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分類工作原理是什麼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RFID技術分類工作原理是什麼

RFID世界網 發表於 2019-12-18 17:02:36

一、RFID技術分類工作原理及發展歷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技術是一項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射頻信號的無線通迅來實現目標的自動識別。其工作原理是使用能接收和發射無線電波的電子標籤存儲信息,標籤與識讀器之間利用靜電藕合,感應藕合或微波能量進行非接觸的雙向通訊來實現存儲信息的識別和數據交換。其中靜電藕合系統,識讀距離在2mm以下,常用於固定貨物的巡檢等;感應藕合系統,識讀器天線發射的磁場無方向性,常用於移動物品的識別;微波射頻系統,識讀微波方向性很強,一般用於高速移動的物體,如運輸車輛的識別等。

RFID技術的發展可以按10年期劃分如下:

1940-1950年:雷達的改進和應用催生了射頻識別技術;1950-1960年:早期的識別技術探索階段,主要處於實驗研究;1960-1970年:射頻識別的理論得到了發展,開始了一些應用嘗試;1970-1980年:射頻識別技術與產品研發處於一個大發展時期,出現了一些最早的射頻識別應用;1980-1990年:射頻識別技術及產品進人商業應用階段;1990-2000年:射頻識別技術開始向標準化邁進,其產品得到廣泛採用;2000年後,標準化問題13趨被重視,射頻識別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射頻識別技術的理論更加豐富和完善,單晶片電子標籤,多電子標籤識讀等產品正在成為現實並走向應用。

二、開展RFID技術應用研究的意義

1.應用RFID技術是提高我軍倉儲物流系統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目前我軍倉儲系統缺乏宏觀管理,倉庫管理水平不一,信息化建設標準不統一,不能統籌全局,造成大量作戰通用物資的超額庫存,造成資源浪費。同時,各倉庫信息化建設標準不統一,沒有從軍事物流供應鏈的角度考慮問題,各單位自行開發的軟體較多,卻無法縱向聯通。使用統一的RFID技術標準,利於我軍物流管理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我軍倉儲物流管理水平。

2.對RFID技術跟蹤研究能夠實現軍用物資保障全程實時可視化

確保後勤物資保障的成功是打贏戰爭最為重要的保證。信息化戰場空間空前廣闊,對後勤保障的需求也是規模空前,涉及的各種物資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大量的軍用物資的管理本身就是一個異常艱巨的任務,又無法跟蹤了解在途物資的位置及狀態,還要面對不斷變化的保障需求。能夠準確迅速掌握庫存信息和實時跟蹤整個軍事物流保障的進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通過對RFID技術應用的研究,可以建立起適用未來信息化戰場的軍事物流保障系統,實現從獲得戰場需求信息到將所需物資及時配送到部隊的全過程實時可視化管理。通過該系統可方便獲取戰場實時需求信息,在途物資狀態和位置信息等,實現對保障物資的實時跟蹤,為制定保障計劃提供輔助決策支持;同時,軍事物流指揮人員可以通過該系統對在途物資進行指揮控制,實現對戰場冗餘物資的重新調配。這對於提高我軍軍事物流活動的靈活性和快速響應能力,從整體上提高我軍戰場物資保障的指揮控制能力,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大大提高軍事物流保障的經濟效益

由於採用RFID技術實現了軍用物資保障信息的自動採集和快速遞送,大大節省了信息處理時間,使得指揮員可以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中,適時捕捉一切有利戰機,奪取戰爭的勝利,實現最大的軍事效益。同時,RFID技術的使用使得軍事物流活動高度透明,整個戰場軍用物資的位置狀態等實時信息一覽無餘,為整個系統的優化配置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實現整個戰場資源的合理運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跟不上戰局變化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實現最大的軍事經濟效益。

三、RFID技術在軍事物流中應用的難點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儘管RFID技術在軍事物流領域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並且已逐漸開始廣泛應用,但仍有許多因素制約著RFID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1.RFID技術標準

