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這座「雕通寶盒」外形的博物館,有個遙遠「中生代」恐龍世界

2021-01-09 珊珊三丫頭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當旅行者來到一個城市旅行時,不知道從哪裡先了解這座城市的時候,珊珊三丫頭建議可以考慮先到這座城市的博物館看看。博物館,通常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地方。每一座城市的博物館內,都有屬於自己「最獨特」的東西,非常值得旅行者走一趟。博物館之行,常常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一天,來到廣州圖書館還書後,因為仍有空閒時間,珊珊三丫頭就決定到旁邊的廣東省博物館參觀。現在到廣東省博物館需要提前預約,然後再憑身份證驗證後方能進入。

廣東省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每次來到這裡,珊珊三丫頭都不會急著進內參觀,都要先在省博物館的建築前細細品味一番。廣東省博物館這座建築可以算得上花城廣場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與這裡眾多以「高」為特色的建築不同,省博物館的外觀造型就顯得非常特別和非常的有意思:像是一個「雕通的寶盒」,這座建築的設計理念是源自廣東傳統的工藝品「象牙球」 。每當晚上來這裡的時候,廣東省博物館的燈光亮起來時,因為建築是「雕通」的感覺,在燈光下,建築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月光寶盒」。

因為來過省博物館多次,之前已經參觀過陶瓷、端硯、木雕等展廳,唯獨沒有參觀過「古生物足跡在廣東」這個展館,因為每次來都見到非常多家長帶「小朋友」在觀看,每次都想避開人流,卻不能如願。今天來到,人不多,正好可以細細地品味一番了。

「古生物足跡在廣東」的這個展館是以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作為線索,再把各個地質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恐龍為代表為載體,展現大型古脊椎動物骨架。再結合一些復原圖、科普漫畫和多媒體……等等的表現形式,詳細地講述了地球生物,從無到有,從海洋到陸地的漫長演化與發展歷程。

展館內最吸引人是關於「恐龍」的展示。但根據介紹,除了其中一塊「鸚鵡龍化石」是真品外,大多數展示的恐龍化石都是複製品。因為經歷過從遙遠的中生代到現在,經歷漫長的歲月,每一個發現都是珍貴的。恐龍是曾經居住在地球的神秘生物,他們從原始爬行動物開始演化,在侏羅紀時期佔據世界統治地位,稱霸地球1.6億年,最後,又在地球上神奇地消失。關於恐龍的展示,大概包括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首先,第一部分是「恐龍世界」,這裡的恐龍是一種「仿原生態」的陳列的方式,通過陳列,講述遠古時代恐龍之間發生的各種故事,如「隔空對決」、「生死時速」、「結伴同行」等等;這裡大家還可以看到恐龍的骨骼和牙齒、皮膚、腳印等各類化石。

接著,是「飛上藍天的恐龍」,講述恐龍向鳥演變的過程,展現「鳥類是由帶羽毛的恐龍演化而來的」這一假說。除此以外,這一部分還會介紹古鳥類、反鳥類、今鳥類等脫離恐龍家族的鳥類,配以聖賢孔子鳥等標本,以求完整地呈現鳥類進化的完整過程。

最後,還介紹了一些「假恐龍』」,分別從「假恐龍」之恐龍的近親、遠鄰以及「假恐龍」們的食物這三方面展開展示。

整個恐龍的參觀過程,不知為何沒有看到恐龍生物是怎麼樣滅絕的介紹,總感覺有些遺憾。這個展廳,我想除了大人會喜歡參觀外,有趣的場景一定更吸引「小朋友」,珊珊三丫頭覺得家長們有空都可以帶小朋友參觀,除了增長知識,讓我們了解古生物發生、進化和消亡,通過了解,還可以培養孩子關注大自然和珍惜大自然,從而引起對環保等問題的關注。

