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研製各向同性全生物質仿生木材

2021-01-08 中國科大新聞網

木材一直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結構材料,但天然實木受制於大尺寸材料的稀有性和力學的各向異性,因此目前廣泛使用的工程木材料主要是人造板。人造板領域市場規模巨大,我國人造板年產量超過3.25億立方米,市場規模近萬億元。傳統人造板主要通過含有甲醛的樹脂等粘合劑將木屑等生物質原料粘結起來,這不僅提高了人造板的成本,還會在使用過程中持續釋放甲醛等有毒有害的氣體,有害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因此,發展高性能無甲醛綠色環保板材對傳統人造板產業升級發展至關重要。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通過深入解析生物質微觀結構,提出了一種利用生物質天然納米結構的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基於這種策略構築了一種可持續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RGI-wood」)。該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質中天然的纖維素納米纖維,將其暴露在木屑顆粒表面,並使其互相交聯從而構築無需任何粘合劑的高性能人造木材(圖1)。相關研究成果於12月12日以「Regenerated isotropic wood」為題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圖1.基於自下而上微米/納米結構設計製備各向同性木材(RGI-wood)的示意圖。(a)天然木屑圖片;(b)表面蝕刻後的木屑顆粒;(c)表面納米化的木屑(SNWP)結構示意圖;(d)Ca2+和氫鍵誘導的SNWP的組裝過程;(e)通過熱壓製備RGI-wood。

2.各向同性仿生木材與天然木材的性能對比。(a)彎曲強度對比;(b)壓縮強度對比;(c)各向同性仿生木材具有遠超常用聚合物材料的強度和模量;(d)與天然木材的燃燒熱釋放率對比;(e)與天然木材的燃燒失重對比;(f)與天然木材的燃燒發煙量對比。

運用這種策略所製備的人造木材在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力學強度,且超越了實木材和傳統人造板。這種新型人造木材自下而上的製備方式使其在尺寸上將不受限制,可以克服大塊實木材料的稀缺性,大大拓寬了這類木質材料的應用範圍。另外,其還表現出優異的阻燃性性和防水性。在這種高性能人造木材中,微米級木屑顆粒的暴露著大量的納米尺度的纖維素纖維,這些納米纖維通過離子鍵、氫鍵、範德華力以及物理糾纏等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微米級的木屑顆粒也被這些互相纏繞的納米纖維網絡緊密地結合一起形成高強度的緻密結構,而無需添加任何粘結劑。這種結構特徵帶來了高達170 MPa的各向同性抗彎強度和約10 GPa的彎曲模量,遠超天然實木的力學強度。此外,新型人造木材還顯示出優異的斷裂韌性,極限抗壓強度,硬度,抗衝擊性,尺寸穩定性以及優於天然木材的阻燃性。作為一種全生物基的環保材料,新型人造木材不僅不含任何粘結劑,還具有遠超樹脂基材料和傳統塑料的力學性能,因此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此外,這種由納米纖維構成的網絡也為製備木基納米複合材料提供了一種新途徑。通過將碳納米管(CNT)摻入木屑顆粒間的納米網絡當中,可以獲得導電智能人造木材,因碳納米管能夠在其中形成連續的三維網絡,因此其具有比傳統聚合物/碳納米管複合材料更好的導電網絡和更高電導率。基於這種智能人造木材的高導電性,它可以實現傳感、自發熱以及電磁屏蔽等多種應用。這種智能人造木材表現出了出色的電磁屏蔽性能(X波段超過90 dB),可以滿足精密電子儀器屏蔽標準的要求。這種智能人造木材還可以在1.75 V低電壓下(約等於兩節五號電池的電壓)實現自發熱,可在5分鐘內升至60攝氏度,這種在低電壓下即可自發熱木材可有效地確保自加熱設備的安全性,同時減少能耗。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生物質顆粒表面納米化方法和策略,可用於構築全生物質,不含任何粘結劑,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可複合的新型人造木材。同時,這種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也可以擴展到其他生物質(例如,樹葉、稻草和秸稈等),並可以實現多功能化,有望用於製造一系列綠色全生物質的可持續結構材料,將進一步推動人造板行業向綠色、環保和低碳方向發展。

這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國科學院納米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資助。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93/nsr/nwaa230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科研部)


