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保存完整種類繁多,就在中國!

2020-12-04 文山墨客

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保存完整種類繁多,就在中國!,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恐龍化石埋藏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的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位於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中區11公裡。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

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專業性的恐龍博物館,可以說是世界級的,有很多名人都來參觀過,被譽為中華一絕,世界奇觀。你會發現四川不止熊貓多,恐龍也多。

由於是在發掘原址興建的博物館,所以這些骨骼化石都是真傢伙,有些相對完整的骨骼都被重新組裝成了模型,過於散亂不完整的,就直接保留其原始的狀態。

但具體為何在此地區集中了如此多的恐龍化石,至今還沒有定論。每一具骨骼化石模型下都有一個知識牌,掃描二維碼還能直接聽講解。弱肉強食的場景被還原的惟妙惟肖。

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面積較小,適合小朋友和喜歡恐龍的朋友們。科普性較強,娛樂性較差。建議先自行觀看關於恐龍的記錄片,再前往觀看。

相關焦點

  • 世界最霸氣的博物館,裡面全是珍貴的恐龍化石和遺址,就在中國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種爬行動物,它在當時就是食物鏈的頂端,地球的霸主。恐龍的種類相當多,不同的種類體型和習性差得很遠,有無肉不歡的霸王龍,也有隻愛吃素的板龍,但是這種統治了地球的動物卻突然之間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化石。
  •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博物館,圖四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曾先後被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
  • 恐龍遺址博物館,省立恐龍公園,追溯恐龍消失的那些時光!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公墓」省立恐龍公園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荒野的中心地帶,布魯克斯附近的紅鹿河岸的荒原上。這個恐龍公園與中國自貢恐龍博物館,還有美國猶他州國立恐龍紀念館並稱為世界上具有恐龍化石埋藏現場的「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恐龍公園聞名遐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裡有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現已出土的60多種6000萬~8000萬年前的恐龍樣品,分7科45屬。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我決心去看看這世界的廣袤,帶上名為豬頭的狗,帶上尋找的心。我們在路上,我們的故事在這裡。以下是我在四川省的自貢市的所見所聞和有感而發!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城市。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 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1923年,我國第一代地質學家譚錫疇在山東萊陽將軍頂西南的紅色地層中採集到恐龍骨骼化石;1929年,瑞典古生物學家維曼對譚錫疇採集的標本進行研究,並命名為中國譚氏龍。上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在萊陽金崗口村挖掘出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棘鼻青島龍」,「中國古脊椎動物學之父」楊鍾健對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及報導。
  • 為何恐龍種類繁多?
    但是,無論依據哪一位古生物學家的計算方式,恐龍種類之多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據了解,當前已知的恐龍種類約有700-800種,而其物種總計可能多達幾千種。那麼,恐龍種類緣何會變得如此多種多樣呢? 首先,對於全球範圍內為何曾經有種類如此繁多的恐龍存在,人們腦海中必須存在相關的概念界定。
  • 原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骨折過!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外行在博物館感受它的震憾性視覺效果,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卻尋找著各種蛛絲馬跡。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中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現了恐龍化石,截至目前,命名種類達174種,是目前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四川、內蒙古、遼寧產出化石尤為之多,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面積可達數十萬平方米。、李氏蜀龍、太白華陽龍簡介自貢恐龍化石群以規模巨大、門類齊全、保存完整、埋藏集中為特點,是世界聞名的恐龍化石產地,廣受海內外研究學者的青睞,其中建立的自貢恐龍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其實,作為素有「恐龍之鄉」稱號的中國,恐龍化石群當然是值得單獨來介紹一下滴~於是,在上篇文章發出之後,小編就開始醞釀下一篇恐龍化石群的文章了。但是當提筆的時候卻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現了恐龍化石,截至目前,命名種類達174種,是目前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四川、內蒙古、遼寧產出化石尤為之多,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面積可達數十萬平方米。
