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重複性與重現性的概念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重複性(repeatability)與重現性(再現性,reproducibility),二者都是用來評價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大多數人都不作嚴格區分,有的文獻中還常常混用。但是二者的實際意義是不一樣的。重複性比重現性概念大,應用範圍大。重現性內涵小,一般用在「現象」。

  一、重複性(r)

  定性定義:用相同的方法,同一試驗材料,在相同的條件下獲得的一系列結果之間的一致程度。相同的條件是指同一操作者,同一設備,同一實驗室和短暫的時間間隔。

  定量定義:一個數值,在上述條件下得到的兩次實驗結果之差的絕對值以某個指定的概率低於這個數值。除非另有說明,一般指定的概率為0.95。

  (重複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確操作情況下,由同一操作人員,在同一實驗室內,使用同一儀器,並在短期內,對相同試樣所作兩個單次測試結果,在95%概率水平兩個獨立測試結果的最大差值。)

  二、再現性(R)

  定性定義:用相同的方法,同一試驗材料,在不同的條件下獲得的單個結果之間的一致程度。不同的條件指不同操作者、不同實驗室、不同或相同的時間。

  定量定義:一個數值,用相同的方法,同一試驗材料,在上述的不同條件下得到的兩次試驗結果之間的絕對值以某個指定的概率低於這個數值。除非另外指出,一般指定的概率為0.95。

  (再現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確操作情況下,由兩名操作人員,在不同實驗室內,對相同試樣各作單次測試結果,在95%概率水平兩個獨立測試結果的最大差值)

  三個表示精密度的概念,在國外的文獻中常見:

  1. 平行性(replicability):同一實驗室,分析人員、分析方法均相同,對同一樣品進行的多個平行樣品之間的相對標準偏差;

  2. 重複性(repeatability):同一實驗室,分析人員用相同的分析法在短時間內對同一樣品重複測定結果之間的相對標準偏差;

  3. 再現性(reproducibility):不同實驗室的不同分析人員用相同分析對同一被測對象測定結果之間的相對標準偏差。

  我個人認為我們國內常把平行性和重複性混為一談,區別上面三個概念我個人認為平行性就是我們做一個添加樣品設置的平行樣之間的變異係數;重複性就是對同一被測對象我們在不同時間做出來的重複結果之間的變異係數;而再現性很好理解,就是不同實驗室結果的變異係數啦。

  操作者1:29.5;28.0;28.3;29.3;28.8;29.6;28.8;28.6;27.9;28.0

  操作者2:28.6;28.1;29.7;27.4;27.5;28.4;27.0;28.4;28.2;27.7

  操作者3:26.9;28.1;28.1;28.2;29.4;29.2;27.0;26.0.26.5;27.9

  針對上面的數據如果操作者1、2、3是不同實驗室的,則把三個人的10個測定值分別取平均值,再分別算出相對標準偏差,此即為「再現性」;

  如果他們三人是同一實驗室的,我個人認為這三人之間的相對標準偏差就是實驗室內的精密度;而其中每個人的10個數據值之間的相對標準偏差就是「平行性」或「重複性」啦。

  

