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關於雪最常見的三條流言

2021-02-15 棋緣

 

1. No two snowflakes are the same

世界上不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雪花

 

First of all, it’s a myth that no two snowflakes are the same. In 1988, a scientist found two identical snow crystals that had both formed in a snow storm in Wisconsin, USA.

首先,「不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雪花」這一說法是假的。1988年,一名科學家發現了兩個完全相同的雪結晶,而且這兩片雪花都是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一場雪暴中形成的。

Since then scientists have come to learn that snowflakes can only form into 35 different shapes. Although scientists are also unsure why exactly the various shapes of snowflake form, they have identified eight predominant shapes, with each of these eight shapes having several different variations.

之後,科學家了解到雪花只會有35種不同形狀的造型。雖然科學家也不清楚雪花會形成各種各樣形狀的準確原因,但是他們已經確定出了雪花的8種主要形狀,這8種形狀中的每一種又有幾種不同的變化。

 

2. Snow is white

雪是白色的

 

Second biggest myth, snow isn’t white. It’s actually colorless. Snow is made up of ice particles, and ice is translucent, which means that light does not pass through it easily, but rather it gets reflected.

這是第二大誤區,但其實雪不是白色的,而是無色的。雪是由冰晶分子組成的,而冰是半透明的,也就是說光線不能很輕易地穿透它,而會被其反射。

When light hits a snowflake, it gets reflected back from the snowflake’s many surfaces, often bouncing between these surfaces, and because of this that light is reflected back to our eyes as the color white. This is why, up close or magnified, a snowflake always looks clear, yet in reality appears as white.

當光線照射在雪上,雪花的眾多冰晶表面會將其反射回去,通常是在各表面間來回反射,也正因為如此,反射進我們眼睛中的光線就呈現出了白色。這就是為什麼近看或放大看雪花,顏色是透明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肉眼看上去卻是白色的。

translucent[træns'lusnt]: adj. 半透明的

 

3. Snow always looks white

雪看起來總是白色的

 

Lastly, snow doesn’t always appear to us as the color white. Not counting the infamous yellow snow that everyone knows never to eat, you can also get naturally blue snow or even pink snow.

最後,雪所呈現的顏色也不是只有白色。不算上臭名昭著的黃雪(每個人都知道不要吃這種雪),還有天然的藍色雪甚至是粉色雪。

Deep snow can sometimes appear blue in color because the extra layers of snow create a filter for light, which causes more red light to be absorbed by the snow than blue light, meaning that it looks blue.

深深的積雪有時候會呈現出藍色,因為更厚的雪成為了光線的濾鏡,導致雪層吸收的紅光多於藍光,這意味著雪會看起來發藍。

 

俄羅斯聖彼得堡的這場藍色的雪:

