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黃嘉祥
沿途幾乎沒有往來車輛。
嚴立春駕駛著貨車,孤獨地行駛在前往武漢的高速公路上,車窗外凋敝的樹木和空蕩蕩的服務區不停地往後倒退著。距離武漢越來越近,他的心愈發緊張起來。
這是1月26日大年初二,臨近中午時分。約20個小時前,這位來自蘇寧物流供應商江蘇黑馬物流公司管理有限公司的駕駛員從江蘇鹽城出發,跨越近1000公裡,為的是完成一項特殊的送貨任務。
這次的貨物,是10噸消毒水。其中的8噸計劃送往湖北省人民醫院,另外2噸則將送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醫院。
在2020年開年的這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嚴立春只是蘇寧物流,乃至全國快遞物流企業馳援湖北的一個縮影。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為了阻止疫情蔓延,湖北多個地市相繼宣布「封城」。
荊楚大地,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而在現代,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交通要塞,武漢乃九省通衢。在「封城」狀態下,應急物資運輸與配送成為了這場疫情攻堅戰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1月21日,國家郵政局啟動了Ⅱ級應急響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明確要保障寄遞物流服務不中斷。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升級,越來越多快遞物流企業為武漢打通綠色運輸通道。支援物資源源不斷地被輸送至湖北各地,而像嚴立春一樣的快遞物流從業人員則在疫情的裹挾下,成為了這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中的逆行者。
說不怕,是不可能的。「沒辦法,現在遇到這個事情,每個人都往後退也不行,也要人往前衝。」1月27日晚上,剛剛回到鹽城不久的嚴立春對時代周報記者坦言道。
突如其來的疫情同樣考驗著中國的應急物流體系。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一些快遞物流企業也處於運力緊張狀態,面臨「找車輛難、找司機難、找倉庫難」等諸多難題。
1月27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周志成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各大快遞和物流企業公開了免費綠色通道的聯繫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提供了途徑,但還是存在信息過散過亂、供需難以匹配的問題,有待未來從國家層面建立應急物流信息平臺,打通應急物流信息不對稱的老問題,建立應急物流信息庫和資源池,形成制度化的國家應急物流保障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應急物流條件。
往返一趟,用20個口罩
現年41歲的嚴立春是江蘇鹽城阜寧縣人。接到送貨到武漢的通知前,他還在考慮怎麼拜年的事兒。
從事貨運行業10餘年,嚴立春不顧家人反對,決定接下職業生涯中這最特殊的一單。
「是我硬著要去的。這是一種榮幸。」嚴立春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挺有意義的,本身是為國家和政府做一份貢獻。」
1月25日下午2時許,10噸的消毒水裝貨完畢。在和家人的再三保證下,嚴立春出發了。
一路上,由於服務區餐廳都關閉停止服務,嚴立春只能以方便麵充飢,「挺累人,也挺折磨人的」。
儘管如此,他顧不上那麼多。連日來,湖北各地醫院的醫護物資再三告急。嚴立春也適當縮短了休息時間,從鹽城到武漢,一共花了20小時左右,比以往快了7—8個小時。
細節也馬虎不得。隨著疫情升級,嚴立春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特別注重防護工作,在公共場所與人講話時,即便戴口罩也會保持一定距離。一般情況下,除了加油和個人需要之外,他都不輕易下車。
1月26日上午11點左右,嚴立春終於順利抵達武漢。為了保險起見,他並沒有直接進入武漢市區,而是把物資送到武漢高速路口附近,由當地的物流公司工作人員接力將消毒水送到醫院。
1月28日,蘇寧物流市場總監代永華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蘇寧物流送往武漢(或湖北其他地市)的物資,都是由司機送到當地高速路口,然後蘇寧這邊再安排當地的物流公司交接,並完成最後的配送。
