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中生都會抱怨,物理太難學了。還分文理科的地方,好多學生因為這種傳聞,就早早放棄了學習物理這一學科,而選文科。實事求是的說,物理確實比有些學科要難一點,但並不是到了「談物理色變」的程度。

也不是大部分學生都不適合學物理,很可能是因為學生之間的基礎、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區別,以及部分智力區別、努力程度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才導致的這一問題。其實想要學好物理,最好能從一開始接觸物理的時候就養成很好的物理學習習慣。畢竟每個學生面臨的狀況都不一樣,小編在這邊先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做物理題時的一些好的習慣。非常實用建議收藏。
1.先重質量
很多學生追求速度,往往會覺得自己刷完了幾本題庫就非常自豪了,也不考慮出錯率什麼的。其實這樣的做題是沒有什麼質量的。與其匆匆忙忙地做這些題,不如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做幾道精選習題。匆忙中會出現很多錯誤,但是認認真真地做題就會減少很多這種低級錯誤,有利於提高自信。
2.注重審題
做題之前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審題。要明白,最開始的時候是慢慢審題,把出題思路和解題思路都理清楚了,然後動手做題。做題寫解答的過程其實挺快的。
匆匆忙忙就開始看題、答題,結果可能就是一做就錯,甚至很多都是自己的能力能夠解決的問題,結果還做錯了。丟了會做的題目的分數,這才是叫人追悔莫及的事情。

3.不記原題,記知識點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學生也這樣,小編的一個小朋友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我這個周末做的題目,到考試的時候考到原題就好了。這種思想其實害人不淺啊。不僅僅是學生很多老師也為了自己學生成績看上去比較漂亮經常會在期末考或者統考的時候嘗試押題。這樣的做法就把學生的思路給固封起來了。
不要妄圖去記原題,而是要了解這道題目到底是考察了哪一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相關的知識架構也要清楚。這樣在考試中就有些把握了。
4.每一步都有根據
物理題目很多都是可以直接套用公式的,但是如果只會套用公式就成了傻做題了。
拿到一個物理題目,解答過程的從頭到尾,每一步都要非常的清晰明了,題目中給出的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怎樣運用都要一清二楚。這樣最後的結果就是正確的。徹徹底底地弄明白一道題是需要時間的,但是這個速度會越來越快。

5.先易後難,不眼高手低
這是考試的最基本規則,先易後難。畢竟有些題目現在的你確實不會,那就不妨先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向上進攻。不要覺得做簡單的題目很丟人。只有認真做好了簡單的題目,把最基礎的知識掌握牢固有了融會貫通的可能,才有機會解出難題。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於求成和眼高手低都要不得。
這些都是最為基礎的做題方法,很瑣碎,時間久了很厭棄,但是卻是養成良好習慣和提高物理成績最為有效的辦法。已經把知識內化成你自己的思想理論還怕啥考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