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的龐貝城」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重現火山灰下的遠古生物

2020-12-03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11月28日起將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幕,這是該館的年度大展。「帶羽毛的恐龍」「飛上藍天的恐龍」以及「人類的曾祖母」等60多種生物化石將現身。

熱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東亞地區古老的生物群落,生活在距今約1.31億年至1.2億年。在我國,冀北——遼西——內蒙古中東部等為其主要生活地區。

這一時期環境溫暖潮溼,伴有旺盛的火山活動。火山噴發出的有毒氣體導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灰很快將生物遺骸覆蓋,讓化石得以極為理想地保存下來。「中生代的龐貝城(a Mesozoic Pompeii)」之稱正是因此而來。

展出的保存有皮膚的大型禽龍類——楊氏錦州龍。北京自然博物館供圖

近三十年來,遼西熱河生物群大量珍稀化石相繼被發現,使得這一地區生物組合類型越發豐富,為地球生態系統演化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和例證。

由於被火山灰迅速掩埋,一些古生物的真實樣貌被保存下來,比如展覽中楊氏錦州龍和鸚鵡嘴龍兩具化石標本,就連皮膚都清晰可見。

著名的「恐龍木乃伊」——鸚鵡嘴龍標本。北京自然博物館供圖

胎盤動物的祖先類型——攀援始祖獸化石標本也將現身,這具標本不但保存了完整骨骼,甚至保留了部分毛髮和軟骨組織。

展出的顧氏小盜龍化石,據古生物學家研究,其羽毛結構和功能已經能夠讓恐龍告別陸地、飛上天空。著名的「第一朵花」——遼寧古果化石也將展出,該化石屬於早期被子植物,說明早在一億多年前開花植物就已經出現,揭開了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的序幕。

被稱為「第一朵花」的早期被子植物遼寧古果化石。北京自然博物館供圖

此外,展覽中還有翼龍、奇異帝龍、聖賢孔子鳥、「中華四朵花」等重要化石。該特展的展陳設計由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承擔,將皮影、拉洋片、相聲等傳統藝術元素融入其中,為觀眾講述古生物演化的故事。

本次「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大展,也是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北京自然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熱河生物群」和「燕遼生物群」的古生物標本,已開展相關科學研究並不斷取得新成果。

