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城又被炸毀了一遍?我們採訪了目睹整個爆炸的紀錄片導演

2021-01-09 澎湃新聞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我只愛你U R MY,大藝術家」

公元79年,歐洲大陸最危險的火山炸了,厚約5.6米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將龐貝從地球上抹掉了。

公元9102年,有一位中國的大藝術家要重現這次爆炸,而且地點又選在了可憐的龐貝本貝。

於是,你的好朋友Y先生也策劃了一次爆炸,不是真實的爆炸,卻炸出了一些本次藝術創作的大八卦呢,驚不驚喜刺不刺激!

好嚕,今天故事的主角,這位大藝術家正是最擅長製造爆炸的蔡國強。

為了防止不努力學習上進的寶貝在這丟人,Y首先要強行帶大家複習一下11年前的北京奧運會。當時你可能不知道蔡是誰,但你絕對看過這串焰火腳印。

接下來是這部超級好哭的紀錄片,《天梯:蔡國強的藝術》在某瓣刷出8.6的評分也真的蠻厲害。

Y先生算準了評論區又會有人亂CUE。拿別人名字開玩笑這種爛梗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好笑的事情,請評論區的寶貝們不要在藝術的殿堂中造次。

否則,

不管古希臘人覺得人不愛美天誅地滅,還是古羅馬人覺得人力可以勝天夢想近在眼前。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維蘇威火山的爆發18小時內滅了古羅馬第二大城市龐貝。然後這座古城直到1748年才被挖出來,整個人間地獄的瞬間被火山灰定格。

傑個2月,大藝術家蔡國強在龐貝古城做的《在火山裡》以及一系列的藝術項目,可以簡單說成四個步驟。(比把大象擱冰箱裡多一個步驟)

首先重製一些古羅馬雕塑,神像啦、雕像啦、瓶瓶罐罐,總共84件。把它們和畫布放在龐貝城的古鬥獸場裡,裝上炸藥。

親手點火,用火藥把這些雕像汗整座鬥獸場再一次送入「地獄」,最後把這些東西「挖」出來擺在國家考古博物館裡。真的蠻Born to die的齁!

所以,作為中國天王巨星級的大藝術家搞的大手筆藝術現場,你的好朋友Y先生當然是要採訪大藝術家蔡國強本人。

(大喘氣1個自然段)

身邊的一位觀眾,她是此次我司負責拍攝《在火山裡》紀錄片的導演、安吉厲害最好的姐妹(之一)AZ女士,她實地目睹了整個項目全程,當然也最能幫大家還原整件事嚕!

是的沒有錯!

我們KEEPING UP 了KEEPING UP WITH 蔡國強的人!

本期節目由

Kim Kardashian女士末日嚎哭提供

本著一上來就要把受訪者噎住的【Yinterview】欄目慣例,Y先生首先問了AZ女士一個好死不死的問題:

Y:在這次的拍攝之前,你有看過《天梯:蔡國強的藝術》嗎?

AZ女士(馬上岔開話題):我第一反應是文迪·鄧是製片???這個大姐怎麼那都要插一腳。

AZ還說她沒有想到在如此成功的大藝術家背後,《天梯》這個作品居然有過這麼多次失敗,她恐怕是全宇宙第一個用「白月光」形容《天梯》和蔡國強的關係的人。

《天梯:蔡國強的藝術》的導演是Kevin Macdonald、攝影團隊也非常厲害曾經汗Wes Anderson合作過《布達佩斯大飯店》。當然嚕,AZ女士也並沒有在怕的,因為她只是從《天梯:蔡國強的藝術》裡學習到了很多專業技巧,至於情節嘛,她說《在火山裡》和《天梯》表達的情感太不相同了。

接下來,Y與AZ女士從頭到尾聊了她眼中的整個項目。AZ女士堅持說:

