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獨家內容。
圖解:這是艾女星,她大約有32英裡(52千米)寬,像她這樣的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你們已經在電影上看過很多次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飛向地球,人類唯一的希望便是派遣一個團隊去把核炸彈安置在這個龐大物裡,讓它炸毀小行星。儘管經歷了幾次懸而未決的挫折,這支無畏的團隊最終成功地把小行星炸成無數碎片,地球在這種厄運中又被拯救了。在雅虎上的評論說,像《天地大碰撞》、《世界末日》這樣的電影讓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當然,能摧毀整個城市的核武器也能有足夠的破壞力將一個巨大的太空巖石炸成碎片,對吧?
但正確的答案是是也有可能不是行。首先,小行星各有各的形狀和大小。穀神星是我們所知最大的小行星,直徑有580英裡(933千米),而1991BA則是記錄中最小的一顆小行星,直徑有20英尺(6米)。一顆直徑超過6.2英裡(10公裡)的小行星會被認為是「滅絕型」,因為如果當它與地球相撞時,會產生足以毀滅地球上生物的力量。
從技術上講,核彈可以摧毀較小的小行星,但它們並不能是這些小行星對地球安全真正造成威脅,真正令人擔憂的小行星,是那些直徑超過1312英尺(400米)的,不會輕易被核彈摧毀的小行星。當然了,就好像一個大塊頭也可以被折斷,但卻不足以消除危險。一份2007年NASA的報導指出,在小行星的表面或表面下放置核彈極有可能使其炸碎成幾塊,但如果是一顆更大的小行星飛向地球,那麼它的大塊碎片仍然是相當危險的。
所以是的,核彈可以用來摧毀小的小行星,但是世界領袖不太可能在這方面浪費昂貴的資源。至於大的方面,核武器可能無法成功地將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完全炸毀。
NASA小行星防禦計劃
因此,一顆核彈基本上不能炸毀幾英裡寬的小行星,但NASA的科學家認為核武器可以用於不同的方式來保衛地球。2005年,美國國會要求NASA制定防止小行星與地球相撞的計劃。2007年,航天局在華盛頓舉行的行星防禦會議上提出了他們的想法(聽起來有點像科幻電影裡的情節)。這些報導裡,NASA概述了一些選擇,其中涉及到用核爆炸使小行星偏離地球的。爆炸產生的力可以小行星推向不同的方向,防止災難發生。
在不同的爆炸種類中,NASA發現,由於核爆炸所產生的能量巨大,相比非核爆炸,核爆炸對小行星偏轉更有效,NASA還測試了四種不同的核爆炸地點:地面爆炸、延遲地面爆炸、地下爆炸和對峙爆炸(在那裡炸彈不與小行星接觸)。地面和地下的爆炸是最有效的,但很容易分裂小行星。最後,航天局決定,一系列的對峙核爆炸將是偏轉朝地球運動的小行星的最有效方法。
非核類爆炸的最佳選擇是動能撞擊(一種很好的說法是將物體撞擊到小行星中),但這樣做需要詳細了解小行星表面是什麼樣的。NASA考慮的其他一些非核選擇包括使用雷射或巨型反射鏡,將能量集中在小行星上的某個點上並「蒸發」其部分,或使用太空飛行器將小行星拉向不同的方向。
那麼,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能知道是否有可能偏轉一顆小行星嗎?也許吧。2009年12月,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阿納託利·帕米諾夫宣布,俄羅斯正在考慮制定計劃,使270米(885英尺)長的小行星毀神星偏離其與地球可能的碰撞軌道。雖然美國宇航局聲稱,毀神星與地球相撞的機率只有25萬分之一,但它確實證明了向小行星發射物體將它撞離軌道是很有可能的。
可能性有多大呢?
防禦大型小行星的必要性很小,但大型小行星的碰撞也是有可能的。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估計,直徑超過400米(1312英尺)的物體每16萬年就有可能與地球相撞一次。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science.howstuffworks-CAITLIN UTTLE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