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隱姓埋名數十年,一項成就前無古人
今天的主人公是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因為巨大的科學成就,她被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但是,她的名字常常有一個前綴——錢三強的夫人。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很大反響,她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居裡夫人」,被外國科研團隊集體爭搶。而抗日戰爭爆發後,當時已在國外享有盛譽的錢三強何澤慧,帶著僅7個月大的女兒毅然回國,支援祖國的核物理研究工作。夫婦二人為祖國的核彈事業貢獻突出。當年氫彈爆炸成功。第二天,法國法新社科學編輯賽爾日·貝爾發表文章寫道:人們認為錢三強是中國的核彈之父。
-
中國人為何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和家人都為中國做了什麼
可能在其他國家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在中國人眼中無一例外,都會回答居裡夫人。的確,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相繼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桂冠。不過,居裡夫人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她更令人敬佩的,還是由內而發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居裡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但是卻從來不慕名利,這才是她最偉大的閃光點。
-
為什麼中國人都很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為中國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但若是讓你問身邊人20世紀最偉大的女科學家是誰,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居裡夫人。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獲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數學獎,居裡夫人除了十分偉大的科學成果外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人格魅力特質也是讓人不可忽視的一幕。在中國居裡夫人受到了更多人的崇拜,我們最初認識居裡夫人是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
-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
居裡夫人,兩次諾貝爾獎之外,遇到的污衊與成就
瑪麗·居裡,作為少數被寫進教科書的女科學家,被人們所熟知。她於1903年和1911年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在兩個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她開闢了新的物理學分支,獲得了各種獎章與榮譽,作為一個科學家,她獲得的成就毋庸置疑。即使這樣,她卻差點被一場感情風波所打垮,而所有這一切,本不應該完全由她來承受。
-
居裡夫人:波蘭與「釙」
上一期我們講到,居裡夫婦費了4年的努力,終於發現了一種新的元素。這當時是科學界的一件大事。因為當時好多科學家都覺得不可能再找到另外的新元素了,結果,被居裡夫婦找到了。這是為後來的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門了!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居裡夫人便是為人稱道的代表人物,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她人生淡泊如水,對名和利不屑一顧。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不僅僅讓法國人民敬佩,更因為她和家人對中國的貢獻,中國人對她也都是崇拜萬分。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她拒絕同流合汙,無私援助我國科學人才
居裡夫人便是為人稱道的代表人物,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她人生淡泊如水,對名和利不屑一顧。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不僅僅讓法國人民敬佩,更因為她和家人對中國的貢獻,中國人對她也都是崇拜萬分。魯迅作文,初次了解談及居裡夫人,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這是一個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時間:2020-11-11 00: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居裡夫人去世86年後再登熱搜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
-
為何中國人如此崇拜居裡夫人?看她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態度,就懂了
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愛因斯坦 1934年7月4日,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永遠離開了我們,她為自己奮鬥一生的事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她便是瑪麗·居裡。
-
施士元和中國的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只有一位,不過,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居裡夫人一樣偉大的人。回到祖國以後,施士元進入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受聘為物理系教授。此時的他,既是年輕的學者,第一次提出了「原始粒子」的猜想,[1]又是新晉的翻譯家,填補了國內物理書籍的空白,還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老師。
-
居裡夫人為何受國人崇拜?嚴濟慈:她的關懷就像寒夜裡溫暖的火焰
居裡夫人便是為人稱道的代表人物,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她人生淡泊如水,對名和利不屑一顧。1989年是居裡夫人初次發現鐳元素的年份,此後她不懈努力,繼續堅持深入研究,終於在1902年,居裡夫人成功提煉出了鐳元素,這一發現震驚了歐美國家。縱使居裡夫人名噪一時,但在當時較為封閉和落後中國這一發現的相關消息還沒能得到快速傳播。人們第一次了解居裡夫人,是因為1903年魯迅先生在名為《浙江潮》的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叫《說鈤》的文章。
-
居裡夫人不為國人所熟知的另一面——她對我國現代科學的起步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是放射化學和放射物理學的創始人和奠基人,一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1903年的物理獎和1911年的化學獎,是女性科學家中唯一得此殊榮者。瑪麗·居裡還將她發現的放射性同位素用於醫學,開創了放射性治療的先河,拯救了千百萬癌症患者的生命。此外,她還擔任25個國家裡的104個榮譽職務,其主要著作有《論放射性》《同位素及其組成》《放射性物質及其輻射研究》等。
-
荷蘭媒體:她讓中國核技術領先美國50年,中國的居裡夫人
科技是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全力發展的一個領域,我們也能感受到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科技樹也是不斷有新的分岔出現,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再說了,科學家精力畢竟有限,數量更是有限,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所有領域都做到科技領先。
-
通過她的私生活,讓我們重新認識居裡夫人
作者/拿我故事換你酒導 讀:瑪麗·居裡(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裡夫人」,全名瑪麗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Maria Sk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
9年前,中國的「居裡夫人」去世,若沒有她,中國原子彈很難成功
但實際上,在「兩彈一星」的背後還有這樣一個低調的女科學家,她被稱作是中國的「居裡夫人」,如果說沒有她的貢獻的話,中國的原子彈事業也很難取得成功。那麼,這位中國「居裡夫人」究竟何許人也?她對中國的原子彈事業又有著怎樣的貢獻呢?
-
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先生!她!不該被遺忘~
曾有一位女子,放棄諾貝爾獎,毅然回國,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她為祖國和人們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卻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她是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項目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稱做中國的居裡夫人!她的名字,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她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然而,她卻是一位絕非一般的奇女子!
-
中國的居裡夫人,王承書先生!她!不該被遺忘~
曾有一位女子,放棄諾貝爾獎,毅然回國,甘願為了祖國銷聲匿跡30年,她為祖國和人們奉獻了一輩子,現在卻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她是參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項目為數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稱做中國的居裡夫人!她原本是物理學界閃閃發亮的新星,卻一度消失在國際學術舞臺;她的名字不像錢學森、鄧稼先那樣家喻戶曉,卻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提供了高濃縮鈾;她曾轟動全世界,卻因為祖國的召喚選擇了「消失」,她一輩子兢兢業業,大半生卻隱姓埋名。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向居裡夫人致敬,呼喚科學精神的復興
1977年12月,國家恢復高考;1978年1月,作家徐遲發表了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記敘了數學家陳景潤如何攻克居裡夫人是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蹟,她猶如一顆璀璨耀眼的巨星划過科學的星空,留下永久的光輝。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她的發現與發明,為全人類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