「這是那種會在藝術史上留下驚鴻一筆的項目,鵝且我本人身在其中,現場見證歷史!」

要完成《在火山裡》以及整個項目裡的一系列作品、表演。大藝術家可不是風風光光走到現場點個火就完事了的。大藝術家在龐貝鬥獸場裡緊張準備的時候,AZ女士也沒閒著。

因為蔡國強是如此文明知名以及著名的大藝術家,所以每個人遇到這樣的拍攝工作前期肯定都迷之緊張。因為誰都無法和大藝術家Re時間,更沒辦法操控大藝術家的時間。所以AZ說,準備工作是整個拍攝中最艱難的。儘管定了一萬個腳本,預先想好一萬種可能性,後來還是出了不可抗力因素大抓馬。

一首《一百萬個可能》送給AZ姐!

鵝且當時Y在國內都已經遙感到不可抗力因素大抓馬是什麼事情惹!

Y:聽說蔡國強這次在龐貝當場遇到歐式大罷工,當時你看到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AZ: 原定的計劃是蔡會在2月21日完成爆破創作,蔡工作室的PR姐姐安排全宇宙的媒體在20日提前勘景搶佔拍攝機位,以免21日創作當天現場出現撕胯狀況。然而就在我制定非常詳細的拍攝計劃覺得人生無憂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計劃就是一種永遠不會實現的存在。蔡國強工作室的PR姐姐突然在工作群中宣布全部工作都要後延的緊急通知。之前所有的安排順延到晚上。直到晚上我們出發前往龐貝的時候,才終於得知這一切都是拜龐貝遺址的工作人員罷工所賜。

Anyway,雙標的Y平時羨慕夠了「懂得享受生活的浪漫義大利人」,如今只覺得享受生活等於懶。

AZ:也是因為這次罷工,大藝術家的創作之路嚴重受阻。20日晚間媒體抵達爆破現場的時候,全場還是一種完成度非常低的狀態,而且此時天已經全黑了照明條件也是不咋地。罷工的事情是怎麼解決的,恐怕只有大藝術家本人的團隊才切身體會過這份精彩。總之,我覺得這一次的罷工絕對直接影響了作品本身的最終呈現。因為在第二天爆破完成之後,大藝術家蔡國強本人也說自己由於進度影響,火藥撒猛了、整體爆破也爆猛了、最終效果超出預期很多。

當然嚕,Y先生也仔細鑽研了大藝術家蔡國強工作室發布的公關稿,其中藏著一個天大的玄機。

果然,有著馬裡蘭藝術學院、金史密斯學院blah blah blah一堆學歷,為母校CUC爭光的AZ女士,見慣了西方社會百態,道出了其中一個驚天八卦:

「聽說這次在蔡國強準備他的龐貝藝術項目時,義大利**有小聲提醒蔡,在創作之前也最好稍微**一下當地黑幫...」

一部糾葛了藝術、金錢與權力的**大電影請各位寶貝們自行腦補。

罷工平息了,全體媒體老師按照原計劃進入龐貝鬥獸場,觀看大藝術家準備次日爆炸的工作現場時,天已經徹底黑了。

彼時大藝術家正在把預先複製好的古羅馬雕塑靠人力運進鬥獸場,沒有汽車,光線條件也很差。

AZ:複製雕像不是大藝術家蔡國強本強的工作,蔡團隊中的義大利成員複製出了這些古羅馬雕像。這些複製雕塑也沒有100%的高度還原。有些事情點到為止就好啦,還原度不是重點。同時,這些蔡的創作元素,仿古羅馬雕塑的搬運也很有趣。因為雕塑都很巨型太重了,所以你會在龐貝古城遺址寂靜的夜裡,看到一群工人徹夜嘿咻嘿咻搬雕塑搬得熱火朝天,很有一種社會形態穿越、古今交錯的幻覺,也有一種迷之好笑。