往返鹽城武漢一趟,嚴立春大概用了近20個口罩。為了安全起見,回到鹽城後的他不敢回家,自我隔離,吃住都在貨車上。
「現在處於待命狀態,夜裡也可能會有下一個送物資到湖北的通知下來。」嚴立春篤定地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這個事情必須要有人來完成。」
地空馳援
隨時處於待命狀態的,不只有嚴立春。
截至目前,除了神農架外,湖北城市地區皆進入「封城」狀態。隨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湖北各地市醫院的醫護物資紛紛告急,當地近90家醫院相繼向社會發出公告緊急求援。
各大快遞物流公司都火速參與到這場與疫情賽跑的物資運輸之旅中。
截至1月25日,包括順豐控股(002352.SZ)、京東物流、德邦股份(603056.SH)、中國郵政、圓通速遞(600233.SH)、中通快遞(ZTO)、菜鳥網絡、韻達股份(002120.SZ)、蘇寧物流、申通快遞(002468.SZ)等在內的十數家快遞物流企業紛紛宣布,開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的特別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關物資運輸。
1月25日,阿里巴巴旗下物流服務平臺菜鳥網絡聯合中通、申通、韻達、圓通、百世、德邦等中國主要快遞物流企業,以及AirCity國際物流集團、辛克物流、丹馬士物流、4PX遞四方、宏遠物流、斑馬物流等海內外物流企業聯合發布公告,正式開通國內及全球綠色通道,免費從海內外各地為武漢地區運輸社會捐贈的救援物資。
1月25日晚,由中通駕駛員王慎才、熊楚英駕駛的貨車載著10萬支醫用口罩從安徽寧國出發,於26日凌晨4時許抵達武漢。這是菜鳥網絡聯合海內外物流企業開通武漢救援物資免費運輸通道以來,送達武漢的第一單救援物資。
1月26日早上10點,兩輛滿載應急防控物資的中通貨車,分別從天津武清、陝西西安兩地直發湖北省赤壁市同濟蒲紡醫院。這批防控物資包括6.5萬個N95型醫用口罩、5000件防護服和2300副護目鏡,都是赤壁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亟需的物資。26歲的徐光春正是此次承運天津至赤壁的救援物資司機之一。
1月27日下午13時30分,一架載有30噸醫療、生活物資的767型貨機在武漢天河機場安全降落,這是天河機場當日迎來的第三架順豐貨機。
27日下午,順豐控股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1月24日開始至26日,順豐每天會有兩架貨機分別由深圳和杭州起飛,皆是當天往返,從1月27日開始,新增北京飛往武漢專機一架。截至目前,順豐貨機共降落武漢機場9架次,運送醫療、救援等急需物資164餘噸。
「現在我們正協調各種資源,全力保障往武漢、往湖北方向特殊物資運輸中。」 順豐控股上述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與2003年非典相比,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快遞市場,八大快遞企業市場集中度超過80%,主要快遞企業均進入資本市場。」周志成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於快遞企業具有全國性運營、網絡化運作、一體化管理的特點,反應速度快、保障能力強,具備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挑戰的應急物流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已經成為發展應急物流的表率和先鋒,為其他物流企業參與應急物流保障提供了很好的榜樣和示範作用。
應急物流大考
隨著疫情升級,單一的運輸方式已經不足以應對急劇增長的物資需求。
截至1月28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974例,現有重症病例1239例,累計死亡病例132例,累計治癒出院103例。現有疑似病例9239例。
目前,醫用防護服、口罩等醫用防護物資依舊是湖北當前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與之相對應的,湖北各地的「封城」措施也考驗著快遞物流企業的調度和配送能力。
相比起「有沒有錢」,能不能找到人和車並確保運輸通暢,才是快遞物流公司眼下面臨的共同難題。
在圓通武漢轉運中心,每天,一批批從全國各地將疫情救援物資運到湖北省內的圓通車輛,在這裡完成卸貨、分揀、按收件地址識別配送;每天一早,從湖北省各個地方趕來的圓通網點車輛,便趕來此地隨時待命。
作為圓通武漢轉運中心值班負責人,陳文學除了在中心現場指揮安排之外,每天必進的一個微信群,就是「湖北省郵政局局長辦公群」。
時代周報記者從圓通速遞了解到,在這個微信群裡,湖北省幾乎所有縣市的郵政局局長都實時在線辦公。無論是車輛進省,還是省內運輸,一旦遇到情況,陳文學都會第一時間在這個微信群裡請求協調,基本很快都會得到解決。
