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夥:每天接200個電話,凌晨三四點才休息,自費捐110萬隻口罩

2020-11-29 武漢工程大學招辦

面對疫情,一個又一個志願者用行動溫暖著人心,傳遞著愛的力量。武漢工程大學學子和校友們也在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志願活動中來,以必勝的決心去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張豪,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18屆畢業生,2018年全國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銀獎的獲得者,武漢市創業十佳大學生專項獎獲得者,武漢當夏時光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同時也是湖北敢當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想不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當小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當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湖北省楚商聯合會常務理事兼創業孵化服務分會副會長。

2020年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張豪所在的公司已經開了春節假期,剛剛到黃岡老家的張豪,正在跟許久未見父親吃午飯。好朋友江登臨來電說:"武漢突發疫情,我家這邊的普通外科口罩已經賣光了,各大電商平臺口罩也已經售空了。"毅然放棄與家人團聚,選擇了衝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爸媽,我今年不能在家過年了,我一定要到武漢去,你們不要為我怕擔心。"

1月22日下午,剛剛回到家不到2小時的他告別了父母,驅車從黃岡老家出發,匆匆趕回武漢,和自己的夥伴相約商量志願者行動方案。跟好朋友一拍即合,張豪趕緊聯繫供應商,跟朋友自費買口罩,發放給有需要的武漢市民。聯繫好口罩生產商家。最終選定了湖北仙桃一口罩廠家—仙桃市雙文塑料製品有限公司。

1月23日至25日三天的時間裡,張豪跟朋友們將三批口罩運回武漢,在所有愛心人士共同努力下,志願團隊為湖北省多個城市、武漢所有區級愛衛辦/衛健部門、各大社區、各大醫院、公安、武警支隊、交警支隊等單位捐助上百萬隻口罩

自張豪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之中後,每天能接到200多個電話,有的是聯繫捐贈物資的,有的是來求助的,有的是協調物資發放,很多的問題,每個環節都要協調清楚,一天工作基本到凌晨3、4點才休息,忙的都顧不上吃飯,有時一整天就靠著一頓泡麵。

2月6日,湖北衛視對張豪進行了一次專訪,但對於他而言,那一天,最難忘的還是那一頓飯:"到電視臺來了以後,工作人員準備了盒飯,真香,太久沒吃到了。"

目前,張豪的志願團隊募集並發放口罩110多萬個、消毒液10噸、護目鏡18470個、醫用手套12萬隻、防護服2100件、一次性隔離衣400件、暖寶貼105箱、霧化器60個等,超過200名志願者,加入了愛心配送隊伍,收到各類感謝信/籤收函200餘封。

除了張豪之外,自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工程大學返鄉學子都積極投入到這場戰役中,為了居民們能夠增強防範意識,他們用他們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片天。

化學與製藥學院2017級藥物製劑02班張雪志

張雪志是一名工大學子,也是一名預備黨員,更是一名衝鋒戰場的防疫志願者。1月8日張雪志告別武漢,回到家鄉保定,主動請纓報名參加社區的志願者招募,站上了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積極配合著社區服務人員的工作,為群眾耐心普及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以及防範常識。為了消除群眾對疫情的恐慌,傳播正能量,他主動地為社區人員製作防疫知識宣傳單。同時也配合工作人員做好外地返鄉人員的信息統計,增強居民們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張雪志始終銘記"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他相信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就要敢為人先,作為一名志願者就要傳播人間熱情。

化工與製藥學院2019級化工與製藥類13班李嘉誠

自小紮根荊楚大地,家鄉生病了。李嘉誠受到奮戰一線的父親影響,他與父親攜手舍小家為大家。堅守每一班崗,普及防疫知識,為隔離居民送物資,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法商學院19級法學2班彭瑞琪

彭瑞祺同學在身為黨員,奔赴疫情前線的父母的影響下,積極報名參加志願者服務活動,加入了潛江市白鷺湖農場志願者的隊伍,並跟隨城建隊伍在紅花社區十字路口設立的交通管制卡24小時輪班值守,進行交通管制。她主動承擔菜市場巡邏,疏散密集人群,檢查鄉鄰們戴口罩情況等任務,積極詢問市場商販的消毒工作有沒有做到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為環衛工人們送去水、向路上少量沒有口罩的行人說明疫情的嚴重性並送上口罩。

彭瑞祺同學在她的戰"疫"筆記中寫道:"如果黑暗中有光照過來,那一定是年輕人的樣子。中國加油。"

