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合作研發的CBERS-4號衛星將提前至2014年發射

2020-12-07 中國網新聞中心

2007年中巴合作發射的Cbers-2B號衛星,在780千米高的運行軌道上。

中國網3月19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3月17日報導,繼去年發射的中巴衛星CBERS-3失敗後,巴西航天局已證實將在今年提前發射繼任衛星。

「要給出一個確定的發射日期還為時尚早,但我們初步計劃在十二月發射。」佩特羅尼奧•諾羅尼亞•德•索薩,巴西航天局的航天政策與戰略投資部主任表示。

據最初的中巴合作項目的年表,CBERS-4號衛星是被安排在2015年進行發射的。但中巴兩方都沒有對CBERS-3號衛星,因中國製造的長徵4B號的一些紕漏,而在發射過程中丟失的事情作出解釋。

CBERS-3號衛星上裝有4個攝像頭,負責採集用於巴西政府監測亞馬遜的圖片,協助打擊非法砍伐,並及時發現森林火災。

如果沒有它,巴西政府只能從其他國家購買衛星圖像。第四顆衛星是第三顆的複製衛星,只是裝配上和發射過程上加強了可行性。

目前還不清楚計劃的改變是否意味著更高的成本。「還存在軍隊物流方面的影響,因為我們決定將衛星併入中國,所以需要將衛星運送到中國去」,索薩解釋道。「另一方面,還存在在巴西進行試驗所需要的費用,以及設備的運輸費用。我們目前還沒有一個最終的資金總計。」

估計CBERS-4衛星的製作以及發射的總費用約為1.6億雷亞爾。

第五顆衛星

CBERS系列項目(中巴地球資源衛星項目)始於1988年,當時中國和巴西在太空項目方面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

當時只預計發射兩顆衛星,而後來竟發展至四顆,甚至五顆。CBERS-4號是目前的最後一顆,但兩國已經對延續合作達成了協議。

每發射一個太空飛行器的成本兩國均攤。最初是期望將CBERS-4號從阿爾坎塔拉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但由於巴西方面項目的延誤導致這個嘗試計劃沒有進行下去。