相關焦點

  • 雙語 | 破解關於雪最常見的3條流言
    對於聖潔美麗的雪,你了解多少?也可能,你知道的那些都是錯的呢。比如下面這些:雪是由冰晶分子組成的,而冰是半透明的,也就是說光線不能很輕易地穿透它,而會被其反射。最後,雪所呈現的顏色也不是只有白色。不算上臭名昭著的黃雪(每個人都知道不要吃這種雪),還有天然的藍色雪甚至是粉色雪。
  • 關於脫髮,這些流言是真是假
    關於頭髮的養護,在生活中流傳著許多的說法,比如,頭髮不能一天一洗,洗髮水要經常更換,生薑擦頭皮可以治療脫髮等等,那麼,這些流言到底是真是假,印度雲梳這裡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流言1:頭髮也需要防曬 這是真的。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排第一
    2017年,這些披著「科學」外衣的流言正在「野蠻生長」,但真相卻並非如此。日前,百度搜索聯合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向公眾披露了過去一年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言。
  • 5月「科學」流言榜出爐:汽車只加半箱油更省油?只會更傷車
    人們會覺得時間流逝是最為平常的事,而物理學定律往往是關於時間對稱的,也就是說把時間換一個方向,物理學定律同樣適用。正如兩個撞球碰撞並反彈的視頻,如果倒放,你不會感到有任何區別。研究團隊計算出了一個電子變「模糊」後自發地回到原來位置的概率。結果表明,在整個宇宙的生命周期137億年裡,每秒鐘觀察100億個電子,電子的反向演化只會出現一次,並且倒回去的時間也不足百億分之一秒。
  • 民生智庫 | 健康真相,別讓這些「科學」流言困擾你
    日常較常見的304和316不鏽鋼即屬於沒有磁性的奧氏體不鏽鋼,其主要合金元素是鐵、鉻、鎳,價格相對高昂。低鎳(節鎳)含錳奧氏體不鏽鋼也是沒有磁性的,其使用錳和氮代替部分鎳,價格相對便宜,不過性能和安全性並不差。另外,參照我國目前對保溫容器的多個相關標準,一款合格的保溫杯應當在保溫效能、異味、耐衝擊、密封性、手把及提環連接牢度,以及材料衛生安全性方面符合要求。
  • 用科普抵禦「科學流言」
    不久前,北京市科協等機構發布的「科學流言」榜,回應了相關謠言。近年來,類似榜單每次發布都會引發社會關注,既說明公眾渴望得到權威的科普知識,也折射出一些「科學流言」傳播較廣的現實。移動互聯時代,信息觸手可及,傳播速度加快。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專業人士認為不靠譜、難以產生影響的「科學流言」如果不及時予以澄清,很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 製作這隻尤達寶寶的人去世了,他還主持過《流言終結者》
    據《好萊塢報導》,知名電子工程師、機器人專家、《流言終結者》前主持人格蘭特·今原(Grant Imahara)因腦動脈瘤於2020年7月13日去世,享年49歲。《流言終結者》是美國探索頻道的一個電視科普節目。對於各種都市傳說和奇異迷思,節目會通過實驗進行驗證或破解,方法往往大膽暴力,火光沖天的爆炸場面更是屢見不鮮。
  • 關於「碳水化合物」的5大流言
    為了讓大家看清這些關於「碳水化合物」的真相,今天西希就來澄清關於碳水化合物的五大流言。流言1不減少「碳水」攝入就不能減重流言2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一樣,都需要控制流言3碳水化合物沒有飽腹感會讓你吃更多流言4減少碳水化合物會讓人消耗更多的脂肪流言5健身前後只需要補充蛋白質不需要「碳水」
  • 專家發現三條隧道,通往獅身人面像最深處,能否破解古埃及秘密?
    關於古埃及金字塔,其實很多人都不陌生,似乎我們從小接觸的文獻中,都將埃及金字塔稱之為是世界奇蹟。如今在埃及的尼羅河下遊,散布著80多座古埃及金字塔遺蹟,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訴說著自己的輝煌,特別是他們身上所蘊含的秘密,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
  • 果殼網加盟北京網站闢謠平臺 開發「流言百科」
    昨日,「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建設進展情況新聞通氣會召開,果殼網正式加盟網站聯合闢謠平臺,並代表平臺首次發布「闢謠10大最流行生活謠言榜」。  據介紹,這些謠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流傳一次,有的甚至流傳超過10年。
  • 10首關於雪的詩,句句都是經典!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雪的詩句,每一句都是經典,一起來看一下吧。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柳宗元將客觀世界寫得非常幽靜,詩人的世界更顯寂寥。整首詩不帶任何的煙火氣息,讀過就很難忘,仿佛置身於白雪世界。也是最被人熟知的兩句。作者將青松置身於非常殘酷的環境中,我們更能夠感受到青松的高大形象。和陳毅所處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也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雪和梅一起寫是很常見的,在很多古詩中都是這樣。但是在作者筆下,切入的角度是兩者為了爭春而互不相讓,這個角度是非常新穎別致的。