相關焦點

  • 無粘合劑的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在中科大問世
    原標題:無粘合劑的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在中科大問世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12月15日從中科大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利用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構築了一種可持續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
  • 中國科大研製出一種仿生木材 多項性能優於天然木材
    中新社合肥12月15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仿生木材,其極限抗壓強度、抗壓硬度、抗衝擊性、阻燃性等多項性能均優於天然木材。據了解,這一通過深入解析生物質微觀結構而構築成無需任何粘合劑的一種高性能人造木材的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ScienceReview)上。
  • 無粘合劑的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問世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利用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構築了一種可持續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該策略巧妙地利用木屑等生物質中天然纖維素納米纖維,將其暴露在木屑顆粒表面,並使其互相交聯從而構築無需任何粘合劑的高性能人造木材。
  • 無甲醛、粘合劑,高性能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問世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生物質天然納米結構的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該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質中天然的纖維素納米纖維,使其互相交聯從而構築無需任何粘合劑的高性能人造木材。
  • 高性能全生物質仿生木材問世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生物質天然納米結構的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該策略巧妙地利用了木屑等生物質中天然的纖維素納米纖維,使其互相交聯從而構築無需任何粘合劑的高性能人造木材。
  • 又一種新型人造木材橫空出世 助力地板業綠色發展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利用全新的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構築了一種可持續新型各向同性仿生木材。該策略巧妙地利用木屑等生物質中天然纖維素納米纖維,將其暴露在木屑顆粒表面,並使其互相交聯從而構築無需任何粘合劑的高性能人造木材。成果日前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
  • 中國科大研製一種可替代塑料的仿生可持續結構材料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以下新聞來源於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科研部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正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大多數塑料來自於石油產品,由於其極端的穩定性,廢棄後在環境中長時間也難以降解,最終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
  • 中國科大研製出輕質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楊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磊 王海涵)材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對工程結構材料性能的提升不斷提出新的需求,研製全面超越工程塑料、陶瓷和金屬材料等傳統結構材料的新型輕質高強材料,對相關領域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量子態「離子纏繞」證實空間各向同性
    簡單而言,空間各向同性指的是空間的一個方向不比另一個方向存在更多的異質性,不會產生諸如:在一個方向受到擠壓,而在另一個方向受到拉伸的現象,不會出現在不同方向上空間不均勻性的問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家在新的實驗中使用了部分原子纏繞的方法,他們的基本設想是在量子計算機中確定量子比特的數量,量子信息實驗比以往任何時候做到的更加精確,實驗的精確度達到了十億的十億倍分之一,實驗結果證實了空間各向同性的假說。
  • 中國研製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密度為鋼的六分之一
    中國研製高強韌納米纖維素仿生結構材料,密度為鋼的六分之一 吳長鋒 楊凡/科技日報 2020-05-06 07:51
  • 今日科技話題:高性能仿生木材、「悟空」、葉子、「霸屏」小恐龍、「糖衣」、八個轉錄因子
    1我國科學家研製出無需粘合劑的高性能仿生木材目前廣泛使用的人造板,多由含甲醛的樹脂粘合劑粘結木屑而成,有的可能會帶來汙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深入解析生物質微觀結構,利用天然結構的全新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構築出一種無需粘合劑的新型全生物質仿生木材。
  • 分享生物質綜合木材破碎機種類
    生物質綜合木材破碎機是將木材破碎加工的機器,今天與大家分享生物質綜合木材破碎機的種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電動生物質綜合木材破碎機生物質綜合木材破碎機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柴油移動生物質綜合木材破碎機和電動生物質綜合木材破碎機
  • 宇宙「各向同性」可能被推翻?科學家將重新認識宇宙!
    據一項最新觀測表示,宇宙的膨脹速度可能因地而異,這一項新的結果挑戰了現代宇宙學的核心原則:宇宙的各向同性!宇宙的各向同性或許還有朋友對宇宙的各向同性並不是太了解,所謂各向同性就是指無論我們向宇宙哪一個方向觀察,所看到的皆會差不多.各向同性和均勻性不同,宇宙可以是均勻但不是各向同性,或各向同性但不是均勻的。
  • 中科大成功研製一種新型仿生材料 具有輕質高強韌的優異性能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在新型納米纖維素高性能仿生結構材料研製中獲重要進展,成功研製了一類天然納米纖維素高性能結構材料——CNFP。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材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
  • 中國院士 | 俞書宏:「歸零」再出發,在無機化學路上創新超越
    無機化學,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科研生涯的關鍵詞。近年來,俞書宏研發了人工仿生合成珍珠母、人工木材等多級結構材料的合成方法,闡釋了其生長機理,發現了無機仿生材料跨尺度合成的新途徑,推動我國相關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科學家研製出無需粘合劑的高性能仿生木材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深入解析生物質微觀結構,利用天然結構的全新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構築出一種無需粘合劑的新型全生物質仿生木材。科研人員介紹,在這種高性能仿生木材中,微米級的木屑顆粒上暴露著大量的納米纖維,這些纖維通過離子鍵、氫鍵、範德華力以及物理糾纏等作用,結合成一種互相纏繞的納米纖維網絡。無需添加任何粘合劑,木屑顆粒就被這些纖維網絡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高強度的緻密結構。
  • 安徽省煤炭科學研究院:餘大軍——基於FLAC3D橫觀各向同性模型的...
    (2)為了提高具有複雜地質條件的煤系地層初始地應力場反演精度,提出了基於FLAC3D橫觀各向同性彈性模型和各向同性彈性模型相結合的地應力反演方法。該反演方法得到的結果與採用各向同性模型的反演結果相比較,其結果更符合測量值。
  • ...木材、「悟空」、葉子、「霸屏」小恐龍、「糖衣」、八個轉錄因子
    今日科技話題:高性能仿生木材、「悟空」、葉子、「霸屏」小恐龍、「糖衣」、八個轉錄因子 2020-12-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無需粘合劑的高性能仿生木材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深入解析生物質微觀結構,利用天然結構的全新生物質表面納米化策略,構築出一種無需粘合劑的新型全生物質仿生木材。科研人員介紹,在這種高性能仿生木材中,微米級的木屑顆粒上暴露著大量的納米纖維,這些纖維通過離子鍵、氫鍵、範德華力以及物理糾纏等作用,結合成一種互相纏繞的納米纖維網絡。無需添加任何粘合劑,木屑顆粒就被這些纖維網絡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高強度的緻密結構。
  • 中國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定向變形組裝」的新材料製造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