AZ:當晚是中國的端午節,這個時候又大又圓的月亮升起來了,月光照在鬥獸場裡的雕像上,雕像在包裝布裡猶抱琵琶半遮面,來自古羅馬健康胴體當時非常陰柔性感。

從那一刻起,AZ女士就篤定《在火山裡》的這些雕塑作品《法爾內塞的大力神》、《美臀維納斯》、《塞內加》有著情色的一面。這裡AZ女士馬上給Y上了語文課:「情色不是色情,情色可高級了」。

時光飛逝,大藝術家和團隊徹夜趕工一宿沒睡,就到了真實爆炸的21日。原定計劃是那天中午炸,可是大藝術家一直準備到下午3點多才炸。中途PR姐姐們帶百無聊賴的觀眾、媒體老師參觀了龐貝古城。

AZ女士的情色學說更加堅定了,她說:

「你可以從龐貝城和古希臘、羅馬的雕塑裡看出,這些藝術崇尚的是和諧之美。但是在高度文明的同時,古羅馬文明在末期走向了一種淫穢的趨勢,這種趨勢從龐貝古城的遺蹟裡也可以看得出來,龐貝古城裡有25家不同檔次的大保健場所,壁畫上充斥各種春宮圖。我覺得在蔡的作品裡也有這方面的隱喻。」

你的好朋友Y先生遙感AZ女士一定是從龐貝城的壁畫上裡參見到了傳說中的:

Y先生:如果用一個詞形容21日的爆破現場的話,你會用哪個詞?

AZ:是「野性」Remix的「情色」。

剛剛我說20日晚上看到的雕像是陰柔的性感,21爆破現場的雕像因為在一片火焰中,焰火快速把雕像身上包裹的紙燒光,然後在雕像身上胡亂染色,所以在我看來爆破現場在一片地獄的氣氛裡,也有一種特別的浪漫。

Y先生只能在前方傳來的圖像上看到性感義大利消防員。同時覺得AZ女士真的很瘋,她大概就是那種在世界末日最後一小時瘋狂大做的人類吧。

Like This:

不過這位哥後來好像經過歷史學家的研究說這個動作只是巧合,你可以從大藝術家的作品裡讀出你想要的任何主題,但是21日的爆炸現場整體是大型災難即時還原。

大藝術家原定400位觀眾可以現場目睹整個爆炸,結果現場也只擠下了500多人,你們的AZ女士就很榮幸的作為其中一員。

因為整個作品從製作到爆炸的環節都是大藝術家作品的一個部分,所以現場精彩到場外群眾難以想像。只見大藝術家蔡國強化身自然之神,親手重現了十九個多世紀以前的災難。

火藥在事先準備好的雕像、畫布上炸開,現場的煙濃到所有觀眾都慌得一匹。

AZ:現場最精彩的不是大藝術家也不是作品而是觀眾。因為觀眾人數嚴重超額了,所以有人擠到防護欄前面坐下,但是爆破現場的場景太嚇人根本就是真實的末日,再加上大藝術家準備得有點倉促的火藥下得有點猛,觀眾都嚇得花容失色四散奔逃。宛若群眾演員真實還原火山爆發逃命現場。你完全可以想像,1940年以前在同一個位置,當時所有的人也都是這麼逃命的。

AZ:接著候觀眾又迫不及待的要衝進爆破現場,去觀看被火藥炸過的雕像、畫布。就在此時大藝術家還為觀眾準備了驚險刺激的餘震,好多觀眾又被嚇一大跳。

Y:現場還有沒有什麼特別有趣的細節?

AZ:我至今也想不通當天大藝術家為什麼沒有給自己準備點火器,隨便去觀眾席借了一個打火機就去點導火索。點了幾次沒點著,後來突然點著了還把自己嚇一跳。

Y覺得這是大藝術家的神來一筆,就好像當天如果借不到打火機,爆炸就不會進行,火山「災難」也可能不會發生。

爆炸是一件藝術作品,爆炸之後的「挖掘」也是作品。此時大藝術家要馬上去檢查所有作品的爆炸情況,以最快的速度把所有雕像、畫布運到那不勒斯的國家考古博物館,因為《在火山裡:蔡國強與龐貝》就要在博物館裡開幕了。