「這個群確實很給力。一旦路線暢通,我們的司機就心裡篤定了。」陳文學說。
根據圓通速遞給時代周報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大年初一到初三這3天,武漢中心已經完成4000多件、共計12噸疫情救援物資的配送安排,送達湖北省內12個縣市以及武漢市內的15家醫院。
武漢之外,在湖北枝江市,在縣市交通封禁的情況下,1月20日,百世快運湖北枝江網點聯合奧美醫療,成立全國醫療物資支援團隊。
作為該網點的負責人,杜金龍召集了4名本地同事成立志願團隊,協助醫療物資的裝卸、運輸。僅靠5個人支撐起來的這樣一個快運網點,已經累計往武漢及周邊市縣發車10餘趟,馳援武漢及周邊口罩超200萬隻。
蘇寧物流同樣面臨運力緊張的挑戰。代永華向時代周報記者坦言,他們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在協調運力上,「對於現有運力,一些在休假的員工,呼籲就近能上就上;組織社會運力,通過聯合物流協會,組織社會運力資源,分散壓力」。
在周志成看來,應急物流發展仍然面臨信息不對稱的老問題,相比應急物資、應急人員,應急物流保障仍然沒有上升到足夠的高度,進行通盤考慮和一體化運作。
反映到表象上,一方面「找車輛難、找司機難、找倉庫難」,另一方面社會上又有大量閒置的貨車、司機和倉庫希望加入也有條件加入到應急物流保障的各項工作中來。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應急物流「不應急」,無法有效保障突發應急事件的物流需要。
1月27日,快遞專家趙小敏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快遞物流企業需要更多的聯合作戰。
在趙小敏看來,各家公司的總部都應該設立以湖北等區域為中心的一個集中聯合作戰中心,以便提高效率,同時也有利於保護自身員工的安全。相信物流、快遞企業在後續運輸物資方面還是有更多發揮空間。
行業下行壓力或加大
眼下,中國快遞行業正進入增速低於20%的時代。根據國家郵政局預計,2020年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將分別達到740億件(隱含增量為110億票)和86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6%。
業務量增速下降給行業帶來直接衝擊。一方面,價格戰暗無天日、永無止境;另一方面,行業加速出清,越來越多企業退出競爭。
國金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指出,非典疫情爆發,使得越來越多人從線下購物轉向網上購物,刺激了當時電商發展,進而帶動快遞業務發展。
而受此次疫情影響,快遞有望成為以「宅」為主要訴求的受益行業,快遞行業更具防禦屬性,近年來網絡購物正不斷搶奪線下實體店的市場,而在特殊階段內,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周志成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受疫情衝擊,有可能影響上半年的消費市場特別是電商市場,導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特別是網上零售額增速下滑,帶動快遞和物流市場下行壓力加大。
「從物流行業來講,它一般都存在前低後高的情況,是不是後續恢復正常之後,前期壓抑過多的消費壓力在後期會更多的釋放出來。」趙小敏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從公司的層面來看,相比2003年非典時期,經過17年的發展,很多物流快遞公司已經上市,經濟實力各方面可以承受一定的挑戰空間。
「未來會出現強者恆強的發展趨勢,同時加速上下遊企業的併購速度。」趙小敏稱。
周志成亦認為,未來,市場競爭會日趨激烈,企業間除了比拼市場爭奪能力,更多會轉向內部挖潛和降本增效。領先快遞企業會越來越集中,在市場下行壓力下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
「隨著快遞市場集中度提升,快遞企業會紛紛跨界進入其他物流細分市場,綜合化發展成為趨勢,有望成為物流市場領軍企業代表。」周志成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此時,對於衝在一線的嚴立春們來說,數據已然不是衡量他們業績的唯一標準,眼下所做的一切甚至已經超出業績的範疇。
「我只能用一句話形容,旅途很辛苦,但是想著疫區人民需要物資救援再苦再累也值了!能這樣支援疫區也算是我們公司和我個人的榮幸!」採訪結束之後,嚴立春給時代周報記者發來這樣一條信息。
這位貨運行業的老兵已經做好了下一次出任務的準備,「可以馬上出發」。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