  • 美國媒體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四川自貢有一座侏羅紀公園
    我笑了起來,快步朝劍龍走去,「自貢恐龍博物館」的行楷大字映入視野。這座形仿生活在距今1.55億至1.45億年前,侏羅紀晚期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鳥臀目巨獸的建築正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恐龍博物館的大門。1986年,自貢恐龍博物館在化石群上建成,這座佔地七萬平方米的博物館與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加拿大皇家泰勒古生物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也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讚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萊陽恐龍博物館今年建成 曾發掘完整恐龍化石骨架
    此外,白堊紀地質公園今年還將新建博物館、樹化石林、主碑等項目,旨在打造成國內一流的地質公園,讓「恐龍之鄉」成為煙臺旅遊一大特色。   目前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設有兩個展館,一館為1951年棘鼻青島龍發掘地遺址,二館為大量恐龍化石的新發掘地。除了道路建設外,今年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還將建設博物館、樹化石林、主碑等項目。其中,建築面積3750平方米的博物館主體建設計劃於今年7月底竣工,展陳施工將於4月份開始。
  • 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曾骨折 研究成果登上英國SCI
    本報記者吳曉鈴  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  近日,以郝寶鞘為首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課題小組在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恐龍化石骨折的不同類型》科研論文,分析了「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兩種化石的不同骨折類型,還診斷出這兩個龐然大物骨折的原因。  網紅恐龍化石本尊曾遭遇骨折  在自貢恐龍博物館,「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都屬於網紅級的恐龍化石。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六站——探秘恐龍谷!中午十二點半準點開播
    以恐龍為代表的古生物形象往往一直陪伴著孩子們的童年時代,不斷激發著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咱們中國才是世界上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恐龍研究的絕對大國!
  • 遠古生物巨鱷種類繁多 非洲曾存在完整鱷魚世界
    美國考古學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了一個史前鱷魚群化石遺址,他們在遺址上挖掘出數種史前鱷魚的化石殘骸。
  • 除了常州中華恐龍園,國內恐龍主題樂園、公園、恐龍館還有哪些?
    著名景點有:中華恐龍館、4D過山龍、夢幻莊園 、庫克蘇克大峽谷等。 門票價格:230元雲南祿豐世界恐龍谷。 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2008年4月18日建成開放。是集遺址保護、觀光休閒、科普科考等為一體的恐龍文化旅遊主題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門票價格:65元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
  • 楚雄祿豐恐龍家族不斷"添丁",完整骨架超過120具
    胡承志、董枝明、趙喜進、方曉思、程政武、周世武、張弈宏、蔣志文、趙準、張子雄、鄭良等專家認為,祿豐盆地是中國的恐龍之鄉,是世界最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之一。「川街恐龍動物群」與「祿豐蜥龍動物群」一起可構成侏羅紀恐龍動物群演化、遷徙的完整系列。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一場恐龍時代奇幻之旅!
    探秘侏羅紀王國  推薦點: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雲南楚雄祿豐恐龍博物館  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四川省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座恐龍博物館、世界上最大的遺址性恐龍博物館和最著名的恐龍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萬萬想不到,水煮牛肉和恐龍還能扯上關係
    這個仿真恐龍也太逼真了,但是……怎麼莫名其妙也想被恐龍嚇嚇呢……其實要想看恐龍,也不用跑太遠,四川自貢就有!中國是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絕大多數省區都有恐龍化石。地質學界公認的「中華恐龍之鄉」只有幾個,自貢又是其中名氣最響的。
  • 「發現侏羅紀--自貢恐龍博物館大展」亮點紛呈
    為了為臺灣同胞展現一個獨具特色的侏羅紀恐龍的奧妙世界,2月5日,薈萃了自貢恐龍博物館館藏的10具恐龍骨架、36件典型化石標本和8具仿真機器恐龍的「發現侏羅紀—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展」即將在臺北開展。其中不乏世界級的珍品。  董氏大山鋪龍(Dashanpusaurus dongi):首次公開對外展出。
  • 亞洲首例梁龍化石現身寧夏 新疆發現亞洲最長恐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莫進尤博士說,梁龍化石以前只在南半球的坦尚尼亞、阿根廷、北半球的北美洲發現過,亞洲的蒙古國也曾發現疑為梁龍化石的恐龍化石,但其具體類別目前學術界爭論依然很大。莫進尤說,寧夏靈武恐龍化石可以確定是梁龍化石,且基本每個部位都能找到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梁龍化石完整度接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