AZ:爆破結束之後,蔡的工作並沒有結束。爆破之後的作品又被馬不停蹄的運進博物館,據說技術難度很高,這時蔡和他的團隊恐怕已經連續工作了72個小時甚至更多。最後這些作品被安插到了博物館中的各個角落,和真實的古代文物放在一起,還有巨幅的作品掛在博物館的天花板上,炸爛的布條垂在半空。而且火藥的氣味也和作品一起被帶進了博物館,很濃烈很上頭很多維度。然後大家聞著味去博物館裡找蔡的作品,宛若緝毒犬,但這都是蔡對話古代文化的方式。

Y:所以親臨人類災難之後,有沒有劫後餘生感?

AZ:蔡選擇在鬥獸場創作也很有意思,這座鬥獸場裡曾經上演過人類與自然的搏鬥,也經歷過自然對人類的毀滅,很複雜。之前我對維蘇威火山的那次爆發只停留在維基百科層次的了解,經過這次確實深入了很多。就像蔡自己介紹的一樣,火藥是一種不可控的媒介,和火山爆發一樣。而且我在龐貝了解到,當時維蘇威火山只用了18個小時就把整個龐貝的文明徹底埋葬了,而蔡的藝術項目準備了超過一年半,爆破本身卻只有一瞬間。

Y:蔡國強在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致敬了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家;

在佛羅倫斯致敬了文藝復興,剛巧還被《小姐姐的花店》拍下來了;

在龐貝致敬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蔡國強有在龐貝解釋這一切嗎?

AZ:蔡國強之前不是有個項目叫一個人的西方藝術之旅嗎,巴洛克、文藝復興、古希臘、羅馬這三者之間是有傳承的,而且是按倒敘排列的。羅馬和希臘又是歐洲文化的起源。蔡國強雖然沒有在現場作解釋,但我覺得這個過程一定是有安排的。

在採訪的最後還對情色部分念念不忘的AZ女士也順便表達了自己的遺憾。

因為作為現場看過大藝術家創作草圖裡用到「一瀉千裡」這樣詞彙的人鵝,她說受到諸多不可抗力因素的限制,一瀉千裡的程度稍稍有被打折扣。當然嚕,因為有遺憾,所以AZ女士認為這次的作品也算是眾多「白月光」、「硃砂痣」之一啦也蠻美好的。

Y:那大藝術家是不是最後累到無法參加慶功大趴?

AZ:慶功大趴是請大家在教堂裡吃晚餐,每個人要吃三盤義大利麵,傳說是末日之後的末日。不過據說大家都在現場見到了超模界的藝術仙女,項偞婧超級美麗的。

那種美能讓維納斯誕生,也能讓維納斯爆炸,真實的爆炸!