他們都是工大學子,他們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用實際行動全力守護著人民的生命安全,他們是最美的志願者。

註:文章部分素材來自武漢工程大學團委

相關焦點

  • 一年接125萬個電話!支撐他們的是……
    2018年,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累計接聽群眾報警電話125萬餘個,受理報警42萬餘起。其中為民排擾解難6.8萬餘起,調處各種糾紛8.8萬餘起。今天,小編帶你走進該局110指揮中心,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 110男接警員居多,接電話要學心理學
    1月10日是公安部確定的全國公安機關110宣傳日,9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就走進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走近這群幕後英雄,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男接警員居多接電話也要學心理學「您好,這裡是110報警中心,請講。」9日下午,三湘都市報記者走進長沙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看到,接警員們頭戴耳機,緊盯電腦屏幕,現場13名接警員中,僅3名為女性。
  • 受理群眾報警電話955萬起……110,用使命守護生命!
    110是最溫暖的依靠是毫不猶豫的信任是危難時刻的守護是日夜無休的堅守……2020年,江西省公安110報警服務臺共受理群眾報警電話955萬起,接報各類警情254萬起,處置刑事、治安(行政)違法案件44萬餘起,現場抓獲違法嫌疑人19萬餘人,受理群眾求助58萬起,處理群眾糾紛51萬起。
  • 好心人「海淘」20萬隻慈善口罩 連雲港海關快速入境,直奔湖北
    【連雲港海關保障20萬隻口罩快速通關】2月5日,一批由愛心人士從韓國採購的20萬隻,用於慈善捐贈的口罩抵達連雲港口岸,海關立即開闢綠色通道,實現「零延時」通關。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首批在連雲港口岸通關的疫情防控進口捐贈物資。連雲港海關查驗四科四級主辦彭福長:海關可憑醫藥主管部門的證明先登記放行,後補辦相關手續。
  • 清晨6點跑到凌晨2點,海門美團冠軍每天要送100多單
    今年33歲的李軍來自湖北荊州,3個多月前,他還是名自主創業者,今年4月,他搖身一變,成了名美團外賣員。 「我在酒店點外賣,配送小哥態度特別好,我便萌生出試試這個工作的念頭,問他要了站裡電話,他們正好招人,我就報了名。」身處異鄉,外賣小哥的熱情溫暖了李軍,也讓他的求職方向明晰起來。 踏實肯幹,最高日跑百單 招聘面試通過後,在師傅帶領下,李軍很快適應了工作,開始自己跑單。4月下旬,短短兩周時間,他就完成了近800單。
  • 你好,警察節 | 誰是杭州接電話最多的人?
    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省公安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各類報警超過2200萬起,其中無效、騷擾報警佔比仍居高不下,達總接警量的四成多;各類有效報警1260萬餘起。杭州地區的110去年共接警461萬起,其中杭州市區218萬起。這是什麼概念?意味著每個白班8小時,朱承豔要接聽250到300個報警電話,平均下來每三分鐘一個,一個報警電話剛剛掛下,喝口水的工夫,下一個電話又打進來了,即便是晚班,每個接警員也要接200個報警電話。
  • 三箱口罩成功實現量子瞬移——記武漢紅會科研創新
    比如XX XXXXX,25個口罩一盒,10盒一箱,這才250個多麼?入個帳誰看得過來?我自己的員工,還有臨時工,平時呆在清水衙門裡,這次分點保障物資不過分吧?那麼分多少量呢?一家三口,加上上面四個老人,還有親朋好友,算20人不過分吧?疫期15天,每天3個口罩,不算多吧?
  • 凌晨四點下班時,他的護目鏡上已滿是水霧……
    自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我市已派出57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開展醫療救援工作。從離別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鄉父老鄉親的心。來自巨野縣人民醫院的鄒崇喜是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醫護人員的一員,從出徵湖北,到防護培訓,再到分配到漢陽方艙醫院,他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爭分奪秒抗擊疫情、救治病人。
  • 疫情防控調度的「最強大腦」 他在高峰時一天接兩百個電話
    在最近這種連軸轉的工作狀態下,陶純亮的確抽不開身回家休息。「手機也『紮根』在手上了。」短短10分鐘,他接打了4通電話,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間,作為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指揮中心的負責人,40歲的陶純亮在抓好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協助分局黨委,著力疫情防控處置工作。