每一RFID標籤中都有一個唯一的識別碼。如果它的數據格式有很多種而且互不兼容,那麼使用不同標準的RFID產品就不能通用,這對物品的流通是十分不利的。目前針對RFID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存在兩種編碼體系:一是由日本UID中心提出的UID編碼體系,一是由美國的「EPC(電子產品代碼)環球協會」提出的EPC電子產品編碼標準。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連鎖集團、英國TESCO等100多家美國和歐洲的流通企業都是EPC的成員,同時由美國IBM公司、微軟、Auto—ID lab等進行技術研究支持。目前還沒有正式的關於RFID產品(包括各個頻段)的國際標準。目前各個廠家推出RFID產品互不兼容,造成了RFID產品在不同市場和應用上的混亂和不兼容。這勢必對未來的RFID產品的互通和發展造成了阻礙。如何讓現有這些標準相互兼容,讓一個RFID產品能順利地在世界範圍內流通是當前重要而急迫的問題,同時也是軍民一體化物流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2.RFID技術應用的價格問題

目前RFID系統中,電子標籤的價格比較高,如果要讓每一個商品都貼上電子標籤,那麼就必須使每一個電子標籤的成本下降到一定的價位。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一段時間,另外,企業應用RFID技術需要購買許多讀卡設備以及相應的管理軟體,再加上如培訓等相關的成本,這些投資加起來也是十分可觀的。

3.RFID技術應用中的保密問題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消費者的許多個人信息有可能被非法獲取,因此RFID的使用受到了一部分人權組織的反對,目前各大RFID廠商正努力尋找解決之道,他們試圖通過使電子標籤在商品銷售到消費者後自動失效或者通過加密手段來保護個人隱私。但在軍事物流領域的應用,保密性要求相當高,這就要求我們在開發RFID技術應用系統的過程中確保信息安全,在軍民一體化保障過程中必須保證信息不能被敵人獲取或者非法使用,以免造重大損失。

4.RFID技術應用的數據處理能力

對於使用RFID技術的企業而言,要做到有效處理應用RFID技術帶來的巨大數據問題,同時提高生產效率。企業需要一個數據管理平臺,它包括後端資料庫,應用程式以及正確的分析能力來處理由RFID系統生成的大量數據。RFID技術在軍民一體化物流的應用系統的開發中,要充分考慮這一問題,保證有一個優化的數據管理平臺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為我軍軍事物流提供實時、快速、高效的後勤保障服務。

四、RFID技術在軍事物流中的應用前景

射頻識別技術在我軍軍事物流領域應用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在軍事物資保障中應用RFID技術,實現物資保障從供應地到需求地的全程可視,實現對戰場在途物資的實時追蹤和指揮控制,改善我軍的物資保障現狀,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加快了物資保障的速度

RFID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真正的自動識別,不需要人工幹預,大大加快了各項業務的處理速度,加速了所需物資又供應地到戰場的運送,提高軍事物流保障的應急反應能力。

2.實現了整個軍事物流供應鏈的完全可視化,消除超額庫存

RFID技術的應用,不但大大改善了軍事物流供應鏈各節點(如倉庫、配送中心等)的管理效率,還可以實現對在途保障物資的實時跟蹤監控,使得物流指揮人員可以掌握物流供應鏈的實時動態數據,實現了整個物流系統的完全可視。因而給實現聯合庫存創造了條件,物流指揮機構可以分處於不同地域的倉庫統一調度,合理調整保障物資的儲存結構,消除多餘的庫存儲備。

3.實現了信息化的倉儲管理

將RFID技術用於我軍倉庫物資管理,能有效地解決對倉庫物資流動有關的信息管理,不僅可以掌握這些貨物的相關信息,而且可以使倉庫能夠快速準確地了解自身的庫存水平,防止由於貨物的耗損和統計差錯而導致可能的缺貨。利用以RFID為基礎的無線技術可以大大提高貨物運輸、入庫、庫存清點的效率,整個交貨過程甚至不需要人的參與。