那麼,你有來過廣州旅行嗎?來廣州旅行時你有來參觀過廣東省博物館嗎?在參觀前,是否留意過廣東省博物館的建築造型設計,你覺得好看嗎?在廣東省博物館內,你有進過「古生物足跡在廣東」展廳嗎?這裡的恐龍展示給你留下怎麼樣的印象?如果有機會來廣州,你是否會來這裡看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世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有6項金氏世界紀錄,就藏在山東平邑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是於2004年建成開放的集收藏、科普、展示、科研於一體的大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館內擁有六項金氏世界紀錄,並因其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收藏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上最大的收藏恐龍和其他史前動物化石的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館內共收藏古生物化石18665件,種類極其豐富,涵蓋了地球顯生宙各個時段的古生物化石。
  • 「中生代的龐貝城」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重現火山灰下的遠古生物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11月28日起將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幕,這是該館的年度大展。「帶羽毛的恐龍」「飛上藍天的恐龍」以及「人類的曾祖母」等60多種生物化石將現身。這一時期環境溫暖潮溼,伴有旺盛的火山活動。火山噴發出的有毒氣體導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灰很快將生物遺骸覆蓋,讓化石得以極為理想地保存下來。「中生代的龐貝城(a Mesozoic Pompeii)」之稱正是因此而來。展出的保存有皮膚的大型禽龍類——楊氏錦州龍。
  •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明日開幕,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
    這一時期的環境溫暖潮溼,伴有旺盛的火山活動,水生生物多以淡水湖泊為家。火山噴發出的有毒氣體導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灰很快將生物遺骸覆蓋,讓化石得以極為理想地保存下來。「中生代的龐貝城(a Mesozoic Pompeii)」之稱正是因此而來。近三十年來,遼西熱河生物群大量珍稀化石相繼發現,從而使得這一地區生物組合類型越發豐富,為地球生態系統演化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和例證。
  • 2019廣州哪裡有看恐龍的地方?廣州恐龍展在哪裡
    2019廣州哪裡有看恐龍的地方?廣州恐龍展在哪裡  該展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引入,揭示了一群超大型恐龍——長頸長尾的蜥腳類恐龍的生物奧秘,從而推斷這些巨獸是如何作為一個種群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約1.4億年之久。  進入展區,迎面可見一個巨大的阿根廷龍頭部。這種恐龍發現於阿根廷,可能重達90噸,身長140英尺(約合4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腳類恐龍。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我決心去看看這世界的廣袤,帶上名為豬頭的狗,帶上尋找的心。我們在路上,我們的故事在這裡。以下是我在四川省的自貢市的所見所聞和有感而發!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城市。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 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
  • 世界最霸氣的博物館,裡面全是珍貴的恐龍化石和遺址,就在中國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種爬行動物,它在當時就是食物鏈的頂端,地球的霸主。恐龍的種類相當多,不同的種類體型和習性差得很遠,有無肉不歡的霸王龍,也有隻愛吃素的板龍,但是這種統治了地球的動物卻突然之間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化石。
  • 母親節 · 來刷一刷中生代恐龍媽媽們的朋友圈
    生物的生育方式一直在變化對寶寶也有著不一樣的養育方式中生代 是顯生宙的三個地質時代之一,可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約從2.52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前後橫跨1.8億年,是板塊、氣候、生物演化改變極大的時代。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中生代的各種爬行類,魚類,兩棲類和早期哺乳類,以及各種無脊椎動物昆蟲,海百合等。其中所珍藏的1200多件恐龍和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為世界同類收藏之最。另外還有新生代的各種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魚類,昆蟲,植物等等。天宇的化石收藏不僅種類豐富,時代跨越全,而且保存精美,數量更是可觀。為此,2010年7月天宇博物館被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證為「世界上最大的收藏恐龍和其他史前動物化石的博物館。」
  •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博物館,圖四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1、北京自然博物館 它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
  • 河南恐龍的九個第一 有世界上最大最小最兇猛恐龍