  • 一個電話就答應給陌生小孩捐骨髓,這個湖北小夥讓人敬佩
    經過3個半小時的採集,18日,來自黃岡的彭先生捐出128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將從武漢送至上海,輸入一名血液病患兒體內,為其點燃生命的火種。  彭先生是一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今年30歲。兩年前,一次義務獻血時,他填寫了自願捐獻骨髓申請書,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 廈門口罩搖號買!中國一天能生產2000萬隻口罩,為什麼你還是買不到?
    還是108萬?湖北省長發布會上的連續口誤,讓很多人問:中國到底能產多少口罩?「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在天津調研時說。/ 子彈出膛的速度生產 / 讓我們先來梳理疫情發生後,各地公布的口罩生產數據。浙江省經信廳稱,截至1月26日,全省已有32家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其中N-95型口罩、醫用口罩的日生產能力已分別達到3.5萬隻、100萬隻。
  • 【我的抗疫故事】每天接打200餘通電話,手機發燙、24小時「值守」
    畢業參加工作後,每個春節都在值班中度過,好不容易輪到今年春節可以休息,全家人早早安排好回老家過年,為爺爺祝壽。  早在1月初,我就密切關注著在武漢發現的「不明肺炎」。1月21日那天晚上,得知疫情形勢升級,我取消休假,趕回湘潭。但是,沒想到要面對的是這樣一場「硬仗」。
  • 10萬隻口罩和醫療物資送湖北!北大留學生校友高佑思來了
    10萬隻口罩和醫療物資送湖北!「我們每天都在非常密切的關注中國的疫情狀況,很想通過自己的力量,真正為中國朋友做些什麼。>參會的有全世界最大的十家醫院代表之一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人在會議快結束的時候他們被準許進入,並提出了「我們有一個希望幫助中國朋友」的計劃得到了各方贊同之後他們獲得以色列各界捐贈的3萬隻醫用口罩
  • 24小時連軸轉日供70萬隻口罩 華氏大藥房員工好樣的!
    為了保證口罩等各種物資和藥品的供應,上海醫藥旗下的最大零售醫藥連鎖企業一一華氏大藥房積極補貨,全市258家門店網點全部被選為口罩指定銷售點。所有門店每天加班加點提供近70萬隻口罩。從1月20日截至31日,各類口罩累計銷售266.22萬餘只。
  • 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增重12斤 成功為父捐骨髓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
  • 黑社會、飛車黨、中間商撕逼……200萬隻中國口罩在芬蘭經歷...
    口罩運抵芬蘭4月8日,從中國進口的200萬隻口罩落地芬蘭。但芬蘭政府驗貨後發現,明明預定的是醫用口罩,到貨的卻只能民用。一些嗅覺「靈敏」的西方媒體很快po出了「中國出口的口罩不符合醫用標準」「芬蘭政府感到失望」「向中國購買物資的歐洲國家也遇到類似問題」之類的報導。但事實如何呢?奸商截胡奸商的生意?
  • 家裡有隻蝙蝠也打110
    南京警方透露,去年南京市110接到的無效報警電話有57萬多起,平均每天有近1600起,大量的無效報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110的快速反應能力。無效報警中,很多是中小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的騷擾電話。警方呼籲市民,文明撥打110。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兩個月前,9歲的馬子彥體重才29公斤,為了捐獻骨髓救父親,他每天吃五頓,飯量從原本能吃半碗米飯變成一頓能吃一碗半米飯。體重終於增加了12斤,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最低要求。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
  • 蘋果為美國採購1000萬隻口罩;俞敏洪稱在考慮退休
    庫克:蘋果已為美國採購1000萬隻N95口罩,再捐幾百萬個口罩給歐洲 3月26日消息,蘋果公司CEO庫克在個人推特中表示,他們已經為美國採購了1000萬隻N95口罩,同時為歐洲受災最嚴重地區採購數百萬個口罩。
  • 太原公交司機閻斌自費購買「應急口罩」,1500個口罩供乘客應急
    公交一公司五車隊駕駛員閻斌,在工作中發現一些乘客坐公交車時有忘記戴口罩的情況,導致無法乘車。為此,他自費購買1500個口罩,分給車隊的駕駛員,為乘客提供方便,得到了同事和乘客的稱讚。前幾日,一位大爺沒戴口罩要上車。閻斌提示,必須佩戴口罩方可乘車。大爺說:「我今天出門遛彎,沒有戴口罩,現在老伴忘記帶鑰匙出門,打電話要我送回去鑰匙,著急呢,就三站,我用手捂著嘴可以吧?」該不該讓大爺上車?兩難之際,閻斌想起自己背包裡還有一個沒用過的口罩,趕緊拿出來,大爺順利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