當物資通過安裝在置地點的RFID識讀器時便自動完成盤點,無線區域網將數據傳輸到後臺管理信息系統中,指揮中心能夠得到實時的物資儲存信息。利用RFID技術還能夠快捷準確地在大量物資裝備中迅速定位,找到急需的物品。

4.實現在途物資的實時追蹤控制

RFID技術對在途物資追蹤非常方便,給軍用物資貼上電話標籤,在物資保障沿途設置射頻信息讀取點,安裝RFID信息讀取器,並與整個軍事物流信息平臺聯網。當物資通過這些信息讀取點時,識讀器自動從電子標籤上讀取數據,傳人在途物資管理系統的資料庫,實現信息共享。讓各級指揮員可以實時地取得正確的保障信息,並追蹤、記錄及定位物資在整個供應鏈中的移動,使得指揮機構既可以實時了解整個戰場上的保障物資所處的位置以及物質狀態,又可以實時監控保障物資從保障地域到需求地域的全程狀態。通過無線指揮系統,指揮機構還可以根據戰場形式的變化實時指揮調度在途物資,實現戰場資源的動態優化配置,使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保障潛力,提高軍事物流保障效率。

5.實現營區門禁管理

RFID技術還可以應用於軍事重地的人員及車輛出入管理。將與名片大小相仿的電子標籤貼在汽車擋風玻璃或掛在人的身上,當有人員或車輛經過閱讀器時,閱讀器即可快速、準確地記錄下所通過的車輛和人員的信息及通過的時間。同時還可以對是否允許通過做出判斷,自動控制出入大門開關,嚴格控制出入管理。軍民一體化軍事物流越來越顯出了它的重要性,而RFID技術在軍事物流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隨著RFID技術的逐漸完善和成熟,必然會使軍事物流技術取得長足發展,這勢必會使我軍後勤保障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更好的適應高技術局部戰爭物資保障的需要。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RFID的分類、應用及使用案例
    RFID的工作原理:  RFID系統主要利用了無線射頻信號空間耦合( 電磁感應或電磁傳播) 的傳輸特性,在實際工作應用中,需要將電子標籤安裝在被識別的對象上,信號接收機通過天線發出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 當該標籤進入接收機的接受範圍便會獲得能量, 發送出自身的編碼等信息, 被閱讀器讀取並解碼後送至電腦進行相關處理,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 添加rfid電子標籤需要注意什麼?
    rfid(射頻識別技術)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它早已被廣泛運用好多年了,包含macys、ZARA、迪卡儂體育文化以內的許多英國零售業都會應用這一技術性。其原理非常簡單,便是每一個商品都是有一個頻射ID電子標籤,電子標籤有自身與眾不同的磁籤字。
  •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_rfid讀寫器的主要功能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_rfid讀寫器的主要功能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10 09:14:37   什麼是RFID讀寫器
  • RFID抗金屬標籤是什麼?為什麼都用rfid抗金屬標籤?
    RFID抗金屬標籤在原有的基礎上添加了一種抗金屬材料,這種材料可以防止標籤與金屬物體粘合出現失效的情況,這種材料的標籤被稱為rfid抗金屬標籤。 抗金屬材料是一種特殊的防磁性吸波材料封裝成的電子標籤,從技術上解決了電子標籤不能附著於金屬表面使用的難題。
  • 工業RFID應用之基礎篇(四):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打開APP 工業RFID應用之基礎篇(四):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gzchenkong2018 發表於 2020-05-13 10:16:57
  • 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和分類
    千家安防網:射頻識別(RFID)技術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本文主要就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標準及分類進行探討,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射頻識別(RFID)技術。下面我們正式開始。
  • 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類
    所以,我們很有必要了解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 RFID的工作原理和RFID的工作頻率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電磁理論。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
  • 電子調速器工作原理及分類區別
    電子調速器工作原理及分類區別一電子調速器分類1、模擬式電子調速器在液壓或者是氣壓伺服器工作中的能力較強,因此也滿足了各式各樣的柴油機使用要求。電子調速器組成電子調速器工作原理及分類區別二電子調速器工作原理