它的前身,即CBERS-3號,將在中國的山西太原發射,通過長徵4B號飛彈的助力。除了之前出現的紕漏,長徵4B號的發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實習編譯 趙伊荔)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 中國和巴西在航天領域合作...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侯晨):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巴地球資源04A衛星發射升空。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衛星,圓滿完成一箭九星任務。「6、5、4、3、2、1點火 ,起飛!」伴隨著零號指揮員的倒計時,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和其他8顆衛星騰空而起,直至蒼穹。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中新網客戶端太原12月20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9顆衛星。
  •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新聞...
    一箭九星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合作研製的第6顆衛星,將接替中巴地球資源04星獲取全球高、中、低解析度光學遙感數據,為中巴兩國資源系列衛星數據應用拓展至全球高解析度業務領域奠定基礎,同時還能為巴西政府實現對亞馬遜熱帶雨林及全國環境變化監測等提供高技術手段。
  •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星成功發射
    2019年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一同發射的還有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搭載衛星。
  • ...之「眼」 見證航天國際合作新篇章——聚焦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題:中巴友好之「眼」 見證航天國際合作新篇章——聚焦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新華社記者胡喆、張泉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此次任務同時搭載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圖)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送入太空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19日11時26分,中國和巴西聯合研製的第三顆「資源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 中國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9顆衛星
    極刻快訊騰訊雲回應「全員發 iPhone11 Pro」:消息屬實,但沒有那麼多近日有消息稱,騰訊雲 2019 年完成 100 億元營收目標,為此騰訊獎勵該事業部每人一部 iPhone 11 Pro。產品諜報三星Galaxy S11+將搭載定製一億像素感光元件據業內知名三星爆料博主@i冰宇宙 爆料稱,全新的三星Galaxy S11+將要使用108MP超高像素感光元件,同時@i冰宇宙還表示,Galaxy S11+將搭載的三星定製感光元件將被命名為ISOCELL Bright HM1,支持Nonacell技術,9個像素可智能聚合成一個超大像素
  •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的功能及使用
    1986年國務院批准航天工業部《關於加速發展航天技術報告》確定了研製資源一號衛星的任務。  1988年中國和巴西兩國政府聯合議定書批准,在中國資源一號原方案基礎上,由中、巴兩國共同投資,聯合研製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代號CBERS)。
  • 中巴地球資源04A星和天琴一號發射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通訊員 楊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九顆衛星。賀萌 攝本次任務還同時搭載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衛星。
  • ——中巴兩國研製資源一號04A衛星紀實
    2019年12月20日,資源一號04A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資源一號04A星是中國和巴西兩國航天合作30周年後的首發星,是中巴航天合作新篇章的開啟者。它承載著中巴兩國開展航天合作的美好期許,也是中巴航天合作徵程中的裡程碑。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發射
    本報綜合消息 原定10月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升空。具體時間預計會在北京帕運會閉幕至「十一」國慶前。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神七」上天的3名航天員中,將有1人執行艙外行走任務,實現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
  • 俄媒:中俄大學生研發第一顆衛星或2020年前發射
    該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參與國家和地區最多的微小衛星國際合作項目,也將是一次發射衛星最多的項目。王峰馬上向航天學院匯報,提出哈工大是否可以組建學生團隊參與此事。2014年3月,哈工大納衛星研發團隊正式提交參與此項目的意向書,這就是現在的「紫丁香二號」。據悉「紫丁香二號」是哈工大的第五顆衛星,重12公斤,對探索微納衛星在未來航天裝備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具有積極意義。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天琴一號」等衛星
    IT之家12月20日消息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12月20日11時22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九星」任務,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衣索比亞寬幅多光譜遙感微小衛星、「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巴西小衛星等9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BERS)的主要技術方案
    資源一號衛星是顆三軸穩定,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包括有效載荷和服務系統兩部分,共由十五個分系統組成。衛星總質量為1540千克。星體為長方體,採用單翼太陽電池陣,本體外形尺寸為2000×1800×2250mm3。飛行狀態尺寸2000×8440×3215mm3。
  • 揭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50多年,37名烈士,100多顆衛星
    在距「銥星」發射只剩4天時,高級工程師梁佔國突然暈倒在從工作區出來的路上。醒來後,他依舊堅守工作崗位,直到再次暈倒……診斷結果表明:惡性腫瘤多發轉移至肝臟、脾臟及顱內。專家們不禁疑惑,這種病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都會有徵兆並伴有劇烈的疼痛,這個頑強的病人如何支撐到今天?
  • 臺灣於明年發射首顆自主研發衛星 福衛五號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據報導,臺灣首顆完全自主研發的「福爾摩沙」五號,及臺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七號兩顆衛星,明年將發射升空,前者為高解析度遙測衛星,後者每天可提供八千點全球大氣數據,將提升救災與氣候觀測準確率。
  • 臺灣首顆自主研發衛星「福爾摩沙」五號明年將發射
    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17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首顆完全自主研發的「福爾摩沙」五號,及臺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七號兩顆衛星,明年將發射升空,前者為高解析度遙測衛星,後者每天可提供八千點全球大氣數據,將提升救災與氣候觀測準確率。
  •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遙感衛星
    高分三四五六七號尚未發射,高分八號衛星發射成功。2015年6月26日14時22分,高分八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八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提供信息保障。
  • 發射衛星的中國大學,高考填志願首選,清華浙大南大武大中科大
    剛剛,2020年7月25日,由南京大學自主研發的「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搭載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該衛星由南京大學天文學院負責設計使用等等。這次的亮點是該衛星在X射線能段開展深度探測暗物質信號的研究。發射衛星很燒錢,所以在國內基本是航天局發射衛星,眾多國家研究所和國企參與其中。在國外像特斯拉一樣的財經實力很強的公司從事發射衛星等項目。
  • 從「衛星1號」到「衛星5號」:俄羅斯能否重拾科學榮耀?
    雖然存在爭議,「衛星5號」的出現完美契合了俄羅斯的發展目標。與前輩「衛星1號」一樣,這顆疫苗衛星肩負著政治重任。「衛星1號」NASA在蘇聯「衛星1號」發射60周年之時發文回顧,「衛星1號」在1957年的成功發射完全出於美國民眾的意料。美國民眾一直認為經過二戰打擊後,蘇聯的科技實力在美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