相關焦點

  • 正確理解電解質的概念
    如何正確理解電解質的概念【小試牛刀】【例題】下列關於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下均不導電,符合非電解質概念,D正確。【歸納總結】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2.非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 概念的理解與教學
    概念的理解與教學是心理學部分需要系統掌握的知識點之一,在我們平時的教綜考察中多以單選題與多選題為主,這就要求一方面要理解知識點本身,另一方面要對知識進行識記。現在我們從概念的含義、學生獲得概念的方式以及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概念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三部分進行學習。1.概念的含義概念,就是用某種符號所代表一類具有某些共同關鍵特徵的事物。
  • 教師招聘概念的理解與教學
    例如小朋友不理解「叔叔」的意義,就在大量的生活經驗中學習,小朋友叫對了,就誇她,叫錯了就糾正,慢慢的幼兒就能獲得關於「叔叔」的初級概念。(2)概念同化學習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從而明確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使學習者獲得概念的方式。
  • 科學實驗的可重複性原則及挑戰—新聞—科學網
    2017年1月,《自然》報導了該重複性研究項目的初步結果,第一階段的5篇癌症研究文章,在嚴格按照原始研究的實驗指南下進行重複性驗證後,發現只有2篇能重複出來,2篇結果「無法解釋」,1篇則完全不能重複出來,這一結果也促使科學實驗的可重複性問題受到國際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 不確定度系列4:重複性(復現性)分量的計算
    任何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都包含該測量結果的重複性分量。重複性認為主要由隨機誤差造成,而隨機誤差來源於測量人員、測量設備、環境條件、測量地點等。01—測量精密度測量精密度是對同一或類似被測對象重複測量所得示值或測得值間的一致程度 。它體現的測得值的離散性,對應於隨機誤差。
  • 正確認識和使用合法性概念
    原標題:正確認識和使用合法性概念   合法性是一個社會科學概念,較廣泛地使用於政治學和法哲學分析領域,其中,又尤以派生而出的政治合法性一詞使用最多,當然爭議也最大。目前不光是一些翻譯過來的教科書,甚至影響很大的中文門戶網站關於政治合法性概念詞條的介紹都是有選擇性的,基本是使用西方政治學中關於合法性的相關解釋。
  • 對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是解題關鍵
    [解析與點評1] 採用二重積分的坐標變換(變量替換)解答此題,數學上的結論可取,但方法與概念嚴重超過國家考試大綱要求,暫且不說解答過程需要較長時間(至少5分鐘),對考生準確理解大綱也是一個誤導,並且,如若此題真必須用二重積分的坐標變換解答,則可以說此考題嚴重超綱,命題不合格。事實上,國家考試中心命題處的老師設計的這個考題有很高的質量,且在考綱要求之內,所用知識點非常基本。
  • 初中數學:記憶+理解,完美掌握概念與定理
    初中數學:記憶+理解,完美掌握概念與定理數學作為研究數與形的學科,每一章節的內容的規律都是從一個概念到另一個概念,一個關係到另一個關係的轉變。因此,學習數學的關鍵在於學會通過邏輯推理或運算的方式來找到問題存在的假設條件及結論。
  • 光纖連接器的反射係數漂移測試中的靈敏度和重複性研究
    傳統的連續波反射計(光源、功率表和耦合器)已被與幹涉有關的穩定性問題所困擾,而使用脈衝反射計(OTDR 的變體)則靈敏度較差,重複性也不好。由於這些原因,測量低反射連接器的反射值的變化和漂移幾乎是不可能。使用 IQS-12001B 測量反射係數     EXFO的 IQS-12001B 光纖跳線測試系統,在反射係數測量的穩定性和重複性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性能改進。
  • 教師招聘公基知識:概念的理解與教學
    二、概念獲得概念獲得實質上就是理解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個體獲得概念的兩種基本形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1.概念形成大量肯定例證——歸納總結——概念,既通過例子得到概念。2.概念同化獲得概念的主要形式。用原有概念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例子:學生一開始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概念,在學習「直角三角形」時,老師只需要告訴學生「直角三角形」也是「三角形」的一種,並向學生解釋清楚區別後,學生就能得到一個較為精確的概念。
  • LCMSMS出峰靈敏度或重現性差?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各位實驗猿在使用三重四極杆質譜聯用儀時,做MRM檢測偶爾會遇到出峰峰面積或峰高重現性差的問題如循環時間過長:則採集時間(Dwell time)變長導致採集點數不夠,峰形變差從而影響重現性。如循環時間過短:則採集時間(Dwell time)變短導致採集精度不夠或不穩定,影響靈敏度和重現性。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概念的理解與教學
    內涵與外延的關係:概念的內涵越大,外延越小。內涵越小,外延越大。既內涵與外延成反比的關係。比如擴大外延:玻璃材質的盛水容器。其內涵則變小:玻璃杯。二、概念獲得概念獲得實質上就是理解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個體獲得概念的兩種基本形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1.概念形成大量肯定例證——歸納總結——概念,既通過例子得到概念。
  • 實驗的可重複性差都有哪些原因?
    對於實驗完成的質量的問題,也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即重複實驗在數據上和原始實驗存在顯著性差異,很可能是重複實驗時候沒有處理好或者操作正確。然而,對於實驗樣品和實驗設置,在重複100項心理學研究的時候,研究者們在試圖重複實驗時候,與原始實驗的相關人員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原始實驗的方法也是相對透明。
  • 初三物理學習方法: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靈活運用上述規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象或物理規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範和熟練。   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條物理規律的認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為理解,才能達到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解答問題的目的,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
  • 用概念激活向量 (CAVs) 理解深度網絡
    谷歌將可解釋性的原則總結如下:理解隱藏層的作用:深度學習模型中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在隱藏層中形成的。在宏觀層面理解不同隱藏層的功能對於能夠解釋深度學習模型是至關重要的。理解節點是如何被激活的:可解釋性的關鍵不在於理解網絡中單個神經元的功能,而在於理解在同一空間位置一起激活的相互連接的神經元群。
  • 高一物理:如何理解質點的概念?
    質點是高中物理接觸的第一個概念,也是第一個理想模型。質點這個概念很重要,考試經常考查。一、什麼是質點?(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二、對質點的理解1.對質點的三點說明(1)質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 中考物理知識點:正確理解功率的含義
    中考物理知識點:正確理解功率的含義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和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反之,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功率大,表示單位時間內做功多。從公式P=W/t可知,相同的時間內做功多的,功率大;做相同的功,所用時間少的,功率大。
  • 如何通過《道德經》正確理解氣的概念?
    雲氣所以「氣」的原始意義是指氤氳聚散形成的萬物之氣。有生命的動物身體伸縮自如,死後屍體卻很僵硬,「人生含和氣、抱精神故柔弱」,所以斷定生命個體體內含有一種氣,相對於死亡者而言,這氣稱為「生氣」,作「生機」理解。從醫學上來看,人體是通過血液循環和呼吸這兩個循環系統,傳輸氧氣和能量,方能夠保證生命鮮活,所謂「抱精」「養神」。「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重複性、相關性和GRR難嗎?
    重複性重複性(Repeatability),顧名思義即產品的重複測量,求它的最大差值,但它是有條件的。在測量時所有條件都是不能變的,包括同一人員、同一環境和位置(測量的點位)、短時間內的重複測,求出測量結果的最大差值即是重複性,它主要用來評價設備或儀器、環境的當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