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聯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研發是基於微流控晶片技術的研發項目

2020-12-03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博暉創新提問, 董秘您好,公司正在研發的多聯呼吸道檢測試劑研發項目,對於新冠病毒的檢測大概需要多久出結果?具體怎麼檢測,是採集血樣還是唾沫DNA檢測就行?檢測是不是必須在醫院才能完成?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新冠狀病毒多聯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研發是基於微流控晶片技術的研發項目,加入樣本後,4.5小時出檢測結果。適用樣本類型包括拭子(包括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痰液等。需要在醫院或者其他具有臨床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謝謝關注!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一次性檢測多種病毒核酸,經開區企業研發出「芯」利器
    為此,博奧晶典自主研發了恆溫擴增微流控多病毒核酸檢測晶片系統,提供了低成本的平臺技術和整體解決方案,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感染性疾病診斷領域全面進入「精準時代」。近日,該系統還獲評經開區首臺(套)重大技術創新產品。
  • 體外診斷行業專題報告:微流控晶片,高精度+自動化的新藍海
    POCT 微流控晶片核酸檢驗把複雜的過 程簡單化,集中在了一個晶片上,節約了成本,縮減了周期,顯著發揮了核酸檢驗高精確度和高靈敏度的 特點;同時綜合功耗、體積和成本等多方面考量,根據檢測目標和場合不同,注重的方向也不同。例如, 博奧生物的晶芯 RTisochip-A 恆溫擴增微流控晶片核酸分析儀採用了最大程度避免了不同反應池間的交叉 汙染獨創微流控碟式晶片技術。
  •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_微流控晶片是否有前景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   微流控晶片檢測器的性能要求檢測是微流控晶片裡相對特殊的一一個操作單元,它的基本功能是用於捕捉並放大微流控晶片某一部分產生的信號。基於不同的檢測原理大致可以分為光學檢測器、電化學檢測器、質譜檢測器、核磁共振檢測器等。其中光學檢測器是通過檢測光的各種參量來確定生化樣品的各項指標,它在微流控晶片的信號檢測系統中應用最為廣泛。   光譜儀( Spectroscope)是將成分複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由稜鏡或衍射光柵等構成 ,利用光譜儀可測量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線。
  • 利用獨特的往複流動的微流控晶片技術縮短新冠抗體檢測時間至5分鐘
    打開APP 利用獨特的往複流動的微流控晶片技術縮短新冠抗體檢測時間至5分鐘 MEMS 發表於 2021-01-15 14:35:12
  • 微流控晶片行業研究|微流控技術|晶片|生物|診斷|化學|-健康界
    多項創新技術已獲得美國、歐洲、中國等多國專利;公司於2012年開發出全球第一款主動式微流控生物試劑卡,是全球僅有的掌握微流控生物晶片核心技術的兩家公司之一(美艾利爾、微點生物)。公司在心臟標誌物POCT產品的細分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主要是與國際市場中該領域的龍頭企業美艾利爾進行競爭;在凝血檢測POCT 產品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羅氏和美艾利爾。
  • 微流控晶片五大優點及四大缺點分析
    (二)高通量   由於微流控可以設計成為多流道,通過微流道網絡可以同時將待檢測樣本分流到多個反應單位,同時反應單元之間相互隔離,使各個反應互不相干擾,因此可以根據需要對同一個樣本平行進行多個項目的檢測。與常規逐個項目檢測相比,大大縮短了檢測的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具有高通量的特點。
  • 新品:肯辛頓微流控晶片-時間分辨免疫螢光POCT體外診斷系統
    早期的POCT發展始於20世紀中期,主要是以幹化學試紙檢測血糖及尿糖。此後免疫層析和斑點金免疫滲濾等免疫測定技術推動了感染性疾病、心臟標誌物等POCT技術發展。基於微流控技術的生物晶片的出現對POCT是一個重大轉折,依靠微流控晶片技術,POCT已經逐步能夠實現多靶向,高通量,無需樣本前處理的功能。並且在通信技術逐步成熟的基礎上,POCT正在向遠程數據中心等方向發展。
  • 可「移動」的可攜式核酸檢測設備即將量產,40分鐘即可完成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後,為提升海關口岸現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檢疫技術能力和口岸檢疫防控水平,海關總署緊急立項一批新型冠狀病毒口岸防控應急技術研究項目,中科生儀參與實施的「研發基於核酸擴增技術的現場快速一體化檢疫裝備及配套試劑」項目位列其中。自接到任務開始,項目組全體成員克服疫情影響,放棄所有假日休息,夜以繼日堅守崗位,持續攻關。
  • 昆企研發基因晶片高通量檢測試劑盒
    受訪企業供圖2月24日,在昆明寰基生物晶片產業有限公司(下稱寰基生物)實驗室內,身穿防護服的20餘名工作人員專注地完成著各項工作。該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昆明市第一批疫情防控物資生產及保供重點企業中,唯一一家提供核酸檢測服務的企業。疫情發生以來,寰基生物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的定量核酸檢測試劑盒,已在省內累計檢驗4000餘份標本。
  • 微流控晶片技術在蛋白質藥物質控中的應用前景