相關焦點

  • 羅馬的化石之城—龐貝城
    龐貝城位於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腳下。和秦始皇陵兵馬俑一樣,龐貝域的發據也充滿了偶然性。18世紀初的某一天,一群義大利的農民正在維蘇威火山腳下勞碌著。忽然,農夫的鐵做似乎碰到了什麼金屬物,仔細看後,發現那竟是一堆古錢幣!很快,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有更多的人來到這裡尋找金銀財室。
  • 銘記英雄是我們永遠的信念和責任——訪紀錄片《英雄兒女》總導演...
    銘記英雄是我們永遠的信念和責任——訪紀錄片《英雄兒女》總導演閆東  2020年10月2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 紀錄片導演朗茲曼獲終身成就獎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14日正式授予法國導演克勞德·朗茲曼終身成就榮譽金熊獎,向他在反納粹題材紀錄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致敬。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裡克說:「克勞德·朗茲曼是最偉大的紀錄片導演之一。他通過對反猶太主義的暴力、非人道及其後果的描繪,創造出一種新的方式,通過電影進行道德上的探究。」
  • 紀錄片《浩劫》導演去世,享年92歲
    《浩劫》導演克洛德·朗茲曼去世 享年92歲。據香港媒體報導,5日,曾執導經典猶太大層殺紀錄片《浩劫》(Shoah)的法國名導克洛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於巴黎離世,享年92歲。其公關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死世前身體非常虛弱。
  • 郵差拒絕接受喬丹紀錄片採訪 導演:兩年多時間都沒能說服他
    北京時間5月21日,據美媒體《thespun》報導,麥可-喬丹紀錄片《最後之舞》的導演傑森-赫希爾表示,他們曾嘗試採訪爵士傳奇球星「郵差」卡爾-馬龍,他們做了兩年多的努力,但是都沒能說服馬龍。
  • 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紀錄片《浩劫》,它的導演朗茲曼走了
    對於這些最深的痛苦,我們如何去面對?如何去反芻?有人用虛構的方法去追溯,於是我們看到了《辛德勒名單》、《美麗人生》、《鋼琴師》;也有人用記錄的方法去再現,於是我們有了關於大屠殺最重要的紀錄片——《浩劫》。
  • 紀錄片《浩劫》導演克勞德·朗茲曼去世,享年92歲
    法國紀錄片大師克勞德·朗茲曼。東方IC 資料法國紀錄片大師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於7月5日在巴黎聖安託萬醫院去世,享年92歲。朗茲曼從影近半世紀,但導演的作品總計僅十部。1947年,法國哲學家薩特發表了《關於猶太人問題的思考》一文,震動整個歐洲。正在柏林自由大學任教的朗茲曼也深受其影響,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猶太人身份。1950年代初,朗茲曼回到法國從事記者工作,為《世界報》等媒體撰寫大量文章,也吸引到了薩特的注意。
  • 就在今晚,無錫出品紀錄片登陸央視!講述的是……
    而這部紀錄片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呢?和咱們無錫有什麼關係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1901年,無錫籍科學家徐建寅在湖北漢陽鋼藥廠爆炸案中殞命,他有著「中國無煙火藥之父」之稱,是近代軍工化學先驅。
  • 著名的龐貝城流行什么元素?素女又是誰?我們一起來揭曉
    電影《龐貝末日》龐貝城(Pompeii)是古羅馬時代一個非常有名的旅遊勝地,當時歐洲各地貴族均流行來此遊歷。它位於亞平寧半島坎帕尼亞地區,西距那不勒斯灣約20公裡,背山面海,在我國風水學角度來說也屬上選之地。
  • 我們真的可以用核炸彈來炸毀一顆入侵的小行星嗎?
    圖解:這是艾女星,她大約有32英裡(52千米)寬,像她這樣的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你們已經在電影上看過很多次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飛向地球,人類唯一的希望便是派遣一個團隊去把核炸彈安置在這個龐大物裡,讓它炸毀小行星。儘管經歷了幾次懸而未決的挫折,這支無畏的團隊最終成功地把小行星炸成無數碎片,地球在這種厄運中又被拯救了。
  • 「願我的鏡頭拉近兩國人民的距離」——訪紀錄片《魅力中國》導演...