    他激動地宣布:「河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恐龍大省。」  據省國土資源廳數據顯示,全省15縣(市)發現了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或恐龍腳印化石,分布在14個中生代盆地中。  在恐龍蛋化石方面,我省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包含8科、12屬、36種,是我國發現恐龍蛋種屬最多的省份,佔全國恐龍蛋化石種屬總數的80%、世界的70%。
  • 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保存完整種類繁多,就在中國!
    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保存完整種類繁多,就在中國!,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恐龍化石埋藏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的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位於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11公裡。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
  • 美國媒體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四川自貢有一座侏羅紀公園
    「這隻劍龍好大啊,比霸王龍都大。你說劍龍和霸王龍打架誰更厲害?」小男孩喃喃自語。「劍龍距離霸王龍出現的時間比霸王龍距離你出現的時間還長!」我低頭對他說,留下小朋友一臉錯愕。我笑了起來,快步朝劍龍走去,「自貢恐龍博物館」的行楷大字映入視野。這座形仿生活在距今1.55億至1.45億年前,侏羅紀晚期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鳥臀目巨獸的建築正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恐龍博物館的大門。
  •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
    圖註:掛在走廊上的鱟化石,時代是晚侏羅世走廊的盡頭是一具保持著原址埋藏狀態的恐龍化石(模型),算是參觀中第一個震撼展品啦,這是一具圓頂龍的化石模型,真化石被修復展示在一層展廳(F1)。從這個原址埋藏化石模型兩邊的樓梯進入一層才是展覽正式開始,這也是恐龍博物館展覽的重點部分:恐龍的世界!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博物館教育讓冰冷的石頭「說話」
    「恐龍起夜的時候,會不會一不小心踩到帳篷?」這是報名參加「恐龍博物館不眠夜」的小朋友的問題,萬一館長當時在微博裡幽默回應說:「別擔心帳篷被踩,我們家恐龍都經過100年調教了。」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熱播之際,自貢的恐龍博物館也於2015年8月發起了這樣的夜遊活動。當時18個家庭搭起帳篷挨著億萬年前的恐龍化石,度過了一個自貢版的「博物館奇妙夜」。
  • 古生物科普作家揭秘恐龍時代——最初的三疊紀|恐龍世界尋寶記
    你分得清恐龍時代到底有哪些嗎?說好的「超級恐龍迷」呢?這就把你難倒了?沒關係今天小編邀請了一位恐龍大咖為你們揭秘恐龍世界的奧秘準備好了嗎?為了更好地科普恐龍知識,由古生物科普作家江泓老師執筆的「恐龍大咖」恐龍科普知識連載專欄今日起每周更新一期,共12期。在這12期裡,江老師將帶領大家走進神秘的恐龍世界,詳細揭秘恐龍百科知識。江泓,古生物科普作家、考古工作者。
  • 中生代海洋猛獸:魚龍的外形酷似海豚,滄龍的祖先是蜥蜴
    科學家在研究地質歷史的時候,劃分了5個地質時代,我們現在就處於新生代。地球上的早期生命生活在古生代。古生代出現了多次生命大爆發,植物多種多樣,陸地動物和海洋動物也出現了。不過論生命的精彩程度還是要以中生代為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中出現了諸多有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就是其中之一。
  • 北京這個免費博物館,藏了個「侏羅紀公園」,孩子們很喜歡
    北京的博物館太多,常讓人看花了眼,這次我又發現個好去處,它便是北京自然博物館,一座囊括了整個「大自然」的神奇展館。博物館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改名北京自然博物館。這座館剛修建時,就朝著世界頂級展館修建,除了對外展出,還承載標本收藏、科學研究的工作。它是中國獨立完成的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2009年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6年入選進了「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 麗水有個恐龍博物館開館啦,一起走進侏羅紀世界吧
    而有尾錘的甲龍化石,此前只發現於晚白堊世末的坎潘期和馬斯垂克期(距今約8360-6600萬年前)。  浙江,可以說是「恐龍之鄉」。麗水縉雲縣,是浙江恐龍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縉雲縣已經多次挖掘出恐龍化石,並引起了國內外古生物專家和學者的高度關注,多次親臨指導和挖掘。
  • 侏羅紀公園之旅,中生代恐龍帝國的開始與毀滅-歷史學習筆記4
    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要隨意下車,不然會被恐龍吃掉。中生代距今2.51億年到6600萬年前,是顯生宙第二個地質時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這時的地球生機盎然,動物和植物到處都是,其中最猛的還是生物鏈頂端的恐龍,它們走在了進化序列的最前端,成為中生代地球的統治者。
  • 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遊玩攻略(項目+交通指南)
    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有什麼好玩的呢?三分鐘的宏進化劇場,帶您從太陽系形成之初,看地球在46億年漫長的時間裡,生命如何從荒蠻死寂的世界中誕生並蓬勃發展,中間經歷的大滅絕竟是另一次生命大輻射的契機。  5. 發掘與探尋  在這裡你就是一名古生物學家:到野外去尋找並發掘化石;運回正佳博物館修復它們; 然後運用傳統的方式和現代的技術去研究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