    它需要應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進行綜合性監測分析和評價,確保生物技術藥物的安全有效性。而微流控晶片的研究和發展給蛋白質藥物質控開拓了新的思路。    微流控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跨學科領域,融合貫穿了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和微系統工程學科等。
  • 杭州梓銘:晶片上的分子實驗室——核酸檢測實現POCT化
    劉鵬說,微流控晶片技術一旦走向工業化、產業化,除多學科協同之外,更需要產業鏈配合,考量的指標更為複雜:能實現規模化連續生產、產品質量穩定、無批次差異、成本有競爭力……總結五年來杭州梓銘的艱苦努力,劉鵬概括為「微流控晶片技術落地的探索之旅」:通過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組建了圍繞科學家原創技術的多區域、多領域、多學科工藝技術專家的協同創新團隊,對供應鏈進行發現
  • 40分鐘可完成 新冠病毒現場自動化核酸檢測
    全國首款「手持QPCR(核酸擴增)檢測系統」亮相慈谿胤瑞工作人員展示「手持QPCR檢測系統」。(陳章升 攝)本報訊(記者陳章升 慈谿市委報導組張天葉 通訊員晉雪偉)近日,寧波胤瑞生物醫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手持QPCR檢測系統」通過海關總署組織的項目驗收,將於10月下旬投入量產。
  • 可用於新冠病毒等近300個呼吸道病毒抗體檢測的蛋白晶片研發成功
    生物晶片已經成為目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基因晶片,對蛋白晶片的認知比較少。其實,蛋白晶片同基因晶片一樣,也是一種高通量檢測技術,用於蛋白質水平的研究分析。蛋白晶片可用於疾病診斷、藥物篩選、抗原抗體檢測等。
  • 可用於新冠病毒等近300個呼吸道病毒抗體檢測的蛋白晶片研發成功
    生物晶片已經成為目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基因晶片,對蛋白晶片的認知比較少。其實,蛋白晶片同基因晶片一樣,也是一種高通量檢測技術,用於蛋白質水平的研究分析。蛋白晶片可用於疾病診斷、藥物篩選、抗原抗體檢測等。
  • 40分鐘可完成 新冠病毒現場自動化核酸檢測
    胤瑞工作人員展示「手持QPCR檢測系統」。(陳章升 攝) 本報訊(記者陳章升 慈谿市委報導組張天葉 通訊員晉雪偉)近日,寧波胤瑞生物醫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手持QPCR檢測系統」通過海關總署組織的項目驗收,將於10月下旬投入量產。
  • 100多款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助力患者篩查 快速檢出的可能或藏在...
    國務院相關負責人在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會將推動新的快速檢測方法在更基層的地方使用,讓不具備較高醫療條件的地方也能開展核酸檢測作為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在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的115家企業研發的116個SARS-CoV-2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98個試劑盒選擇了螢光PCR技術,基於上述方法試劑盒也均有出現。
  • 100多款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助力患者篩查,或藏快速檢出方法
    在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的115家企業研發的116個SARS-CoV-2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98個試劑盒選擇了螢光PCR技術,基於上述方法試劑盒也均有出現。現階段,核酸分子的定量有三種方法:光度法基於核酸分子的吸光度來定量;實時螢光定量PCR基於Ct值,即指可以檢測到螢光值對應的循環數;數字PCR作為最新定量技術,主要採用當前分析化學熱門研究領域的微流控或微滴化方法,藉助專門設備將50微升左右核酸溶液樣本大量稀釋後,分割成了近10萬個液滴分散至晶片的微反應器或微滴中,單一液滴為獨立反應單元,每個反應器的核酸模板數少於或者等於1個。
  • 100多款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助力患者篩查,快速檢出的可能或藏在...
    在動脈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的115家企業研發的116個SARS-CoV-2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98個試劑盒選擇了螢光PCR技術,基於上述方法試劑盒也均有出現。現階段,核酸分子的定量有三種方法:光度法基於核酸分子的吸光度來定量;實時螢光定量PCR基於Ct值,即指可以檢測到螢光值對應的循環數;數字PCR作為最新定量技術,主要採用當前分析化學熱門研究領域的微流控或微滴化方法,藉助專門設備將50微升左右核酸溶液樣本大量稀釋後,分割成了近10萬個液滴分散至晶片的微反應器或微滴中,單一液滴為獨立反應單元,每個反應器的核酸模板數少於或者等於1個。
  • 復旦大學孔繼烈教授談微流控晶片與檢測儀器創新與挑戰
    微流控晶片技術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前沿方向,具有高通量、多靶點、快速、精準、操作簡便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分子生物學、醫藥、免疫等領域。近日,復旦大學孔繼烈教授就微流控技術以及其團隊在微流控技術產業化方面的進展做了詳細報告。
  • 第六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
    論壇旨在促成產、學、研、用等多領域人員的充分交流和緊密互動,為微流控晶片研究和產業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資源。會議200餘位微流控晶片領域著名學者、生物醫學領域著名微流控應用專家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微流控產業界人士參會交流,分享他們的成果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