  • RFID天線技術分析
    但在大多數場合,由於電子標籤的方位是不可知的,所以大部分rfid系統採用圓極化天線。      RFID天線的方向性:如果天線波瓣寬度越窄,天線的方向性越好,天線的增益越大,天線的作用距離越遠,抗幹擾能力越強,但同時天線的覆蓋範圍也就越小。
  • RFID的核心技術和優勢是什麼
    打開APP RFID的核心技術和優勢是什麼 創新佳電子標籤 發表於 2019-09-26 10:32:28 晶片 晶片無疑首當其衝是大部分電子信息產品中的核心技術之一。
  • RFID標籤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標籤進入磁場後,接收讀寫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藉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籤或被動標籤),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籤或主動標籤);讀寫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送至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RFID系統由兩部分組成:讀寫單元和電子標籤。
  • RFID的工作原理是如何的
    打開APP RFID的工作原理是如何的 北島李工 發表於 2020-04-01 09:25:19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無線射頻識別
  • 在檔案文件管理中,RFID設備如何正確選型?
    RFID數據採集系統,包括讀寫器、讀寫天線和電子標籤,在檔案文件管理中,通過電子標籤與檔案盒或文件袋進行綁定,通過天線和讀寫器將信號傳遞到系統當中,形成自動化的數據採集工作。首先考慮工作頻率的問題,前面標籤跟天線用的超高頻的,所以讀寫器也選擇超高頻的。其次要考慮在固定讀寫器上安裝什麼尺寸的天線以及安裝天線的數量,一般固定讀寫器上具有供安裝外部天線的多個天線接口,分為四通道讀寫器、八通道讀寫器等,不同形式天線的讀寫器可以通用。此外,固定讀寫器與輸入輸出裝置相連接,這些裝置的作用是控制或接受讀寫器控制。
  • 解密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工作原理
    RFID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化識別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識別過程無需人為幹預,可工作在很多惡劣環境。可識別運動物體,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RFID的工作頻段分為:低頻(LH)、高頻(HF)、超高頻(UHF)。
  • 電錶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打開APP 電錶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電工之家 發表於 2020-04-04 16:56:00   隨著晶片製造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生活中很多計量收費的裝置都隨之發生了改變。
  • RFID技術原理和RFID標籤天線詳解
    目前,射頻識別技術的工作頻段包括低頻、高頻、超高頻及微波段,其中以高頻和超高頻的應用最為廣泛。  RFID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標籤進入讀寫器發射射頻場後,將天線獲得的感應電流經升壓電路後作為晶片的電源,同時將帶信息的感應電流通過射頻前端電路變為數位訊號送入邏輯控制電路進行處理,需要回復的信息則從標籤存儲器發出,經邏輯控制電路送回射頻前端電路,最後通過天線發回讀寫器。
  • 常見傳感器分類和工作原理
    傳感器有許多種,在先進測量技術這門課中提到了許多傳感器,在現代工業生產尤其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要用各種傳感器來監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參數,使設備工作在正常狀態或最佳狀態,並使產品達到最好的質量。因此可以說,沒有眾多的優良的傳感器,現代化生產也就失去了基礎。
  • 關於RFID天線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一、你對RFID天線知多少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無線方式進行雙向數據通信,達到傳遞射頻信息的目的。一般情況下,RFID系統由電子標籤、閱讀器和相關應用系統軟體等組成。
  • RFID射頻識別技術詳解之RFID系統構架與基本原理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 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灰塵汙染等惡劣的環境,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替代條碼,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