    曾在中國與阿根廷同步播出的紀錄片《魅力中國》由兩國國家電視臺聯袂打造,記錄了中國都市的高速發展和時尚繁華,也展現了中國西南腹地多彩的自然景觀和多元文化。該紀錄片共120分鐘,分上下兩集。該片導演阿里爾·皮魯索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紀錄片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許多觀眾在觀看後打破了對中國的慣性思維,紛紛為如今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點讚。「紀錄片中,來自阿根廷和中國各行各業的人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講述他們眼裡中國不斷進步的偉大曆程和不斷取得的巨大成就。」
  • 導演程工:中國紀錄片的問題是缺少真正厲害的大哥!
    作為一名職業型導演,程工明顯秉持著一種「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原則,因為儘管他拍攝製作了諸如《舌尖上的中國》《進藏》《極地》《生活萬歲》《原聲中國》《丹程》等一系列高品質、高口碑的作品,但他卻鮮少接受媒體的採訪,即便是在網絡上檢索他的訪談內容都寥寥無幾。
  • 廣州增城:乙炔氣廠爆炸 記者採訪遭圍毆/組圖
    爆炸產生的火苗導致周邊山林起火,所幸搶險得力,山火被及時撲滅。在採訪過程中,南方日報記者遭圍攻。  昨天下午,廣州增城市新塘鎮西洲乙炔氣廠的連環爆炸,就是由這些乙炔氣罐爆炸造成的。  昨天(7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廣州增城市新塘鎮西洲乙炔氣廠發生爆炸,廠房嚴重受損,傳有人員傷亡,但未得到有關部門證實。
  • 日本現"UFO",這些導演都曾目睹UFO,張藝謀被外星人抓走過?
    今天圖話君也不打算介紹這些大飛碟,而是想聊聊在現實中曾經和UFO有過會面的電影導演們。 1,張藝謀 關於張藝謀的UFO都市目睹傳說已經被影迷解讀過無數次,有說張藝謀當年看到的只是飛彈軌跡,有說張藝謀看到的其實只是飛機。
  • 日本現「UFO」,這些導演都曾目睹UFO,張藝謀被外星人抓走過?
    但既然聊到UFO了,電影中的UFO可比這好看多了,比如《獨立日》中的巨型飛碟,可以籠罩整個城市,還有《銀河系漫遊指南》直接把地球無聲爆破的大飛碟,但是!今天圖話君也不打算介紹這些大飛碟,而是想聊聊在現實中曾經和UFO有過會面的電影導演們。
  • 紀錄片導演徐童:不瘋狂,不記錄
    這個從哲學上就非常有意思,我們看的世界,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看它,才表現為被我們看到的樣子。它的真實之前還有另外一個真實。所以所有的紀錄片都不是真實的,都不是它最本來的樣子,無論你用任何方法,你把鏡頭哪怕就是監控攝像頭放在角落,它也不是一個完全的(真實)。既然疊加二態我們看不到,那我們就應儘量用我們的眼睛來表達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從這點來講,紀錄片導演是太重要了。
  • 豆瓣9.5高分BBC紀錄片,給你整個宇宙最終極的浪漫
    1今天晚上,又看了一遍《宇宙的奇蹟》,看著銀幕上的BrianCox教授侃侃而談,是一種享受。記不得是第幾次看了,還是很喜歡。2「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又來自何方?」一直以來困惑人類的問題,或許可以在這部BBC紀錄片中尋找到答案。說到底,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宇宙的故事,便是我們的故事。宇宙起源於137億年前,而今,宇宙中已形成逾千億個星系,每個星系擁有數千億個星球。
  •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明日開幕,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
    先讓我們見識幾位將在這次大展上露面的「明星」們:這是有胎盤動物的祖先類型攀援始祖獸。這具標本不但保存了完整骨骼,甚至保留了部分毛髮和軟骨組織。有胎盤動物的祖先——攀援始祖獸因為噴發在空中的火山灰迅速掩埋,因此保存下了古生物的最真實樣貌,比如這兩具珍貴的化石標本,就連古生物的皮膚保存都依舊清晰可見。
  • 科學家導演+間諜相機
    背後都會有龐大的科學家團隊來支撐,好多導演本身就是科學家。  每個採訪的長度控制在多少秒以內,觀眾的忍耐極限多長,都有標準。  幼年的斑馬寶寶想要穿過一條湍急的河流,英勇的企鵝爸爸每天都要從事一項與大海以性命相搏的工作來撫養家人,走在尋找真愛路上的樹懶還是那麼不緊不慢……這是BBC自然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中出現的畫面。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扶貧紀錄片,感慨記錄了史無前例的人類奇蹟
    2021年元旦前夕,近1.5億歐洲觀眾觀看了中國紀錄片《中國減貧:史無前例的人類奇蹟》。該紀錄片由解讀中國工作室出品,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知名紀錄片導演藤田淳夫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