此次展覽由北京自然博物館與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財團法人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展期至今年12月20日。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明日開幕,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
    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來了!熱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距今約1.31億至1.20億年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古老的生物群落,以我國的冀北-遼西-內蒙古中東部等地區為主要產地,以東方葉肢介、三尾擬浮遊和戴氏狼鰭魚為代表。
  • 209位「古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
    大連馬、猛獁象、披毛犀……209位「遠古巨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今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展現第四紀遠古動物「群像」在經歷了中生代末期的生物大滅絕後,地球進入了新生代。新生代是地球歷史的最新階段,分為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
  • 龐貝的末日,城市奇觀被火山灰封住
    龐貝古城是一個被火山灰包裹的人類遺骸,一個碎片宮殿,還有一幅早已褪色的壁畫。歷史的車輪碾碎了過去的一切,在這些破碎的廢墟中,人們低頭尋找,火山灰封閉的羅馬盛世逐漸顯示出線索。一、盛世的場景1、完善的城市設施和第三產業的開發使龐貝古城變得豐富多彩。早在公元前8世紀,龐貝城依賴於地中海自然良港,並逐漸發展成為繼義大利古羅馬之後的第二個大城市。
  • 自然博物館搬進書店,小讀者近距離接觸遠古生物化石
    幾個好奇的小讀者正跟從資深的昆蟲學者王浩,通過一件件化石、琥珀、昆蟲標本細數著從寒武紀、奧陶紀到侏羅紀、白堊紀,跨越古生代、中生代直到我們現在生活的新生代生物進化的歷程。如今,這些蘊藏著各時期生物的「生命密碼」長卷被一個名叫「石探記」的科學家團隊收藏進了位於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四層的「石探記」博物館,這是國內首家坐落於書店的自然博物館。
  • 公元79年時,維蘇威火山噴發,轉眼間就把龐貝城吞沒了
    公元79年時,維蘇威火山噴發,轉眼間就把龐貝城吞沒了維蘇威火山與索爾法塔拉火山同在亞平寧山脈的南段,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維蘇威火山原是那不勒斯灣中的一座島嶼,由於火山爆發噴出的物質不斷堆積,漸漸地使它和陸地連成一片。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座火山在歷史上曾多次噴發,最有趣的一次發生在1944年,當時,同盟國軍隊正與納粹士兵在山下激戰,火山爆發的奇妙景象使得他們停止了戰鬥,成千上萬的士兵都跑去觀看這一大自然的奇觀。
  • 猛獁象、披毛犀……北京自然博物館明起上演「古獸傳奇」
    6月9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想了解更多關於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的奧秘,那就趕快來到這裡開啟奇幻又神秘的探索之旅吧!
  • 龐貝末日,被火山塵封的城市盛景
    當一座城市的廢墟在歷史的掩埋下,顯得滄桑而荒涼之時,你撥開他蒙塵的磚瓦,你一定能找到它曾經的故事。龐貝古城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樣子,是被火山灰包裹的人體遺骸,是斷垣殘壁的宮殿,是早已經褪去顏色的壁畫。歷史的車輪碾壓了曾經的一切,在這些殘破的廢墟之間,人民低頭尋找,那個被火山塵封的羅馬盛世,漸漸的露出端倪。
  • 公元79年的一天,古羅馬龐貝城被火山吞沒!火山為什麼會爆發?
    公元79年的一天,古羅馬帝國龐貝城的居民們正悠閒地從事著手裡的活計。突然,從城市旁邊的維蘇威火山上傳出隆隆巨響,隨即,一股滾燙的巖漿噴了出來,並且直撲城市。短短幾十分鐘,奔騰洶湧的熔巖流和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吞沒了整座城市。龐貝城消失了,它消失在來自地獄的這股大火之中。這股地獄般的大火就來自維蘇威火山。
  • 羅馬的化石之城—龐貝城
    龐貝城位於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腳下。和秦始皇陵兵馬俑一樣,龐貝域的發據也充滿了偶然性。18世紀初的某一天,一群義大利的農民正在維蘇威火山腳下勞碌著。忽然,農夫的鐵做似乎碰到了什麼金屬物,仔細看後,發現那竟是一堆古錢幣!很快,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有更多的人來到這裡尋找金銀財室。
  • 龐貝與《龐貝城的毀滅》
