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吸引力是產生愛情的根本因素,並受距離、相似性、跨文化差異等已知因素左右。
在新聞裡,我們可以看到嫁給一座石橋的女生。
我們可以看到娶了一隻老虎為妻的男子。
電影源於生活,但是生活比電影更加荒誕。
愛上了一隻鳥,是什麼感覺?
1984年出品的美國電影《鳥人》,對人鳥戀有隱晦但令人動容的細緻刻畫。
當然,電影的主線更多的是友情,以及對戰爭的反思。
從戰場上滿身是傷歸來的艾爾在醫院裡再一次看到了鳥人,他像鳥一樣蜷縮在牆角,目光呆滯地往著窗外的藍天,不說一句話。
他已經不再認識艾爾了,醫生告訴艾爾,鳥人如果依舊這個樣子的話,將在三天後被送到瘋人院。於是,艾爾的思緒飛到了若干年前。
在上中學的時候,艾爾第一次見到了鳥人。在別人眼中,鳥人是個古怪的孩子。他的性情孤僻,沒有可以信託的朋友,直到艾爾出現。在大家欺負鳥人的時候,艾爾挺身而出,開始了這段不同尋常的友誼,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然而時間不知不覺推移,艾爾有了自己的女友,漸漸疏遠了鳥人,在中學的畢業舞會上,英俊帥氣的鳥人受到了女孩們的青睞,但是鳥人卻一個人默默地回家了,那一晚,鳥人脫光了衣服,把金絲雀當成了自己的愛人。
再後來戰爭爆發了,災難如同洪水般席捲過來,原是美麗的城市變得一片破敗。艾爾充軍,鳥人深深依賴著的心愛的金絲雀撞在玻璃窗上痛苦地死去。原充盈著的心中兩個重要的位置霎時間空虛,精神的世界面臨著崩塌的威脅。
鳥人也參軍了。當他乘上飛機能真的在空中飛翔的時候,他卻感到了巨大的恐懼。當炮彈在身前發出巨大的爆炸聲,瀰漫的硝煙,破碎的屍體,無邊的恐懼終於令鳥人精神的世界徹底崩塌。
兩個情感上明顯異於常人的人,在受到戰爭創傷後,將精神病院當做最後的避難所。
電影裡沒有交代鳥人的名字,他只是希望自己成為一隻鳥。
他和艾爾一起去天橋捕捉鴿子。
從工廠的塔頂一躍而下。
在自家屋頂練習飛翔的姿勢。
他愛上了一隻金絲雀。
鳥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但又自由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越是渴望,越是彰顯自由的珍貴,越是禁錮,越是渴望擁抱飛翔。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Birdy,我倆都完了,我們從未掌握過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們像沒人要的狗......他們的世界有什麼好!我們就呆在這不走了,你是對的,我們就藏在這不跟任何人說話。
醫院裡,最後的期限到了。雖然艾爾仍在努力地喚醒鳥人的意識,可是鳥人依舊像鳥一樣蜷縮在那裡。忽然鳥人從房間裡衝了出去,跑到了陽臺上,像鳥那樣飛了下去。
艾爾焦急的呼喊鳥人,陽臺只有很低的距離,鳥人完好無損的站在那裡,轉過頭來會心一笑,電影結束。
人們不能用禁閉自己的鄰人來確認自己神志健全。而被禁閉的人能夠始終堅持著確認自己的信念,而不被另外一種的癲狂所顛覆,這將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至少,鳥人的瘋癲不是一種被投入監獄的瘋癲,而是被投入黑暗的瘋癲,在黑夜中,他只能與自己內心最隱秘,最孤獨的東西交流。
我說我會飛你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