奇的女子,她曾經以一個公式而名震世界,有在自己科研事業的巔峰突然「神秘消失」,她是舊中國頂級大學--燕京大學的13名新生中的唯一女性,有中國物理「居裡夫人」之稱,是中國最頂級的核物理學家、氣體動力學和鈾同位素分離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兩彈元勳」為研究核武器 隱姓埋名28年
    為研究核武器,他隱姓埋名28年  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  國際上,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核武器都是指氫彈。從理論到技術,氫彈都要比原子彈複雜得多。為了加快氫彈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國家選派參加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34歲年輕有為的于敏,帶領他的原子核理論研究小組,正處在重大成果突破的關鍵時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不能有另一種選擇。」于敏毫不猶豫地表示服從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