    我想,他一定看過《龐貝城的毀滅》這幅名畫吧。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我再次讀到龐貝這個名字,再一次感受到那場災難。更感受到他的心累,而我也跟著他心累,「不是累在廢墟,也不是累在死亡。龐貝古城被火山灰掩埋,發生在公元七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今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了。一千九百年下來,即便從來沒有遇到過火山爆發的城市也都變成了廢墟,因此很難再讓我們勞於愁思、累於感慨。」
  • 北京自然博物館展出209隻「遠古巨獸」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6月9日,《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開幕。據大連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劉思昭介紹,大連馬生活在距今17000年前遠古時期,外形跟現生的野馬相近,不過體型要大1/4到1/3。它們的祖先可能都是北京地區發現的大型野馬——『北京馬』。」除了大連馬以外,還有猛獁象、披毛犀、裴氏轉角羚羊等大型動物骨架化石,介紹第四紀哺乳動物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等內容。展廳還設計了「互動觸摸展區」,擺放著猛獁象腿骨化石和披毛犀下頜骨化石。
  • 憤怒的維蘇威火山和龐貝城的毀滅
    公元1世紀,龐培城人口約2萬左右,龐培的生活費用也並不貴,各種必需品的價格,遠比羅馬帝國其它城市便宜,處在羅馬帝國治下的地中海世界和平時期,龐培人過著一種沒有思想紛爭,閒適而又平靜的生活。這一切,都會迅速地被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改變。龐培城上空的那團雲塊迅速變大,開始要遮住天空,而且越來越低,雲團中似乎還夾帶著大量的灰塵。
  • 龐貝城又被炸毀了一遍?我們採訪了目睹整個爆炸的紀錄片導演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我只愛你U R MY,大藝術家」公元79年,歐洲大陸最危險的火山炸了,厚約5.6米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將龐貝從地球上抹掉了。把它們和畫布放在龐貝城的古鬥獸場裡,裝上炸藥。親手點火,用火藥把這些雕像汗整座鬥獸場再一次送入「地獄」,最後把這些東西「挖」出來擺在國家考古博物館裡。真的蠻Born to die的齁!所以,作為中國天王巨星級的大藝術家搞的大手筆藝術現場,你的好朋友Y先生當然是要採訪大藝術家蔡國強本人。
  • 蟲豸魅影-浙江自然博物館中生代古昆蟲化石展
    國慶長假來襲,到處都是人人人,不如帶你的孩子前往浙江自然博物館去體驗下中生代古昆蟲化石的魅力。此次展覽由浙江自然博物館攜手靈珀閣共同舉辦。
  • 火山爆發會有多大的威力?巖漿、碎屑流、火山灰,招招致命!
    經過統計,如今全球上已經有523座活火山被發現,這其中有455座是處於陸地之上。它們被人類喻為大自然用以洩憤的通道,脾氣暴躁時會噴發出源源不斷的熔巖流,有的以熾熱的灰燼形態去摧毀著周遭的一切。你知道歐洲著名的埃特納火山嗎?
  • 被火山灰掩埋的記憶——龐貝古城 科普
    古城龐貝,這個在一夜消失的繁華城市,已經隨著火山噴發成為記憶的碎片,被厚厚的火山灰所掩埋。
  • 距今約1.6億年滑翔哺乳動物化石標本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露真容
    似叉骨祖翼獸復原圖 趙闖 繪   雙缽翔齒獸復原圖 趙闖 繪   由北京自然博物館   該重大研究成果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新發現的化石標本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館。   會飛行的樹棲屬種   據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介紹,新發現的祖翼獸體重大約120克至170克,在中生代哺乳動物中屬中等體型;而翔齒獸則為典型的中生代小哺乳動物體型,體重大約35克至55克。
  • 龐貝城的毀滅之源,文明失去道德約束的災難,生死瞬間定格的啟示
    走過美麗的亞平寧半島,那不勒斯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那裡,你可能不熟悉那不勒斯,但你不可能不知道離它不遠的龐貝古城,沒錯,就是那個被淹沒在火山灰下,被列入世界遺產和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的歷史上的繁盛之城。當參觀羅馬的斷壁殘垣時,我們不禁由衷讚嘆著它曾有的恢弘和建築的精湛記憶,卻也因無法還原它原有的壯麗模樣而扼腕嘆息。
  • 大英博物館龐貝展影片開放:他們沒看到災難來臨,我們也沒有
    影片拍攝花絮公元79年底,在經歷幾次地震等火山活動徵兆的一周後,維蘇威火山爆發,一夜之間將龐貝、赫庫蘭尼姆和那不勒斯灣埋於火山灰下,村莊、農場和無數的生命在24小時內被摧毀,時間也在此定格,直到將近一千七百年後考古學家重新發現它們。
  • 一起走近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題:來!一起走近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新華社記者董瑞豐、溫競華兩層樓高的恐龍化石標本,矗立在展廳中央,仿佛帶著億萬年前的氣息。北京,西直門外,中國古動物館。那些不可思議的遠古生物,在這裡一一被「喚醒」,向世人呈現神奇的進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