  • 三首描寫雪景的古詩詞:白居易的雪最大,孫道絢的雪最輕盈
    大雪將至,整理三篇詠雪的詩詞送給大家,一首雪很大,一首很女性,一首很頑皮,小編還是最喜歡末尾那首最頑皮的詩,直來直去,詼諧幽默!描寫雪景的古詩詞一:白居易的雪最大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詩詞大意:老白我爬到床上頓時感到很驚訝,因為這被褥和枕頭冰砸涼啊,剛剛躺下,側身看向窗戶,窗紙都被白雪的反射的寒光照亮了。夜已經很深了,老白我要閉眼睡覺覺了,不過老白我心中有數,外面的雪一定很大,因為時不時的可以聽到竹子被積雪壓斷的聲音。
  • 今冬60年最冷?10月「科學」流言榜,這些都闢謠了
    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冬天 流言 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冬天,將出現「最嚴重降雪」,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 真相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受強冷空氣影響,東北、華北等地最低溫度跌破冰點,河南、四川、甘肅、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地多個景區早早「解鎖」冬景模式。
  • 智止流言,別讓你的健康被這些流言「中傷」
    而且,很多流言喜歡從公眾關心的健康安全問題入手,聳人聽聞,製造恐慌。日前,在北京市科協等指導下,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發布了「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榜單裡的流言絕大部分都與健康相關。本版摘取部分健康流言及其真相解讀、套路分析,以正視聽。
  • 悼念│《流言終結者》已終結,14年的陪伴不止有歡樂(終結片花)
    亞當版水果忍者▼結果有三種可能:流言破解:所收集的證據可明確表明模型和現實不符合,不可行貌似可能:所收集的證據不夠明確表明模型在現實中是否可行流言證實:所收集的證據可明確表明模型符合現實,可行是的,你可以反駁說流言終結者的實驗結果不夠詳細,不夠權威。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 剝去流言的"科學"外衣
    月球背面只是一片荒涼大陸   流言二: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2017年6月,一條「震驚世人」的「新聞」稱,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再登月了,因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引力波對人體影響微乎其微   流言三:「防引力波輻射服」能防引力波輻射。   自從引力波被發現以來,網上許多商戶迅速推出了各種「防引力波輻射服」,號稱「能防引力波重力波」。
  • 雙語閱讀:關於睡眠的8個流言
    他們還表示:由於這個流言會導致人們長期睡眠不足,因此所造成的健康風險最為嚴重。2.關於這一點尚無定論。研究人員承認,一些流言也會在睡眠專家之間引發分歧,這就是其中之一。「儘管在周末睡懶覺確實會擾亂自然的晝夜節律,但對於某些職業的人來說,例如輪班工作者,他們在周末睡懶覺可能會彌補一些整體睡眠時間」 。
  • 《雪中悍刀行》涼莽大戰,十分慘烈,最感人莫過這三場戰役
    看過《雪中悍刀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雪中悍刀行》其實是有著三條故事線:江湖、廟堂、沙場。準確的講,其實是四條,還有一條是市井,只不過市井這條線描寫的並不算多,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把他算到江湖那條線裡。而沙場這條線,是我感覺帶給我震撼和感動最多的一條線。
  • 「科學流言」豈能一直「流言蜚語」
    不久前,北京市科協等機構發布的「科學流言」榜,回應了相關謠言。近年來,類似榜單每次發布都會引發社會關注,既說明公眾渴望得到權威的科普知識,也折射出一些「科學流言」傳播較廣的現實。(11月30日《人民日報》)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觸手可及,傳播速度加快。在這種背景下,網絡上出現了不少「科學流言」,如果不及時予以澄清,很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 欣賞:關於雪與海的詩
    欣賞:關於雪與海的詩又到初夏季節,到了旅行的時刻,小編的工作快放假了,也就是最愜意的時刻來啦!至於旅行嗎?你說到哪裡?北方人當然去看海,而南方人則在冬季千裡迢迢來北方看美麗的雪!(錄起來語速有點快)藏雪楊桃(作者)雪花漫天飛舞天空收藏了你裝點著天空更加詩情浪漫雪花飄飄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