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忘記這麼一個偉人,她為中國核彈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為造核彈隱姓埋名30年,讓錢學森都佩服的巾幗英雄,卻在死後沒一個人記得她,她就是王承書。
王承書是一個留洋美國的女科學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她毅然決然要為國家核武器研發貢獻自己的力量,可回國之路異常坎坷,還遭到了FBI的監控。
美國的一個教授勸她「以你這麼優秀的能力,拿諾貝爾獎是遲早的事,為什麼非要回中國呢?」
王承書說:「那是我的祖國,在祖國利益面前,一切獎項都輕於鴻毛,如果不能把我所學的知識回報祖國,那我拿諾貝爾獎又有什麼意義?」後來,周總理跟美國交涉才讓在美國的大部分科學家都回到了祖國。
回國後,錢學森第一個就找到王承書,並希望她能在熱核聚變的領域有所成就,當時的王承書對此一概不知,研究這個就意味著改行,她只能前去蘇聯進修,學成歸來後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人才。
可意外來的太快,蘇聯方面跟中國的關係惡化,撤走了所有的技術支援,讓中國「自己搞」,外國人開始嘲笑「中國人根本造不出原子彈」。
王承書主動請纓,要求參與研究「分離鈾同位素」的工作,這也就意味著從此她要隱姓埋名不再被世人知道,但這項工作也被國外間諜盯上了,王承書作為研究人員到處躲避追蹤,而這一躲就是整整30年。
後來,中國所造的原子彈成功試炸,錢學森不禁感嘆道「不簡單啊,王承書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她會是所有人的女英雄」。
時間一年年過去,人們早已把王承書忘記的一乾二淨,就連王承書逝世的消息也不能被人所知,她的一生真可謂是風骨猶存。
國家現在大力培養的那麼多優秀科學家們,他們也在努力的建設祖國,可也不乏有部分貪戀金錢的科學家們有失風骨,跟前輩相比,他們不會覺得羞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